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宿命之天下一人 > 《宿命之天下一人》正文 第二十八章 神仙很忙
    “tj汝窑?一只碗能值几个钱,看把你兴奋的,既然这碗是你找到的,就送给你吧,如果能卖钱的话,到时候别忘了请我们哥俩儿大吃一顿。”关毅看到这只碗不大,颜色也不算靓丽,只是比普通的碗要薄一些,所以满不在乎的说道。

    关喆听到是汝窑,同样很是惊讶,他把碗接过来仔细的端详,不放过任何的细节,然后点点头说道:“学姐不愧是古玩社的社长,鉴定的水准不是一般的高,我也感觉这只碗真的可能是汝窑的,但不是碗,应该是洗,是古代文人书房的用具,能用这个做洗的,也一定不简单。”

    关毅和师师同时问道:“能值多少钱?”

    关喆笑了笑,说道:“三哥,你真的舍得把这洗送给学姐,不后悔?”

    关毅大大咧咧的说道:“不就是个洗吗,这么小,能值几个钱?”

    “几个钱?呵呵,三哥啊,如果你说把这送给学姐,你同意,我都不同意,学姐也不会同意的,据我所知,汝窑只在北宋年间烧造了不到二十年,全世界已知的真品,不足七十件,确切的说是六十七件半,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说的就这个道理,这些年汝窑的拍卖纪录也很少,我只听过有一个成交价是两亿多的洗,我手里的这只洗,明显比拍卖的要大,品相要好,如果真能上拍的话,价格难以估量,保守也要十亿吧!”关喆把玩着,难以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随口说道。

    “多……多少?十亿?个、十、百、千、万……十亿,我的妈啊,整整十位数啊,就这么个破碗,能值这么多?”关毅听到十亿,摆起了手指,终于算出了十亿是多么大的数字。

    师师在一旁也不能淡定了,忙说道:“十亿?这么多钱?”

    李筱竹激动地说道:“汝窑的价值根本就无法估量,别说的整件的,即使是拥有一小块瓷片,那也一定会成为收藏界的神话,关喆说的对,这件宝贝应该是洗,但是如果想知道是不是真正的宋代的汝窑,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鉴定,刚才关喆说得对,这个东西我真的不能要,我们收藏界一直有怀璧其罪的说法,以我现在的能力,我是没有能力保护和拥有汝窑的。”

    关毅怎能不懂李筱竹的担忧,这么贵重的东西,不要说是收藏界会轰动,很可能会收到各大博物馆甚至的国家的关注,对于现在他们的能力来说,最需要做的就首先鉴定真假,然后出手。

    “鉴定也不是简单的事,需要有人保护,没有保护,很可能被调包,另外还要做好保密,万一消息传出去,这么多钱,后果不堪设想啊!你有什么办法?”关毅知道其中的利害,真诚的向李筱竹问道。

    李筱竹看了看关喆和师师,稍作思索,说道:“我需要问问我爸爸,让他帮我们想办法,如果可以,我们明天尽早启程,去一趟bj,清华大学有一家专门的文物鉴定的研究机构,到时候就能知道真假了。可是我们现在手机都没电了,下山之后,找到一个充电的地方,再给爸爸打电话吧。为了安全,这个洗还是有关喆保管,他的功夫好!”李筱竹把天青汝窑洗交给了关喆。

    关喆接过宝贝,觉得身负重任,不能再作耽搁,就说道:“好,就这么决定,我们现在就下山,我早就饿了,山下一定做了很多好吃的。”

    到达山脚下时,早已经是人声鼎沸,几乎全村的人都到了,喝酒、划拳热闹非凡。

    日落西山黑了天,家家户户把门闩。

    行路君子奔客栈,鸟奔山林虎归山。

    鸟奔山林有了安身处,虎要归山得安然。

    头顶七星琉璃瓦,脚踏八棱紫金砖。

    脚踩地,头顶着天,迈开大步走连环,

    双足站稳靠营盘,摆上香案请神仙……

    “这唱的是什么?你家院里有人在唱二人转吗?怎么和我以前在电视里听到的不一样呢?”师师知道东北有个剧种叫二人转,现在听到有人在唱着什么,虽然没听懂是什么,还是很好奇的问道。

    关喆听了听回答道:“不是二人转,是我们村的老张头,他是萨满的传承人,也就是以前说的跳大神,他唱的是大神调。”

    “这老张头,又出来糊弄人了,装神弄鬼的一辈子了,也没见过他把哪个神仙请来!”关毅摇摇头说道。

    师师恍然大悟:“我知道了,萨满原始部落的精神领袖,和巫师差不多,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在蛮荒的年代,帮助族人和自然作斗争。”

    “行啊!大学生就是不一样,啥都懂,我只知道他们是跳大神的,唱起大神调能唱一天一夜不重复,还真的不知道在古代有这么高的地位,看来我也要多看些书了,和你们比,我简直就是个文盲,有写萨满的书吗?”关毅问道。

