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200天大血战1797 > 第 47 章
    格勒地区的势态发展很快。西南方面军的快速部队在进攻头两天向前推进了3540公里,击退了敌人战役预备队的反攻并重创了敌人。同时,坦克第5集团军和第21集团军的步兵兵团从西面和东面绕过了罗马尼亚两个军的翼侧,目的是将敌人包围在拉斯波平斯卡亚地区。西南方面军第21集团军的左翼兵团和顿河方面军第65集团军的部队向东南方向发展进攻,前出到了德国法西斯第6集团军左翼。部队在执行任务的时间上出了点偏差,但总的任务完成得还顺利。

    现在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反攻给予敌人什么样的打击和德军统帅部在这头几天里采取了那些措施。关于这点希特勒侵略者讲了不少。在提到过原希特勒将军Г德尔在其《进军斯大林格勒》一书中,谈到了几件事实。这几件事反映了在苏军反攻的最初日子里敌斯大林格勒集团的情况。

    他写这11月19日,第21集团军突破了克列次卡亚以西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右翼,击溃了罗马尼亚第4军,并前出到谢利瓦诺沃。坦克第5集团军突破罗马尼亚第2军的阵地后,先遣支队便赶在傍晚前到达古森卡和卡尔梅科夫,并绕到了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后方。”由于这两个缺口,敌人绕过了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主力并将它们从顿河的阵地上赶走……已经不能采取什么有效措施来对付敌人的二个进攻集团军中的任何一个。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拿不出力量来对付敌人的坦克了,负责第6集团军左翼的数量很少的预备队也不能采取些什么行动,寄很大希望的集团军群的预备队坦克第48军从一开始就被恶运盯上了”。“恶运”是什么意思呢?0704德尔以后的描述就说清楚了。这一词应理解为德军坦克第48军阻止苏联进攻部队前进的企图完全遭到失败。这位作者承认,苏军的进攻使希特勒统帅部感到出乎意料。这个事实虽然在细节上还有争议,但却是非常主要的。“这天(11月19日作者著)第6集团军还没有感到直接威胁,因此它的指挥部不认为需要采取果断措施。18时,集团军指挥部通知,11月20日它打算派侦察分队继续到斯大林格勒侦察”。仅“B”集团军群司令员在22时下达的命令就说明,敌人越来越清楚地预感到他们面临的危险有多大。

    德军第6集团军指挥部感到有被围的威胁后,开始急急忙忙地将自己的预备队调进苏军正在合拢的包围圈的内侧。但是已经晚了。事态发展太快了,法西斯统帅部抵抗苏军强大攻势的企图已无济于事了。

    Г德尔写道,“在11月19日多次小股兵力的反冲击被敌人阻拦之后,在俄国人面前展开了一条通往遥远目标的道路。这是些什么目标呢?11月20日,进攻斯大林格勒以南地区开始时,就完全清楚了:俄国人的统帅部设想出个将全部德军力量包围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和顿河大弯曲部的大型战役”。

    与第6集团军指挥部较亲近的B亚当对那些日子里发生的事件做了生动和准确的描述。他在自己的回忆录《反攻和包围》一章中如此写道:

    “电话铃一直在响。我很快从梦中惊醒。我还没来得及拿起话筒,就听到远处存轰鸣声。‘shè击’!我想到了。值班参谋报告:‘警报,上校先生!请您立刻到参谋长那里去!’苏联的反攻开始了。台历上记载着:1942年11月19日。”

    当亚当出现在作战处时,整个第6集团军已被警报惊动了。

    步兵第11军军长施恃列盖尔将军从奥辛诺夫卡打来电话,报告说:苏军对他指挥的那个军的阵地进行疾风shè击。大地简直象给翻了一遍。损失巨大。罗马尼亚人遇到主要打击。从罗马尼亚步兵第4军参谋长那儿得到报告,他担心自己部队发生混乱。各师仍在坚守阵地,但由于暴风雪,能见度极差。

    保卢斯将军回答施特列盖尔说,为保障第ll军的左翼,坦克第14师将在麦洛克列茨基西南投入战斗。

    “保卢斯放下话筒,默默地看了我们一眼,将手又重新伸向电话机。

    给我接‘B’集团军群。

    集团军群作战处参谋接到了给6集团军送来的关于敌人pào火准备的第一份情报。

    从此以后,参谋长公办室的电话铃声几乎就没间断过。通报、请求、指令一个接一个。坦克第14军准备退出城区。参谋总部收到自己驻第6集团军的通信参谋用自己的电台发回来的情报,就是接替门采尔少校的参谋总部少校冯齐采维奇发回来的情报。但我们仍然不知道敌人突击的准确方向和意图。7时左右,施特列盖尔将军终于再次报告本军的情况。

