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而因为它简单而有效,所以会很容易体会到效果。于是,你应该很容易坚持。当然,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种分割时间的方法对你来说就没什么必要了。因为,你终究可以比较自如地专注在你应该做的、非常重要的事儿上--无论这事儿有趣还是无趣。
6.b 把生活节奏调整得慢一点
32岁的时候,我开始尽量规律地去健身馆,尽管其间也有过几次停歇。当初令我坚持下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有毅力,而是因为恐惧 --我得了中度脂肪肝;是大夫的话吓找我了:“才三十出头,就中度,可惜了……”我明知道这不是什么绝症,但几个小时后回想起来,还是被大夫的这种说话方式弄出一身冷汗。我不信什么中医疗法,于是就选择去健身馆锻炼。
健身馆的商业模式有个特别好玩的地方。也许你知道,一家饭馆的收入规模大致上可以通过菜肴的价钱和桌子数量两个参数相乘计算出来;可是如果你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健身馆的收入--会员年费和器械数量相乘--你肯定会觉得任何一家健身馆都必然会亏得一塌糊涂。可事实上,建造一个健身馆投资不小,甚至很高;并且,全北京目前还很难找出一家赔钱的健身馆。
有一次我跟教练聊天,大致印证了我的猜想。从数字上来看,jiāo了年费之后坚持不到两个月(其实只不过是8周而已)的会员占整体会员数量的95%以上--这已经是非常保守的估计。而竟然坚持了两个月的会员也往往并不可能做到每天都去。
太多的人去健身馆jiāo年费,其实只不过是在表达一个良好愿望而已。这些人如果去的是中档的健身馆,按北京目前的价格,年费大约4800元左右。结果很多人到了年底一算,总共去了6次,于是,单次消费800元!于是,健身馆的会员很少有第二年续签合约的,但是,健身馆的销售代表们并不担心这个,因为同样的人群一波又接着一波,永远不缺。
在坚持下来的5%的会员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人:每个月去上一两次,或者以两个月去一次。好玩的是,这些会员很少从健身上获益--因为去的次数实在太少--但他们通常会在第二年续费的,不过,第三年续费的人数几近于零。
健身馆里很多人来很多人往,却很少很少的人在坚持。真实的数字可能会让你吓一跳,一家规模中等的健身馆里,常年坚持的人数占总会员数量的千分之二不到。如果你是常年坚持的人,那你在健身馆里最常看到的是故作认真的面孔。乃至于时间久了,如果你看到谁摆出一幅认真的表情,你都会实在忍不住在心里笑出来,因为你知道这是一张几乎注定你再也看不到的脸。
在健身馆里,你知道如何一下子看出来哪个人是已经坚持了很久的人么?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看看他们的身材。不过,最好玩的也最有效的是观察他们的表情。这些人脸上的表情是平静的、从容的、放松的,但却是专注的。他们会做很长时间的准备活动,然后开始规律地完成当天锻炼,并且补上相当长时间的放松活动。
我常常观察那么多的人为什么无法坚持--尽管他们和那些少数最终坚持下来的人一样,都有着良好的愿望。第一个可能xìng是,他们最初的时候一下子练得太狠了--狠到不要说他们,实际上是谁都坚持不下来的地步。比如说,跑步是最有效的减脂方法,但是大多数人用错误的方式跑步。一上跑步机,就把速度调到65 以上,咚咚咚拼命跑,10分钟之内已经上气不接下气,跳下来之后扶着把手喘气擦汗。事实上,有氧运动大约20分钟之内,消耗的往往只是水分,30分钟之后才开始消耗脂肪。可是,他们这样的跑法,永远不会有效--除了很累之外。当然,“累”这个事实,造成一种幻觉“我一直在努力”。
正确的减脂跑步方式应该是慢跑。慢跑到稍微气喘的地步,就改为快走,等气匀了再改为慢跑。这样就很容易坚持到30分钟,然后,在接下来的10~15 分钟之内,如果体力允许的话(通常要经过以两个月的适应),就尽量快跑,或者至少强度比前30分钟再高一点,以便消耗更多的脂肪。
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往往是一样的道理。很多人的计划之所以不能坚持完成,是因为他们的计划实际上是“超人计划”--“不可能完成之任务”。我经常看到学生的计划上写着“每天背两百个单词”、“每天写五篇英语作文”什么的。这样的强度,对起步的人来讲,只不过是“貌似可行”而已。在一个所有人都匆匆忙忙的世界里,想放慢节奏实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是,应该记住的是: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
