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爱丽丝的洞穴餐厅 > 正文 第65章 差点没把握住
    景安第二届美食争霸赛,如期展开,因为间隔太久,许多人对是否有过第一届表示了怀疑。

    钱会长动用了自己所有的人脉关系,邀请了不少有分量的嘉宾,比如食监局的一位科长、景安国厨烹饪学校的一位副校长以及“舌尖杂志”美食专栏的一位资深女作家。

    这位姓吕的女作家原先是写古典评论的,皮薄骨瘦、容颜枯萎、性格乖戾、神情倨傲。文如其人,她的评论因恶毒、刻薄而深受读者好评,但因为受众太小,无奈转评美食,不料人气高涨,许多读者慕名前往产地品尝被她抨击得体无完肤的美食。得其恶评的美食,必成爆款!

    媒体方面,除了市电视台、景安日报社外,本地一家关注老百姓衣食住行的“优沃”网络平台也都在钱会长的运作下,对大赛进行了宣传报道,比赛当天,他们也都派人前来采访拍摄,那个鼻毛外露的马记者赫然在列。

    钱会长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准备通过这次大赛,复活餐饮协会空置的部门,为壮大、繁荣、弘扬餐饮文化而努力。

    总共有八名大厨参加比赛,但多数都是冲奖金或为提高自己所在小餐馆的知名度而来的小角色,正规厨师学校毕业,有一级厨师资格证书的仅有一位,那就是供职于“景秀人家”大酒店的主厨李百金。

    李百金“脑袋大、脖子粗”,不但具备厨子的形象,举手投足间更散发出厨子所特有的油腻气质。

    他本来是不想来参加这个不入流的比赛的,怕“阴沟里翻船”自毁身价,但一来是耿耿于怀于首届大赛上自己因不慎引爆炊具而失去参赛资格的耻辱----一个连炊具都玩不转的厨师怎么可能做出好菜来?的确,很难想象一个不会系鞋带的运动员能完成一场马拉松比赛。二来是因为钱会长的允诺----比赛结果一定不会让其栽面儿,而且肯定大有收获!毕竟能请来一位在景安餐饮界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厨参赛能大大提高比赛的逼格。

    比赛设七名评委,就是那天在凯悦酒店与程三板把酒言欢的那七位饕餮,另设五十名大众评委,这些吃货来自各行各业,互不相识,但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与大赛的“幕后总设计师”程卫国先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任务,就是点赞“清蒸鱼”这道菜。

    比赛当天,凯悦酒店张灯结彩、古乐喧天,热闹非凡。

    偌大的三楼综合大厅被划分为三个区域,为了让视野开阔,原先那几扇精美的复古屏风被移走了,东头靠窗的区域临时搭建了一个超长的烹饪台,可容纳四位厨师同时烹饪而互不干扰。

    中间为菜肴展示区,空荡荡地仅摆放了一张玻璃茶几,上面搁着一只细颈青花瓷瓶,瓶里插了一束娇艳欲滴的鲜花。茶几南面,五步远的位置放了一组沙发,这是三位特邀嘉宾的席位,他们每个人手里有十五分的打分权。

    西头靠走廊的是大众评委区,五十张红衣餐椅排成了一个方阵,井井有条,坐在这里的大众评委有两分的打分权利。

    方阵前端摆放了七张紫衣餐椅,椅子前面是铺了蓝色绒布的由三张长方桌拼接而成的主席台,这是专家评委的座席,他们每个人有十分的打分权。

    专家评委区旁边还摆放十来张黄衣餐椅,那是媒体和闲杂人等的休息区。

    陆续有人进场,钱会长拣重要的客套寒暄,酒店的工作人员穿插其间,紧张忙碌着,有的引导入座,有的整理烹饪台,有的在调试大厅的音响系统,广播里不时传来“喂喂喂”的声音……一场别开生面的美食争霸赛即将开幕。

    此刻,程三板正翘腿坐在一张黄衣餐椅上,打电话。

    他眉眼含笑、声调轻柔,一反常态,令人很好奇电话那头会是何方神圣。

    “……这个感冒嘛,你弱它就凶,你强它变怂……再说不是吃了药了嘛……你也知道这个比赛对我对爱丽丝有多重要,你不来我心里没底呀……我让矮子现在去接你,好,等你哦!”

