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以文为道 > 《以文为道》正文 第二章 我们不一样
    没有认真听得三个人分别是李成蹊、君笑和许菀。

    李成蹊陷入懵逼状态,文学省考是什么鬼?大家怎么如此重视?和高考有什么区别?

    君笑和许菀是因为惋惜,文学省考名单出来,意味着报名截止,而李成蹊真的没有参加。

    就是一瞬间,李成蹊明白了其中的逻辑。

    这里和地球上的文学方面是有些不同的,华夏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华夏文明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特地把文学从大学的专业中摘选出来。

    官方和民间大佬携手把文学划分为六种境界。

    云起、摘星、凌绝、悠然、穷理、从圣。

    同时制定了完善的考核体系。

    文学省考就是踏入云起境的考核,每年一次,在六月底进行。

    与此同时,对应的福利体系十分优越,比如通过省考之后国家提供学费住宿和生活补助以及文学经费,到达摘星境之后国家提供工作岗位和住房安排。

    除了物质方面,文学还能够带来的是名声地位和金钱的全方面提高,如果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条件下创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所带来的收入和名声是无法比拟的。

    起初省考的条件就一条:高三毕业生。宽松标准造成的后果就是,第一次文学省考参加学生之多,超过了可控范围。

    毕竟年轻的时候,都喜欢把自己想象成一位作家。

    都觉得自己“文思如尿崩”来着。

    甚至于还出现了“对不起,没关系,放个屁,臭臭你”,以及“因为所以,科学道理”之类的儿歌。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重现,省考之前会进行两次筛选考试,并且增加数额不菲的报名费。

    经过最初几年,报名参加考试的大部分都是自认不菲的学生。

    ……

    ……

    林班长觉得自己就才华不菲,他甚至已经预想到,顺利考入,包吃包住,一书惊人,万人追捧。

    似乎他这样做是有理论依据的,他写的东西在文学社的报纸上经常出现,显然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文学社主编是发国人的小孩。

    果然第一个名字就是林班长,他得意地摇了摇脑袋,突然之间觉得自己有些飘飘然,两个月以后,自己一手重点大学通知书,一手文学院录取通知书,然后露出很难决绝的样子,轻轻说一句:“看上去哪边都很需要我!”李成蹊是否退学也可以暂时忽略。

    “王沼言,张敏,姚鹏,江云……”张文树一口气念完了九个名字停了下来。

    往年每个班差不多也是这个数。

    除了林班长其他人看起来都有点羞涩,身边的人也都轻声说笑几句。

    张文树用手叩了一下黑板,说道:“还有李成蹊。”

    李成蹊回忆完关于文学考试的相关记忆,觉得这个制度着实不错,管吃管住,还有经费补助,大学哪有这待遇?参加文学考试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重要的是,他似乎拥有一个听起来有些不耻的手段:

    是的如你们所料—地球上1493年10月12号以后的文学作品在这里全都没有出现,因为这里的历史在这一天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穿越之前的李成蹊自愿脱离英雄联盟这款游戏之后(段位无法再降,找代练被封了三年)。整日在图书馆打发时间,主要原因是因为热爱学习,次要原因是图书馆有空调,绝对和图书馆整理书籍的可爱学妹没有任何关系。

    碍于这个原因,倒是清楚的记得,地球上1492年10月12日的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李成蹊分析,文学作品的消失,可能是历史时间不同,由蝴蝶效应所引起的。

    他上辈子的经验告诉他一个道理:努力只可能脱贫,绝对很难致富。就算往上走一个阶层,往上看时你还是在最底层,没有意义。

    既然这辈子有这个机会,就必须要把握住。

    往实了说就叫做不要脸。

    不过既然这张脸已经如此完美,以前的那张脸不要也罢。

    李成蹊想到这里,张文树正好念到他的名字,根据记忆他并没有报名。

    当然这并不代表原本身体的主人对于文学没有想法,文学院招生除了考核之外,还有一条很少有人用的方法—自己推荐自己,写一篇文章看看是否能入人家的法眼。

    李成蹊曾经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万字左右的东西,包括诗歌和散文小说,文学院十分感动含情脉脉的回了四个字:谢谢参与。