那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会从一开始就拼命呢?体育老师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告诉过我们长跑的技巧:到了最后100米才开始冲刺。但是,这样的道理好像就算讲清楚了也根本没用--要不然怎么这么多的人会反过来做事呢--他们往往是最初的100米冲刺,然后就索xìng不跑了。
我在健身馆里看到的解释是这样的:这些人往往是到了不得已的地步才决定锻炼。我认识的教练常常向我抱怨他们的会员想法太多不切实际。教练们的说法是这样的:“理论上讲,一个人积累那些脂肪花了多长时间,那想把那些脂肪消耗掉,大致也要花同样的时间。”所以,如果一个人二十五岁开始发胖,三十五岁来健身馆的时候身上有四十斤脂肪,然后要求教练帮他三个月之内减掉那些脂肪,不是疯掉了就是痴人说梦。当然,努力一点,可以把十年时间缩短为五年,甚至两三年,但肯定要比那些不知所以然的人想象的时间要长出许多倍。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总是幻想有什么 “速成”的方法--因为,他们前期松懈了太久,现在突然发现时间不够了,最后期限马上就到了,所以,只有能寄希望于“速成”方法的存在。如果你曾经有过类似的幻觉,别奇怪,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这几乎是所有人的本xìng。而这种本xìng使得人们不得不最终疲于奔命,于是,速食业也间接因此蓬勃发展;这样的本xìng还使无数的培训机构构成了一个与所谓正规教育平行的庞大产业;这样的本xìng使减肥yào成为一个庞大的垂直产业--每年全球有上万种新品减肥yào上市,无一例外都被证明为无效之后,明年会有更多的同种商品上市,并且会更加热销……
所以,正确的策略应该是:要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会需要怎样的技能,然后确定那是一个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之后,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地执行该计划。这根本不是,也不可能是我一个人的独特见解。其实同样的道理已经有很多人给你讲过:“不要等机会来了,才发现自己没有准备好”或者“ 机会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好了人”。而懂了这样的道理之后,你就会真正审视生活,然后开始醒悟。其后,你再看看你身边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的人,就知道他们其实有多可笑了,因为他们一生在追求实际上根本得不到的东西,最后只有这样的出路:要么对人生失望,要么选择某个宗教而后寄希望于来世。
6.c 关于迟到
不小心迟到确实是一件特别尴尬的事情。有些人往往会故意迟到,用这种无聊的方法表现自己的重要、自信或者其他的什么。但是如果迟到本身并非有意的时候,除了尴尬之外往往还有很多其他损失,可能是经济上的,可能是信誉上的,以及一些当时并无法看到的潜在损失。所以,确实应该想办法尽量避免无意的迟到,其好处不必多说谁都知道。
1. 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
规律的生活会使你自然地变得相对容易守时。规律生活的意思并不是一定要每年、每月、每天、每时、每刻都要像军营里面的士兵们那般机械。如果,你可以把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主要事件设定成规律的,那么你的整个生活就比绝大多数人规律很多了。其实每个人一天的主要事件都相差无几:睡眠、饮食、工作、娱乐;如果你有宗教信仰,可能还要去教堂做礼拜什么的。这其中,睡眠时间的固定和规律是最重要的。据统计65%以上的迟到事件是因为“睡过点”造成的。对很多人来说早起确实很难,但要知道早起的习惯其实还算是相对容易养成的。每天早上思量并确定当天最重要的几件事儿对一天的工作完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其中有一两个重要的约会的时候,就要在这时候确定好时间并且做出相应记录。
2. 每天检查自己的时间表至少三次
