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名字早已fù孺皆知了。曾经有一段时期,很多孩子在厌倦枯燥的学校生活以后,都对自己的父母喊出“我要休学!”这句口号,而作为幌子,他们会熟练地搬出比尔盖茨这个最佳例证。

    比尔盖茨的故事当然不是鼓励学生休学,更不是主张“学历无用论”谴淖约憾挤袢险庖坏悖K萌嗣敲靼渍莆涨魇频闹匾浴S当未来,才能获得伟大成功;罔视时势,必然没顶于潮流之中。

    一个美国软件工程师曾经在公开场合满怀愤懑地对盖茨说:

    “我正在找工作。我工作过的两个公司都被贵公司挤跨了,因为贵公司发觉我们的产品很有前途。我有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儿,她的梦想是有一个小沙池和一个小秋千。我不敢奢望有一幢您那种豪宅,我只想买一幢带一个小后院的房子。小女儿问我,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买房子,我告诉她,要等到我有稳定的收入,银行才肯贷款给我们。我来开会前,小女儿嘱咐我问清楚您,什么产品是您肯定不会去做的,以便我好选工作。另外,很对不起,我不想替您工作。”

    面对如此叫人辛酸的质问,盖茨无言以对。成为掌握众多IT业人士的命运于指尖的“神”,这并不是他的本意。

    盖茨在软件业堪称头号人物,以其个人资产衡量也属世界首富,倘若人们仅以这些结果就把他推崇为“神”,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盖茨的成功是商业达尔文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联姻所产生的奇迹,也是自由竞争和市场强权双重杠杆游戏下的神话。

    不容否认,盖茨在经营微软时的确有过人的能力,并有许多好的值得学习的管理方法,但我们也应客观地看到,在盖茨的背后,实际是由千千万万的软件人才撑起了微软帝国。

    毋庸讳言,人们爱他、恨他,却无法漠视他。他的个人成就像一座通天之塔,你可以仰望,但是永远不可能超越。

    1999年,《福布斯》杂志公布全球富翁名单,盖茨再次以900亿美元遥遥领先。最近,甚至有消息说,他的财富已超过1000亿美元,将会再次稳居世界首富之席。

    盖茨创办并领导的微软无疑是最成功的公司之一,盖茨无疑也是最成功的商人之一。他的举止与他的成就总不协调。说话语调尖锐高亢,满口俗话,态度傲慢甚至粗鲁。但是,他的动作又隐藏着充沛的精力和高昂的情绪。盖茨是世人羡慕、敬畏、奉承和恐惧的对象。这些强烈的情绪,令人无法对他的行为做出理xìng和正确的判断。

    有人说:“盖茨对软件的贡献,就像爱迪生对灯泡的贡献一样,他是创新者、企业家、推销员和全能的天才。”而有人则说:“他精明干练、飞黄腾达、冷酷无情且缺乏道德,他是个恶dú的、欺凌弱小的人。”

    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集盖茨于一身。也许,真正的传奇人物都是这样带有不可思议的两面xìng吧。

    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

    比尔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和二位姐妹一同在西雅图长大。父亲(William H. Gates II)是在西雅图当地执业的律师,已去世的母亲(Mary Gates)则是位集学校老师、华盛顿大学董事和国际联合路线(United Way International)董事长等职务于一身的了不起的女xìng。

    盖茨从小欢快活泼,是一个“高能量”的孩子。不论什么时候,他都在摇篮里来回晃动。接着又花许多时间骑弹簧木马。后来,他把这种摇摆习惯带入成年时期,也带入了微软公司,摇动了整个世界。

    盖茨自小酷爱数学和计算机,在中学时就是有名的“电脑迷”。保罗艾lún(Paul Alan)是他最好的校友。两人经常在湖滨中学的电脑上玩“三连棋”的游戏。那时候的电脑就是一台“PDP8”型的小型机,学生们可以在一些相连的终端上,通过穿孔纸带打字机玩游戏,也能编一些小软件,诸如“排座位”之类的。小盖茨玩起来得心应手,在程序上略施小计,就使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都是女生。

    如同苹果砸出牛顿的智慧一样,个人电脑跃入盖茨的脑海也有一个外在的启蒙火种。这就是1975年1月份的《大众电子学》杂志。封面上Altair8080型计算机的图片以及内文中大约只有10个自然段的介绍,一下子点燃了艾lún和盖茨的电脑梦。

