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得知了“鸿”和我回家顺路之后,我们两个人在下午放学的时候就越好一起出教室门和学校大门。我猜想一下”鸿“的心思,”鸿“肯定是在白天学校上课的时候愿意和”程“玩,但是回家的时候自己一个人未免感到十分的寂寞,于是索性就选择了我作为他的回家路上的伴侣。在回家的路上,我们除了讨论一些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之外,就是讨论一些各自的兴趣爱好,在得知了我们两个都会下象棋的时候,我们便开始用语言的方式来攀比和推断谁的棋艺更高一些。评判的标准主要是学习下棋的时间,这里的时间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最早开始学习下象棋的时间,二是学习下象棋的持续时间。我从5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下象棋,在那时我已经是13岁,这么算下来,我的棋龄就是8年。而”鸿“最早开始学习下象棋则是在6岁的时候,他在象棋届只混了6年。这么算起来,我的象棋的棋艺肯定是比”鸿“高的。但是”鸿“却开始找理由来反驳我,说什么下的象棋的时间长并不代表自己的棋艺高之类的话,这样的话语无疑是把我惹毛了,因为从我开始学象棋开始,我就从来没有输给任何同龄人,即使我输一把也是自己的粗心输掉的,并且我可以保证的是面对一个全新的对手,我在第一把上是绝对不会输掉的。在之后的象棋对局中我能把对手赢得心服口服。于是我当即就表示找个时间和”鸿“切磋一盘,于是”鸿“虽然表面上答应我的挑战,但是却用各种理由来搪塞。比如:我们学校每周上六天课,只有周天是休息日,这个休息日还要赶作业,根本上就没有游戏的时间。这个理由是相当的具有说服力的,因为他说的的的确确就是事实。我根本没有机会能够反驳的,
与“鸿”相比,”程“则是完全不会下象棋的那种,倒不是说”程“的棋艺差,应该说”程“是根本就不会下棋,连象棋的规则都不知道。这之后还是我和”鸿“教”程“中国象棋的规则,每一个棋子怎么走之类的。
虽说”程“的象棋不会,但是他的围棋和五子棋还是下的相当不错的。我从小对围棋就没有什么感觉,只是觉得黑色的棋子和白色的棋子单单就是摆在棋盘上。在小学时代大约4年级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来了一个围棋的老师,那一天班主任破天荒的给了一节课给这位围棋老师。只有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因此这位围棋老师只是把围棋的一些基本的规则教给了我们。规则其实还是很简单的。就是一个棋子被对手的四个棋子包围的话,那这个棋子就没有了”气“,也就意味着从棋盘上拿掉了,最后数一数谁剩下的棋子多,谁就算赢。讲规矩仅仅讲了大约20分钟,剩下的就是挑几对同学来现场对弈。这位围棋老师拿了一个超大的围棋棋盘,那种直接能够粘在黑板上的,并且棋子也是十分的大,可以让即使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学们也能清楚的看到。时间有限,这位围棋老师只能每一竖排挑选出一位同学来对弈。我很幸运的被这位围棋老师选中了,而与我对弈的是我们班的一个女生。评定胜负的标准就是谁先把对方的棋子给包围。很幸运的是,我在这场小型的对弈中胜出了。
这个围棋课虽说和别的课程的时间一样,同样都是45分钟,但是在我看来却是仅仅只有大约20分钟的样子。遗憾的是,之后学校也就没有再举行一次这样的围棋课,这位围棋老师(当然我已经忘记了他的相貌),我也就再也没有见过。
除了这位小学时代仅仅见过一次的围棋老师,我的剩下的围棋老师就是我们两个初中同学,一是”程“,第二个就是在初三的时候我们关系直接升温的”瑞“。
”程“这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表现出自己的文化水平的,不管在哪个方面,只要是你问他点问题,他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把自己戴着的眼镜用大拇指和食指夹着眼镜腿,然后轻轻一抬,再轻轻地放下。接着就是一句:问吧!”给你一种与高尚的知识分子谈话的气息,虽然他并不是那种特别高尚的知识分子。这个时候你的问题在“程”的眼中就会有被自然而然的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程”知道的,一类是“程”不知道的。对于“程”知道的问题,他则会大说特说,甚至是把各种不相关的问题也统统地说一遍。在这种情况下,我在知道了我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后,面对着他无尽头的演说,我通常会来一句:“好了,我知道了,谢谢。”然后飞快的离开他,专心忙自己的事情。对于他不知道的事情,应对方法就是瞎编,但是这个瞎编是有套路的,这个套路就是如何才能有逼格的瞎编,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让别人不知道你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通过你的回答。最后实在是编不下去的时候就草草的结束,然后自动的就走到了一个离你远的地方。
“程”除了在别人面前喜欢装文化人之外,他在平时的时候也特别爱引经据典,喜欢用一些古人的名句。记得初中时候有一次和他聊天,只见他手里拿着一本小学时代的方格稿纸本子,一边看着上面的字一边背诵。我问他在背诵什么东西,他自己则说是在背诵白居易的《琵琶行》,这首文言文是高中时代才要求背诵的,原因就是这篇文言文太长了,在高中语文课本上足足占据了满满的三页纸。又因为是写在了本来就是带有密密麻麻的各自的方格稿纸上,就让人更感觉出了这篇文言文的篇幅之长。我当时在看了这个事情后,就说他:“要背诵这个干什么?考试又不考。”他则说其中有很多的句子是值得学习的。比如那句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记得当初”程“在教我围棋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金角银边烂中腹。意思就是在围棋的棋盘上,四个角是最有重要价值的,其次是边,最次是棋盘的中间部分。然后就交给我棋子没了气之后就从棋盘中死亡,这个棋子就会被拿掉之类的。仅仅听他的讲述,我可以说是理解了,毕竟说的都是中国话,期中也没有涉及到数学之类的知识,但是在实践中我却常常出岔子。自己的棋子总是被吃掉。因此,”程“也连续的教了我一段时间,在课间,在音乐课和美术课等考试不考又十分轻松的科目上。但是初中
”瑞“的成绩如果和”程“相比的话则是逊色许多,他的成绩甚至不及当时的我。但不得不说的是他的领会能力还是相当高的。一个对于每个同学来说生僻的知识点,在大家都没有学习过或者是都没有预习过的情况下,他的领会能力比我要强好多。其实这么说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我知道我自己对于新事物的领会和掌握能力是很差的,那种背诵的科目还好,对于那种以思考为主的科目则是我的弱项。因此,排除掉班级里那些平日里从来不学习的学生,我的理解能力也就是全班的倒数。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在初三和初四我的成绩起来之后,班级排名在全班20多名时(全班56名同学),我的输血成绩排在全班48名,而单单把我的成绩和”瑞“进行比较的话,仅仅数学一科,他就比我高出50一60分。于是具有戏剧性的一幕就开始了,我可以用剩下的七门科目把数学差的这50一60分追回来。不单单是”瑞“,对于全班大部分同学我都是这样的,这也就是我的成绩可以稳步在全班20多名左右。
”瑞“的父亲与我的父亲熟识一些,但仅仅是在熟识这一个程度上。对于他们两个人是怎么认识的,我使不得而知的。”瑞“的家就住在消防队附近,具体的说是住在整个城市第二高楼的后面的居民区里。每天早上,他的父亲就骑着一个黑色的摩托车接送他上下学。当时汽车还不是在中产阶级的家庭里普及,所以摩托车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大家喜爱的代步工具。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