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清醒迷梦 > 4、现实骨感
    这次在文化广场前的大转盘堵车,堵了二十分钟之后,我才终于冲杀出了重围。又过了十分钟,我才开车到了娘家。

    我的父亲是一名无州市新华书店的员工,今年五十三岁,本来按照原来的政策,就可以内部退休了。但是自去年起,国家不允许内退了,所以父亲还得继续坚持上班,还得熬七年呢!

    父亲又高又瘦,戴着一副老花镜,看上去非常斯文,倒像个大学教授似的。其实他学历不高,只是个初中生。人们都说,这是因为他长年在书店里工作,让那一堆堆的书给熏成学者了。

    说起新华书店这个职业,也是曾经红火过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利润非常丰厚。那时候我父亲的工资,比那些当老师的,还高好几倍呢!

    可是好景不长,自从进入了21世纪,实体书店这个行当是越来越难干啦!一是有了网络书店,二是网上流行电子书,三是现代人越来越浮躁,所以买书的人越来越少,挣钱也就越来越难。现在基本上就是靠卖点教辅书过日子了。

    像我父亲这样的老员工,一个月才发两千多块钱,在这个房价飞涨的年头,你说这点儿钱能干什么呢?也就刚顾住一家人吃喝罢了。

    那些年轻员工,一个月才发一千多块钱,唉!我都不大理解,这活儿还有什么干头,你要是不搞个第二职业,弄点外快,难不成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吗?

    我父亲是循规蹈矩的老实人,从干上这份职业开始,一直安分守己,从没想过跳槽,或改变环境什么的。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我父亲常说一句话:

    “很多人做不好自己,是因为总想做别人。”

    父亲虽瘦,身体尚健,从没想过退休以后的事。前几年还有内退政策的时候,我妈提醒过他几次:

    “喂,老头子!退了休打算干啥?”

    我爸总是“嗯哼”两声,不作回答。他说话不慌不忙,喜欢用审视的目光看着人。其实退休的事,他压根儿还没想过呢!后来被我妈问了好几次,我爸才说了几句:

    “日子反正是一天接着一天过的,生活就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几十年就是这么过去的。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咱们刚结婚的时候,想过生孩子的事吗?没有吧!这不眨眼都混得,孩子都有孩子啦!要真的退休了,自然有退休以后的日子等着,你着什么急呀?再说还不一定退成呢!”

    没想到还真被我父亲说着了,去年政策就出来啦!这可好,急啥呀,退休还早着呢!这不又成了七八年以后的事儿呢!据说因为现代人普遍更健康长寿了,以后还可能延迟退休年龄,男性要到六十五岁才能退呢!

    为此事,我的老公郭一鸣还写了一篇多年后的我,发表在他的博客上,是一篇幽默段子,郭一鸣这样开玩笑道:

    遥想多年以后,60岁的我,生日那天早晨5点,我起了床,去红石公园晨练,回来后煮了早餐,送完孙子上学,刚好8点。

    来到地铁站,人很多,已经没有座位了,看来我只能站着了。不料还有一个善良的小伙子,站起来要给我让座,我看了看孱弱的他,说道:

    “不用不用,咱们都是上班族。”

    来到公司,那条刺眼的规定总是让我感到不适:

    “所有拐杖必须整齐摆放在公司门口,违者罚款200元。”

    这个上午,老板又收到了三份辞职信,辞职理由是:

    “此人不幸与世长辞。”

    其中一份是和我斗气几十年的同事递交的,点开他的qq,看到他的最新签名是:

    “感谢单位,让我实现了长生不老,我这辈子就没等到养老的那一天。”

    写完这条签名后,他的头像就再也没有亮起过。

    中午我没有什么食欲,倒也不是因为同事死了,兔死狐悲;主要是因为昨天我不小心把假牙弄丢了。

    令我伤心的是,接着我便发现办公室的漂亮小姐,在休闲区贴出了一张温馨提示:

    “请大家饭后保管好自己的假牙,我们的下水道再也堵不起了。”

    下午我们部门开会。我发现主管的记忆又退化了许多。说完第8点后,突然来了一句:

    “好了,以上是第2点,下面我来说第3点。”

    直到下班,我们还是在说第3点。主管责怪我为什么没有提醒他,其实我一共提醒了他13次。算了,我就不跟他计较了,明年他65岁,就该退休了。我还得继续“埋头”苦干五年呢!

    这时,我想起了63岁的老王,就给他发了一个消息:

    “三天没来晨练了,这次又是得的什么病啊?”

    老王回复:

    “唉,跑业务,不慎扭到腰了。对了,今天是你60大寿,过得怎么样?”

    我回复说:

    “挺好的,晚上公司只有一半人加班,网速因此快得多,我还偷偷连续发了好多条微博,大谈60岁人生感悟。加班就是好!”

