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144亿美元。摩根后代继续扩张,财团雄风未减,霸业更加显赫。摩根留下一个显赫的家族,留下首创的"联合承购国债"的华尔街的惯例。摩根家族的财富首先来源于金融业务,然后,转向对企业进行投资,占领美国支柱产业,维持巨大的财富来源,反过来又加强了摩根家族的金融霸权地位。摩根开创了"摩根时代",即金融寡头支配企业大亨的时代。

    第100节:留下了终生创伤

    作者 : 张剑

    仁者见仁

    摩根家族的祖先于17世纪初在新大陆的淘金浪潮中移民美国,定居在马萨诸塞州。到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祖父约瑟夫摩根的时候,祖父卖了在马萨诸塞州的农场,定居哈特福。像其他犹太人一样,摩根家族一直延续着赖以生存的商业传统。约瑟夫摩根最初经营一家小咖啡馆。经过苦心经营稍有积蓄后,他先是出资一家很气派的大旅馆,然后又购买了运河的股票,成为汽船业和铁路股东。但是,真正显示其投机者和冒险家本色的当属其在保险业的投资约瑟夫所在的哈特福是美国保险业的发祥地,但是当时的保险公司仍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尽管摩根的父亲基诺斯斯宾塞摩根没有爷爷那种魄力,但也从16岁开始就闯dàng波士顿的商行,23岁开始自己就经营一家资产为5万美元的干菜店的生意,并在那一年娶了皮尔庞特为妻。后来,基诺斯斯宾塞摩根则投身英国lún敦,成为lún敦金融界令人刮目相看的金融大师。1837年4月17日,对世界经济史和金融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在这个有着悠久商业传统的家庭呱呱坠地。尽管这是一个同其他孩子一样的普通人,但是华尔街未来的方向将因他的出生而改变。

    当年,皮尔庞特是个忧虑不安的年轻人:被头痛、间歇昏厥和皮疹等疾病长期折磨;与父亲,银行家朱利厄斯摩根的关系若即若离;第一任妻子婚后4个月病故,给他留下了终生创伤。但随着年龄增长,他变得固执己见,坚信脑海里一切突如其来的念头。不过,他理想化的一面仍有表现:如果面临的商业问题触犯了内心的道德感,骨子里的保守就会激起他变革的热情。

    皮尔庞特就是这样矛盾地成长为一个精明的商人--通过一个金融机构,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实现了个人影响力的延伸。从摩根的祖父约瑟夫到他的父亲,摩根家族经商都很成功。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家庭氛围与商业熏陶,摩根从年轻时就敢想敢干,很富有商业冒险和投机精神。摩根大学毕业后,父亲介绍他到纽约一位朋友开的邓肯商行实习生意。有一次,摩根为邓肯商行到古巴采购货物。当轮船停靠在新奥尔良时,他信步在充满了巴黎浪漫气息的法国街。正当他感到无聊难耐时,突然有一位陌生人从后面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先生,想买咖啡吗?"

    那人自报家门地说是往来于巴西和美国之间的咖啡货船船长,受委托到巴西运回了一船咖啡,谁知美国的买主破了产,只好自己推销。为尽快出手,他愿意半价出售。这位船长大概看出摩根穿戴考究,一副有钱人的派头,于是找他谈生意。他毅然地买下了所有咖啡,并且电告邓肯商行。但是邓肯商行回电中却指责他擅作主张,命令他停止jiāo易。但是,木已成舟。摩根只好向父亲求援,老摩根毫不犹豫地支持儿子行动,用他在lún敦的户头偿还了摩根挪用邓肯公司的款项。得到父亲支持的摩根不仅买下了那位船长的咖啡,还在他的介绍下收购了其他咖啡船的咖啡。摩根赢了,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没错,舱内全是好咖啡。就在他买下这货不久,巴西咖啡因受寒减产,价格一下猛涨了2-3倍,摩根大赚了一把!为此,老摩根对儿子也大加赞许。

    机会难得

    1862年,美国的南北战争已经bào发,林肯总统颁布了"第一号命令",实行了全军总动员,并下令陆海军展开全面进攻。由于战争的bào发,战争债券备受青睐,jiāo易也十分红火,华尔街证券jiāo易所也因此身价倍增。

    当时,纽约证券jiāo易所的席位已经是人满为患,那些不能进入纽约证券jiāo易所jiāo易的经纪人便在对面成立了一家新的"开放证券jiāo易所",摩根商行的席位就在这里,当然这也是在父亲朋友的帮助下获得的。当时让摩根最感兴趣的是坐落在华尔街一栋古老建筑地下室的黑市jiāo易所,摩根经常到那里去看热闹,并从中体味证券jiāo易的门道,还在那里认识了一个朋友,一位华尔街投资经纪人的儿子--克查姆。

