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向下一个战略目标基辅进攻。古德里安大将被击败了。他感到势单力薄,孤立无援,因为国防军统帅部的凯特尔元帅和其他人对希特勒的话莫不点头称是。在这种情况下,古德里安大将只希望至少能撤消肢解他的装甲集群的计划。如果这次进攻势在必行,那么至少应集中他的整个装甲集群,以迅猛攻势将敌歼灭,以便在恶劣天气到来之前结束作战。
古德里安大将获准离去。
但是,苦酒并未饮尽。
古德里安到总参谋长那里去告别,哈尔德大将当时神态沮丧,看上去象一个神经临近崩溃的人。这两个xìng格迥然不同的人,在这决定德国陆军未来命运的时刻争辩不休,僵持不下。古德里安坚持要使用其整个装甲集群,哈尔德考虑到下一步的作战,对此断然加以拒绝。这两个人,一个强悍、务实,另一个通科学、重理论。双方互不相让,最后不欢而散。
从这一天起,古德里安大将对希特勒和陆军总司令部的信任就开始消失了,他返回他设在舒姆亚奇的指挥所。回来后,他获悉,集团军群为组建预备队已将第16摩托化军从他的装甲集群调出,这样第2 装甲集群的分散使用就变成了既成事实。
8 月24日,古德里安大将违心地签署了一项命令,从而揭开了一场使他的名字永远载入战争史册的会战的序幕。下面是该命令的摘录:
“8 月25日,第2 装甲集群以第24摩托化军为右翼、第47摩托化军为左翼,向南发起进攻,一举渡过杰斯纳河和谢伊姆河向巴赫马奇- 科诺托普- 别洛波利耶铁路实施突贯……第24摩托化军重点从斯塔罗杜布两侧,向诺夫哥罗德- 谢韦尔斯基实施突击,尔后,在诺夫哥罗德南面渡过杰斯纳河和谢伊姆河,向科诺托普实施突贯。”
装甲兵上将盖尔·冯·施韦彭布格重新以他的军组成了装甲集群的先头突击部队。夜间,他下达了一个简短命令,指明了此次作战行动的艰巨xìng:
“第24摩托化军以第10摩托化步兵师为右翼,第3 装甲师为左翼,经霍尔梅-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一线,向南突击,以分割戈梅利西南之敌。第4 装甲师在第3装甲师之后跟进。我暴露了东翼的安全,须通过采取进攻并将敌人击退来加以保障。”
8 月25日凌晨5 时,第2 装甲集群由行进间向南发起进攻……
在此期间,南方集团军群的情况如何呢?
苏第5 集团军司令部在戈梅利会战结束后认识到,坚守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南部边缘阵地,从作战上讲已不适宜。从8 月21日起,在牵制xìng作战和艰苦的后卫战斗的掩护下,该集团军开始有计划地慢慢与德军脱离接触并撤向第聂伯河。
南方集团军群发现苏军在撤退,遂命令第6 集团军实施追击。第6 集团军在此期间已得到其他地段部队的补充,其北翼兵力已与敌人旗鼓相当。8 月21日黄昏,该集团军的势态如下:
第213 警卫师从西部进入了辽阔的普里皮亚特地区,孤立无援。第17军位于科罗斯坚地段。新补充的党卫军骑兵旅负责警卫左翼的外缘。位于中央的军是该集团军北翼的重点。位于科罗斯坚和马林之间的第51军在这一天下辖(从左至右)第98、113 、111 步兵师。在第二线,正在待命或开进的有:第262 、298 步兵师和第11装甲师。第34军级司令部下辖第296 和第168 步兵师。防守着直到基辅西部的地段。
我军在8 月21日、22日进行的空中侦察发现,敌人正仓皇向东撤退。但敌人在西南方向留置了强大后卫部队,企图欺骗我军,隐蔽其撤退行动。经过一个星期的战斗,第6 集团军司令部在北翼第一次赢得了行动自由。位于翼侧的两个军受命立即向东北方向发起进攻,直指第聂伯河。第17和第51军内翼进展神速,已突人北面无设防地区。第17军奉命留在该方向上,第62步兵师沿科罗斯坚- 奥夫鲁奇铁路线推进,而第51军则将进攻的矛头转向了东方,有些敌人已由撤退变成了逃窜,所以翌日的进攻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第17军由奥夫鲁奇东面向普里皮亚特推进。第164 师第1 步兵团(lún茨少校)和第2 步兵团(法施中校)以强攻拿下了奥夫鲁奇城,第62步兵师派出一支先遣支队,沿铁路通过沼泽地继续向莫济里挺进。第51军也打开了一个缺口,继而经基辅北部苏军部队的近旁向东实施突击。第11装甲师越过己方步兵的战线,驰向捷捷列夫河,攻占了加尔诺斯泰波尔,接着其先遣支队在加尔诺斯泰波以东通过了完好无损的第聂伯河大桥(但是,敌人仍可利用飞机和pào艇zhà毁桥梁并暂时切断德军的补给)。这一战绩给第44军级司令部以极大鼓舞,它已开始将西北方向上的守敌——(从右至左)第87、171 步兵师、第28山地师和第81机械化师——压向第聂伯河。这样,基辅就被从北面封锁了。
