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的一九九九 > 《我的一九九九》正文 15、谁说只能学习好?
    张皓程路过百货商场,买了双白色运动鞋,然后径直骑车回了家。刚到家,换上新鞋子还没走几步。父亲简单给女儿张小莹裹了件棉服,就把她放到自己的三轮车上,然后跟儿子张皓程说他姥爷刚刚骑车子离开这里,让都去他那里吃饭。

    父亲问张皓程是去姥爷家还是去奶奶家,不然一中午两头走太折腾了。

    因为昨天晚上在奶奶家,张皓程已将需要的东西写好字条告诉了老叔,老叔答应白天到单位上班时,打电话预定豆腐和辅料的确切的量,这样比之前豆腐坊随着送的更精准,避免不足或浪费。

    奶奶会按张皓程的要求对上午送到的鲜豆腐进行腌制,所以张皓程中午可以不必去奶奶家了。

    这也是奶奶和老叔的意思,因为张皓程现在正是初三升高中的关键时刻,赚钱贴补家用固然值得称赞,但是得分清孰轻孰重。这样,他中午就可以在家睡会午觉,下午好有精力认真听课。

    这就是亲人,就是亲情,它之所以伟大,因为这种情感总会千方百计的为你着想。

    中午,姥爷家。

    姥爷在屋里边看着电视边陪子女们聊着天,姥姥在厨房里打下手摘青菜,几个妗子忙活着炒菜、做饭,大舅因为家庭历史纷争仍没有来,二舅、三舅、四舅都在家,二舅还主动挑起了炖鱼的大任,三舅在院里几个厢房里找板凳,四舅正在用热水烫白酒,屋里暖和的热炕被下还有几瓶正在被热乎的啤酒。

    张皓程在姥姥家虽然是外姓人,但是作为家里的“高材生”,一直比较受重视,地位不是家族的那两个不争气的哥可以比拟的。尤其当年大学生的地位还比较高,他又是初三考高中的鲤鱼跳龙门阶段。

    姥爷就张皓程母亲一个女儿,有四个儿子,学习上只有小儿子老四还行,可惜当年应届没考上大学,本来还期望第二年老四参加复读继续考,可偏偏第二年家里阴错阳差的有人给介绍对象,两人都很投缘,竟然糊里糊涂的早婚,没有继续参加高考,也成为了真正的农民的儿子。

    因此也成了姥爷的一个遗憾,因为家里没能出一个有文化,能体面工作,吃上公粮的人。不仅姥爷这样,四舅也曾抱怨,他抱怨当年姥爷没有及时提供足额的学费,他才没能及时的去报名复读,后来复读再次参加高考的同学要么去了城市要么本地当官了,其实自己学习真不比他们差。

    张皓程也清楚的记得四舅的故事,他的人缘不错,几个要好的同学也曾回来找过他,彼此相聚,四舅更羡慕他那些吃公粮同学的生活,可惜不在一个层次,没有共同的交集,联系也就越来越少了。

    大舅家有两个儿子,老大初一没念完就退学了,不是因为家庭困难,大舅养长途大挂车,在村里当时的条件相当可以了,更不是因为老大笨。其实老大蛮聪明的,很多游戏都能玩通关,老大是因为太喜欢打游戏而学不进去的,大舅认为既然大儿子不是那块料还不如让他早点干活早点攒娶老婆的钱,所以初一没念完就让他回家干活了。

    老二就是张皓程嘴里的二哥——陈春海,他们俩是同岁却不同级,也不是因为人笨,其实二哥还是比较精明会来事的。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二哥太过于贪玩,他的成绩几乎清一色的不及格,没办法,做了一年的蹲班生,也就是留级了,所以两人之后上学就差了一级。