    一天,克查姆来与摩根闲聊,有意无意地说:"我父亲在华盛顿打听到,最近一段北军的伤亡惨重!"这消息马上触动了摩根那敏感的神经,"如果有人大量买进黄金,汇到lún敦去,会使金价狂涨的!"摩根沉着地说道。

    克查姆听了这话,对摩根佩服得五体投地。两人于是精心策划起来。最后,他们商量出了一个计划:先秘密地买下400万至500万美元的黄金,到手之后,将其中一半汇往lún敦,另一半留下。然后有意地把往lún敦汇黄金的事泄露出去。这时,估计许多人都应该知道北军新近战败的消息了,金价必涨无疑,这时再把手中的一半黄金抛售出去。两人说干就干,摩根与克查姆可谓大获全胜,发足了财。投机黄金买卖首战告捷后,摩根深深感到了信息的重要xìng,先得到信息就意味着胜利。为此,摩根千方百计地结识了一位原陆军部电报局的接线员--史密斯。这位史密斯的好友文尼尔上校是北军统帅格兰特将军的电报秘书,通过这种关系,摩根就能比其他任何人都抢先一步获得准确的前线最新军事情报。不久,情报就显示出了它的威力。1862年10月的一天,摩根收到了父亲基诺斯斯宾塞摩根从lún敦发来的电报:

    南军用来突破北军海上封锁线的pào舰,都是英国的造船厂承造的。合众国为此再三向英国政府提出抗议,然而英国方面充耳不闻、毫不理会。

    摩根立即通过史密斯向华盛顿查询,得知林肯总统已经下定决心,态度强硬,甚至不惜与英国断jiāo。不久,老摩根又来了电报:英国政府已答应了美国政府的要求,停止承造南军的pào舰,但必须有先决条件,即5天内美国政府必须准备价值近100万英镑的赔偿费,作为各造船厂停工的补偿。

    亚当斯大使穿梭于lún敦金融界,到处游说,希望能得到帮助,然而失败了。事已如此,美国的皮鲍狄公司被委托在24小时内准备好价值100万镑的黄金,这一消息属于绝密,你可以见机行动。

    摩根毫不犹豫,立刻大量购进黄金。第二天,由于皮鲍狄公司大量吃进黄金,金价飞涨,摩根趁机会卖出黄金,就此又大赚了一笔。后来,摩根又通过他的情报员史密斯得知由于南北战争的旷日持久,北方军队由于准备不足,前线的qiāng支弹yào供应异常紧张。摩根又想方设法廉价搞到了5000支已接近报废的步qiāng,卖给了山区义勇军的司令弗莱蒙特少将,从中获利数万美元。随着战争的推进,美国联邦政府又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联邦政府决定发行4亿美元的公债。摩根凭借自己敏锐的嗅觉,再次预感到发财的机会又来了。为了发行公债,政府的代表找到了已经小有名气的摩根,他答应为政府承担2亿美元的国债发行。开始,摩根并不急于发行公债,而是不断向美国的报界和新闻界施加影响,频繁参加新闻界举办的各种聚会。在各种场合,摩根不断抛头露面,并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战局的变化侃侃而谈,实际上则是通过自己发表的演讲,再通过新闻界让人们看好购买国债的利益所在。由于摩根高超的演说才能,精辟入微的分析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新闻界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他的主张和言论也不断地见诸报端,发行国债的条件就这样日趋成熟。

    第101节:碰了一鼻子灰

    作者 : 张剑

    万事俱备后,摩根开始行动了。他从缅因州到弗吉尼亚州,从纽约到加利福尼亚州,进行了一系列慷慨陈词的演讲,煞有介事地大讲爱国主义,主张每个人都要为民族和国家的命运贡献力量,而且自己也在一路演说的同时慷慨解囊。在报界的推波助澜下,摩根发行国债的活动异常顺利,奇迹般地为美国政府发行了2亿美元的公债,而他自己在从政府那里获得了一大批发行费的同时,还俨然成了美国的民族英雄。

    "泰坦尼克"号舰艇沉没摩根遇不幸晚年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客轮,上下共6层,拥有760间舱室,7公里长的甲板。为了保障乘客和船员的饮食之需,舱内贮备了440吨ròu、禽、27000瓶啤酒和矿泉水、35000个鸡蛋、40吨马铃薯、5吨糖及20亿美元的装饰品及贵重物品。

    这艘巨轮于1912年4月10日13时起锚离港,开始了它的首次也是最后一次航行;4月15日2时20分,于冰山相撞后巨轮沉没。船上的2210人中仅711人获救。摩根本来也订了"泰坦尼克号"上的头等客房,但在开船前24小时突然改变主意--结果,他尽管幸免遇难,但并没有因祸得福。