我们的大脑并不可靠,并且总是远不如我们想象得那么可靠。为了避免遗忘,我们会把总要约会写在纸上或者使用其他的工具诸如PDA之类,但是即便如此,你甚至会忘了去看那些记录而导致对某个重要事件忘个一干二净,而事后不仅追悔莫及还会匪夷所思。应付这类尴尬的方法是每天至少检查自己的时间表三次,比如:一次定在上午10点,一次定在下午2点,最后一次定在晚上10点。如果,你已经养成习惯记录你未来所需处理的重要事件,并且每天至少三次检查那些记录,慢慢你就会开始觉得那些总是迟到并且因此愧疚不已的人有多么的可怜、可笑、不幸。
3. 假定自己做的每件事情需要的时间比想象中的更多一点。
据说,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要实际上花费比原计划更多的时间--哪怕计划者从一开始就明确地知道这个定律存在。如果,你上午十点半要与某个同事做一个小的讨论,而你觉得半小时就可以完成,于是你把与另外一个人的约会定在十一点钟,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在原定的半个小时之内,你通常会发现问题不能完全解决 --那个同事迟到了15分钟,并且你后来又发现这位同事提前并未准备,所以你原定的讨论只能半途而废;还有更气人的,在与你谈话的过程中接了好几个电话而你又无可奈何,因为后来你也接了个电话,下个约会的人在电话里说,他已经到了,所以你只好说“好,我马上……”
4. 假定你永远都会遇到jiāo通堵塞。
在现代城市里,避免jiāo通堵塞比放屁不臭还难。回忆一下你最近的几次迟到经历你就会理解为什么人们一提到jiāo通堵塞就多少有点儿或者接近失控了。所以,如果计划中涉及到jiāo通时间,一定要把jiāo通时间估算好。无论如何都要有一些应对措施。如果你开车,那车上最好带着有声书籍(Audio books);如果你像我一样总是坐车,那就带一本自己还没看完的书--遇到堵塞情况,在可以不浪费时间的同时,由于是实现已经预期过的,所以完全没必要因此大为光火。另外,如果你的行程中甚至包括飞行,那你就要知道了,飞机误点不仅很可能,甚至越是在你紧急的时候就越是肯定的。记住,意外总是发生的原因绝对不是因为你的运气格外差,而往往只不过是因为你考虑得不够周全。
5. 假定其他人都会迟到
在约定的时刻,其他人先到了通常不会产生令你不悦的情况。但是,根据经验,你最好假定其他人都会迟到。如果,你约的不只一个人,那你就可以确定必然至少有一个人会迟到很长时间--不信你试试看!所以,印象中,我有一位朋友曾让我大为佩服并且后来我也因他而改变。那次为了我迟到向他道歉的时候,他说,“没什么,我估计你会迟到的。所以,我提前在网上查了查这附近都有什么,所以,我一个小时前就到了,但并没着急,因为这附近有一家古玩店,我竟然还买到这个!”--他给我看他手中那块儿刚买的古董表,笑得非常灿烂。
6. 尽量不要因为别人迟到而责怪他们
相信我,谁都会迟到的。没有人可以一辈子从不迟到,如果你见过这样的人请你告诉我--但我想你拿不出证据,因为你从来没有盯着谁看一辈子;如果你听说过这样的人,我会认为那只是传说。刚刚说到考虑周全会避免意外。如果你连其他人必然迟到这件事儿都考虑到了,你有什么责怪他人的必要呢?没有谁会仅仅因为你的责怪而改变的--除非你是他们的领导抑或甚至掌控着他们的命运,可是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他们会拼了命也不会迟到的。并且,无论你如何自制力良好,你偶尔还是会神奇地迟到的--千万别不相信我。所以,轻易不要嘲弄迟到的人--就算你感觉非常有此必要。
6.d 开源节流
在经营管理任何一个营利组织的过程中,谁都知道“开源节流”的重要xìng。现实生活中,有趣的是,创业者在其创业过程中往往更在意“ 开源”--也往往因此而最终成功;而后继的守业者往往会把“节流”当作主要的工作内容--因为“开源”也许并不是他们的擅长。真正的成功者,在关注“开源 “的时候,会合理地节流而并不是吝惜每一分钱;而在关注”节流“的时候,也不会忘记”开源“的重要xìng。
其实,在时间管理上,最有效的”开源“方法之一,就是前面提到过得”尽量同时做两件事情“--但是必须认真选择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而现在就有必要谈一下”节流“了。
首先,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
据统计,新生婴儿每天要睡上20个小时;三岁之前每天要睡上14~15个小时;六岁之前要每天睡上12个小时以上才够;直到在十五岁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 8个小时左右的睡眠就基本足够了;而成年人,一般认为每天应该睡上6~7个小时才是最健康的。当然,有些人很早就开始失眠了,他们睡得很少,但显然因此会不健康。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