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操作下,艺人以个人名义签下的合同,一般属于劳动报酬所得,超过5w的部分,税率是40%。
以杨炎炎这次300万的演出费来算,那他要交的税费就是300万*40%-7000,约等于120万,这已经快到他一半的收入了。
莫名其妙就少挣了一半的钱,没有几个人会是心甘情愿的,所以艺人们便开始了各种“合理避税”的操作。
首先是要求合作方算税后报酬,也就是说,他们要求自己到手的必须是真金白银,税费得由合作方去承担。
可合作方也不傻:我特么已经花这么多钱请你,还得给你交税?那这税费只能是从你的报酬中扣了。
艺人发现该挣到的钱还是没挣到,只好又想起了其他的办法。
最常见的方式是:注册公司、工作室,或者干脆移民。
找一个低税率,或是有优惠政策的地方,注册一个公司(工作室),把劳动报酬所得,转化成了企业赋税。
后者税率本就比前者低,加上一些优惠政策,再做一些减税行为,比如慈善,本是40%的税率,通过一系列操作后,甚至可以“合理”的规避到20%以下。
而移民就更方便了,入籍低税甚至是无税国家,在华国境内的收入便只需承担有限纳税义务,轻轻松松就把钱“拿了回来”。
此外还有通过调整支付方式来达到避税的效果的。比如把片酬转成股权、红利、投资;把演出费算作制作费、咨询费等等。
你见过的没见过的避税方式,在娱乐圈都能见到,这是绝对一个避税的先锋行业。
除了以上所述,还有一个比较危险的操作,那就是“大小合同”,又称“阴阳合同”。
合作双方签订两份金额不同的合同,一份金额较小的“阳合同”,用来向主管机关备案登记纳税;一份金额较高的“阴合同”,这是双方交易的真实数额,密不外宣。
这种方式其实很危险,因为一旦有一方违约,那所谓的“阴合同”其实是没有法律效应的。
但是它操作简单,避税程度高,而且大家都是“文明人”,约定好的事,怎么会轻易违背呢?
所以还是有不少人采用所谓的“阴阳合同”,比如王艳丽,或者说是节目组。
杨炎炎现在一没经纪公司,二没个人工作室,想要避税麻烦的很,而且他这合同又签的急,很多操作也来不及弄。
所以王艳丽谈合同时,跟节目组要求的是税后报酬;但节目组自然不肯,300万的税后演出费,他们得交200万的税费,都够再请一个杨炎炎的了。
最后双方商讨研究之后,就弄出了这两式四份的“阴阳合同”;反正这是你好我好的事,至于“大家”就别管它了。
杨炎炎看到合同时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但并没放在心上,因为这在娱乐圈算是比较常见的。
可他没放在心上,系统却是强行给摁在了他心上。
他看了看两份合同的金额,一份是20万,另一份是280万;原本近120万的税费,现在直接“避”到了7万多,难怪连一些大明星也会铤而走险。
“李制片,将这两份合同整合到一份吧,金额就写300万,税费方面我自己来承担。”杨炎炎说的风轻云淡,但心里却在隐隐作痛,毕竟这是100多万呐!
其实他要是愿意跟李志明扯扯皮,报酬方面或许能再高点;可这李志明显然是个“不粘锅”,扯起来只会没完没了。
他干脆大方点,直接把税费揽下来,免得这李志明名堂多。
李志明很钦佩似的看了他一眼:“不愧是能唱出向天再借五百年的人,炎炎老师这番爱国之情,真是让人佩服。国家要是能多出几个像”
“李制片,时间也不早了,吕导那边还等着我去彩排,你还是先弄合同吧。”杨炎炎算是知道吕蓬为什么刚才不让这李志明说话了,他现在也不想听。
李志明又是尴尬一笑,点头道:“那好,我现在去打印新合同,炎炎老师稍等,我办公室就有打印机,马上就能弄好,只需要几分钟。”
这人废话是真的多。杨炎炎干脆不搭理他了,只是点了点头。
李志明终于没再说话,跑去办工桌后面摆弄起来。
王艳丽看了一眼杨炎炎,想说点什么,但却又没说,最后看向了李志明道:“李制片,既然合同要重新打印,那就顺带将我刚才说的那条也附上吧。”
李志明犹豫着道:“这合同条款是你跟吕导商量出来的,我这要是冒然改动,恐怕不大好吧?要不你还是请吕导来核对一下,只要吕导确认”
“李制片,我让你将两份合同整合到一份时,你怎么就不说要吕导同意了呢?”杨炎炎再度打断了他。
“这”李志明故作思索了良久才开口道:“这条款一般合同里也有,我就给加上吧。”
这真是个典型的体制内人物,明明是一支水性笔就能写好的东西,非得端出笔墨纸砚来慢慢磨墨汁,磨好了墨汁到头来又特么不会毛笔字,还是得用水性笔来写。
难怪那个吕蓬一副看不上他的样子,“艺术家”最怕的不就是这群“体制人”?前者讲个性,后者讲规则,这是真正的鸡同鸭讲。
这么看来,那吕蓬刚才不耐烦的出门,不就是真性情的表现?而这李志明看似处处有礼,可不是些“太极招数”,表面功夫?
这还真应了那句,知人知面不知心。
杨炎炎觉得,与其让他面对吕蓬那样的真性情,他还不如多看看李志明这样的伪君子。
是的,顺序没错。
俗话都说了,打人不打脸,可“真性情”最爱的就是打脸。
伪君子虽会背后捅刀,但伤的也只是背后,无损颜值;可真性情却会当面给人难堪,让你颜面无存,他还自觉光荣。
几分钟后,李志明把新合同打印了出来,王艳丽又认真的检查了一遍后,这才递给杨炎炎签了字。
之后,杨炎炎给了李志明一个账户,要他把演出费打到里面,李志明左眼看右眼,右眼看左眼的想转移话题。
杨炎炎直截了当的说道:“钱什么时候到位,我什么时候开工。”
李志明当场便领着他们去了财务部门,将演出费结算了。
杨炎炎是真无奈了,早晚都要做的事,拖个什么劲呢?越早解决不是大家都轻松吗?
也不对,死也是早晚的,不可能现在就去死了吧?
难怪这类人就像拖着不想死一样的拖着不给人办事,或许要他们做事就是让他们去死?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