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无心洪荒 > 第 11 章
    慢思考。

    伏羲这一入定却是持续了八八六十四天,六十四天后伏羲醒过来,仰天大笑曰:“吾道成也!人族当无忧矣!”说完,伸手在地上画了一太极八卦图,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符号分在八个方位围在中央太极图周围,此太极八卦图看似简单却是蕴涵大道,取大道至简之意,无论天文地理,人情世故皆包含于其中,可以用来推算万事万物。最为奇妙之处在于,即使是没有一点法力的凡人,只要将此图所代表的涵义记忆清楚,也可以进行推算。

    伏羲大道既成,前世记忆自然恢复,前尘往事只一幕幕闪过,当下叹息一声,收起河图洛书,一方面传下自己的太极八卦,另一方面也差人四处打听洪荒贤人,如此,十几年时间便一晃而过。

    从此,太极八卦便在人间流传开来,又因为太极八卦乃是伏羲所创,所以众人为纪念伏羲,又称之为伏羲八卦……

    伏羲八卦得以流传后,各族之人通过推算,知道了灾害何是发生,便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受到损害,因此,人族数量越来越多,渐渐的,通过打猎捕鱼、采摘野果的方式便不能满足众人吃食要求了。很多族人都被饿死了。

    伏羲也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填饱众人肚子。这一日,伏羲却是听得千里之外的渭河流域有姜部落有一大贤名为神农,他种植了谷、粟、麦、荞、蔷五种粮食,解决了千万人的食物事宜。伏羲前身为算计甚浓的妖族之人,心道眼下洪荒所谓大贤许多是欺世盗名之辈,自己还是亲自去一趟的好。于是,便动身向有姜部落走去!

    这一日,伏羲来到了有姜部落,只见部落里有水的低处种着稻子,无水的高坡上种着麦子,又有粟、荞、蔷间或期间,到处一派绿油油的景象。农夫在地里耕作,小孩在垄里玩耍,人们过的幸福快乐,伏羲找了几个人问答,都道这是圣父和首领神农的功劳,伏羲心下甚是高兴。

    神农听说天下共主来了,连忙率人前来迎接,伏羲见神农身材魁梧,皮肤黝黑,想是长期在地里劳动所致,于是便问了神农几个关于种植庄稼的问题,神农自然是对答如流。伏羲又问了神农几个关于管理洪荒众部落的问题,发现神农也能推陈出新,提出许多好的见解。伏羲叹道:“神农真为大贤啊!”遂又道:“今日见你,我道后继有人矣!”

    伏羲便邀请神农前去陈都,好接任那人族共主之位,神农如何不从?辞别家人,与伏羲一起去了。

    接位大典日,只见一道人来到陈地,对伏羲说道:“我乃太上圣人门下玄都大法师,快摆下香案,老师太清圣人要来了。”伏羲忙让人摆好香案准备迎接圣人。不一会天上降下瑞气千条,飘来一朵紫云,太清圣人太上老君骑着兕牛由金角童子牵着绳驾云而来。众人忙跪拜迎接圣人,伏羲带头说道:“弟子伏羲率人族各头领参见太清圣人。”老子说道:“不必多礼,起来吧。”

    众人起身后便在太清圣人的主持下见证了伏羲与烈山氏皇位jiāo接的仪式。就见在伏羲将皇位传给烈山氏的时候,天上降下霞光照在伏羲身上,须臾霞光散去,伏羲对太上老君说道:“劳烦师兄前来接我。”说完伏羲上了九龙香撵。

    伏羲又转身对神农说道:“皇弟,为兄在火云洞等你。”说完便跟着老子向火云洞行去。

    却说当日首阳到了昆仑山玉虚宫拜见老师原始天尊,原始天尊刚把新炼制的翻天印赐给了广成子,原来那翻天印却是当日不周山倒掉的那断,被原始天尊收了练成翻天印,虽为后天,却比先一些先天灵宝威力还大,当是一件后天至宝。首阳拜见原始天尊后,又见了老师新收的弟子云中子,首阳顿感亲近,却是与云中子jiāo情甚好。而这云中子却是红云一丝真灵转世,后又被镇元子原始蒙蔽天机,是故首阳算不出,只是感觉亲近。

    昆仑山玉虚宫,原始天尊,首阳,广成子,云中子也看见了伏羲证得人皇时的景象,就连原始天尊也微微动容,原来当首阳上山跟原始天尊讨论人族之主的事情,原始天尊并没有在意,此时人族在原始天尊眼里还没有重视,终是蝼蚁。故首阳一直待在玉虚宫静观人族发展。此时伏羲成就天皇,原始天尊也看出了教化人族的好处,又想起首阳当初跟自己说人族共主之师的事情,说道“我近日将去大师兄那求得一任人皇之师,使门下弟子当之,将有大功德,也可在人族当中传播我教,使之我阐教在人族中的影响更上一层。”说完原始天尊看向了首阳。

    首阳看着原始天尊看着自己的表情,是想让自己当那人皇之师了,首阳转眼看了看广成子热切的眼神,自己本与门中弟子相善,前世对广成子也是喜欢。做人还是低调一点的好,当下向原始说道,“老师,弟子认为以广成子师兄的修为学识,当可当那人族共主之师。”

    原始天尊听到首阳所说,赞赏的看了看首阳,转脸对广成子说道“广成子,你先去准备,在我从大师兄那回来你即可前往人族,寻那人族共主。”

    广成子心下一喜,见识到人族共主成就人皇时天降的功德,本来就很羡慕,进听老师yù让自己为那人皇之师,站起来说道“弟子必不负老师所望。”当下对首阳也更加的亲切了。

    原始天尊又向本门传语,本门今后当多相助人族.首阳看人族之事以了,当下辞别原始天尊与广成子云中子,向洪荒中走去.

