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淘金大时代 > 正文 第九章:敲定贷款
    王富贵虽然和汪老师说清楚了,可是,流言却如瘟疫一样在全村散开,等到晚上父亲回来时,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此事。

    父亲听说后同样非常气愤,可也没有任何办法,这种事情越解释越糊涂,最好的办法是让它自然而然的消失。

    第二天是个赶场天,富贵和支书李成约好了一起去乡里,一来问问贷款的事情,二来顺便给父亲打两斤酒,所以一大早,他揣了二十块钱后就去找支书。

    从西乡村到大河乡有十多公里路,走路得两三个小时,一路上很少有车辆,最多能遇见一两辆突突突的拖拉机。说实话,王富贵宁愿走路也不愿意坐拖拉机,要知道,没有铺上沥青,没有铺上水泥的土路上,坑坑洼洼,拖拉机跑在上面,后箱哐当哐当的响个不停,东倒西歪的,让人既站不稳,也坐不舒适,在车上就是一种折磨。

    而且,若是没有熟人,坐个拖拉机可是要收一两块钱的,有这点钱,王富贵不如给幺妹买点水果糖吃。

    还好,支书也没有坐车的打算,因此两人就徒步前行。

    由于没带任何东西,两人都是一身轻,没有包袱,走起来也轻松,速度也不慢。

    支书除了要去询问贷款事宜之外,还要去电力公司交代一番,问个准确的日子,看看什么时候能派遣技术人员来把电线杆给立起来,把电线架上。

    一路上,支书也不免问富贵婚姻的事情,富贵苦笑着无奈地和他说了江婆婆的事儿,支书就告诉他,“对付江婆婆这样的人,就要下狠手,必须让她知道害怕,不然她不但不收敛,反而会变本加厉。要不要我出面,召集起大家来说一下?”

    他是支书,自然有威信,说的话大家自然会相信,不过富贵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小事闹得满堂风雨,因此就摇摇头,况且,他认为和汪老师说清楚之后,这事就算了了。

    三个小时后,两人来到大河乡。

    今天赶场,人多一点,但还没有到中午,街上人还是稀稀拉拉的,街道也只有一条,一眼看到头,根本没什么好看好玩的景物,也没有什么特色,甚至连街道地面都是泥土路,刚下过雨,坑洼里还有积水,偶尔有拖拉机经过,把积水碾压飞溅起来,四处都是,地面的泥土还没有完全晒干,踩在上面居然有些松软,比水泥地还舒适。

    富贵和支书一起去了电力公司,值班人员告诉支书,将在五天之后拉着电线去,会派遣技术人员指挥大家竖立电线杆,架好电线,然后就等变压器拉来就可以通电了。

    得到这个消息,两人都非常幸喜,马不停蹄地去乡政府找支书的朋友询问贷款的事儿。

    支书的这个朋友是他在部队时的战友,两人的关系很铁,据支书说,他们就是一起扛过枪,一起上过战场,一起挨过罚的铁哥们,两人是同时退伍的,他的这个战友家里有点关系,于是就考进了派出所,成为一名正规警察。

    今天刚好是他执勤,李成带着富贵找上门后,他欣喜若狂,又是倒茶又是抽烟,一个劲地抱怨李成不来找他玩,李成却笑着说怕他这个警察看不上他一个村支书,两人说着就哈哈大笑。

    等他们叙旧好了,李成这才给他介绍,说:“这是孙警官,叫孙伟,以后有事尽管找他。”

    富贵客气地喊一声:“孙警官你好,我叫王富贵。”

    孙伟却大笑道:“王富贵?这个名字好,通俗易懂,还很好记,你也别警官长警官短的叫,不介意就叫我一声孙哥。”

    王富贵求之不得,亲切地喊一声:“孙哥。”

    孙伟拍一下他的肩膀,郑重地道:“好!你这个弟我认了,以后有啥事尽管来找我,只要不犯法,不杀人放火,我一律照办。”

    王富贵很是感动,没有想到刚刚见一面的人居然如此豪爽,拿他不当外人。

    随后,李成谈起了贷款的事情,孙伟对此有些了解,他给两人简单介绍了一下。

    据孙伟说,信用社现在提供小额贷款,期限一般是三到五年,利息不固定,原则上是保本微利,在央行发布的同期贷款利率上,可以给予适当的优惠,估计利率是百分之六左右,具体得询问信用社的人。

    孙伟解释一番后,问李成贷款干啥,李成把富贵的主意说一遍,孙伟顿时对富贵刮目相看,竖起大拇指,赞叹道:“少年英雄,不得了,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眼光,这样的人不发财都难。”

    王富贵谦虚地笑笑,说道:“孙哥,你别太抬举我了,我这不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这才想些歪主意,能不能成还看你帮忙。”

    孙伟顿时明白,提起电话说:“我给你打个电话问问。”

    乡里面早就通电了,派出所自然不会缺电,电话也不缺。

    李成拦住孙伟道:“先不忙,我们两都是农民,没个担保人,今天特意来找你,就希望你帮个忙,看看能不能给我们做个担保?”

    这就有些为难了,要知道,若是还不上钱,那么最终需要他这个担保人负责的。

    王富贵见孙伟略微犹豫,马上说道:“孙哥不用勉强,若是不行那就算了,我们再想其他办法。”

    孙伟毕竟刚刚和王富贵见面,虽然和李成是战友,不过交情和金钱扯上关系的时候,往往总是金钱占据上风,人谁没有一点趋利避害的意识?

    屋子里突然之间陷入无声的沉默,孙伟和李cd抽着烟,烟雾飘散在空中,就像是个谜团,让人既看不清,也分不明。

    沉默中,王富贵似乎听到三个人的心跳声音。

    也不知道到过了多久,孙伟忽然一拍桌子,站起来道:“不就是两万块钱吗?我来帮你们搞定,我孙伟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会看错人的。”

    李成和王富贵同时表示感激不尽。

    有孙伟出面,这事算是百分百确定了,不过最后商量一通,只能以李成的名义贷款,因为富贵没满十八岁,李成也没有意见,他也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会看错富贵。

    中午孙伟请两人吃面条,饭后就带着两人去信用社,由于不用富贵的名义贷款,因此他只当个看热闹的,所有事情都不用问他,在信用社等了一个小时后,贷款的手续算是搞定了,不过款项下来需要一段时间,审批不可能今天就通过,因此还要等半个月左右才能拿到钱。

    最后王富贵还是没有弄清楚利息到底怎么算,不过他知道,无论如何信用社不可能坑人。

    大事搞定后,他和支书告别孙伟,然后上街,这时街上赶场的人密密麻麻的,吆喝声不断,非常嘈杂拥挤,两人逛了一圈,富贵给父亲打了两斤苞谷酒,给幺妹买了些大白兔奶糖,然后两人就在还没有散场的时候往回走了。

    赶场是农民交易的地儿,没有买卖,就没有必要在街道上浪费时间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