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枪杆子1949 > 第 63 章
    条子收好了,将来谁再找到你,那是凭据。

    有个堂哥,也来登记。我说你不是参加红军了吗?我们当年一块参军5个人,有他一个,这么多年我以为都牺牲了,谁知他回家当了土匪。我说你做过什么坏事没有,他不吭声。我走后,听说他把qiāng扔塘里,上吊自杀了。

    下山投诚的土匪,重要头目送jiāo当地政府处理,其余都集中起来学习,用现在的话讲叫办班。讲形势,讲政策,认清形势,懂得政策,重新做人。记得还讲《土地法大纲》,大都是穷苦人,还要土改分田呢。我们就是去人讲课,让他们选出各级负责人,吃呀住呀,从起床到就寝,完全自己管理自己,连个哨兵也不派,先后几千人,没有跑的。

    冯春波狡猾,手下有帮死党,几次侦察到他在什么地方,都让他跑了。我们就来个“空山计”,到处搜剿,就留下两座大山不动他,一些匪首、骨干就往那里跑。那山也真大,一座山彻底搜一次,没有五六千人不行。这时民兵组织起来了,把土匪jiāo上来的武器发给他们,搜山行啊。待周边地区土匪基本都被轰赶进这两座大山了,我们就动手了。夜里出发,拂晓都赶到了,照明弹打上天去,十几步一个人,就开始往山上拉网。下午1点来钟,两座山都搜到顶了,头头脑脑的抓了不少,却没有冯春波。这小子钻山了、土遁了?当地老百姓传得神哪,说他能飞檐走壁,还会什么缩身术,老鼠洞都能钻进去。

    我说仔细搜,同时下令各团营连抓紧时间,审问俘虏,今天一定把这小子抠出来。

    3点来钟,377团2连在个山洼里捉住个土匪,年纪不大,提个水壶,问他干什么,说给司令送水。让他带路,在个山洞里捉住个人,4O来岁,大个子,满脸横ròu,正是冯春波。

    8月份进大别山,8个月后出山,也没打什么像模像样的仗,关键是政策对头,发动群众,擒贼先擒王。对付土匪.光抓些喷罗,匪首还会聚集起人马。抓住头目,就树倒糊粉散了。

    比之大别山剿匪,赣西南就是另一种情形了。

    这年6月,江西基本解放后,剿匪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境内匪患严重的是赣西南,地处三省jiāo界,偏远、闭塞、多山,便于土匪藏匿、活动。谁都知道,这里当年曾是著名的红区,也是得益于这种地理环境。而今,盘踞在这里的两大股匪,一是以黄镇中为首的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再就是活动在井冈山地区的惯匪肖家壁。

    黄镇中原是红军,变节投敌后,为获得主子赏识重用,疯狂报复,杀人如麻。据《陆军第五十五军大事记)载,自1930年起,他和他的队伍在老区杀害8万多人。赣西南解放前夕,这个魔头率队逃上了翠微峰。

    翠微峰又叫赤面寨,位于宁都县城西北10华里,峰立如剑,仅有一石阶小路攀登可上。西有王竹寨,北有观音山,均地势险要,三山相连,互为屏障。太平天国时期,周围官僚地主,都逃来这里,太平军围攻数年未下。1931年第26路军宁都起义后,当地反动势力又逃上翠微峰,凭险顽抗。红军首先攻克观音山,又打下王竹寨,再战翠微峰时,云梯架上几次,都被山上滚下的巨石砸坏。红军伤亡太大,就采取“长围久困”战法,在山下四周设立哨棚,5米左右一个,每棚一个班警戒执勤。这样围困半年之后,山上断粮,有的饿死,有的乘黑夜用绳索坠下悬崖逃命。红军乘势展开政治攻势,又经月余,山上守敌才缴械投降。

    四野大军南下,guó mín dǎng人心惶惶,黄镇中不惶。人说“狡兔三窟”,他则是铁了心只有一窟,就是翠微峰。在他的心目中,蒋介石跑去的那个汪洋大海保护着的台湾岛,都不如翠微峰牢靠、保险。

    这个赣西南的大魔头狂言叫嚣:有了翠微峰,就有江西省!

    自太平军没攻下翠微峰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这处景致,就成了当地反动势力的避难所,在山上不断修筑围寨、工事。眼看着guó mín dǎng一天不如一天,黄镇中当然也不会怠慢,利用山势,选择要点,修了20多个各式碉堡。山上原有许多天然洞穴,再凿出一些,有的还互相通连,可藏可打,火力都对准那条唯一的石阶小路。重中之重是囤积粮草。他带上山两千多人,搜刮上山的粮食可用3年,敌机还可以空投,那感觉就是多少年也不愁饿肚子了。临退出宁都前,把兵工厂、发电厂、印刷厂的设备,还有造币机,都搬上山了。上面饭店茶馆戏园子,什么都有,还有监狱。这个魔头就要在这里建立他的王国、乐园,等待配合蒋介石“反攻大陆”了。