    正文 第十七章神农

    更新时间:2010-7-13 8:28:29 本章字数:3144

    继位后神农氏教民种五谷后,并不单单靠天而收,还教民打井汲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

    农业的出现,人类的劳动果实已有剩余,这时,神农氏设立集市,让大家把吃不完,用不了的食物和东西,每天中午拿到集市上去jiāo换,从而出现了原始的商品jiāo易。还治麻为布,使民着衣裳。更削木为弓,以威天下。

    神农之教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fù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蚕以为天下先。”神农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方法。他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勤,不罚而邪正,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人民无不敬戴。

    之后因为粮食吃不完,腐烂在仓库中,神农又经过观察叫人养起牛、羊、马、猪、狗、鸡六种牲口和家禽来,统称六畜。自此人族可以不用打猎也有ròu吃了。五谷六畜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农业发展阶段。这时候,人类的劳动果实已有剩余。

    人族虽说在上古时期得首阳传人止血之法,但是只是外伤勉强还有用。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yào,不死也要脱层皮啊!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们打去。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条条一块块伤痕,后来变成了皮上的斑纹。

    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神农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说着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chā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神农摇摇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然后,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神农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yào,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dú,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dú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

    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yào,写成《神农本草》,传播天下,为天下百姓治病。

    却说原始天尊来到太上老君八景宫中,老君自然知道原始来意,只半眯着眼睛道:“师弟来意我已知晓,只是你与通天同为我三清一脉,手心手背都是ròu,我却是不好偏袒。”

    原始道:“师兄此话差矣,通天门下皆是些禽兽虫鱼,也平白侮辱了你我盘古正宗之说!”

    老君默然不语,其实老君也是对通天做派颇有不满,老君为人教教主,行的是那教化人族之事,通天门下尽是些禽兽虫鱼,若截教大兴,人教却又如何发展?但老君修道讲究清净无为,况此又是通天家事,也不好多说什么。

    老君顿了半晌,叹了口气道:“眼下洪荒人族正兴,三皇中最后一位人皇却是几十年后要出生在有熊部落,师弟宜早做筹谋。

    原始闻言大喜,老君透露人皇信息,却是打定主意要帮自己对付通天了,要知道人皇乃是人族共主,收人皇为徒以后在人间布道自然是便捷万分,况且人皇功德圆满后,更是可得功德以涨阐教气运。

    当下原始朝老君行了一礼道:“原始在此多谢师兄了,原始这就回去做那准备之事!”

    回到玉虚宫后,原始天尊把收人皇为徒之事告诉广成子让其早做打算。

    在大地西北方的姬水河畔,生活着两个古老的部落,有熊氏族和有虫乔氏族。他们世代以水为姓,通婚融合,不断发展。这一年,有熊氏族的首领少典,娶了有虫乔氏族中的女子附宝为妻。

    一天晚上,附宝观看北斗七星时,天枢之处忽然白光闪耀,照得四野通明。附宝受到感应怀孕了,后来,她在寿丘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公孙轩辕。

    这天,轩辕忽然哭泣不止,任谁都不能哄好。附宝十分着急,马上让人找来少典,少典也不知怎么回事,找来族中主管医yào的医师,检查之后只说轩辕没有任何病症,反而比起一般的孩子更加强壮。

    这孩子自从出生以后,快有一年了,从来就没有哭过,反而显得十分懂事。大人说话之时,似乎也能理解。少典对这个孩子爱如珍宝,见状记得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外面有人来报,“玉清圣人门下广成子到访。”

    少典等人来到门外,只见一身穿青色道袍的道人站在门外。

    少典连忙道,“我是有熊少典。不知仙师此来,有何贵干?”

    广成子了看轩辕,“此子与贫道有师徒之缘,吾yù带回教其修炼,不知族长意下如何?”

    少典能做上一个大部落的族长,见识自然不凡,便是那附宝也不是一般人能及,当下说到,“不知道道长可认识先师首阳zhēn rén。”

    广成子当下一楞,首阳什么时候成了人族先师了,其实就连首阳也不知道自己居然在人族被人封为先师,当初并没有想留下什么名声,“正是贫道的师弟。”

    二人都知道下都是有道之士,广成子既然是先师首阳zhēn rén的师兄。如今轩辕能拜广成子为师,那可是不知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两人马上拜倒在地,齐声道:“多谢仙师慈悲。”

    广成子对少典两人说到,“快则十五年,慢则十八年,我便让他回来。”转身带着轩辕驾云而走。

    正文 第十八章 九仙山广成子

    更新时间:2010-7-13 8:28:29 本章字数:2384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