从此时起,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开始积极参与作战指挥。它从苏第5 集团军的撤退和中央集团军群为向南进攻而进行的准备活动中,发现了转入进攻、突破敌第聂伯河阵地和向哈尔科夫方向突击的有利时机。
8 月23日,南方集团军群命令(指挥处第1718/41号文件,绝密)第6 集团军,不仅要在基辅北部渡过第聂伯河,而且还要强渡杰斯纳河,尔后,以左翼经科泽列茨向亚文亦进攻,以便在这里与第2 集团军的部队建立联系,基辅可暂且搁置不理,等苏联人自动撤出后再予以占领。
这样,第6 集团军北翼的进攻矛头便直接指向了东方和东南方向,陆军总司令部不同意这一命令,倾向于让第6 集团军继续向北和东北方向推进,以策应第2 集团军对切尔尼戈夫的进攻。这一分歧持续了三四天,直到8 月27日哈尔德大将与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步兵上将冯·佐登施特恩通过电话进行jiāo谈之后,才得以消除。
8 月24日,基辅北部的情况继续向有利于德军的方向发展。第11装甲师的先遣支队立即由第聂伯河桥头堡向东实施突击,已逼近奥斯捷尔地区的杰斯纳河。第111步兵师师长施塔普夫中将指挥的快速战斗群受命在这里强渡杰斯纳河。苏军发现其基辅北部的部队有被包围的危险,遂于昼间将其撤至第聂河东岸。第44步兵师已进抵德梅尔附近的第聂伯河,距位于南部的基辅20公里。
南方集团军群8 月24日的形势分析报告(指挥处第1822/41号文件,绝密)称:
“……从河口到基辅南部的第聂伯河两岸已牢牢掌握在德军手中。与此同时,已有迹象表明,在加尔诺斯泰波尔附近渡河似有可能。此举虽然可能在杰斯纳河地段遇到敌人新的抵抗,但必然会给红军在基辅附近的防守带来影响,如果中央集团军群将部分兵力使用在切尔尼戈夫,那么,就在可能与第17集团军在克列缅楚格及其北部的波河遥相呼应,从而促成红军第聂伯河防线的崩溃和苏拉河沿岸苏军正在构筑的阵地的瓦解……”
这个充满乐观情绪的形势分析报告似乎在第二天就得到了应验,第6 集团军北翼进展顺利。第17军的一个战斗群经叶利斯克向莫济里突击,第一次沟通了自6 月22日以来两个集团军群在普里皮亚特地区一直尚未建立的联系。
第11装甲师和第111 步兵师在向杰斯纳河推进的过程中,遇到苏军强有力的反突击。但并未能阻止德军扩大加尔诺斯泰波尔附近的第聂伯河桥头。在加尔诺斯泰波尔南部,第34军级司令部正接近第聂伯河。第262 步兵师第482 步兵团第1 营(梅茨格少校)已进至德姆尔东部格洛博夫卡附近的第聂伯河畔。敌人用pào艇pào击正在接近的德军步兵。泰默尔少尉(第482 步兵团第3 营)立即命令将反坦克pào运到河岸,并用一门37毫米反坦克pào击毁敌人一艘pào艇,敌pào艇随即撤走。
南方集团军群攻占了除基辅两侧以外的整个第聂伯河沿岸。但苏第5 集团军逃掉了。俄国最高统帅部成功地(根据情况判断)对德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隐蔽了撤退企图,突然从全线撤退”。
苏第5 集团军从战争bào发的第一天起就对德第6 集团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现在虽被击溃,但尚未受到致命打击,正加紧在杰斯纳河后面休整部队,力图坚守该地段。
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认为,苏第5 集团军为保住基辅桥头堡将不惜同德军进行决战。因此,对基辅必须予以特别的注意。基辅是通往东方的紧锁着的大门。如果南方集团军群能成功地继续保持其北翼的进攻势头,同时,又能从第聂伯河中游诸桥头堡向前实施猛烈突击,从而对敌防线形成钳形攻势,那么,基辅也可能成为一场大规模作战的转折点。
集团军群从南向北实施的进攻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从北向南实施的突击却遇到了重重困难。加尔诺斯泰波尔桥头堡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利用。经普里皮亚特地区到加尔诺斯泰波尔,只有一条可以利用的路堤,不能同时通过大量兵力。部队虽然可以从第聂伯河桥头堡向前推进,但是走不了几公里,杰斯纳河这个同样困难的障碍就会挡住去路。因此,只有中央集团军群在杰斯纳河以东投入强大部队,北翼才得以向前推进。