    敌人从自己的登陆场实施突击。我们暂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遭到突击。步兵第376师通报说,俄国人突破了罗马尼亚步兵第4军的阵地,并向南方向推进。罗马尼亚骑兵第1师的情况不明。它与左邻已失掉联络。我将投入步兵第376师,以掩护我军翼侧,使其战线向西展开。同步兵第44师的电话联系也被破坏。负责通信的摩托员报告说,罗马尼亚人的前沿阵地几乎全被pào击摧毁,红军的坦克已将一切夷为平地。

    保卢斯同意将步兵第376师调到斜切阵地,要求恢复同坦克第14师的联系,而撤向东面的罗马尼亚骑兵第1师接受步兵第11军指挥。

    我们从‘B’集团军群司令部得知,苏军pào兵在几个小时内往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阵地上倾卸了数千吨钢铁。而后两个突击集团军从克列茨卡亚和谢拉茨莫维奇附近的登陆场发起突击。看起来,罗马尼亚人防御时打的很勇敢,但还是被击溃并被打跑了。此时,苏军装甲坦克兵团、机械化步兵部队和骑兵正毫无阻挡地继续向西挺进。无论是德军司令部,还是罗军司令部,都讲不清敌人的先头部队在那里。只有一点是清楚的:苏军已从后方对第6集团军造成了威胁”。

    11月19日,第6集团军司令部的军官们是在忐忑不安的等待中渡过的。险情一个小时比一个小时多。灭亡的危险在逼近。19时左右,亚当前来向保卢斯报告,他声称,从目前局势中看到了一条出路:向西南方向撤退。但象所有听话的将军一样,保卢斯不敢违背希特勒的命令采取行动。

    11月19日晚上,敌人已对情况有清楚的认识了。坦克第14师报告,11月19月傍晚前,苏军的坦克部队和骑兵部队已潜入第6集团军后方30公里。从步兵第11军的补充通报中得知,罗马尼亚人遭到强大的装甲坦克兵团的冲击。这些兵团打败了自己前进道路上的所有对手。活着留下来的人都纷纷往南和往东逃窜。看来,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再也不存在了。德军大多数后勤部队也一片混乱。

    晚上,第6集团军司令部各处处长集合到了一起。集团军参谋长施密特将军向保卢斯提出他与作战处处长共同研究出来的建议。

    建议如下:

    “由坦克第16、24师所属坦克团组成的坦克第14军以强行军的速度向顿河挺进,从戈卢宾斯基以西的高地上对往南运动的红军实施侧翼突击,并消灭他们。坦克第14军的司令部向设在戈卢宾斯基的集团军指挥所转移。坦克第14师听今于该司令部。强击群在城里的一切行动立即停止。

    从步兵第8、51军所属地段上撤下的所有闲散部队组成第6集团军预备队。

    顿河西岸卡拉奇以西的登陆场由米科什上校指挥的军事工程学校和高pào学校的学员把守,并加强有所有后方勤务分队,实际上没有后者也能行。

    军官学校的学员正在苏沃罗夫斯基进入战斗准备状态。

    集团军司令部从11月21日开始向下奇尔斯卡亚转移。亚当上校负责执行这项任务。

    伤员们和军需勤务分队(没有它们也行)往奇尔河以南地区撤退,因为俄国人的进攻威胁着铁路以及集团军的主要供给线。

    保卢斯批准了这几项建议。相应的命令下达到了各部队”。

    这些供词印证了我们作的结论,例如第6集团军指挥部对苏军准备反攻有所感觉的话,但从总的来说,这种感觉既不了解突击的确切方向,更不了解突击的日期。

    与此同时,亚当列举的事实证明,第6集团军根本没有打算放下武器,反而在准备继续斗争下去,并根据业已形成的局势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X沙伊贝特所著的《在顿河与顿涅茨河之间》一书同样透露了敌人内部形势的材料,虽然作者所引用的材料并不完全准确。据他讲,从l0月29日起,“B”集团军群指挥部始终没有怀疑,在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所属地段上会有突击。11月前半月,该集团军正面的苏军兵团由8个增加到18个。同样观察到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河弯曲部以南,罗马尼亚步兵第6军正面集结了大量苏军兵力,而那里正在组建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沙伊贝特写道,很清楚,俄国人首先要对罗马尼亚人实施突击。

    作为反措施,从坦克第4集团军抽出了坦克第48军指挥部及其所辖的坦克第22师和罗马尼亚坦克第1师。该军是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后方地域的快速预备队。斯大林格勒以南摩托化第29师作是抗击俄国人突击的唯一的预备队。