    摩根晚年凄惨。l912年,摩根财团的旗舰泰坦尼克号沉入海底。同年,国会开始调查某些指控:摩根财团涉嫌刻意控制美国的财政命运,75岁的摩根被迫出庭接受国会委员会的审讯,这导致他精神崩溃,在两个月后去世。

    此后,再也没有哪个人能对美国经济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摩根去世的那一年,国会(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建立了美国联邦储备局--著名的控制美国经济的有形之手,这或许是献给他的最确切的悼词。

    070母亲说:要放大船必先找到水深的地方

    --世界酒店大王康拉德希尔顿的管理金科玉律

    灾难是坏事,但对有的人而言,那是一种难得的机遇。从而就踏上了通向成功的坦途。创立希尔顿的鼻祖康拉德希尔顿是个精力充沛而能干的实业家,又是个实实在在的乐天派。他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

    1发现自己的特有天资;

    2有大志,敢想,敢干,敢憧憬;

    3充实;

    4对生活要充满激情;

    5莫让你所占有的东西占有了你;

    6有麻烦莫担忧;

    7担当起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全部义务;

    8不要沉溺于过去;

    9尊敬别人--对任何人也不要鄙视;

    10不间断的满怀信心的祈祷。

    康拉德希尔顿开始涉足酒点业时,手头只有5000美元。"我如何创业?"希尔顿向母亲请教。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严肃而又坚定地告诫儿子:"你必须找到你自己的世界。与你父亲一起创业的老友曾经说过:'要放大船,必须先找到水深的地方'。"

    家庭酒店

    希尔顿的父亲格斯希尔顿,幼年随全家从挪威移民到美国的衣阿华州,后又迁移到新墨西哥州圣安东尼奥镇。1887年圣诞节那一天,在这个荒凉小镇的一座堆满杂货的土坯房里,康拉德希尔顿降生了。

    1907年,经济恐慌袭击了美国,一夜之间,希尔顿一家陷入了困境,家中仅剩下一间堆满货物的五金商店。为了摆脱危机,他们把货物低价甩卖,腾空房子开办了"家庭式酒店"。父亲当总管,母亲做饭菜,而希尔顿和弟弟卡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揽客的任务。这种经历为希尔顿日后经营酒店业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

    希尔顿一家惨淡经营的这家小酒店时时面临破产的威胁。对于年轻气盛的希尔顿来说,开酒店并非他当时的理想。他最大的梦想是开一家银行,当一名风度翩翩的银行家,坐在银行大厦经理宽敞明亮的大办公室里,处理着大笔大笔的金融业务。

    他豪情万丈地告诉父母,他要成为一名银行家,要在里奥格兰河流域建三四家银行。

    第一艘大船

    1913年9月,26岁的希尔顿把这项计划付诸实施。他四处奔走,好不容易筹集到组建银行所需的3万美元。

    可事情并非一帆风顺,在第一次股东会议上,希尔顿遭到排挤,一个敌视他的70多岁的老头子被推为董事长。在父亲的帮助下,希尔顿终于在一年后反败为胜,重选了一位董事长,希尔顿自己也当上了副董事长。这家圣安东尼奥银行,在希尔顿的经营下,业务进展很快,两年后银行资金已达135万美元。

    1917年,希尔顿应征人伍,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改变了他的未来,中断了他做银行家的梦。1919年,父亲遇车祸身亡,希尔顿退伍回家。

    希尔顿干起了父亲留下的小本买卖。当银行家的梦想重又在他心头熊熊燃烧,但他已没有了银行,手头只剩下5000美元的积蓄,梦想怎么成真呢?

    希尔顿来到当时因发现石油而聚集了无数冒险家的得克萨斯州,在一个叫锡斯科的小镇,他发现了一家正要出售的银行。希尔顿当即要将它买下,却不料在出尔反尔的卖主那里结结实实地碰了一鼻子灰。

    窝了一肚子火的希尔顿来到马路对面的一家名为"莫布利"的酒店,想在这儿住上一晚。谁知酒店门厅里的人群就像潮水似的争着往柜台挤,他好不容易挤到柜台前,服务员却把登记簿"啪"地一合,高声喊道:"客满客满了!"

    而后,一个铁青着脸的先生开始清理客厅,驱赶人群。他口气生硬地对希尔顿说:"请快点离开,8小时后再来碰运气,看有没有腾空的床位,因为我们这里每天24小时做三轮生意的。"希尔顿正想发火,忽然灵机一动地问:"你是这家酒店的主人吗?"对方却诉起苦来:"是的。我就是陷在这里不能自拔了。我赚不到什么钱,不如抽资金到油田去赚更多的钱。""你的意思是?"希尔顿压抑住自己的兴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