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防盗章 此为防盗章 苏婉道“开张的时候喊我声。”
玉珍应下, 两人又说了会话才分开, 待到玉珍家肉铺开张这天,苏婉早早地去买了两斤猪肉, 三斤排骨和半付猪肝。天气慢慢热起来,猪肉放不了几天, 她把肥的提下来炼成油,瘦的炒熟先放着, 排骨做成粉蒸排骨,要吃的时候热下, 放个几天也不会坏掉。猪肝是猪肝汤,炒猪肝, 溜猪肝。
苏长青吃得满嘴是油,每顿都是三大碗饭, 这些日子凹下去的脸颊鼓起来,菜色脸慢慢有了血色,人好像也长高了些。
吃过晚饭时间还早,苏碗拿出两碗粉蒸排骨放到篮子里递给苏长青“一碗给先生, 一碗给谢叔叔, 提的动吗”
苏长青提过篮子道“提得动。”
苏婉道“送的时候就说,多做的特意送过来知道吗”
苏长青应下提着篮子慢悠悠地出门送东西, 回来时篮子里多了几本书和一些宣纸, 说书是先生给的, 宣纸是谢叔叔给的。
苏婉拿起书翻了几页, 整本书里面写满了注释, 通俗易懂,便于学习。她把书放到苏长青手心,摸摸他的头道“慢慢看,不懂的问我或者问先生。”
苏长青拿起书坐在院子里如饥似渴地读起来,直到天黑看不见字了他才进屋,躺在床上时还惦记他刚刚看的书“娘,你说晚上有没有那种点燃就很亮的蜡烛,亮如白昼这种”
说的不就是电灯,天知道苏婉有多么想念电灯,还有手机电脑,这过得不是人过的日子。
苏婉长叹一口气道“有啊,开关打开就不用在黑夜中寻找光明。”
苏长青问“娘,你见过”
苏婉道“见过,还用过,非常好用。”
黑夜中苏婉睁大眼晴想念现代的一切,再摸摸苏长青的小身子骨,这孩子勤奋好学又听话,若是生在现代长大了也会是个人物。
苏长青道“娘,你给我说说是什么样的”
思乡心切,苏婉也没想那么多,便把现代的一些科技产品一一向苏长青说来,光怪陆离,闻所未闻。
苏长青听得精神抖擞,久久不能入眠。第二天苏长青挂着两个黑眼圈起床,洗漱时问苏婉“飞机是像风筝一样在天上飞,还可以载人风筝飞得高后就会断线往下掉,飞机飞高了不会往下掉”
这个问题有那么点复杂,要从蒸汽机这个说起,得说上大半天才能解释清楚,苏婉没这个耐心,随便敷衍几句道“这个当然不会,若真会掉下来谁还会去坐,都在坐肯定是不会掉下来。”
苏长青听这话总觉得不对,又好像对,琢磨着这句话去上学,到学堂了还是想不明白,便去问先生。他想不到该怎样解释天上的飞机,转而这般问“先生若是一艘船你觉得会沉,但坐的人多是不是证明它不会沉它是因为坐的人多才不会沉还是不会沉而坐的人多”
这种没有前提,是先是有鸡还是有蛋的事,先生解释不出,又不好意思说自己不知道,只道“等你长大了,多读点书就知道答案。”
苏长青没得到正确的答案,心中一直惦念,记得了先生的话,往谢文渊书店跑得更勤。
这边玉兰家的肉店开业两天,生意没有预期中好,以前肉店的老顾客见老板换了,大部分去另一家买,一天下来就卖了半头猪,肉这种东西讲究新鲜,没有冰柜放到第二天别说吃,这种天气差不多也要臭,这样剩下的肉只能扔。
扔也是扔,还不如送人,这两天玉珍天天送苏婉肉,苏婉给她钱她是分文不收。两人坐在堂屋里说话,玉珍哎声叹气。