    8月29日,48军解放宁都后,即由144师包围了翠微峰,展开外围攻坚战。

    李捷老人说:

    上世纪50年代有部电影(翠岗红旗》,表现的就是我们师攻翠微峰剿匪的事儿。

    黄镇中这小子是个土鳌,他就认为你攻不上去,你围困多长时间,他在上边也有吃有喝唱大戏。这世界都什么样了,他还自顾自翻翠微峰那本老皇历。太平军也好,红军也罢,能和解放军比吗?再说了,咱们有pào呀,人上不去,pào弹还打不上去吗?多少碉堡、山洞也摧毁了呀。打土匪,不怕他聚堆儿,就怕他散花,跟你捉迷藏。他是地头蛇,你在明处,他在暗处,这一qiāng、那一qiāng的,让你找不着北,最头痛闹心了。这个土鳌把人都弄到翠微峰,那不是找死,等着让咱们瓮中捉鳌吗?

    副军长周仁杰赶来坐镇,和师长张书祥一起指挥。副军长身上那伤疤多了,嘴角也打豁了,说话璞璞漏气,大家叫他“周噗噗”,他也不介愈。这人打仗勇猛,讲谋略,平易近人,离休前是海军副司令。师长也是老红军,慢xìng子,总是不急不慌的样子,却是决心硬,主意正。图上看,实地查,谁主攻,谁梯队,平shèpào怎么打,迫击pào怎么用,两个人摆弄得有条不紊,头头是道。

    外围战打了半个来月,没费多大劲,翠微峰也只用10小时就拿下来了。

    先是pào击,看得见的碉堡、工事都摧毁了。平shèpào搬扛到山上,对准洞口,许多pào弹直接打进山洞里了。428团、432团攻击,突破山脚围寨,就上了“一线夭”。“一线天”就是那条石阶小路,长有1千多米,坡度40来度,陡处50多度。机qiāng开路,碉堡、工事用bào破简、zhàyào摧毁,一直打到翠微峰的心脏金精洞。匪徒狼奔东突,有的投降,有的钻进洞里,少数还在顽抗。

    从俘虏口中得知,黄镇中藏在“金钱吊葫芦”。“金钱吊葫芦”是道峭壁,五六丈高,立陡立陡的,上面就是洞口,撤了梯子,上下左右都进不去。432团6连班长王玉坡,架上梯子,第一个爬上去,一顿手榴弹把洞里zhà得乌烟瘴气,就率领全班冲了进去,把黄镇中活捉了。

    当时,我带师宣传队的20来个人,在对面山上观战。政治部主任吴彪,说宣传队演那节目,有的离生活、离战士远了,不能参加战斗,让他们看看战斗,看看我们的战士多么英勇,观察、体验一下战争生活。那pào打得猛啊,翠微峰山摇地动的,我们趴在那儿,胸脯不敢着地。硝烟弥漫,山上山下像开了铡以的,隐隐约约看到红旗在飘,战士们从“一线天”往上爬、冲。看不清楚,可那种感觉,那种激动,是只有那时那地才能有的。

    不到两个小时,有伤员下来了,我说行了,咱们抬伤员去。伤亡不大,那也得忙活一阵子呀。天傍黑时,黄镇中从山上押下来了,许多老百姓要上去揍他。

    这个魔头50来岁,中等个,挺胖,秃顶,脸上有血。在宁都召开公审大会,人山人海的。qiāng毙时,这小子不跪,冷笑,被吴彪主任一脚喘那儿了。

    井冈山的肖家壁,就不大好斗了。他可不像黄镇中缩头乌龟似的躲在翠微峰,他说“共军有千军万马,我有千山万壑”,就在大山里与你周旋,有时一天要换好几个地方,让你难抓影儿。

    毛主席在井冈山时,红军就围剿过肖家壁这伙土匪。黄镇中人称“黄老虎”,谓其凶残,肖家壁则被老百姓叫做“肖屠户”,抓住红军伤员、家属,活埋、挖心、剥皮、点天灯。这样一个惯匪,也被guó mín dǎng委为“井冈山绥靖区第1纵队司令”,好像还授了个少将军衔。

    142师在井冈山地区剿匪,封锁路口,进山搜剿,同时发动群众。老区群众恨这个“肖屠户”呀,群众发动起来就好办了。这小子再狡猾,地形再熟,总得吃饭呀,那就得接触人,就报信了。

    江西土匪不到4万,黄镇中和肖家壁是两只“头羊”,他们被生擒,最大的两股消灭了,土匪的气焰就打下去了,剩下的小股就好剿了。

    二、“山多洞多qiāng多匪多”“东北虎”之十八

    王凤友老人说:

    当时湖南境内土匪约18万,湘西就有10万多。

    你看过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吗?那就是我们47军在湘西剿匪的事儿。剧中主人公,人称“东北虎”的那个侦察队长原型,就是420团侦察股长刘雨飞。

