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文明,垄断与创业 > 《文明,垄断与创业》正文 第十八章 分裂的欧洲与统一的中国
    欧洲南部山脉众多,但是无法像中国那样形成孤岛地理,平原上一马平川,亚洲的游牧文明一次次入侵欧洲,长驱直入,欧洲海岸线弯曲且长,形成的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而且民族和文化经常更替。各个文明经常互相倾轧,连罗马、拿破仑、希特勒都无法对抗分裂的地理,中国的地理却不一样: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三国演义》的名言几乎贯彻整个中国历史。中国地理的特殊性导致中国很难产生长期割据的政权(前文已经叙述),长久的统一带来的是单一的文化,很少有其它文化能影响中国。地理上,中国有一条黑河—腾冲线,在线的右边几乎都是农业文明,集中的中国大部分人口,左边部分是游牧文明,部分是农业文明。集中的人口为单一的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更是促进了统一。

    西亚及欧洲采用的表音文字,表音不同,意义就不同。由于口语不同,形成了西班牙语、法语、葡萄牙语等无数语言,哪怕是罗马内部,各个地区的表音不一样,造成不同的文化。中文采用表意文字,虽然发音不同,但是表意稳定,不会产生割裂的文化。

    另外,中国的面子文化让古代君主拼命美化统治,从《史记》开始,中国官修史书,造纸术让中国古代文明传播保存非常方便。于是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记载的清清楚楚,君主的一言一行、丰功伟绩让后世的君主经常效仿。任何一个统一中原的君主必在史书中被歌颂,而失败的君主被嘲讽,面子文化又加剧了这一倾向。后世的中国人无论是谁都想统一中原来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并且融入中国的文化。古代欧洲(包括世界)则不同,没有造纸术这种技术,对于古代的记载很不详细,没有官方的史书,民间的书籍少且很多都是神话,经常是错误的。在后世考古中,欧洲发现的文明很多是以地名来命名的,且文化各不相同,中国的考古出来的文明经常是直接报出是哪个朝代的,甚至是哪个王侯将相、哪个人的,这都是史书记载的。(这都是造纸术技术发展出来的差异)

    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黄河流域又是季风气候,洪水经常泛滥,光史书记载的黄河决口就有1593次,其中光黄河大的改道26次。每一次决口就是灾民遍野,生灵涂炭。

    分裂的割据政权为了战胜下游政权,放水淹下游更是屡见史书,治水必须要有统一的黄河流域政权,统一就成为民众的愿望。统一的黄河流域政权南下淮河长江流域时,一马平川,只有长江天险,南北对峙往往以统一结束。北方的游牧文明经常南下掠夺,为了在千里的北方国防线抵御游牧文明,统一势在必行,统一的政权几乎全部修筑长城,修筑了几千年的万里长城又让中国成为一个更封闭的孤岛,封闭的孤岛又有利于统一。

    每当中国陷入乱世,总有一个军阀奋起统一中国,这成为中国的文化,也成为中国的自然法则。

    于是中国是经常统一的,统一的中原王朝经常面临3大威胁:农民起义、北方游牧文明、地方武装割据。中原王朝为了维护统治,重视政治、技术、军事。

    解决农民起义的方案是重农抑商、科举制度;

    应对游牧文明和农民起义就是军事进攻或防御,修建万里长城;

    地方武装割据,拥兵自立造反,就采用文官制度,利用文官压制武将。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地方藩镇割据,极大削弱中央权威。到宋朝时,枢密院有调兵之权,却不掌管军队;三衙掌管军队,却无调兵之权;这一制度导致枢密调兵权与三衙统军权分离。宋朝加强集权,剥夺地方财权,将大量精兵集中于首都,每遇战事,有皇帝委任官员带兵出征,而且北宋前期皇帝经常御驾亲征,避免武将兵变。这种统军权和调兵权分离的制度对藩镇割据有奇效,形成将不专兵、军不私将(后来发展成现代军事制度中的管人权和管事权分离,公务员制度),地方武装缺兵缺将又缺钱,根本无力对抗中央。

    这几种制度是欧洲没有的,中国古代平民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当文官,甚至宰相。文官阶级拥有大量的管理知识和能力,帮助君主一统江山,稳定统治,推广君主制、郡县制,实行政教分离,对外防御游牧文明,进而实现文官阶级的人生理想。但是中国政治早熟,技术先进,科学有短板。

    在奴隶制与封建制的选择上,中国和欧洲(世界)很不相同。铁器时代奴隶制渐渐瓦解,欧亚大陆或多或少都进行奴隶制改革,最坚定的莫过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激烈动荡,商鞅变法彻底废除奴隶制,使诸侯鄙视的秦国成为一统天下的大国。后世的中国完全废除奴隶制,而欧亚大陆其他文明多少都保留奴隶制。受奴隶制压迫的奴隶经常起义,迫使统治者或多或少改革奴隶制,铁器时代世界整体慢慢走向封建君主制。

    于是,分裂的欧洲和统一的中国形成鲜明的对照。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