    这件事只有两个人知道,另一个不是君笑。

    而是班主任张文树,原本身体的主人不知道自荐文章的回信,都是两份,一份给本人,一份给学校。

    张文树收到另一份,正是这封回信,让他重新扬起对李成蹊的信心,他一直认为李成蹊是有天分的,甚至经常当面鼓励。

    其中的真心和宽慰那种虽然很努力但收获不高的同学,还是有些不一样。

    张文树和李成蹊的父亲是朋友,他本来也对李成蹊死心了,毕竟屡教不改,多次调戏校规校纪。由于这封信让张文树看到李成蹊有着想法的,所以他出面用自己的老师名誉作保证,减轻处分,最后保李成蹊一次,同时在报名单添上了李成蹊的名字。

    李成蹊也想通了这一点,旁观者清这句话是有它的道理的。

    李成蹊和张文树对着看了一眼。

    “当然现阶段最重要的还是高考,我还是要把你们已经听烦了的话再说一次,‘高考是最后一次不看脸的竞争’。还有那些要参加文学省考的,也要努力,做两手打算总不会错的。”张文树缓缓说道。

    李成蹊听的是前半句,他琢磨,这不看脸的竞争还是不参加了,让他失去了竞争优势。

    还是不要脸的参加文学省考的好。

    林班长本来抑制的怒火重新爆发了,他觉得李成蹊连语文作文都写的女里女气的,连文章都没写过一篇,怎么会产生参加文考这种不自量力的想法。在林班长看来这叫没有自知之明,而他最擅长的就是教人如何认识自己。

    张文树离开之前叫林班长下课到办公室一趟。

    君笑竖了竖大拇指,继续修习人体和木制桌具的焊接课程。

    许菀也不经意间的笑了笑,转着铅笔正在对历史测验的答案,然后眉头皱了皱,李成蹊瞥了一眼:

    a、不符合题意

    c、与事实不符

    d、材料中没有任何体现

    因此答案选b

    李成蹊不由得想起那时高中历史老师扬起的和答案一模一样的笑容,无奈的笑了笑。

    许菀问道:“这题你知道?”

    李成蹊道:“我感觉也是选b,怎么解释呢,你还是没有把课本完全理解透彻。”

    许菀笑道:“才不信你。”

    ……

    ……

    看到历史,李成蹊想着还是认真确认一下。

    李成蹊虽然不爱学习,书倒是放的整整齐齐,用书夹夹成一排。

    抽出世界史,第88页上十分准确的1493年10月12日发现了新大陆,实实在在的比地球晚了一年,这页书右上方有一块长方形的知识拓展,李成蹊发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哥伦布1492年前往美洲的航行中,大雾之中,航队迷失方向,突然天空之中神明出现,为他们指了道路。

    虽然是回家的路,当时船队认为是神明阻止了这次航行,并感谢神明让他们安全回家,第二年的航行中到达了美洲。”

    最下面有句话:这是人类史上最帅气的路痴神明。

    李成蹊突然想起自己做的梦,有两个最清晰的片段,其中一个就是他漂浮在一个充满雾气的长河上,一个操着英语的汉子让李成蹊指路。另一个片段李成蹊觉得只有一句话形容—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

    冥冥之中李成蹊觉得有点神奇,不过这也仅仅是想着自娱自乐而已,毕竟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也是存在的,比如历史书中众所周知,描述人类是如何从猿类进化成了今天样子的过程的图。

    出处是一本叫做“early an“的书。书中列举了古猿类在内的15种猿类,图片上方还标注了各个物种的出现和持续的时间。这张图需要五页纸才能完整展现,折叠后就成了教科书上的样子。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