“哎,这肉不能放,放到明天卖,更不可能。我们卖的价格还比别人家还要便宜几文钱,可是他们就不愿意来买,怕我们卖死猪肉。二牛这几天响午过后,驾牛车驮着肉去乡下卖,天黑才回来。也没卖多少,白花花的肉卖不出去只能扔,你说可不可惜”
苏婉道“别急,生意都是慢慢做出来的,只要你家肉好,慢慢买的人就多。”
玉珍道“二牛也这么说,让我别着急,他说亏不了多少。哎,我怎么不急眼见着手里的钱越来越少,又帮不上他什么忙。”
苏婉只买肉从没卖过肉,这门生意她没接触过,能做的只能是安慰她几句“别急,等过几天就好,急也没什么用。我看你家二牛是个能做生意的,他心里有数。”
玉珍道“只能这样想,我现在帮不上什么忙,去绣庄里拿些绣品过来绣,能挣多少钱是多少钱,要不要分你些”
原身精通绣花,苏婉会绣但成品也就能看,让她坐在一处一两个小是绣花,她是坐不住,连忙拒接“最近脖子疼,我就不绣,来尝尝我今天做的卤肉,走的时候再带些回去。”
说着,苏婉从厨房里端来盘卤肉,是昨天玉珍送的肉还有个猪尾巴,切片放在盘子里,酱红色,肉色鲜亮,香气扑鼻。
自从上次吃过苏婉的包子,玉珍对苏婉的手艺是赞不绝口,二牛不在家里时经常来蹭饭。看到卤肉眼前一亮,夹了块喂嘴里,可谓是唇齿留香,肥而不腻,猪尾巴相当有嚼头,比东街卤肉店里的好吃太多。
玉珍接着又吃了两三块,毫不吝啬她的赞美“苏婉太好吃了,怎么做的你教我做。”
上一世苏婉单身几十年,唯一的爱好就是吃,她不但爱吃,还爱做。休息时看着网上的菜谱在家瞎捣鼓,作为单身狗自是没人捧场,她自己觉得做得一般,也就不难吃的水准。
穿到古代这手艺还有所提升
苏婉不知道的是,网上的食谱是经过多年沉淀的结果。古代交通资讯落后,这些东西也就不知道,不做特别讲究火候的菜式,如尖椒牛柳这种,一般的菜式她都能胜任。
苏婉道“很简单的,卤菜讲究的是卤汤,把大料放进去煮就行,卤汤我还留着,你带些回去,煮煮就好,我把汤要加的料写给你,以后想做时自己做。”
玉珍道“这不行,这可是你家祖传下来的,这种东西我怎么能随随便便拿走,以后你成亲了传给你儿子,靠着这秘方开家卤味店生意肯定好。”古代的秘方讲究的是不外传,像苏婉这么大点年纪的,做出来的东西好吃,玉珍想当然的觉得是她家祖传的秘方。
开家卤味店苏婉茅塞顿开,玉珍家的猪肉卖不出去会坏掉,熟食不一样,至少可以多放一天。
她想到的同时,玉珍也想到,两人异口同声道“把剩下的猪肉卤掉了卖。”
两人不谋而合,说干就干,苏婉贡献出剩下的卤猪肉先卖卖看。她让玉珍在猪肉铺边上搭个小案板,把卤猪肉切成小片,案板上写上免费吃,有人路过时再吆喝几句。
第二天,玉珍就照着苏婉说的做,爱占小便宜从古至今都不少,玉珍随便吆喝了几句,路过买菜的人都来试试。熟食不像生食,当时吃就知好不好。吃过的人赞不绝口,连连说好吃,再问价格一斤的价格也就比生的多上几文。生的煮熟重量会少去,算下来也就那么几文钱的差价,不贵可以说相当实惠。想买,没有,只能等明天来买。
在苏婉眼里玉珍就是个小姑娘,怕她没做过生意,放不下脸面吆喝,送走苏长青后来到她家肉铺,没想到几斤肉都送完。玉珍像个孩子一样高兴地对她道“有几个人定,说明个过来拿。”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