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顾氏嫡女的奋斗人生最新章节!
嬷嬷们住进来来后顾婉宜才发现自己之前想得太多了,嬷嬷们很好性子,教导规矩也并不严苛,想学得便好好学,不想学的也并不勉强。比起教导她们,顾婉宜始终觉得嬷嬷们更迫切是融入顾府,四人很快就将两个跨院收拢得井井有条,婆子丫鬟们对嬷嬷都很敬畏。如此顾婉宜岂敢慢待嬷嬷,但凡嬷嬷教规矩的时候都学得很认真,至少态度上是没有问题的。教导走路、坐姿、仪态时嬷嬷们都是匆匆而过,最多的就是嬷嬷经常和她们说宫里的规矩,包括宫里的忌讳等,不过顾婉宜总觉得嬷嬷说的东西自己未必用得上。
想是这样,顾婉宜天生爱听故事,就当嬷嬷们是在给她说故事听了。
不过嬷嬷们进府来还是初具成效,至少顾婉馨不再事事都听肖姨娘的了,自己屋子里的事也渐渐管了起来;谭玉环不是那么经常闹脾气,争东西了、、、
讼秀阁的两个嬷嬷顾婉宜更喜欢贺嬷嬷些,渐渐熟了之后,顾婉宜问起贺嬷嬷的生平,贺嬷嬷说她原本也是京郊人士,父母生有哥哥和她,她小选进宫做了宫女,在宫里头二十年,父母去世了,哥哥也没了,有个侄儿却是个好赌的,她在宫里当差时存下的积蓄也不多,很多都给家里了,这一放出来,实在不愿去投奔侄儿,正好谭夫人要找她们这种从宫里出来的人,她在别人的介绍下就投奔顾府了。
顾婉宜问她怎么不在宫里继续当差,却想着要出宫。
贺嬷嬷只叹道“宫里头不好呆啊。”
这句话充满了沧桑、无奈和心有余悸,以至于以后很多日子顾婉宜总能想起贺嬷嬷的这句话。
顾婉宜觉得贺嬷嬷是个能干的,就看一个院子里两个嬷嬷,都是从宫里出来的,但是贺嬷嬷却很快压住廖嬷嬷成了那个管事的,婆子、丫鬟们也都认定了贺嬷嬷的领头位置也能看出来贺嬷嬷是个有手腕的,更遑论谭夫人都对贺嬷嬷很满意,还独自赏了她不少东西,能得主子喜欢,能收服下面的人,这样厉害的人都说宫里不好呆,顾婉宜想宫里该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地方。
江南那边趁着过年送回来了大批的年礼,顾廷峥年后将调任京师,提前将部分行李派人送人送了回来。
顾大顺带领人送这批东西回来,之后便不再回江南去,留在京师准备好迎接二房的人回京。
二房的院子和屋子要重新打扫装饰,顾廷峥让人送回来的东西要归入二房的库内,还有季氏的嫁妆产业,季氏也派了管事回来收拢、、、
顾廷峥的年礼很丰富,最瞩目的是一架半人高的珊瑚,谭夫人给顾阁老送过去,顾阁老不喜欢,让老妻自己摆。
尤二娘当着谭夫人的面还敬献了顾婉莹做的两双鞋,一双是给谭夫人,一双是给顾阁老。
“四姑娘熬了好几个晚上做好的,眼睛都熬坏了。四姑娘说从前不能在太太和老爷面前孝心,很遗憾,以后回来住了定要好好孝顺老爷太太,这次先做两双鞋,太太看看合不合脚。”
谭夫人让丫头接了“她有心了。”
杨氏在一旁噗嗤的笑了,谭夫人瞪了她一眼。杨氏道“娘,二哥家的这位四姑娘看来是做了多么了不得的鞋子”
赵氏想这鞋谭夫人是绝不会上脚的,另外那双都不会送到顾阁老那里去。姑娘里做的鞋能让顾阁老上脚的也就是顾婉宜了。
这位四姑娘也太急功近利了,知道要搬回来了急着做鞋讨好,可惜临时才抱佛脚,要是真有心,这些年会连一针一线都没有。
给季家的年礼是吩咐顾奕章两兄弟去送的,他两休学回来准备过年的时候带着顾婉宜去了季国公府。