    “没有写萨满的书,我在《魔兽世界》游戏中知道的。你们不打魔兽吗?”师师反问道。

    起初关喆也很佩服师师的博学,但是听到师师的解释,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强忍着笑说道:“好了,我赶紧回家,你们不饿,我早就饿得不行了。”

    关喆家的院子里聚满了人,大多都是同村的人,他们都是知道老黄去世的消息后,特地赶来的。

    “咦?看来还是爷爷有面子啊,韩奶奶竟然也来了,她已经有好多年不给别人跳大神了!”关毅进到自己的大院,看到了院内有一位年龄和爷爷差不多的老太太,不禁说道。

    满族人日常生活受到萨满文化的影响,但是真正的萨满都是由女的担任,萨满的唱调也是口口相传,很少有文字记载。前几年当地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恢复,萨满作为一种文化,被评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入选的还有关喆家的关氏皮影。但是关毅口中说到的韩奶奶当时已经年近九十了,于是就让她的儿子当上了萨满的传人。

    老张头腰间系着铁制的摇铃,随着腰的扭动,发出清脆的响声,他左手持鼓,右手持锤,在场地中间不断扭动。场地中间端坐着一位老者,就是关毅口中说到的韩奶奶。

    李筱竹和宋师师从小生活在杭城,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她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这是什么香味,怎么如此特别?以前从来没闻过。”李筱竹感觉到一种特殊的香气冲击着她的嗅觉,好奇的问道。

    关毅也闻到了这股香味,回答道:“这是年息香,是用一种叫阿德不合花的叶子制成,也就是一种山上的杜鹃花,这种香现在很少了,不是遇到大事,韩奶奶是不会拿出来的。”

    大院里的人们似乎习惯了这样的场面,老张头的表演并没有打扰他们喝酒划拳的热闹气氛,关喆四人走进院子,除了几个年轻人上前打招呼以外,其余的人像没看到有人进来一样,有说有笑,毫不在意。

    关喆见到村里人都很投入,也不想打扰,于是径直的走向正房。虽然现在他有些饿了,但是他知道这第一“悠”是没赶上,再饿也要等到下一“悠”了,而且关喆现在有很多困惑要问爷爷,这也是他这次回来的主要目的。

    关毅没跟着关喆,他一直招呼着宋师师和李筱竹,毕竟人家是远道来的客人,不能怠慢。

    “咔擦……”一声极其刺耳的声音响起,惊动了所有吃饭的人,众人顺着声音发出的方向寻找,只见韩奶奶已经不再端坐了,变的很躁动,身体上下左右不停的摇动,就像在经历地震,原来她手里拿着的一对摇铃,也扔在一边,可能摇铃比较老旧,刚才的声音应该是摇铃破碎时发出的声音。

    九十多岁的韩奶奶,原地做了一个跳起的动作,让人目瞪口呆。不要说是九十多岁的老太太,即使是年轻人也不一定能做出难度这么高的动作。接下来,她有坐回了原地,浑身发抖,紧闭双眼,嘴里不听的念叨着众人根本听不懂的唱词:

    “……天灵地神地下神,诸神来聚听号令,天黑路长莫出门,齐心共助眼前人……”

    这时关喆本来要进正房看爷爷,刚刚走到房门口,听到摇铃破碎的声音,然后就是一段奇怪的唱词,老太太唱的虽然吐字不清,其他人可能根本没听出什么,但是关喆却听得很清晰。他停下脚步,观看韩奶奶。只见韩奶奶唱完刚才那句话后,身体打了一个冷战,眼里充满了恐惧,她那双浑浊的眼睛聚焦在关喆身上,不知怎么了,她的身体又是一阵颤抖,顿时面无血色。她右手抬起,竟然指着眼前的关喆。

    “今天请神不到,神仙很忙呢,我们还是尽早回去吧!”韩奶奶似乎有些清醒过来,对她的儿子说道。然后不容分说,收拾起东西,头也不回的“跑”出了关家大院。

    老张头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见到自己的妈妈这样的急着走,只好紧随其后,甚至忘记了要今天的香火钱。

    院里的人们见到仓惶“逃离”的母子俩,笑声四起。

    “哈哈!……她们母子俩也有害怕的一天啊,整天装神弄鬼的,今天看来是见到鬼了吧!”院子里又恢复了热闹,其中几个年长的人手端酒杯大声地说道。

    关喆是本地人,他曾听说过一些关于韩奶奶的事迹:她是当今还健在的为数不多的几个真正的萨满传人,大大小小的跳大神的事情,韩奶奶经历了太多,特别是解放前,她就是一位方圆百里有名的萨满,所以导致她终身未嫁,老张头则是他收养的,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今天韩奶奶这样的老萨满竟然如此失态,确实让众人意外。

    正房的门慢慢的打开,关喆的爷爷出来了,显然刚才的外面发生的事情,他在屋里也听到了。他开门正好看到关喆,说道:“小六子,你们回来了啊,进来吧,我有事正要找你呢!”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