为此,第2 装甲集群开始向南实施突击。冯·龙德施泰特元帅希望对这次计划歼灭敌人一个集团军的大纵深作战拥有全部指挥权。因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向陆军总司令部建议——以后又多次建议……将第3 集团军和第2 装甲集群拨给它指挥。陆军总司令部以协调整个东线战争为由拒绝了这一建议。
南方集团军群正在积极筹划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8 月27日,它打电报(指挥处第1839/41号,绝密)向陆军总司令部建议,为了与第6 集团军和第2 集团军协同动作,第17集团军应从克列缅楚格附近正在形成的桥头堡出发,经过卢布内,向西北方向实施突击,而第1 装甲集群则应在沃尔斯克拉河与普西奥尔之间向北进攻,以便与第2 装甲集群会合。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8 月27日认为,第2 集团军的进攻和本集团军群由克列缅楚格地区发起的进攻,可能使第6 集团军的推进更易于进行。冯·龙德施泰特元帅和他的参谋长估计,苏军将向苏拉河撤退,并且只有到达该处后才能再次投入战斗。陆军总司令部的意见则不同。鉴于敌人到处都在撤退,它命令第2 集团军停止前进。陆军总司令部认为,必须为最后向莫斯科大举进攻而保存中央集团军群的实力。
于是,南方集团军群又建议,第17集团军在成功地渡过第聂伯河后,应与中央集团军群的南翼协同作战。南方集团军群为这次进攻拟订了第一批计划。这些计划特别考虑到了季节的变化。为了将自南向北突入苏军背后所需要的时间减到最低限度,刚占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桥头堡的第1 装甲集群,不应由此地,而应从克列缅楚格地区发起进攻。第17集团军奉命在克列缅楚格扩建桥头堡,第1 装甲集群将从该桥头堡出发,向卢布内方向突击,步兵师负责保障波尔塔瓦方向的翼侧安全。
这时,第聂伯河一线已牢牢掌握在南方集团军群的手中,攻势的第一阶段终于结束了,现在,官兵们正等待着第二阶段的到来,不过,这一阶段的作战将如何实施,向哪个方向发展,确实还无人知晓。师、军和集团军的制图部门正在赶制地图。因为陆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部军用地图测绘部门配发野战部队的地图仅够使用到第聂伯河,所以,当部队到达第聂伯河后,便已没有下一步行动所需要的地图。这是计划这一战局时过于匆忙的又一证据。在这一战局中只有宣传工作一帆风顺。在这种情况下,制图部门只好将缴获和通过其他途径弄到手的40年前沙皇时代的地图(比例尺约1 :126000)进行换算、改制,以应急用。当然,这些地图是错误百出,简直不堪采用。与苏联纯粹有意制造许多错误的新地图相比,这些地图标示的公路、村庄和铁路线更少。
国防军统帅部8 月27日宣布:
“正如专题报道所宣布的,冯·克莱斯特大将指挥的装甲集团军,经过艰苦奋战,已于8 月25日已夺取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桥头堡和该城。在第聂伯河河口附近和基辅南部,仍在第聂伯河西岸作最后抵抗的敌军,有一部分也已在近战中被击败。”
8 月25日,第13装甲师攻占了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其摩托化步兵利用破损的木筏桥飞快地通过了1000米宽的大河。翌日,第60摩托化步兵师完成渡河,替换了第13装甲师的部分部队。8 月30日,第198 步兵师到达东岸,9 月1 日,党卫军“诺曼人”师也到达东岸。
苏第17集团军司令部认为,德军不久将从第聂伯罗彼德罗夫斯克继续发起攻势。为了夺取这个危险的桥头堡,该集团军在第聂伯河突出部集结了大量部队。德军3个师遭到了苏(从右至左)第255 、169 、226 、276 、275 步兵师,第8 装甲师,第26和第28骑兵师的攻击。尽管面对优势之敌,党卫军“诺曼人”师、第60摩托化步兵师和第198 步兵师不仅守住了阵地,而且还将桥头堡向西扩展到了卡缅卡,向北扩展到了基尔琴河,向东扩展到了200 米宽的萨马拉河。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桥头堡远离基辅合围战的战场,在“马肯森集群”(由第3 摩托化军和意大利军编成。前者辖第60摩托化步兵师、第198 步兵师和党卫军“诺曼人”师,后者辖3 个快速师和“托里诺”师)9 月23日从这里向罗斯托夫发起进攻之前,该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