    这台世界上最早的微型计算机,标志着计算机新时代的开端。这个基于8008微处理器的小型机,却是一位大汉的杰作,他叫埃德罗伯茨。当时他经营的MITS公司陷入困境,情急之下发明了这台微机。还在哈佛上学的盖茨看到了商机,他打电话表示要研究Basic语言,罗伯茨将信将疑。结果,盖茨等人在哈佛阿肯计算机中心没日没夜地干了8周,为8008配上了Basic语言。

    之前从未有人为微机编过Basic程序,盖茨开辟了PC(个人电脑)软件业的新路,奠定了软件标准化生产的基础。日后无数个面带菜色,终日泡在机房里的程序员都在延续着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程序员最初的那些痛苦经历。

    软件帝国的奠基人

    1975年2月

    Basic编写工作大功告成,艾lún亲自赴MITS公司演示,十分成功。这年春天,艾lún率先进入MITS,担任软件部经理。念完二年级课程,盖茨也紧随其后,飞往MITS,分担艾lún从事的工作。

    1975年

    微软停椋悖颍铮螅铮妫簦笔蔽⑷碛耄停桑裕又涞墓叵凳帜:非械厮滴⑷怼凹纳庇冢停桑裕又稀

    7月下旬,他们与罗伯茨签署了协议,期限10年,允许MITS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和转让Basic及源代码,包括第三方。根据协议,盖茨他们最多可获利18万美元。罗伯茨在全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宣传,生意蒸蒸日上。盖茨和他的公司声名大振,腰杆一下子硬了许多。

    1976年

    MITS内部出现波动。

    1977年

    罗伯茨将MITS卖给Perterc公司。Perterc要把软件作为jiāo易的一部分,这个争端最后诉诸仲裁。在盖茨父亲及其律师朋友的帮助下,盖茨侥幸获胜。

    1977年

    盖茨正式退学。解决了与MITS的关系后,和艾lún开足马力,准备大干一场。

    1981年8月

    IBM的个人电脑问世。负责这个项目的唐埃斯特利奇成了PC业的“教父”,他也是IBM中惟一让盖茨信服的人。这位“教父”在1984年就给IBM带来40亿美元的收入,光这一块就可成为美国第74大公司,也是仅次于IBM和DEC的第3大电脑公司。

    1985年6月

    微软和IBM终于成功达成协议,联合开发OS/2cāo作系统。从此,蚂蚁爬上了巨人的肩膀,并且也变成了巨人。

    1989年

    兼容机市场已达到80%的份额。微软在cāo作系统的许可费上,短短几年就赢利20亿美元。

    1990年

    微软的光芒也吸引了美国反垄断法组织的注意力。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开始调查微软的市场行为,主要是针对其cāo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一起捆绑销售的方式,这种搭售方法正是反垄断法“专政”的对象之一。不过作为信息时代的行业翘首,微软习惯了法律对它的优待。

    1994年

    司法部对微软的市场行为做出限制xìng裁决。尤其是当微软准备并购财务软件市场的领头羊Intuit公司时,司法部挺身而出,指控这起兼并案为非法,微软不得不放弃了这个烫手的山芋。

    1995年

    法院做出裁决,禁止微软将不同软件产品强行捆绑,这与其说是司法部的胜利,不如说是双方体面的“言和”因为微软毫发未损,而且也认定这项裁决将束之高阁。

    微软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其好战的本xìng及一贯咄咄逼人的策略,用盖茨的话来说:“任何会动的东西,都是我们的猎物。”也正是非凡的野心和一往直前的气势,成为微软不断成功的动力源泉。

    20多年来,微软如同一条风度翩翩的大白鲨游进了金鱼池中,令对手闻风丧胆。在盖茨的率领下,不但在原有的业务领域内巩固了其垄断地位,也频频开拓了可供占领的全新疆界。

    弹指神通

    盖茨曾经说过电子邮件是弹指间的信息。其实在他对企业的管理中,才真正发挥了这一弹指神功的威力。早在20世纪80年代,盖茨就在微软公司内部安装了第一个电子邮件系统,它很快成为公司内部通信与管理的主要途径。当时公司规模尚小,区区12个人之间的信息沟通,电子邮件的魅力已经完全展示了出来。

