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屈子墓是一座墓,但它又不仅仅只是一座墓。
看着面前三尺小土包,凌天实在难以想象这就是机缘所在之地。实在是这座墓太过于普通了。
三尺小土包上并不长草,唯一的一朵小白花在这清风中摇摆,显得是那么的孤单凄凉。便如眼前墓的主人,不管生前如何,三尺小土包足就纳了他的一起。要不是墓前石碑上清楚的刻着“楚国屈子墓”,如果不是三公主带的路,凌天绝对以为是开玩笑。
圣人手段,非我辈所知,内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说的就是他们这些长老掌教。
世传屈子沉江,只因郁郁不得志,如今还有端午投粽入江的传统,以保佑屈子尸身不被江里水物吞食。但以屈子的手段,这些显然是不可能的。
屈子入江,也只能是江主相迎,万妖避退,身为儒家强者,修身明性,洞微知著,已达到了与天合时与地合德,与人合利的境界,即便是死去,也不是谁都能够玷污的。
后来就是宋家老祖在这里为屈子立下屈子墓,并言:问道剑置于屈子墓中,凡天下散修宗门小辈皆可一试机缘,唯元婴、元婴以上不能够进入其中,只是担心别人硬来。
夫子说:仰之弥高,望之弥远。不知我辈什么时候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凌天现在对这些人物充满了向往。
传说宋家老祖与屈子并不和睦,不过这其中的因由就不是我们所知道的了。你也不用担心,所谓心向往之,而后从之。但也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辈未必差于前人。
哈哈,说的是,看今日风云,尽在我手,叹峥嵘岁月,尽在今朝。凌天被秦月的语言带动了情绪,虽然还没踏入修行路,却也不甘人后。
不过,屈子墓中的详情我却并不知道,屈子墓历来都是周边国家比较近的人才会选择的。我宗门在东海之滨,对屈子墓没什么了解。进去后,你自己保重。至于进去,直接向石碑里面走就行了。说完,秦月率先离去。
看到秦月从自己面前消失,而屈子墓碑并没有任何变化,凌天也不得不感叹前人之伟力,手段之神妙。
好一个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不说别的,光是这空间运用的手段就让人叹服不止。
凌天随意看了下周围,倒是没有发现有什么人来到这里,随即也走进来屈子墓碑中。
青山如远黛,碧水荡清波。
落英随蝶舞,香传满山坡。
触目所及之处,青山远黛,翠绿葱葱。周围桃花芬芳,被微风吹落的花瓣随着蝴蝶翩翩起舞,眼前的湖泊在夕阳的余晖下泛点金光,随着微风起伏荡漾。
回首背后,一座小土包安静的在山坡上趴伏着,一座上书《楚国屈子墓》的墓碑在夕阳的余晖下没有丝毫神异的地方。
如果不是凌天进入墓碑中的时间是上午,如果不是周边的环境有着很大的改变,凌天都要以为自己没有挪动地方了。
看来这就是屈子墓中了,凌天随意的观察了一下周围,并没有见到秦月的身影,周围只有蝶舞落英飞,就知道在这墓中是有着很大的玄机。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还是从这里出去,凌天上前以手触摸石碑,却感到一种石头特有的温热从手心传来。
经过一天太阳的照射,到了黄昏就会散发出来热量,看来做这块石碑的石头也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看来,宋家老祖给屈子立碑也并不怎么用心,凌天在心里腹诽着。只是看来想从墓中返回到外面,原路返回这条路是行不通了。也不知道三公主现在在哪里。
屈子墓每隔两百年开一次,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情况啊,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上次进来并没有离去的修行人,这次进来也没见到人,看起来屈子墓对人的吸引力有没有想象中的大。
凌天对着屈子墓碑施了一礼,说道:受人之恩,得人之惠,当施之以报。我凌天虽然还没有得到恩惠,但能够进入这里,却有了得到机缘的机会,所以屈子在上,请受我一礼。
礼毕,凌天退后三步,转身向
桃花深处行去。
身处山坡,正值黄昏之时,凌天并没有见到四处有炊烟升起,微微起伏的湖面凌天也没有看到有什么船只,远山深处无人家,只好桃花海里随意行。
不知道是两个世界不同时间所致,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在这桃花深处,凌天却是有些饿了。
