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回想曲 > 正文 第三十七章 初中(一)
    七中,这个被全区人民都公认的全区最好的初中还是具备一定的实力的。首先,在每年的中考,能够考上重点高中的人数都是最多的,这也就导致了很多的家长都想把自己小学毕业的孩子送到这所学校来念书。其次,七中的占地是最大的,并且七中没有自己独自的操场,只是在学校内部有个小型的篮球场,它使用的是文化宫内部公用的操场,上体育课,举办运动会,跑操等都是用的这个操场。这么算下来,足可见七中的教学楼的占地面积。

    同时,为了解决多出的学生们没有教室上课的问题,七中还租借了位于文化宫内部的一块很大的地,租金每年20万元。在21世纪初的时候20万元可是一笔巨款,在那时我家里要想挣到20万元大约需要5年的时间,这还只是净收入,没有计算任何的开销。这块在文化宫里租借的土地,称之为分校,而那块七中原本就有的土地,就是总校了。

    每一年的招生季,所有的初一新生都是进入分校学习。这里就有必要介绍一下分校周围情况了。

    文化宫,里面包括了幼儿园,游泳池,篮球场,操场,补习班(比如那个书法补习班),零食店,人力资源市场等等。文化宫外面则更是商店满目,有饭店,大饭店和小饭店都有;书店,母亲家的一个亲戚就在文化宫的外面开了一家书店;文具店;奶茶店;还有很多女孩子很喜欢的饰品店,街头卖衣服的门店,甚至还有一个大的家具城。

    文化宫的后面,就是”震“的父亲任职的全区最大的医院。前面,竖直的向北走,走过那条路,就是区政府以及区政府前面的小广场。如果从这条路往南走,就是那条通往暑假兴趣班游泳场的路,体育学校和七中的总校就位于这条路上。这就是说,七中的总校和分校相距的距离并不远,穿过这个文化宫,从文化宫的小门出去,就到了七中的总校了。

    一进入分校的校门,是每个学校都有的传达室。之后就是一大片的用来停放自行车的空地。教师的自行车,电动车和学生的自行车都是停在这块空地上。走过了这块空地,要上一个坡,才能进入教学楼。分校的教学楼是一个5层的建筑物。和小学一样,每一层的栏杆上都涂着绿色的油漆。并且在第二层的栏杆上挂着几个红色的大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除了这个教学楼,七中分校还把平方也用作了教室来使用,然而这仍旧不够。接着又租用了文化宫幼儿园的第四层楼和第五层楼。在第四层楼的楼梯口,有一个巨大的防盗门,上面用粗的已经生锈的铁链缠着,门的中间是一个大大的防盗锁。但是在七中的校园里往下看,是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幼儿园里孩子们的娱乐空间,滑梯等娱乐设施是一目了然的。

    由于国家的规定,学生进入初中的时候必须要进行军训。于是我也就成了军训中的一员。军训之前就是分队,这里的分队不是分班,只是简单的分以下你在军训里是属于哪个队的。我被分到了三队,带队的是一个将近40多岁的男老师,之后我才知道,这位老师是我们这一届七班的班主任,教的是数学。我和这位老师除了在军训的这段时间,其余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接触过。从他给我的印象来看,估计脾气也好不到哪里去,也总是喜欢提高音量说话。但他再怎么提高音量说话,他的口中也不会有脏字。并且在军训中有谁做的不好,也是会直接上手去打的。

    在我被分到三队之后的次日,我们队里的所有同学就要开始第一天的军训了。我们所有的初一新生都集中在操场上。学校的一些主要的管理人员,校长,教导主任,级部主任等都出席了这次军训的开幕仪式。在文化宫人力资源市场前面的那块空地上摆着大型的低音炮,选择这块地的原因是这块地建在台阶之上,地势比操场要高出许多。在说了一大堆在我看来的废话之后,那些武警就来了,这些人不能算是军人,只能说是武警。虽然穿的衣服是绿色的,但是不论是在校长的宣读还是在他们的衣服上都写着中国武警这几个字。首先是这些教官们(武警)表演一下他们平时里军训的技巧,他们之间有个领头的,军衔高,就给跟他来的那些当兵的发出口令,这些当兵的教官们就齐刷刷的作出了整齐的动作。同学们看了就直接拍手叫好。

    看完了这些当兵的表演,接下来就是给每个队分配一下各自的教官了。给我们三队分配的是一个矮个子的男人,年龄也就是20岁出头。不过在今后的几天的相处之中,这位教官并不是那种爱发脾气的人。除了每天要接受的训练外,这位教官却没有打过任何的同学,并且给我们的休息时间也是相对较长的。反观那位我们三队的带队老师,只要有学生做的不好马上就打。

    在我们三队里,我马上就结识了两位同学,并且和他们发展起来了比较友好的关系。第一位同学叫“红”,我和他建立的那种“朋友”关系完全是因为我们两个人在站队的时候挨着。后来在放学的路上发现他家和我家里离得很近,我们两个是顺路的。我虽然一次都没有去过他家里,但是单单从这个人的行为举止来看家里肯定很有钱。有钱人家的孩子和穷人家的孩子在谈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上是截然不同的,这里我并不是说这位同学的谈吐多有修养,而是他的说话中带着脏字,还有就是他那种几乎不肯吃亏的为人方法。这一点和小学时代的“汗”是很相似的。但是这位“红”同学却把我当做他的好朋友看待,这让我感到十分暖心。即使在军训结束之后,我们被分到了不同的班级,但是我们经常还是在校园里碰见,有时上学的时候还能一起走。在初三初四的时候,因为学习上的原因,我们几乎就不一起顺路回家了。初中毕业之后,他和我没有在一个学校,我猜测他很可能是去了技校,因为单单以他的成绩是绝对不可能上普通的高中的。再后来的某一天,我在路上走的时候,碰见了一个人,我认为这个我碰到的人就是“红”,因为他和“红”很相像,但是我却不敢肯定,一是我怕认错人,二是我不知道他是否还认识我。在我看他的时候,他也正好在看我。就这样,我们就擦肩而过了。

    另一个同学我已经忘记了他的姓名,但这个人与“红”相比绝对不是一类人。他长着一副憨厚的脸,剔着平头。在我和他说上话之后,不知道怎么的,他就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做“克隆人物”,不单单是在军训中,而且是在军训之后,只要在校园里偶然碰见我,都会喊一声:“克隆人物。”我一直是很反对别人给我起外号的,于是我一听到他没有叫我的本名我都想要去揍他。于是在2年后,那天我的心情有些不爽,正好他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就叫了一声:“克隆人物。”我当时就揍了他一顿,他也没有还手。之后我就没有在校园里碰到过他,这个“克隆人物”的外号也就再没有人叫过。

    军训持续的时间是一周,一周之后的星期六,那天下午正好下着倾盆大雨,整个天都黑了。我们就在总校教学楼一楼的一间教室里看到了这位教官,他说着一些几乎是能然我们眼泪溢出的话(具体说了什么我现在已经忘记了)。讲话大约持续了20分钟,他走出了教室门。这就是我和这位教官的最后一次见面。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