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会发现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因为你有准备,有了一定的能力,才会发现机会大增,你对机会的敏感xìng已经大增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些机会当中含有许多自造的成分,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为你量身定做的,机会不会自动就给你奉上的,需要你有无比的热情去挖掘去改造。那些抱怨这个世界不公平,抱怨没有人给他们机会的人,就只能永远成为人生的旁观者。在这个世界上,惟一可以信赖的“机会”就是自造的“机会”,这些“机会”中有自己的创造和实际的应用,有自己明确的目的和实践的检验。别人给你做的决定,往往是“靠不住”的,这样的“机会”因为其中可能缺少我们自己的热情,和自己的实践及目的。这也是为什么刘延林一个人做,机砖厂最后成功了,他的合伙人没有这份“幸运”。
18.[背景]“但是命运没有这么简单,并不等于当上了法人资格的砖厂厂长,就可以一帆风顺地走上发财路,等待我的不是财神,不是好运。实际情况是,砖厂刚买到手,很快就陷入了困境,而且是更大规模的困境。”
[评析]智慧是在改正错误中产生的。
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不断地尝试再尝试,直至摸索出成功的方法。因为有大量的问题,大量的实践,失败的教训多,摸索的多,所以找到了成功的方法。成功不可能是等待得来的,机会永远在变局中出现。刘延林在困境当中的设法调整,使得生产坚持了下来,这就有了新的希望,有了后来的发财机会。行动力具有的非凡作用就在于:先行动起来,在行动中解决问题,去发现去尝试新的方法,去调整去检验现有的思路,去迎接新的机遇。我们的智慧是在改正错误中产生的,这只有行动才有可能。
很多人为什么不能成功,原因在于敢想不敢干,缺乏信心惰xìng大,不是想不到而是做不到。可以说,不行动永远没有机会;顾虑重重小气的人,心态消极的人。过于计较得失而失去了行动力,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第四部分 任何事情都不会偶然发生机会只是给有准备的人
19.[背景]一段时间后刘延林终于迎来了“机会”一系列工程在淡水上马,产品顿时热销。他说道:“充分的准备使我丝毫没有错过机会。”
[评析1]机会只是给有准备的人。
机会是什么呢?机会就是一种能够为己所用的有利环境因素,组合有限的资源,发挥它尽可能大的作用,创造出最大的利益。而运气带有偶然、意外的xìng质。利用机会需要把握能力,而碰到运气利用运气则对能力要求低。
刘延林因为埋头苦干,加上爱动脑筋巧干,得到黄老板的赏识,当黄老板扩大生产新办了机砖厂,他有了“机会”成为厂长;在厂长的位置上,有“机会”获得了淡水一家机砖厂低价甩卖的信息;因为厂长的身份、经营做得好,有“机会”获得合伙人的信任;自办机砖厂面对困境,刘延林以自己的经营管理实力在初期设法支撑下去,设法坚持生产,终于迎来了转折的“机会”一系列工程在淡水上马,产品顿时热销。
事实上,纯粹偶然降临的机会极少,只是有些机会看起来像是从天而降罢了,实际的情况是你具备把握它的条件,只是它来得突然,像是偶然遇上的。消极地等待机会的降临无异于守株待兔,而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困难”,解决各种遇到的问题,最有可能使你发现机会。在他以后的财富传奇中,都可以说明“机会只是给有准备的人”。有两句名言是:我们欢迎运气,但不靠运气;强者创造机会,弱者等待机会。“等待”的其实只是运气而已,是比较渺茫的。任何一个理xìng的人都不会把人生的成败寄托于此。
[评析2]成功或失败都是选择的积累。
人生要么成功要么失败,不要去定位既不成功又不失败的人生。一个有勇气、正视人生的人只能选择其中之一。
成功一定是一种选择,因为你选择了奋斗,选择了坚持,选择了成长,其结果一定是选择成功。多数人不做这个选择,或者不坚持这个选择,其结果必然是选择失败。
成功是一种积累,可以说是一种正确选择的积累。一个选择对了,又一个选择对了,最后的结果就是成功;一个选择错了,又一个选择错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失败。在明确人生目标的前提下,知道自己当前要选择做什么,尽可能减少错误的选择。这就是每一个追求成功的人的当务之急。
20.[背景]刘延林深有感触地说:“我说的实力,当然不光是资金雄厚,而是综合实力,经营决策呀,经营范围呀……说来也怪,你只要有实力,别人总愿意同你打jiāo道,好事儿净找到你头上,你要是没实力嘛,只有越来越倒霉。这就是什么‘马太效应’吧!”
