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侠骨仙踪 > 《侠骨仙踪》正文 第14章 初到庆城
    庆城不同于锦花城,没有巨大的城墙,庆城处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巨大盆地之中,唯一的开口处还是面对着江水滚滚的升龙河,此河宽足有三十余里,最深处百余丈,因此漕运极为发达。

    到此时,林远才知道顾掌柜说的三日路程指的是走水路,如果是走陆路,十日能到就已经是极快的了。

    从锦花城外不远的花河湾渡口上船,顺着花河一路南下,很快就汇入升龙河之中,行船在宽广的水面上,直让人以为是哪个大湖或者海面之上。

    庆城对着升龙渡口的地方才是唯一一面高足足数十丈的城墙,整个城门以外的地方全都是渡口区域,千帆竞过,热闹之极。

    “小少爷,这庆城也分外城和内城,但是跟普天下的内外城都不一样,其他城池都是中心处为内城,这庆城却刚好相反,边缘靠山的三块区域为内城,中心和靠江这块区域为外城。”

    “哦,顾大叔,这是为何?”

    “因为这三处靠山区域集中了这城中最顶尖的几大势力,普通人反而集中居住在城中和靠江区域,以中心区域为划分,西边区域为庆城几大商会、镖局和其他望族、富户的的集中区域,北方区域为城主府和各司衙门,还有贵族的集中区域,东方区域则是几大门派的分舵,天武学院等数十个大小学院,武馆、药草堂、锻造堂等一些与江湖武林密切相关产业的集中区域,我们要去的就在东方区域。”

    “原来如此,好一座奇特的大城。”、

    云国一十六州,州之下为郡,郡下为府,府下设县,这些统归朝廷各部、司节制,而每一座人口上十万的镇邑都称为城,每城皆有城主,城主皆负有守城、兴城的职责,州郡府县等各级衙门则统管各行政区划内的一切事物,除了个别因功分封的城池外,城主负责搞活各城的经济和建设,缴纳该交的税收,其余的,各级衙门不会干预各城的管理等事务。

    通俗上来讲,即使一个人是江洋大盗,如果在城内,则由城主负责缉拿他,但只要出了城门,缉拿补盗的事情就要移交各等级衙门处理,城主无论是否分封还是期限内任命,在城内都是土皇帝,出了自己的城门则什么都不是,在城内,各处产业乃至城内的各贵族、各衙门统统都是城主负责管理,各州郡府县的衙门当然也设在城内,但只要城主定时交税,除了谋反以外各朝廷档口的衙门不会管城内其他任何事情。分封出去的城池,城主连每月一次的缴税都免了,分封城主有的是五年一次的大朝贡,按各城大小缴纳一定钱财和各种珍惜之物,以表示对皇帝的臣服和忠心。

    云国的这一套制度也不是当今执政的新月皇朝一族的创新发明,而是在大陆许多国家都推行沿用的,这种政策之下,朝廷与各城内的所有管理衙门和情报司属,为了方便行事通常都合并在一起办公,朝廷的衙门管的都是城与城之间的地带,城主府管理下的衙门管的是城内的事情,两者互惠合作而又彼此监督,朝廷各级官员固然可以上表朝廷参城主的不是,城主也可以记录各级衙门的胡作非为上报给各路巡察使,巡察使权力极大,有先斩后奏之权,所以通常由皇帝信任的皇亲国戚或者是百官皆服的公正严明之人担任。

    这种互相牵制的制度很好地保证了国家的安定和繁荣,毕竟如果一个城主想造反,现实是你走出城门后放屁都不响,你这个反造不起来,而为了延长自己的城主任期,各城主都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想方设法地把城市发展的繁荣兴旺,各级朝廷官吏呢,为了不让巡察使挑自己的问题,也都是铆足了劲确保城与城之间安定有序。

    林远的爷爷林明堂、父亲林铮都是朝廷体系的人,当初林铮之所以被诬陷,就是被上司当做了挡箭牌,即使,当时锦州林家所在城池建安城的城主知道事情真相,愿意帮助林家,也只能将这种事上报巡察使去处理,林明堂这个知府上面的郡府就是当初把林铮推出去顶罪的始作俑者。

    有顾东这个熟门熟路的常客,林远当然不需考虑任何迷路之类的问题,反而饶有兴趣的看着这繁华世界,高楼鳞次栉比,坊市屋舍一眼望不到边,宽阔得可以并排四辆马车的道路满是行人,长这么大,很长一段时间他的记忆都停留在家乡建安城那数十万人的小城,最热闹时也不过是元宵的庙会,后面到了锦花城也算见识了主城的气势,但与这庆城相比还是不如的。