陈老夫人一直挂心远在江南的女儿,如今马上就要回京母女相见了,分外高兴,兼之想到自己的两个外孙一个外孙女都长成,看着也都出息得很,心里也替女儿庆幸,女儿靠的不是丈夫就是儿女,只要有一个靠得住女人的日子就好过。陈老夫人不知道季氏的另外一个女儿顾婉锦如何,但是就算只看这三个,季氏也算好命了,顾阁老将他们三兄妹都教导得很出色。
顾奕章两兄弟被老国公带走考较学问去了,顾奕章是大哥,读书也更好些,他不是那种神童型的,是稳抓稳打型的,顾阁老给他开蒙,上的是好学堂,请的是好先生,他自己也算能读书的,到现在18岁年纪,已经颇有底蕴了。季老国公看他的样子,明年中举应该是差不离的。
顾奕章也道“尽人事听天命,我倒没想这么多,读书读了这许多年,也算刻苦努力,若是不得中,那就是自己火候还没到,再努力就是了。”
季国公喜欢外孙这副豁达的样子,他自己倒不是看中科举,只不过顾家那样的人家,子孙必须通过科举才能得到出身,读书读得好,才能得到官身。
顾奕承年岁小些,他又是弟弟,虽然聪明,但是读书科举的热情不太高,顾阁老要他也多努力些。
“背靠大树好乘凉,你们祖父官至一品,他底下的门生也不少,趁着他现在还热乎着,赶紧科举出来,靠着你祖父也能谋到好前程。你看你父亲,虽然都说他是虎父无犬,其实他这么多年还不是仰仗你祖父照拂才能升得这么快。”
要两兄弟不要浪费好资源。
季大舅在一旁咳嗽,哪有当着这两兄弟的面说顾廷峥如何的。
季老国公不自在地喝了口茶,一不小心就流露出一丝对女婿的不满了。都怪女儿来往的信件总是在说顾廷峥的不是,季老国公和陈老夫人慢慢地也对女婿不满起来。
顾奕章知道自己父亲这些实在很是疏远外祖父,她身为儿子,也只能猜想是因为母亲季氏与父亲离了心的原因,不然季家与顾家又没有什么政治冲突,外祖父外祖母又关照他们兄妹得很,自己父亲这般疏远季家,实在是不应该。
所以顾奕章这些年反而常常来季府,算是给两位老人家一个安慰。
在季府,顾婉宜如两个哥哥一般受欢迎,除了陈老夫人和季三,季大舅母和季二舅母也都挺喜欢她的。
作为外孙和外孙女儿,偶尔来一趟,季家诸人都开心接待。
顾婉宜给陈老夫人做了几色针线,有抹额、棉袜子和手套。
陈老夫人笑呵呵地试了抹额和手套,夸她做的好看。大舅母和二舅母也各有一件针线。
女孩家送长辈针线是传统,针线是个万通的礼物。即便是这样,顾婉宜自拿得动针起每年也不忘孝敬季家的人自己的针线,这是有心。
大舅母道“听说你们家里已经请了嬷嬷了,你倒还有闲心做这个给我们。”
顾婉宜笑道“怎么没有呢,嬷嬷们都还教我们做针线呢。”
季三顾婉宜嬷嬷们都教了她什么,季家前一年已经给她请了嬷嬷来教,她便好奇顾家的嬷嬷是不是跟季家请有些个不同。
顾婉宜说了一些日常的事,季三失望道“这几个嬷嬷肯定在偷懒,是不是就是为了进你们府上混日子的”
好像什么也没教嘛。
顾婉宜道“她们本来也是为了投奔我们府上的,大概也不敢狠教我们。不过也许是她们进府还不久,就算要教什么也还没开始呢。”
陈老夫人、季大舅母见她两人在说孩子气的话,都笑了。真当请嬷嬷同请教书先生似的,立马就给她们教个三五九道的。
陈老夫人懒得和她们解释,打发她们两个女孩自去说体己话去。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