    盖茨在回忆录中写道:“这(电子邮件)为我们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微软公司已经成为拥有3万员工的航空母舰式企业,电子邮件的功用则更为强大。这种东西越是在庞大的机构中就越能显示非凡的效率。

    盖茨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来阅读电子邮件,并且做出答复。公司中每一个员工都可以直接传送信息给他,越过所有机构层次的阻隔。盖茨则是这些邮件的惟一阅读者,因此任何人都不需要担心礼仪问题。盖茨相信,每个人在口头上的表达都会有多少失真,而在一种不必见面的jiāo流方式中更有可能流露真情。

    当然,坏消息也都是从电子邮件中传来的,所以,他在每天睡觉前都要开启电脑,与员工jiāo换最新的信息和看法。

    电子邮件的充分利用使得微软所有员工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公司发出的最新指示,这使得整个公司的办公效率在同一时间内高速运转起来。

    第一部分第5节 打不赢就买下来

    比尔盖茨很舍得为了进入关键领域而花大钱,若是需要收购其他公司的开发专长,以便组装在微软产品上,他从来都不迟疑。比如当年因为需要有微软的数据库产品以便和博兰德公司竞争,他马上花了1.7亿美元买下另外一家公司已经开发出来的X-PRO程序。

    其实这种策略盖茨已经使用过许多次了,早在1982年,他便从一家叫做“西雅图”电脑的小公司买下了DOS的原始版本,然后将其改进为业界的标准。

    盖茨数次买下别人的公司,为的只是要得到别的公司里出色的程序员。这样的人才是小公司生存的支柱。毕竟,像本文开始提到的那样有骨气的职员并不多,尤其是在盖茨开出的巨额薪金面前。

    通过这种方式,微软因此得以快速招揽到非常出色的技术人才为其服务。

    在盖茨看来,买下许多小公司对微软的发展十分关键。有些公司凭借自己的力量不可能成功,可是如果他们的能力和微软结合,做出来的产品就可以比自己闭门造车干出来的要出色得多。

    尽量雇佣新人

    盖茨喜欢雇佣年轻、有才华的人,这是他在聘请人才方面的一大特色。他尤其喜欢招聘那些刚走出校园的社会新人。在整个微软公司每年录用的新员工中,新人比例占到了80%以上,他认为这些刚毕业的年轻人非常适合微软公司。

    在他看来,电脑行业变化得快,需要不断学习,对此应该找准这方面的人才。而这种人一般对电脑、对软件特别感兴趣,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且乐意和其他探讨软件未来的人一起工作。这些年轻人没有工作压力,容易对工作产生狂热,一般的年轻人不会把钱看得胜过一切,不会计较薪水,微软公司采用底薪制度来试用他们,而且,微软公司在考核员工业绩的时候,只要求员工的工作成绩,员工的资历、学历和职位都是次要的。盖茨曾经说过,“我们只需要少部分的人去做正规的事”,而他要参与每一个工作。

    精力充沛的微软公司的副总裁鲍尔曼,就是盖茨“只雇佣年轻、有才华的人”的一个极好的典型。人们谈起鲍尔曼的时候,都说他综合诸多优良品质于一身。

    独特的个xìng

    名人似乎总有与众不同之处。盖茨之所以会成为当今电脑世界的显赫人物,其独特的xìng格特征也许早已注定了他的非同寻常。

    对小时候的盖茨来说,在课堂上睡觉是常有的事。成年后的他,生活极其紧张,整天不睡觉对他来说如同家常便饭。据一位朋友说,他通常36个小时不睡觉,然后倒头便睡上10来个小时。

    盖茨睡觉的习惯很独特,他从不在床单上睡觉。累了的时候,他就躺在他那张乱糟糟的床上,拉过一条电热毯盖在头上,不管何时,也不管环境如何喧闹,他总能马上进入梦乡。盖茨至今仍保持着这个习惯,当他坐飞机时,他常用一条毯子盖在头上,然后在整个航程中酣睡不止。

    在人们眼中,盖茨极有个xìng。他在谈话、阅读或沉思时,总习惯把头置于双手之间,身体前后猛烈地摇摆。有时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他甚至还会疯狂地挥舞手臂。

    盖茨喜欢辩论,辩论的时候言语粗鲁,充满讥讽甚至带有侮辱xìng。在他表达观点时,如果有人激怒他,他会暴跳如雷。对微软公司的大多数编程人员来说,和盖茨一起参加技术会议就如同是进行语言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