    湘西偏僻、闭塞、落后,一些人靠正常手段活不下去了,就上山为匪,有的世代为匪。湘西是山区,便于土匪藏匿、活动,历史上就是匪患重灾区。官府剿不了,有钱人就组织武装,保家保乡,民间qiāng支特别多。有的地区姑娘搞对象、找婆家,看你家穷富,不是看你有多少车马、房子、土地,而是看你有多少qiāng。保媒的来了,把qiāng放桌上,长短qiāng摆上10支、8支,那就是有钱人家了。qiāng越多,说明你需要保护的财产越多,qiāng就是财富的象征。

    土匪讲究“兔子不吃窝边草”,这是他的生存、立足之道之一。窝边的村子与别的村子有矛盾,有的甚至不可调和,就动用武装打冤家。有的打不过,就和窝边土匪联合起来,一致对外。你打我,我打你,你抢我,我抢你,有时甚至洗劫一空。我们到这个村子,人们说那个村子的人都是土匪;到了那个村子,又说这个村子是土匪窝,村长、乡长都是土匪头子。

    剿匪前搞教育,说中南6省土匪,大体可分四种。一是政治土匪,二是地主武装,三是惯匪,四是经济土匪,后两者有的混入guó mín dǎng特务,也就有了政治色彩。这是没错的。guó mín dǎng早就看中了湘西这块“风水宝地”,溃败前潜留许多特务,为土匪提供qiāng弹,封了一堆中将、少将,收买利用。敌100军在湘西被打垮后,一些溃兵也在当地流散为匪。可这村那村打冤家,互相指贵为匪的,算是哪一种?开头,我们也挺奇怪,搞不懂。那些职业土匪利用这种局面,混水摸鱼,打着这村、这乡的旗号,到那村、那乡去打家劫舍,弄得愈发民匪不分,混乱不堪。

    一到湘西,就听到句话:“山多洞多qiāng多匪多。”qiāng多匪多不怕,山多洞多就挺麻烦,最讨厌的是抓不住,几千人一股的也化整为零,不拉开架式跟你打。你来他走,你走他来,他不走,那脑门上也没贴帖,看你人少,他就动手了。有时打你一阵子,连个人影都见不着。山多洞多,草深林密,他地形熟呀。在麻阳县一个村子,一个老乡报告,说前边山沟里来股土匪,l排去了,中了埋伏,一个班被打掉了。有人说那个老乡就是土匪,谁说得清啊。

    城里好点,也不行。在靖县县城,大白天街上见不到几个行人,晚上土匪打qiāng、放火,最多一夜我们救三次火。有个guó mín dǎng飞行员,北方人,领着老婆找到我们,非和我们住在一起不可。那女的哭哭啼啼的,说带点值钱的东西都叫土匪抢去了,不敢出城,回不了家。住了几天,派人把他们送去芷江了。

    王志建老人说:

    我们47军在东北剿过匪,东北人管土匪叫“胡子”。东北胡子装备好,大都是日式武器,有的还有pào,能攻城。东北胡子股大、马多,马队,跑得快,湘西土匪就土了,但他们战术比较灵活,跟你打游击,捉迷藏。冬天把胡子赶进深山老林,没粮食,树皮都难扒,冻也冻死了。湘西剿匪是在冬天,青山绿水的,土匪冻不着,饿不着,山洞里藏着粮食,没粮食吃野菜也能度日。

    开头大部队进剿,高shèpào打蚊子,净扑空。我们就改变战术,实行重点进剿,就是集中主力,对大股土匪,或是土匪活动重点地区,进行大规模围剿。这样搞得差不多了,就分区驻剿,凡有土匪活动的地方都驻上部队,分片包干,化整为零,以小对小。一个连分成几个点,甚至十几个点,每个点几支步qiāng、冲锋qiāng,一挺机qiāng,有的还配门小pào,控制山口、要道、制高点。这样一搞,漏网的特务、骨千,就潜伏起来,化匪为“民”,就开始清剿潜匪。重点进剿,分区驻剿,清剿潜匪,中南剿匪基本都是这么三个阶段。我们是在刚要进入第三个阶段时,接到入朝作战命令,部队还都散在山上。师团有电台,团到营好办,营到连也行,再往下就难了,撒开人马到处找,有时还得找找人的人,一个师收拢半个多月。

    温景义老人说:

    张家界当年叫大庸,山大沟深洞多,是土匪的乐园,我们就在那儿剿匪,那时谁也没觉出那儿有多美,苦啊。就在那山上蹲着,能不苦吗?土匪能吃苦,咱们也不是老爷兵,可他土生土长习惯了,咱东北人不适应。冬天也下雨,每人一块黄了巴叽的桐油雨布,四方的,下雨顶头上,不下雨铺地上,就这么在山上守着。后来连以上干部发雨衣了,那也难受呀。山里蚊子多,个也大,平时见血腥少,缠住你不放,叮人那才狠呢,身上挠得血演呼啦的。拉肚子,打摆子,生疥疮,那人折腾的呀。有时粮食运不上来,或是叫土匪抢劫了,就吃野菜。那时就想快把土匪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