[评析1]机会好像总是喜欢落在那些忙得不可开jiāo的人身上。
这些好事找到头上是机遇呢,还是运气呢?机遇区别于运气可以从机遇的三个要素得到更深入的认识:资源、利益和条件的配合。资源包括自身素质在内所具备的能力和条件,如知识技能、经验、人际关系、胆量和魄力、拥有的财富等等,也包括自己能掌握或能利用的资本、技术、人才、设备设施、产品或服务等等。
利益是机遇或运气的主要内容。把握机遇创造出利益,有比较明显的必然xìng;运气只是带来利益,偶然xìng大。
条件的配合是把握客观条件的变化加以利用创造出有利于自己的环境。而纯粹的运气就像“守株待兔”故事中的农夫遇到兔子。
后来刘延林在拥有200多万元存款余额后,敢于全部投入到无人问津的地皮生意。看似简单的决策是有多年的思想积累,有过人的眼光和胆识的基础上做出的。这也是为什么先富起来的当地人在家门口把这么好的“机会”拱手让人的原因。为什么很多好事会找他而来,是因为其他人看到了刘延林这里的实力,转化他人资源为尽可能大的利益的能力。
机会好像总是喜欢落在如刘延林这些忙得不可开jiāo的人身上。按道理说,机会应当是垂青那些时间充裕的人,但事实不是这样。机会为那些有梦想有实力和朝着目标前进的人亮相。机会像一个害羞的姑娘,她不去找那些时间充裕等待机会来临的人,只有那些能认清机会有实力的人才能抓住她,她对你有用时,才成为“机会”。
[评析2]你的自信会让你周围的人相信你。
一个耐人寻味的说法:“当财富来临时,其丰富和迅速,让人不禁怀疑:在困顿中的那几年,它究竟藏在哪里呢?”“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在我们的生活中不难发现这个不争的事实。人们总是抱怨世俗的势利,当一个人为了多赚几块钱或者为了出人头地时,很少有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雪中送炭的人很少;而他一旦功成名就不需要帮助时,锦上添花的人纷纷到来。人们将这种现象称做“马太效应”:因为他有,还要给他,让他有余;他缺乏,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任何事情都适用物以类聚的原则和“马太效应”,这让我们迫切需要成功不要失败。而让我们能够拥有这个实力,首要的法则就是什么时候都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会影响你说话时的语气、动作和表情,你的自信会让你周围的人相信你,你的自信会给自己带来积极的思想,它的效应,最后的结果就是成功。积极的心态不需要外求,它在我们的内心,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开发这个巨大的能量。
21.[背景]刘延林14岁随姨夫出外烧窑打工,后来流浪到福州建筑工地做小工,回乡贩猪生意是做赔了,南下打工躲债是做烧窑工,到后来做到海丰机砖厂的厂长,成了机砖厂的行家里手。他这样认为:“像我这样业务能力这样全面的人在整个行当里面,不可能有多少。”
[评析]走向成功都会经历相似的前因后果。
走向事业成功通常都要经历几个相似的基本阶段和步骤,都会涉及类似的成长历程,相关的知识技能的掌握和理念的形成。“不熟不做”,如果选择的行业是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事业成功的可能xìng就比较大。
闯一番事业是许多人的梦想。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中,只有少数人意识到通过谋取某个行业中的一份工作来作为其未来事业的过渡,从而有目的有针对xìng选择自己的职业。做自己没有工作经验的领域,缺乏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切身感受去创事业,终将需要付出学费“补课”,常常是某方面的经验不足而功亏一篑。事业成功的可能xìng也就较小。
淡水的机砖厂刘延林敢接手,是因为他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克服目前的困难。他的信心来自他的工作经历、来自他对当前市场的了解,勇气来自长期以来的决心。
一个初入社会的青年,有几个行业的从业经验是件好事。因为他因此会有较广阔的视野选择自己的事业方向,而熟悉的几个行业的jiāo叉也会串生出新的事业空间。一生的事业必须在年轻时确定方向,因为需要你精通某个行业经营之道。刘延林能捕获这个机会,在一些人看起来是偶然的,但我们不难看出他为此做了长期的努力和准备。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说出了上面这番话。
