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没有跟陈忠说太多,要是陈忠能听懂,自然就懂了,不懂的话,那也没必要弄懂。
    陈忠不是太懂。
    他模模糊糊地有点推测,似乎是这位陶先生,要做点什么,需要拉拢自己来一起干?
    不过他也没糊涂多久,下班的时候陶先生再次打电话来:“小陈,下班了没?请你吃饭,吃西餐去不去?”
    有人请吃西餐了,自然要去的。陈忠还待说什么,陶先生那边说了,“就你一个人来啊,不要叫张老师。”
    不叫张老师,这就有点意思了。陈忠自问跟陶先生根本就不熟,还是通过张老师才认识这么一号人。
    这时候单独请他个小卒子吃饭,还是去比较贵的西餐厅,不知道是要跟他说什么。
    张老师之前说的,陶先生想拉拢陈忠,陈忠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陶先生又不是他们公司的人,说实话他都不知道陶先生到底是干什么的,只是看他常来公司,似乎跟所有人都特别熟稔。
    吃饭的地点在靠近市中心的一家牛排店,陈忠到餐厅的时候,看到除了陶先生,还有一个男人在。
    “介绍一下,这是大军,你叫他军哥好了。”陶先生边给陈忠递菜单,边指着那男子跟陈忠说。
    陈忠接过菜单,顺口叫了声“你好,军哥。”
    一旁有侍应生记录点菜,陶先生随口点了几样,问到陈忠时,陈忠说:“我的和他一样。”
    有趣的是那位军哥也接着道:“我的也一样。”
    侍应生心说这倒是省事了,记一份菜单叫厨房做三份,随即接过陶先生递过来的卡,道了一声稍等转身去厨房。
    待得侍应生走后,陶先生就问陈忠,“小陈你知道我叫你出来是什么事情吗?”
    “不知道,”陈忠望着他,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哪知道你要做什么的?“是什么事情?和这位军哥有关?”
    自然是和他有关的,这位就是陶先生找来的投资人,应该是叫合伙人。
    前文说过,陶先生想自己搞个摄影店,但是他自己手头的钱还不够,就拉了好朋友大军来一起入伙。
    而且,就算钱够了,也许还是会拉大军一起开公司,有条路子找朋友一起赚,而且也能增加抗风险能力。
    陶先生见陈忠提到大军,也就顺口接着说:“大军是我好朋友,我们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小陈啊,我听张老师说,你在公司干得不是很开心?”
    张老师说没说这话?陈忠不知道。在公司里,实际上他是很开心的,同事们都挺有爱,尤其是昨天晚上……
    回味了一下昨晚让他变成临时罗圈腿的那个事情,陈忠摇摇头:“没有啊,我在公司挺好的,最近工资也涨了点,和同事也……嗯没啥矛盾。”
    没矛盾,那矛横冲乱撞,却没有盾来挡。
    “没矛盾?你跟小杨不是打过架吗?”这件事陶先生也能知道?这些人怎么啥事都喜欢到处乱哔哔
    “有次我来你们公司的时候,他们聊天聊到的,说你和小杨有矛盾,你还在公司打了他一顿。”陶先生端起杯子喝一口水,“后来你喝醉了又吐他一身?”
    卧槽是谁啊,这件事你也能知道?
    陈忠很不理解这样的行为,为什么发生点小事就爱到处传呢?他知道肯定是有人主动跟陶先生聊天说起这些事的,陶先生肯定不会主动问,他啥都不知道的时候能问什么?
    这时候侍应生先端了汤上来,还有点的饮料。
    “那些都是小事了,”陈忠拧开瓶子喝了一口,“他诋毁我,我忍不下就揍他一顿。”
    陶先生一脸严肃,“我有个想法,也开一家摄影店,照样照着你们公司的模式走,你觉得怎么样?最重要的环节是哪里?”
    开店这个事情,陈忠不懂啊,“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我又不懂,你要开店啊?”
    陶先生点点头,“嗯,有这个想法,我朋友大军和我合伙开,本来是想找张老师来帮我管理的,他又不来,我听张老师说你想往管理方向发展?”
    这不是他听说的,而且前一天吃火锅的时候陈忠顺嘴提了一句,“要是我来做管理的话,比他们两个老板好多了。”
    而且张老师也附和了一下,“老板不是内行,有些事情搞不明白,头疼啊。”
    “搞管理我更不懂了,我读的是艺术系又不是管理系。”陈忠摇头,他比较懒的,别人分派工作下来他能干好,但是要叫他来管人,他自问没那个能力,那天也就是顺嘴一说罢了。
    可陶先生不这么看,杨姓老板和刘姓老板两个外行来开摄影店,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他看得清楚,所以他自己的公司一定要有一个内行来帮忙管理的。
    能拉到张老师最好,不行的话,面前这个小陈也能暂时顶一下。
    其实在他看来,陈忠所在的公司是底子打得极好,一开始就解决了摄影店最大的问题:客源。
    有人说这不是扯吗?不管是谁,去影楼拍照肯定最看重的是技术了,摄影师技术不好拍出来难看,那就是再便宜也不会在那里消费嘛。
    这个想法其实不对,影楼最重要的是客源。
    现在不是以前了,多年前摄影服务行业还不这么发达,开个相馆就能赚钱,那是为什么?是因为提供这种服务的店面很少。
    现在随便一个不大的城市就有十来家影楼,这还只是拍婚纱的,如果再加上专攻儿童拍照的就更多,怎么保证客源足够多?
    地段好客源自然多,公司开在繁华的市中心,发发传单打点广告,再做一做活动吸引眼球,大家就会知道:哦,这里开了一家拍照的。
    但是这只是让人知道,有这么一家公司,主营摄影服务,需要的时候可能就会想起来。
    杨姓老板就不一样了,他一开始就解决了客源问题。
    主动跟医院合作,从妇产科就上门去推销,以极低的价格推出了新生儿拍照服务,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记下了客户的联系方式和生日。
    往后婴儿,满月,一百天,半岁一岁的时候都主动去电话,叫人来拍照,人家客户一听,哦这是以前就给我孩子拍照的那家,反正都是要拍的,这家公司还熟悉一点,就去这家了。
    客源就这么解决了,不在是客户临到要拍照了到处找影楼,而是客户自己还没想起来的时候,就已经接到电话提醒:你家孩子要拍照了,来我们家吧。
    至于摄影技术,现在的摄影助理那么多,会拍照的太多了,后期再搞好一点照片不会差到哪去。没客人花钱来拍照,技术好与差又有什么区别?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