    生日上,两人相差几天,张皓程还真不清楚,他只知道二哥是正月里的生日,自己是秋天生日。除了大舅家的两个孩子,其他舅家的孩子都比张皓程要小。

    吃饭的时候,家里的孩子能来的都来了。二哥陈春海也回来了,他头发上的那几嘬黄毛,免不得被家里长辈们的一顿批和冷嘲热讽。但他却一副毫不在意的姿态,其实在意又能如何?再中二,也不能跟自己的爷爷、叔叔为这事吵架吧?这里不是学校,不是他身边有一帮人围着、任他发号施令的地方。

    二哥匆匆填了几口饭,然后匆忙离开了,背后响起了大妗子的叮嘱:“像人家皓程一样回家看看书,别跟那帮臭小子混了,他们除了瞎闹胡花钱,还能懂啥?有啥好处!”尽管大妗子明知自己的话苍白无力,但她仍控制不住对儿子的教导。

    二哥陈春海没有理会,他一个人默默的往家走,张皓程紧紧跟随着。张皓程虽然自知挺无趣,上辈子他肯定不会这么做,只会自顾自的好好学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辈子他不会这样了,他要过一个对自己对家人对朋友无悔的人生。

    大舅出车了,他的大儿子跟着去压车了,听说父子跑的长途。大舅院子门口,已经堆了好多自行车。

    “皓程,你跟着我干嘛?”

    陈春海突然发现大姑家的表弟跟在自己后面。

    “跟你玩啊。”

    “你,跟我玩?”

    陈春海满脸的疑惑,两个人:一个学校淘气捣蛋的混头儿,一个整天好学的文静大书生。

    两个不同类型的人,能玩到一起吗?真的能玩到一起吗?

    “哥,还不让我进你家门了?”

    “那倒不是,进来吧!”

    进了屋子,呜呜嚷嚷一堆乱七八糟的少年,从他们的扮相上,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们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都是家长们头疼的对象。

    “运动鞋新买的?”二哥中午吃饭时太过匆忙,没有注意到表弟的脚下,现在眼前突然一亮。

    “今天中午买的。”

    “多少钱?”

    “一百二。”

    “皮的吧?”

    “应该是。”

    那个时候的运动鞋模样都差不多,学生里穿的起耐克的毕竟少,尤其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小县城的乡镇初中,大多还是没啥名字的运动鞋。

    二哥陈春海瞅着新鞋,又仔细打量着自己这个表弟。衣服仍是一身土气的“好学生”,突然想到了什么,咧嘴一笑道:“兜里还有钱不?”

    “你想要多少?”

    “一两百,有不?”

    二哥在讨好式的笑,其他人也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张皓程这个跟他们有点格格不入,但可能有钱的书呆子身上。

    “我妈给我钱买的鞋子,交了钱兜里还剩下九块六,都给你吧!”

    张皓程回答时,性子一直跟温顺,表情一直很谦和,态度一直很真诚。

    二哥皱了皱眉头,他家条件不错,自己还不缺这几个钱,叹了口气,略有不满的说道:“算了吧!这点钱你还是留着吧!”

    坐在炕里头的瘦高少年无意中叹道:“外面找人,没个三头五百的,人家也不赏脸啊!”

    张皓程猜的不错,不缺吃穿的二哥果然再动歪脑筋。

    二哥眼神又撇向了自己表弟,满脸疑惑的继续问道:“我看你晚上那个炸臭豆腐摊挺赚钱的啊!”

    “是啊!赚点钱。”张皓程毫不避讳。

    然后他又讨好似得乐了:“那你兜里没钱?”

    “二哥,你也看到了,上面写的是周奶奶臭豆腐,配料是我奶奶做的,这个是关键部分,我就是放学没事儿帮着老太太卖臭豆腐,奶奶答应会不定期的给我点钱,用于补充我上学的费用,算是勤工俭学吧,可是还没发呢。”

    陈春海半信半疑,可是又不得不认同,因为他觉得自己这个文弱表弟能厉害到哪去,不可能独自张罗并且撑起一个摊,要是那样,学习好又能搞事,那还了得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