机会往往是这样,如果你善于捕捉,就会获得很大的收益,但一旦错过,那就时不再来了。刘延林抓住买下机砖厂这个机会,已是锋芒小试。当他在淡水将赚到的200万全部投入无人问津的地皮生意时,再次体现出他的魄力。魄力从哪里来?来自丰富的实践和对其本质的思考。经验可以借鉴,理念才可以应用。我们不妨认为,当初贩猪生意的失败以及后来的实践使得他懂得了很多,补上了这一课才会有以后的发达。
第四部分 任何事情都不会偶然发生选择积极的心理暗示
22.[背景]准备把200多万全部投入地皮时,老人们劝他“金盆洗手”,对此刘延林断然不能苟同。
[评析]仅仅有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梦想改变我们的未来。
“小富即安”是一般人的心态,是多数人不能取得更大成就的原因,它是人生停止成长的休止符。一个人追求事业的立意高低或志向是否高远可以决定他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取法其上,存乎其中”,尽管未必能达到最高目标。如果刘延林只是为了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他在当时已经做到了。在当时他已经拥有两个机砖厂和几百万存款。世上那些创大业的人,大多出身贫苦、志向宏远,有一个艰辛的童年、青少年时代。只有他们,思想最为成熟,雄心最为持久。
那些卓越的成功者,往往明确自己的人生理由,相信自己是为了一个特别的使命来到这个世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使得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很多时候,仅仅有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梦想改变我们的未来。
而大多数人之所以过着庸庸碌碌的一生,就是因为希望这一生平坦顺利。结果呢,很多人到后来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无法得到。
自我设限、缺乏主见过于听从他人的意见、害怕失去眼前的既得利益,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三大障碍。刘延林说道:如果这个200多万的地皮投资做赔了,顶多回到做打工仔的行列去。
23.[背景]“我压根儿不相信命运之类的事,在淡水家里除了办公室有一张毛主席像,没有供任何神像。”
[评析]提高对命运的把握能力。
为什么很多人面对自己了无成就时,总是拿出曾经的不幸、遭遇作为理由,由此很多人相信命运,以为这就是自己的命运。其实大多数的失败是由各种各样的失误引起,占8成左右,只有2成的失败是属于我们无法预料无法掌控的范围。一个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才是惟一根本上的依靠,积极进取,不断成长,那么他的能力才会不断增强,在可以控制的8成范围内占有的比例会不断提高,对自己人生的掌握能力、主动支配能力就越强,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而思想消极的人、相信命运的人实质上认为是外界的力量支配自己、主宰自己,自己对外界和环境的控制能力微乎其微,只能听任“命运”的摆布。因此,他们没有成长,这部分可以掌控的能力就不断地萎缩了。
刘延林认为自己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是实践,不是靠神和命运之类,靠的是在社会大学里学习,特别是赶上了改革开放。一个人有不同的思想,就会产生不同的暗示,导致相应的行动。积极的暗示是一种创造力,消极的暗示是一种破坏力。我们不妨认为刘延林体验到心灵的成长。
那些卓越的成功者,实际上是有意无意地运用了成功的法则,他们以正确的观念做事;但大多数人轻易地让错误的思想占据头脑,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能够明白过来。这真不是危言耸听。
第四部分 任何事情都不会偶然发生无数多的人终生怀着自卑感
24.[背景]如刘延林,那些创出大事业会做生意的人多数是“行伍”出身的。
[评析1]如何看待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
如果让一个人回答,怎样才能成为百万富翁,大多数人会说,聪明、学历高,甚至著名大学毕业,等等。其实透过众多的白手起家富豪的例子、众多学历不高成功者的例子,就可以证明常人的观点是错误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