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柏林日记3102 > 第 4 章
    让他乘坐晚间的列车去波兰。现在我担心他,可能不得不在监狱里度过今晚。我说,我可以让美国使馆担保他不会中途在德国境内跳车。最后,他们犹犹豫豫地答应了。我给盖斯特领事打电话。他同意参加这个游戏。我们再次把这件事搁下来,将注意力转移到啤酒上。随后,一名盖世太保气喘吁吁地冲了过来。在飞机上为犯人腾出了一个地方。他们已经将某位旅客从飞机上赶了下来。于是汉斯就被押了出去。当走进围栏后,他忽然想起衣袋里装满了给我带的美国烟草。他赶忙将一些烟草扔给我,但是一名盖世太保特务制止了他。这么做是被禁止的。然后他便消失了。

    W补记:(午夜之后四小时)。今晚“酒馆”里闹得很厉害。凌晨2点,我们得到了苏德条约的条款。它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通过邀请德国入伙、消灭波兰,这个协议实质上是斯大林(曾被认为是纳粹主义及其侵略行动的最大敌人)与德国结盟。布尔什维克的朋友们目瞪口呆。前天还在歇斯底里地写文章痛骂布尔什维主义祸害的几名德国编辑(包括哈菲尔德、克里格、赛莱克斯(Silex))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签署苏德协定,后排为

    斯大林和苏军总长沙波什尼科夫现在走了进来,要了香槟庆祝,并声称自己原来是苏联的老朋友!斯大林会如此赤luǒluǒ地玩弄强权政治,而且为纳粹提供便利条件,确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记者们,尤其是英国记者们,都要了香槟或科涅克白兰地以借酒浇愁。斯大林的所作所为会置国际共产主义于死地。难道法国共产党员在被灌输了6年的反纳粹宣传后,竟会忍受莫斯科与希特勒的拥抱吗?不过,斯大林可能是精明的。他的目标是使德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发生战争以造成混乱,布尔什维克随后便可趁虚而入,共产主义就可在这些国家或者说在这些国家的废墟上实现。当然,他这样做也可能并不能算是精明。希特勒撕毁了自己签订的所有国际条约。当他利用完俄国后(正如他已经利用完波兰一样,德波之间曾于1934年签订过一个相似的条约),也就该和俄国说再见了。乔巴恩斯和我争论着此事的意义,这个消息令他震惊,不过他是这里唯一真正了解俄国的人。我们与德国编辑们坐在一起。他们心满意足、夸夸其谈,口沫四溅地声称英国现在不会再敢于参战,并否认过去6年来纳粹主子要求他们说的话。乔和我当面将这些话回敬给他们。争论变得十分不堪。乔十分紧张,有些压抑。我也同样如此。不久我们觉得有些恶心。如果我们不走,肯定就会出事……卡尔滕博恩太太走了进来。我约她凌晨3点在这儿会面。我随即告退。我必须走。乔也必须走。对不起。我们在蒂尔加滕公园漫步直到冷静下来,此时天色也已微明。

    FO2《柏林日记 一九三九年》 柏林,8月24日,晚7点

    今晚看上去像是战争即将bào发。在我房间的大街对面,有人正在IG法本公司的屋顶架设高shèpào。我估计就是去年9月份安装在那里的那门pào。整天不断有德国轰zhà机飞越城市上空。今晚,希特勒很可能会下令向波兰进军。许多人都这样想。但我认为,这将取决于英法两国。如果他们强调自己将遵守对波兰许下的诺言,希特勒可能会等一等。然后在不发动战争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捞到一些他想要的东西。到国际新闻社去拿张伯lún在议院的讲话稿。听上去很坚定。一小时前,爱德从lún敦打电话说他正在下议院,英国政府态度十分坚定。希特勒看上去当然是很坚定的。昨天,英国大使亨德森飞往伯希特斯加登去见他。亨德森告诉他,如果德国进攻,英国将实现帮助波兰的承诺,尽管俄德条约已经签署。希特勒答道,英国的任何保证都无法使德国“放弃其生存空间”。

    很明显,由于已将俄国收入囊中,希特勒不会进行妥协。俄国已在其囊中!在过去48小时内发生了一件多么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布尔什维克俄国与纳粹德国,地球上的两个死敌,突然相互容忍、成为朋友并令人惊叹地结成了同盟。