    顾东随手拦了一辆送客的马车,两人把车帘子一挑,边赶路边欣赏这市井中的万千气象,顾东不愧是做掌柜的,口才极好,把一路经过的各处所在混杂一些听说来的故事讲给林远听,也会给林远提点一些忌讳所在,经过一个来月的相处,现在顾东在林远面前也没有那么拘束了,虽然还是坚定的不肯废弃主仆之理,但对林远平添了一分对子侄辈人的喜爱,林远也懒得再劝,随他去了。

    “小少爷,这片区域就是学院区域了,除了天武学院这个巨无霸外,几条街范围内共有不下二十家各种大小学院和武馆。”辗转半天时间,终于来到城东,顾东开始着重介绍以后林远要常住很长时间的地方。

    “这位客人,您说的已经是一年前的老黄历了,现在这学府区,除了天武学院以外,苍云学院分院也是扎下根来了,跟这天武学院相比,虽然底蕴不如,但在背靠苍云宗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是隐隐能分庭抗礼了”。这个车夫也是个八卦之人,听着顾东的话,忍不住插上了一句。

    “哦,竟有这等事,车把式,据我所知,苍云宗势力在我云国中部,也是有数的大派之一,似乎很少把下属学院开到中部以外的区域来,更何况庆城已经有个天武学院了。”

    “嘿,好教客人知道,云国各派这两年纷纷扩张,不光是这苍云学院,听我东家所说,天武学院也在外州开起分院来了,这庆城,因为天武学院和各大小学院往年积累的名声和声望,各路求学之人聚集的比较多,收到好苗子的几率要大上不少,至于这里面的其他事,就不是我一个车把式能知道的了。”

    “客气了,要不是你这番话我们还不知道这些情况,这是车钱,多出来的算是刚才的谈资”。打发完马车后顾东刚要准备找林远商量一下这变数,没等他开口林远就道“顾大叔,我们此时在这胡乱猜测也不知真实情况如何,还是尽快去找顾方大哥的同窗了解吧”。

    “对,对,我真是有些老糊涂了,还是快去找张教习吧,这位是方儿的好友,因为不喜官场习气留在学院任教,我以往也是见过几面的。”

    顺着街上浩浩荡荡的人流往前找去,这里不愧是内城区域,光是脚下这条主路都要比进城时的宽上一半,而且车道人道分开,看得出,这位庆城之主在城市管理上倒是颇有心得。

    沿着主街道走了一刻钟之后,顾东带着林远拐进了一条稍显僻静的巷子,说是巷子,其实也足够并排两辆马车,来的路上他们经过了了天武学院的大门,说来也奇特,偌大名头的天武学院,院门却很低调,一个三丈有余的高大牌坊,上面随着岁月积淀有些古朴沉色,还有些许青苔,牌坊后一个还没有那些富户豪宅门大的斑驳木门就是天武学院的正门了,看得林远啧啧称奇。

    “这是学院故意为之,小少爷,这是历经千百年的风雨才能留下的痕迹,这座牌坊和下面的石兽只要矗立在那,代表的就是一所历经两千余年的学府和它背后时间更长的天武门,别的学院武馆是学不来的”。

    林远点点头没有说话,有些被这底蕴震撼到了,数千年那真是一段漫长的时光了,从这里走出的学生,该在云国乃至大陆的历史上绽放了何种光彩,留下了何种辉煌的名号。

    一处门脸不大的庭院前,两人停住了脚步,也没有看门的家丁,顾东倒是仿佛习惯了,直接上去敲起门来。

    少倾,一个头发皆花白的老者从门里出来,看到顾东就笑着道“原来是顾员外到了,我家少爷估摸你们今天应该到了,一直在家中等候”。

    “有劳恒逸贤侄久候了,喜老烦请带路”。

    “顾员外不必客气,请随小老儿来。”

    穿过一个不大却很精致的庭院,客厅里,此地主人已经迎了出来,“顾叔父远道而来,小侄没有出门迎候还望当面赎罪,刚才一副画作正到了关键几笔,实在是脱不开身来”。

    一身牙白长衫,一个高冠素面的清瘦青年正满脸笑意快步迎来,说完站到顾东面前行了一礼。

    开学了,林远同学要入学了

    (本章完)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