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没有朋友的时候,就经常自己在课间的时候自己呆呆地坐在座位上观察着周围的同学们。以这次的月考成绩来看,我们班里的一些学习好的同学还是能让我轻易的就记住的。
班长“喆”在这次月考中取得了第一的成绩,这也成为了她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班级第二名,是当时我们班的生物课代表“春”,他的身体很结实,也就是他在第一次升旗仪式的时候站在我后面呕吐,并且把呕吐物直接吐在了我的军训裤子上的那位同学。一开始我并没有觉得这位同学的成绩会很好,但是在这一次的月考中,我才知道了他的学习潜力的巨大。接着是我们班的英语课代表“斐”,单单从外表来看,一看就是一个老实的孩子。后面的同学我基本上都记不清了具体的名次,但是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那就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各科的课代表。也难怪,当初这些课代表就是根据小升初的成绩的高低来选拔的。
第一次月考结束了,我在心里暗暗地下决心我要努力学习,在下一次考试中考更高的分数。但是数学的学习首先就把我的积极性给打击没有了。月考结束后,数学学习的下一章节就是代数式,我一听这个名字就是那种高大上的名字,或者更直白的说,这个名字就把我吓住了。再加上数学老师的讲课速度我实在是适应不了,于是我的数学就渐渐地落下了,尽管数学老师曾经和我说过:“xxx,你再这样下去数学可是不行啊。”我知道数学老师的良苦用心,我也想把数学成绩提升上去,但是我确实是不适合学习数学。
其实这位数学老师也是很识趣的,她知道每个同学都有长处和短处,她直到我不是个学习数学的材料,因此对我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听的说法是这样,难听的说法就是直接放弃了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同学的数学!这个事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但即使是在已经过去12年的今天,我仍然觉得当初数学老师的做法是对的。对于那些没有数学天赋的学生,交上作业了,就批改一下,平时只要不破坏课堂纪律是不会体罚这些学生的,并且平时上课也不会去主动提问那些没有数学天赋的同学。这位老师并不像是家里的父母一样,家里的父母明明直到自己的孩子没有数学的天赋,没有逻辑思考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却硬是要培育。那我来举例子,我是那种无数学思维,无举一反三能力,无逻辑思考能力的人,但是我在背诵和记忆东西方面可以说是很厉害,至少到现在也是这样。于是母亲就说:“只知道死记硬背,有什么用?”还经常引用和单位上同事们的聊天内容和我说:“我对桌的同事说她的儿子数学考虑115分,另一个同事说她的孩子数学考了113分。”
尽管母亲直到我没有数学的天赋,但她还是要让我把数学学好。因为她在上学的时候数学就是一直不行,因此她就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我的身上,希望我能实现她的梦想,能把数学学好!但是基因这个东西还是有其意义的,很多人类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事情通常就会归结于基因上,比如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不单单是身体上的,还有就是心理上和性取向之类的事情。而多数人是不会承认这个基因决定论的,因为我承认了就等于我自己把自己身上的劣质基因传给了孩子,我不相信我的身上有劣质的基因。这也就导致了父母就更加会强迫自己的孩子做那些她们根本就不可能完成或者是成功的事情!
处理数学之外,其他的科目的学习我逐渐地步入了正轨。地理,历史,政治,英语甚至是语文都是靠记忆为主了,当然,语文虽然在日常的学习中仍是以记忆为主,比如背诵古诗,背诵文言文。这些我都能背诵地很好,并且背诵地很快。但在考试的时候很多的考试题还是以理解为主,这也就导致了我的语文成绩并不能取得很高的分数,无论我怎么去努力,无论我怎么去看各种各样的提高语文写作,阅读方面的书。
月考之后的一个月,期中考试就来了。期中考试的举行时间是在11月份,也算是秋天的最后一个月了。那个时候的天气已经开始转凉了。我经过了学习步入了正轨之后,虽然我平时还是不愿意学习,但是在考试的前一天的晚上我就预言到这次的期中考试肯定会比之前的月考考得要好。果不其然,在期中考试的成绩发下来之后,我的级部的排名是373名,比第一次的排名进步了23个名次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的时候,父亲就一直再算我的有关于级部排名的事情,但是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算式,即400一27一373,但他却是硬算了好长的时间。算完之后就说还行吧,还行吧,行啊,行啊之类的话。毕竟这一次他没有什么理由再来骂我了,本来基础就差,能有进步已经是很好了!
和小学时代一样,每次期中考试之后学校都会组织开家长会。同时在家长会上会给每位到场的家长发全班同学的名次表,一张很长很宽的白纸。同时要求每个家长在家长会结束后的那个周末,把自己孩子的成绩分析写在名次表的背面。几乎在后面的很多考试都是要求这么做的,主要在初一和初二这么要求的多,在初三和初四的时候要求的就少了,甚至在初四这最后一年里,根本上就没有要求过。
每次家长会都是给那些拥有学习成绩好的孩子的家长们长脸的,家长会也就成为了家长们互相攀比的平台。而在选择攀比对象的原则上是就近原则,这也是很好理解的。每个家长就会先和坐在自己同桌的那位家长比较自己孩子的成绩。如果我的孩子的成绩比你的孩子好,就会沾沾自喜,然后就和周围同学的家长们比成绩。比赢了,就会给自己加面子,比输了,回家之后倒霉的无疑就是自己的孩子了。而孩子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这场虚荣心较量的牺牲者。也许有人会说,那为什么自己孩子考不过别人家的孩子,同样都是交了学费,同样都是在一个教室里上课?我对这个问题有我自己的见解,我们排除掉那些根本就不学习的学生,只分析勤奋努力学习的学生。对于那些勤奋努力学习的学生来说,如果成绩的好坏完全是由努力的程度来决定的,那每一个努力学习的学生都能够考上清华,北大。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也不可能变成这样的。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那将是整个民族的悲哀,没有人愿意去做普通的工作,没有人去种地,没有人去做搬运工,没有人去到工地上打工,大家都是一天24小时的坐在实验室里,为了国家的科技发展夜以继日的工作了,研究克制各种各样病毒的疫苗和解药。可是仅仅从事科研这种工作并不能满足人类的基本生活所求,例如关于食物的所求,人类社会肯定就会灭亡,无论研究出来了多少的高科技。上帝虽然创造出了人类这种高级生物,但也同样的把人类分成了三六九等,不同的人从事不同的工作,给予人不同的天赋,让每一个人利用自己本身具有的天赋来对社会作出贡献。而我们的学校却鼓励同学们学习,鼓励同学们不住的努力,很多学校把各种各样的努力学习的标语贴在了教室,校园的任何的角落。甚至不惜去篡改一些名人说过的话。最有名的就是爱迪生的那句: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是1的灵感更重要。不愧是伟大的发明家,说出的话是那么富含哲理。而这句话的后半句不适合于中国的教育现状而被国内的知名专家给无情的抹掉了!抹掉之后就成为了各位家长引用名言让孩子们学习的一种屡试不爽的方法!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