    8月21日周一晚上11点公布了这个消息。德国电台突然中断了一个音乐节目,然后是宣布德国和俄国决定签署一项互不侵犯条约。我错过了这个广播。我当时正在《先驱论坛报》办公室与乔巴恩斯一起聊天,直到11点差5分。事先没有得到关于此事的暗示,只是后来才想起威廉大街给的一点微妙暗示,意思是深夜时可能会有新闻。我记得,好像是费蒂(一名德国报界人士)提到过此事。实际上,我是在午夜时分当爱德莫罗从lún敦打电话时才得知这个消息。德国广播公司不会让我在当晚播发这个消息的。显然,他们正在等待政府下达的“编辑”命令。昨天,也就是周日,有人暗示会公布一项俄国和德国之间签订的新通商条约。当地报纸关于此事的友好言论(直到此前还在猛烈攻击俄国和布尔什维主义)本来应该使我警觉起来,但很可惜没有。消息公布后,对于大多数纳粹高官而言,如同对于世界其他人一样,不啻于一颗重磅zhà弹。参与希特勒此项机密活动的人不超过一打。

    第二天,德国报纸的表现真是令人惊叹!戈培尔博士的《攻击报》(所有报纸中攻击共产党最为猛烈的)写道:“全世界都面临着这个惊人的事实:两国人民将自己置于共同的外jiāo政策基础上,漫长的传统友谊为共同的理解奠定了基础。”!(惊叹号是我加的,并非《攻击报》报文中原来就有。)卡尔赛莱克斯博士(DrKarl Silex),原来是一名诚实的国际新闻记者,现在则是《德国大众报》善于阿谀奉承的编辑,在头版一篇社论中称这一新条约为“自然的伙伴关系”。自从他成为纳粹的一名奴仆之后,他就不断猛烈地攻击布尔什维主义和苏维埃俄国。

    毫无疑问,希特勒出人意料的行动很受大众的欢迎。周二,我乘地铁、电车、公共汽车在街上转了一圈。每个人都在读报纸上的这个消息。从他们的脸上,从他们的谈话中,你可以看出他们喜欢这个消息。为什么?因为它意味着,他们最害怕的被包围的噩梦(两线作战)显然已经不存在了。昨天它还在那儿。今天它就不在了。这次再也没有漫长的俄国前线需要防守了。

    根据英国使馆的命令,所有英国记者都将于今晚撤至最近处的德国、丹麦边境。《每日快报》的塞尔科克潘顿(Selkirk Panton)冲进来问我,是否能照管他的汽车直到恐慌过后。潘顿于1940年4月德军开进哥本哈根后被捕,被关押在丹麦一个小岛上。法国驻哥本哈根公使坚持要求德国释放在那里逮捕的所有法国和波兰记者。英国驻哥本哈根公使没有进行任何努力,那里的4名英国记者全部被捕并被关押。他认为自己10天内就可返回,他说道。又一场慕尼黑危机,你知道。由于英国人都走了,阿德隆旅馆的酒吧显得很冷清。不少人说,希特勒已经命令德军于拂晓时向波兰进军。我对此表示怀疑。德国民众还没有被充分动员起来参战。仍然没有“理由”。没有口号。报纸上尚未有一个字提及战争即将到来。大街上的民众仍然对希特勒能够在不bào发战争的情况下安然脱身抱有信心。我觉得大众对战争不像1914年时那样狂热地支持。

    FO2《柏林日记 一九三九年》 柏林,8月25日

    纽约的一些人坚持要我们执行几周前制订的“欧洲之舞”计划,即在lún敦、巴黎和柏林的夜总会里安装拾音器。我在一个被称为“汉堡酒吧”的“圣保利夜总会”里安装了拾音器,但是今天莫罗发电报来建议取消该计划。战争一触即发,哪里还顾得上这种事。今晚非常不自在,因为整个下午和晚上与外界的电话和电报联系都中断了。今晚,当我赶到德国广播公司去做凌晨1点的播音时,我对于得到准许并不抱任何希望。但是主管官员们一句话没说,于是我便径自去播音。显然,这是美国一天来从柏林听到的唯一消息。从我听到的反馈情况看,当我报道这里一切平静、战争并未bào发时,纽约方面感到一丝释然。无线电可以扮演某种重要角色了,我想。亨德森今天见了希特勒两次,今天早些时候又飞往lún敦。只要他们觉得还有可以谈判的东西,就不会有战争。

    FO2《柏林日记 一九三九年》 柏林,8月26日

    亨德森今早去lún敦,预计直到明天(星期天)晚上都不会回来。我想,周末我们可以有个喘息之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希特勒的立场软化。但是威廉大街仍然希望张伯lún的立场会软化。今天美国使馆对这里的所有美国人发布了正式通知,要求除绝对有必要留在这里的人以外,其余的人立即撤离。大多数记者和商人已经将妻儿送走。由于“局势的严峻xìng”,计划于明天在坦南堡举行纳粹党大会也被取消,希特勒原打算在会上发表讲话,因此我也不必去那里了。与莫罗通了电话,他很痛快地同意取消“欧洲之舞”节目。今天德国报纸的部分大字标题如下:《波森日报》:“波兰陷入全面骚乱日耳曼人家庭逃亡波军士兵向德国边界推进!”《正午报》:“这次玩火过了头三架德国客机遭到波军shè击走廊地区许多日耳曼农舍燃起了熊熊烈焰!”