十里桃花香满腹,更觉肚中擂响鼓。遍寻桃林无一物,忽见一挑酒旗舞。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时此景,凌天的心情只有这句诗词才能形容。
在这空无一人的桃林中,竟然还有一处酒肆,凌天不由的来了行趣,即便是抬起的步子都轻快了许多。三间占地不大的茅草屋,一张老旧的桌子,一位老丈,一挑酒旗迎风飘荡。
敢问老丈,这里是什么地方,凌天上前向老者行了一礼。
呵呵,看公子的样子大概是迷路了,小老儿这里可是难得见到客人。不知道公子是什么原因来到这里。老丈笑眯眯的说道,脸上的褶子也随着笑意颤动了起来。
要说这地方,公子也看到了,桃花无数,所以这里又叫十里桃林。
老丈刚才说,这里难得有客人,不知道老丈缘何在此开店,有靠什么来营生的,不知道其中有什么故事,敢问老丈,可否指点一二。凌天现在一肚子疑惑,来到这个墓中之后,所经历的已经超过了自己以往的见知,更兼对此地一无所知,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不得不小心谨慎对待。
呵呵,公子是有所不知啊,这桃花林美则美矣,但若无人打理,则会形成绝地。这老丈见凌天彬彬有礼,便放下手中伙计,拿毛巾擦了擦手说道。
深山里面多有瘴气,毒雾弥漫,多有剧毒之物生存其中,想必是山中花朵坠地腐烂,年深日久,所有产生的腐烂之气聚而不散,所以才会形成绝地,不知老丈所说的是否如此。
公子好见识,这十里桃林如果长时间没人打理,自然是会生出瘴气。但万物有坏的一面自然就有好的一面。老丈带凌天走入室内,然后坐下,说道:公子且坐下,莫嫌小老儿怠慢,如不嫌弃,且饮一碗桃花酿。说着,从身边拿出一只碗,一坛酒。
碗是粗瓷,酒却是好酒,玫红色的酒体从坛口流下注入碗中,如一挂瀑布。诱人的香味缓缓散出,使人闻之振奋。酒液粘稠,通体清亮,凌天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好酒。
以桃花入酒历来已久,但要说这桃花酒我也喝过不少,却都不如老丈的酒这么醇美。
公子过奖了,这桃花入地则为瘴,入酒则为酿,正如这天地正反,万物阴阳,可为善,也可为恶。小老在这里打理桃林自然也是难以放下桃花酿的美味,所以在此建屋酿酒。每日入城售卖,用以换取些吃食。既然公子善饮,且尝尝小老儿的手艺。
好,承蒙老丈招待,我就不客气了。凌天两手扶碗,随后一饮而尽,这酒入口绵软,伴有一股异香。美酒入喉,凌天细细品味,在凌天内视之下,桃花酿透百骸,通六脉,直达丹田。
凌天丹田真气放佛遇到火焰的灼烧,开始散发着高温,这高温带动凌天全身的燥热,一滴滴的真气在桃花酿的炙烤下,蒸腾起一缕缕的雾气,这雾气呈天青色,犹如天空一样的蓝。当这些真气全部全部变成雾气,这些丝丝缕缕的雾气盘旋在一起,形成了一道气旋,天青色的气旋缓缓转动,犹如星空一样美丽。当这些雾气形成的气旋稳定下来的时候,凌天只觉浑身舒泰,遍体清凉。
凌天听过秦月对筑基的介绍,当体内真气向灵气转变的时候,这些水滴状的真气就会雾化成气体气旋,虽然看起来量变少了,但却是质的改变。
凌天看到自己体内的情况,知道自己距筑基更近一步,本来从先天到筑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质的改变,现在有这一碗桃花酿相助,却是节省了许多功夫。凌天内心也是欣喜不已。
待凌天回过神来,却看到面前摆着两碟小菜,仿佛看出凌天的惊诧,老丈解释道:我看公子饮酒入了神,所以没敢打搅,索性做了两个菜为公子下酒,都是些山笋野菇,还望公子不要嫌弃。
前辈,今日得前辈厚爱,却无以为报,敢问前辈名号?凌天也不是没吃过天材地宝,以前的朱果也是吃过的,却没有这碗酒来的这么强烈,所以觉得老者并不平凡,所以问道。
前辈不敢当,小老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子,只不过酿酒的原料有些特殊,这酿酒的水取自于湖泊深处的一汪泉眼,这处泉眼独一无二,你们这些外乡人是酿不了这种桃花酿的。
外乡人,凌天心中一动,这些外乡人不知道是不是进入墓碑中的修行者,问道:老丈怎么知道我是外乡人。
老者说道:以往倒也见过几个外乡人,但像你这么有礼的就没有了,至于你说的怎么知道你是外乡人,因为此去向东二十里便是城池,城池名叫屈城,城中无良善。至于有多么的良善,唯有你亲身体会了。
说着,老者站起身,公子慢慢喝,这里的酒公子自取,明日公子如果进城,就请自去,小老就不耽误公子雅兴了。
淡淡的星光洒在房前的地上,喝着一碗碗的桃花酿,不知不觉间却是醉了。
满城非良善,不知是什么凶恶场所。凌天如是想着。
(本章完)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