    而后,又确定从意大利第8集团军,抽出德军步兵第62师来加强受威胁地区。但是,11月19日,苏军已经开始进攻了,对斯大林格勒两面发起了突击。参加包围的苏军北部集团对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右翼发起突击:从谢拉菲莫维奇开来的苏军突击罗马尼亚步兵第5军,从克列茨卡亚开来的苏军则突击罗马尼亚步兵第4军。

    沙伊贝特在叙述这些事件的过程时指出,两个坦克集团军(实际上只有一个坦克集团军,即坦克第5集团军和一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第21集团军)协同骑兵兵团“突破了罗马尼亚人的薄弱防御,使他们的部队在上面提过的两个登陆场之间受到夹击,并击溃了转入反冲击的德军坦克第48军。当时作为主力的拉斯卡尔将军指择的3个被围的罗马尼亚师几乎遭到全歼。坦克第22师及几千名罗马尼亚人在许多天后才得以突破重围,赶到上奇尔”。

    突破罗马尼亚人的战线后,苏军部分进攻部队从后面向与罗马尼亚人相邻的德军第6集团军步兵第11军发起冲击。该集团军指挥部让第11军将其正面转向西,并企图借助调到这里的德军坦克第14军(坦克第14、16、24师所属各部队)从南面保障自己的后方。这对急迅扑向卡拉奇的那股苏军兵力来说毫无作用。

    11月21日上午送来了通报,苏联部队占领了卡拉奇附近的顿河大桥。该桥完好无损。几个小时以后,从北面进攻的苏联部队在此地同在斯大林格勒以南实施突击的集团建立了通信联络。

    “第6集团军指挥部好不容易才将自己没在顿河右岸戈卢宾斯基的指指所从突然形成的包围圈里转移出来。11月20日晨,敌军在德军集团四周形成了紧密的包围圈。俄国人在南面参加包围的进攻集团较轻松地突破罗马尼亚第6集团军的强弱防线后,便直扑卡拉奇,并切断了德军坦克第4集团军指挥部同其下属部队的联络……

    这是1942年11月21日的事。当时正是该由康斯坦丁涅斯库指挥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的时候,康接任了此职。在此之前,第4集团军所属各兵团曾在坦克第4集团军编成内作战。当时悲剧的一面是,正好该集团军有近半的兵力被俄国人摧毁了。过不多久,罗马尼亚留下的部队重新由坦克第4集团军指挥,并取名为‘霍特’集团军群。借助这些被击溃的罗马尼亚兵团和德国人占大多数的后方勤务部队的帮助,组建了暂编战斗群……”

    原德军步兵第79师工兵营长Г韦尔茨描述的一幅画图非常形象。他在自己的回忆录“坦克钳子的夹击”一章中写道:“电话、电台、口头纷纷传来第6集团军面临严重危险的可怕消息。对第6集团军的司令部、部队,兵团来说,11月19日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日子,一个混乱的日子。事态发生了谁也没预料到的变化,急需采取对策。神经过敏有引起惊慌失措的危险。许多人的意志和精神垮了,眼前出现了默示录中骑兵的幽灵。

    我站在师司令部作战科长的掩蔽部里。今天夜里,航空zhà弹zhà坏了窗户和楼梯。中校带着一付耽忧的面孔向我伸出手来,简单寒喧了几句,便介绍起情况来。

    “经过许多天的安静和等待,侦察机昨天终于加上了油。它们立即起飞出去侦察。情报令人震惊。顿河以北发现一个由坦克师和骑兵师组成的突击集团军在开进。侦察机投的几颗zhà弹都击中了目标。但是,很显然不可能造成多大损失。第6集团军司令部立即向上级指挥机关请求支援。但太晚了。今天早晨出了一起倒霉的事。这里,中校指着地图说,在克列茨卡亚谢拉菲莫维奇地段上,敌人向纵深突破得逞。事情发生在罗马尼亚人所辖地段上。他们的反坦克防御太薄弱了。现在到处都有战斗,前景不明,不能作出最后的结论。已派部队去堵突破口了。这我知道。让我们希望他们能成功。到那时往后该怎么行动就清楚。集团军指挥部在帮助我们,这很清楚。对我们各师来说一切照旧。继续构筑、加固占领的阵地,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守住阵地!”

    这些材料在第8军侦察处参谋N维德尔的笔记里有系统的、综合的记载:

    “在进攻之前,苏军指挥部认真地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我们的上级司令部对敌人集结兵力这一漫长过程大体上是清楚的,虽然展开活动是在森林地和秋雾掩护下进行的。占优势的俄国人边发展进攻,边在同一天闪电般地绕到我们的北面,而第二天则绕到我们的东面。我整个集团军被铁钳紧紧夹住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