    又是炎热的一天,大多数柏林人前往城市周围的湖泊游玩,以忘掉战争的威胁。

    W补记:凌晨1时30分。午夜后不久作了播音。试图不去扮演先知的角色,但还是说了如下一段话:“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将面临一场战争。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今晚在柏林的感觉是,除非德国对波兰的要求得到满足,否则必有一战。”明天早晨(周日)的报纸首次表明,希特勒现在不仅是要求但泽和走廊地区,而是德国在1918年失去的所有一切,那意味着波森和西里西亚。就在我开始播音前,德意志通讯社通知说自周一开始将实行配给制度。食品、肥皂、鞋子、布料和煤炭都将有配给卡。这将使德国民众明白他们的处境!不过,希特勒这样做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给lún敦和巴黎留下深刻印象。纽lún堡的纳粹党大会今晚被取消。这同样可使民众从漠不关心中清醒过来。明早的报纸将使紧张局势加剧。希特勒的《人民观察家报》的大字标题是:“波兰全国陷入战争狂热!150万人被动员!川流不息的部队被运往边境!上西里西亚地区陷入混乱!”

    当然,丝毫没有提及德国的动员,虽然德国动员已经进行了两周之久。

    FO2《柏林日记 一九三九年》 柏林,8月27日(周日)

    天气十分闷热,使局势显得更加紧张。亨德森未能如预料的那样于今天返回,使得威廉大街指责英国人拖延时间。(两周内波兰的雨季将开始,届时道路会泥泞难行。)然而,有些纳粹分子则认为,亨德森在lún敦的耽搁意味着英国正在屈服。明天的《人民观察家报》将要求人民耐心一些:“元首仍然要求你们要保持耐心,因为他希望穷尽和平解决危机的最后一点可能xìng。那意味着以不流血的方式满足德国的全部要求。”这倒是个不错的方法,可以进一步使人民相信无论结果如何,元首已经采取了一切可能措施以避免战争。然而,《人民观察家报》这篇文章在结尾处声称德国不会放弃其要求。“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只能放弃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德国人xìng格的精髓所在。一个德国人不能放弃至关重要的东西,但他却期待别人这么做。今天下午,希特勒在总理府对帝国国会议员们发表了讲话,不过这并非例行xìng会议。弄不到关于此次演说的任何报告。德意志通讯社的公告只是说,元首“描述了形势的严峻xìng”。这是希特勒首次告知德国人民“形势严峻”。

    食品配给制度今天确定下来,我听到许多德国人对自己的配给份额表示不满。食品配给制度的部分项目包括:ròu,每周700克;糖,每周280克;柑橘酱,每周110克;咖啡或代用品,每周八分之一磅。至于肥皂,今后四周每人将得到125克。实行配给制度的消息,对于民众而言是个沉重的打击。

    完全出乎议员哈姆菲什的意料,前些天里宾特洛甫为他提供了一架飞机,匆匆赶往斯堪的纳维亚参加国际议会大会,以便在这个民主党派的会议上告诉人们形势的严峻xìng。今天,他返回了柏林。使我们惊讶的是,他似乎渴望继续扮演这一角色。中午,在阿德隆旅馆大厅吃饭时,乔巴恩斯和我发现他正非常严肃地与扎拉特博士(DrZallatt)谈话。后者是外jiāo部一位不重要的低级官员,据说负责那里的美国新闻事务,但美国记者们都懒得搭理他,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后来,在让记者们足足等了1小时后,菲什终于吃完午饭并露了面。他以非常庄重的语调说道:“对不起,先生们,我迟到了,但是我刚与德国政府一名重要官员进行了一次谈话。”记者们费了好大劲才没有笑出声来。菲什今天下午乘坐第一班列车离开。格奥弗雷帕森斯(Geoffrey Parsons)是《先驱论坛报》的社论主笔,冷静、聪慧、大度而坚定,昨晚离开柏林去巴黎。他上周刚见过丘吉尔,并且相信战争即将bào发。

    不管外界情况如何,威廉大街今天仍倾向于和平。

    FO2《柏林日记 一九三九年》 柏林,8月28日

    他们已经亮出自己全部的底牌。现在欧洲各国领导人都很难再后撤了。凌晨两点,我们知道了前两天达拉第与希特勒通信的内容。达拉第以一种高贵的口吻,要求希特勒不要挑起战争,并说没有任何问题不可以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他还提醒希特勒,波兰毕竟是一个主权国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