    夜晚11点,加完班回到家里,黄花菜已经凉了,孩子们也都睡觉了。

    我躺在冰凉的床上,打开了工资单,看着扣除养老保险那一栏,转脸朝着老伴躺的那一边,对着空气说道:

    “你等不到的东西,我准备努力锻炼身体,尽量替你等到。”

    也许若干年后,我国会出现一个奇观,年轻人无法就业,没有工作机会,每天逛公园;老年人没法退休,每天坚持上班。于是每天早晨的时候,老太婆就开始喊了:

    “孙子,你上午去公园遛鸟之前,先扶你爷爷去单位上班!小心别摔着老头子!”

    ——当时我让我父母也看了郭一鸣写的这个段子,老两口撑不住,都哈哈大笑。我母亲这才不再说我爸什么了。

    我妈是个急性子,与我爸的平淡谦和的个性不同。我妈从年轻就风风火火,做什么事情总希望三下两下就做完,看见拖泥带水的人就光火,如同遇见了仇人。

    我妈这个脾性,没少同人吵架,她是无州市印刷厂排字车间里有名的炮筒子。但我妈心眼不坏,所以与人相处久了,大家也就习惯了,容忍了。在家里,我妈自然也是这样。

    我妈和我爸同岁,那时候还有内退政策,所以三年前就退休了。按政策要求,内退的人应该再重新回去上班,可是单位领导觉得她去了也没啥用,就没让她回去。

    为什么呢?因为我妈文化程度不高,对现在新上的机器都不会用。但是若干年前,我妈曾经得到过好多次先进工作者荣誉,连我爸都感到奇怪,开玩笑道:

    “你汉字都认不全,怎么还年年得先进?”

    我妈得意洋洋地说道:

    “你个大笨蛋,我认全汉字干啥?排字只需要记熟偏旁部首就行了!”

    我爸这才明白,排字只是一门简单的技术,熟能生巧,和他在书店卖书一样,并不需要多高的文化,没有多少技术含量。

    我妈除了脾气差一点,称得上是个能干的女人。但是进入21世纪后,在单位里的地位就一落千丈了。因为后来都是电脑排版印刷了,铅字排版这个工作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后来领导让我妈折叠那些印刷出来的纸页,这是个脏活累活儿,我妈早就干够了,所以一到了内退年龄,立刻申请退休,一天也没有拖拉。

    我妈爽快地办了内退手续以后,本来打算着在外面兼个职,恰好我生了儿子需要照顾,后来我干脆就把贝贝送来了,让我妈照看。于是我妈便呆在家里,成了外孙贝贝的义务保姆。

    贝贝是个可爱的孩子,很聪明,可是也很顽皮。我妈带着他可不容易,从贝贝一岁到两岁多,我妈抱他,喂他,有时贝贝摔了调羹,碗又打烂了,或尿了床了,她难免会心烦。

    有时候我妈也对别人发牢骚:

    “贝贝姓郭,终是人家的后代,自己养大了女儿,嫁了人,如今又带外孙,我图个啥呢?”

    可是,贝贝甜甜脆脆的小嗓门一喊“姥娘”,烦恼便化成了慈样的笑,浮上了我妈的脸。

    所以我妈有时候也对我爸说:

    “虽然这样是每天忙一点,烦一点,可是身边有这么个小外孙,退休后的日子却也充实了,添了许多快乐。否则,每天老头子你上班走了,小女儿凤麒也去了学校,我自己一个人冷冷清清的,在家里干什么呢?

    人呐,也真是怪。上班的时候,羡慕清闲日子。真的退休了,清闲了,却又不习惯了。大概真是生就的瞎忙活犯贱的命,就算给我个神仙做,我也做不来。还是认命吧!”

    这些话都是我爸零零碎碎跟我说的。

    平凡的日子,就这样在各种各样的庸碌和琐碎中,平平淡淡地过下来了。烦恼与快乐,如同生活中的调味品,离了哪样都不行。每个星期,从周一到周五,一天接着一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最热闹的是周末,尤其是星期天,全家都聚在了一起。我的妹妹王凤麒从卫校回来了,我和郭一鸣也去了。我父母家那套简陋的房子里,便充满了欢声笑语。

    是的,我父母住的那套房改房,面积也不大,也是两室一厅,只有七十多平米,倒是花钱不多,沾了房改政策的光,当时才花了一万多元就买下来了。

    我一般星期天都在娘家待一天,跟妈妈一块炒菜做饭,逗贝贝玩儿,讲笑话,说见闻。有时候也搓麻将,我们两个女儿和爸妈一块搓。

    郭一鸣从来不搓麻将,对方城术一窍不通,他嫌打牌浪费时间。不过郭一鸣在教贝贝唱儿歌或是背唐诗之余,偶尔他也会和我爸杀两盘象棋。他说象棋是智慧体操,一般智商的人还下不了呢!

    所以我妈每逢星期天,心情便最为舒畅。我妈可以指挥我和凤麒这两个女儿做这做那,指挥我爸淘米洗菜,连作为堂堂大学教授的女婿郭一鸣,也得听从我妈的安排,照看贝贝,或是去洗贝贝的衣服。

    当然我妈也知道,女婿是娇客,让郭一鸣做点事,只是为了增进融洽罢了。我妈自己呢,自然也不会闲着,这样那样的,忙着做不完的琐碎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