    “怎么着,练葵花宝典啦?”马记者打趣,虽然交道打得不多,但这个小老板豪放的个性给他留有深刻的印象。

    “滚蛋!”程三板原形毕露,搡了对方一下,“你小子完事别急着走!”

    “什么情况,你可别想贿赂我,让我做不实报道!”马记者摆出一副无冕之王的凛然之像。

    “爱留不留。”程三板卖关子。

    “别介呀,你兄弟我睡眠质量本来就不高。”马记者讪笑,突然想起什么,“不会是‘舌尖’有回信了吧?”

    程三板轻轻点了点头。马记者想创收,写了二十来篇自诩文笔优美、文化厚重、雅俗共赏的旅行见闻,想在销量一直都很不错的“舌尖”连载,但被杂志社的主编谢绝,说跟“舌尖”的定位不符。

    程三板问马记者旅行时要不要吃饭?你笔下的那些文化名人要不要吃饭?他们参与那些重大文化事件时要不要吃个饭?要不就得了吗,你的文章得侧重吃饭,不就附和杂志的定位了吗?

    马记者茅塞顿开,连夜改稿,一篇篇浸泡在“菜米油盐酱醋茶”中的文章重新出炉。

    “舌尖”主编的老婆,就是那个骂死人不偿命的美食评论家,程三板通过钱会长,打通关节,让马记者的文章得到再度被审核的机会。

    晚上跟那几个特邀嘉宾的饭局上,程三板给马记者留了个位置,与吕作家的紧挨着。

    程三板没文化,是个粗人,挂个拇指粗的金链子,梳个能粘住苍蝇的大背头,但对文化人还是充满敬意的,他乐于成全他们,而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柳明,没有程三板,就没有了后者的成名作《爱丽丝的洞穴餐厅》,也就没有了后来的那些精彩故事。

    成人达己,是一种智慧,但得有广阔的心胸。

    思绪回转,程三板又想起了先前电话那头的妙人儿。

    大前天,在栗清镇的“白月光”客栈,在呼吸相闻的距离,程三板郑重表白后,古雪滢竟然流泪了。

    女人,无论庸俗还是高雅,漂亮还是内秀,豆蔻年华还是风韵犹存,经验丰富的程三板知道,哭了就代表是同意了,至少不反感。

    这么多年,古雪滢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尝尽了生活的艰辛与孤独,她多么渴望能有一个强壮有力的男人的肩膀可以依靠。除了是孩子的母亲,她也是一个二十八岁花容月貌的女人,无论身心,都需要那样一个伴侣,那样的生活才是生活,才有乐趣,才有希望。

    虽然,只要她点头,男人多得能从景安排到月光湖畔,只是她和已故孩子父亲的感情非常好,再加上她又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女人,传统女人的思想中多少还残留着“从一而终”的封建余毒,她曾发誓绝不再嫁。谁提这茬就跟谁翻脸,就算对方是出于真心关爱的长辈,她拒绝的言辞也毫不留情。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生活还得继续,生活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值得追求和拥有,三年后,在父母动情地劝导甚至是哀求下,在女儿在幼儿园受欺负没人出头的情况下,她终于答应相亲。

    她似乎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以为自己只要放低姿态,很快就能找到一个“好”男人,她的要求不高,模样能看得过去,收入稳定,年纪与自己相差十岁以内,关键是能接纳女儿!

    这种条件的男人有很多,形形色色、各行各业,而且几乎第一眼见到古雪滢就死乞白赖地用尽各种手段想要继续交往,而几乎每一个在吃了几次饭,看了几场电影后,就或含蓄委婉或直白地提出那个方面的要求。

    古雪滢觉得恶心,而对方却觉得她不可理喻:都孩子她妈了,还装什么纯情少女!

    男人在那件事情被拒绝时的丑恶嘴脸,和之前的殷勤讨好、风度翩翩简直判若两人,判若人畜!

    有朋友开导:都什么年代了,再说不是早晚的事嘛,注意措施就行,“爱”是做出来的嘛!

    碰得多了,古雪滢甚至都怀疑是不是自己有毛病?其实她怎么会没有需求呢,正值芳华、身体健康、貌美如花,只是她坚持必须等到法律上的、伦理上的程序走完,才同意深入接触。

    其实有一回,她差一点就没把持住……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