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林寺,在元代后,常住院(和尚居住的地方)分成了东、西、南、北四个院,并且各院宗师自掌门户、特别在武功方面,各自收徒,秘传单传,彼此保密,造成了即使同是少林寺和尚,师傅不同,所学到的功夫也有差别的局面,这种现象一直流传到如今。“少林七十二艺”,就是在上面所谈的背景下出现的。那是在1934年,有个叫金警钟的先生到少林寺访问,与当时的少林寺方丈、远近闻名的武术高手妙兴大和尚切磋武艺,取其精华,并根据少林寺旧有三十六硬功、三十六柔功之说,以及自己的武功底子,编著了《少林七十二艺》一书,从此有了“少林七十二艺”之说。但是它毕竟大部分取材于妙兴和尚,而妙兴和尚仅为少林寺西院武功的代表,所以,很难全部代表少林寺武功。
之后的“少林七十二艺”
继金先生之后,南院的贞俊、贞绪等和尚也编著了“少林七十二艺”。此后的永祥大师亦编写了“七十二艺”,他们相同之处是都列出了七十二种功夫,皆取名“七十二艺”,但在内容上各有特点。永祥和尚为现代人,是西院子孙,他在继承金先生“七十二艺”基础上,吸收南院之长,将原书做了增删,补充了各种功夫的练法,内容十分详细,语言也较为通俗。可以说他很好地总结了少林内外功,堪称“少林正宗七十二艺”。
少林和尚们练的七十二艺
除大部与妙兴所谈,金警钟先生所著的七十二艺
少林功夫--刀枪不入
相同之外,不同的有铜砂掌、腿踢功、蛇行功、铁珠带、石桩功、旋风掌、金龙手、斩魔剑功、玄空拳、金砂掌、五毒追杀掌、金铲指功、跑板功、金刀换掌功、闪战功、千层纸功、追风掌功和轻悬功等。另外与南院七十二艺不同者还有心意把、铁身靠、千斤脚、流星腿、倒挂金玉瓶、后弹功、丈外制人、深夜降妖等。
名称
少林七十二艺的名称分别是铁臂功、排打功、铁扫帚功、足射功、腿踢功、铜砂掌(竹叶手)、蛇形术(蜈蚣跳)、提千斤、罗汉功、铁头功、四段功、铁布衫功、双锁功、上罐功、石锁功、铁珠袋、千斤闸、鞭劲功、分水功、玉带功、鹰翼功、跳跃法(登高超远法)、霸王肘、一指金刚法、拔钉功、一指禅功、石椿功、金钟罩、铁牛功、旋风掌、卧虎功、拔山功、金龙手、推山掌、踢椿功、鹰爪功、斩魔剑、玄空拳、金砂掌(摩擦术)、铁砂掌、飞行功、枪刀不入法、五毒追砂掌(五毒手)、飞檐走壁法、一线穿、蹿纵术、金铲指、揭谛功、梅花椿、拈花功、螳螂爪、跑板功、闪战法、金刀换掌功、轻身术、铁膝功、陆地飞行术、穿廉功、浪裹功(泅水术)、点石功、琵琶功、柔骨功、壁虎游墙术、门裆功、翻腾术、布袋功、蛤蟆功、千层纸功、弹子功、锁指功、追风掌功、软玄功。[1]
基本功夫
七十二艺耳目基本功夫悬金钱
悬金钱乃练耳目之听视力,与防敌人袭击之法也。可取旧铜钱二枚(代孔者),以细丝线系于梁间,高与目齐。练时先立于铜钱前,以手推钱,使自眼前飞过,而习不瞬。再背身习听风之功,久之效乃大著。遇警之时,交手之际,自能临机应斗;
少林
再出绝艺各种功夫,则无不致胜矣。
七十二艺手上基本功夫打纸墩
打纸墩乃习拍打之阳劲也,其练法至简且易,将厚纸平迭三四寸,方七八寸,安置于坚实凳上,或桌角,以拳、掌、指、肘,颠倒击之。两足互换活步,随意击之,打之,拍之,插之,切之,削之,用种种手法,想象敌人来攻,一面破之,一面攻而取之。如此习之百日,则初步功成;再百日,则第二步功成;一年之后,则全功成矣。至是一掌到处,有如疾风暴雨,击中敌身,轻则仆,重则伤,惟不能致命。然其阳刚之劲,确令人不可捉摸。北五省习此功夫者颇多,此功成后,再习其他手上功夫,则进步有不可思议之效也,盖亦技击家不可少之基本功夫也。
金刚圈
金刚圈乃习五指拈捏之劲也,传于南七省。用具凡二,以铁所为,每重八斤,左右各一。初习者,可重四斤,其形如小儿游戏之滚铁环,每日捏转之;功成两指(拇指
少林功夫
、食指)有如钢钩,亦拳家之基本功夫也。
悬棉捶
悬棉捶乃习眼力与手上练准之功夫也,其练法至简且易。棉花少许揉为圆球,以丝线系于梁间,或以一指(一指金刚法、一指禅),或以二指(点石功),或以掌(仙人掌),或以拳(阴拳功),点打之,或以枪、刀、剑、棍等器击刺之。初则不易命中,久之自能随心所欲,待能点打击刺一一命中时,再闭目习之,亦能自如者,则成功矣。与人交手之际,则致胜易如反掌。此法日本拳术家多袭用之,故其临敌也,每易致胜。
七十二艺劲力基本功夫木人
木人功夫乃少林七十二艺之根基艺业,幸勿忽视。其练法亦极简易,取直径六寸、长九尺之圆木一根(枣木、榆木为宜),埋土中三尺五寸,外露五尺五寸,于顶端下一尺处,装一横木,长三尺二寸,直径一寸六分,其形如基督之十字架。装妥后,即如一人,横木即其手,上余一尺之高即其首,中为胸腹,下为腿足,故此等处。均需皮包裹之。习者立木人前,或推或捋,或抱或挤,或以指掌点打上部,或臀胯挤靠中部,或以足踢踩下部。总之想象人身各部,施以手法,均无不可,乃习全身劲力,手足应用之法也。此功亦必有恒,忌用暴力,每于清晨舒筋后习之。始再习七十二艺中之功夫或其他拳脚,如以木人习点穴术,亦无不可云。
特点
少林功夫
凡习功夫者,不论软功硬功,胥以凝神固精,静心敛气为主。欲凝神固精静心敛气,又非排除一切思虑,骗除一切隐疾,不能成就。以下所举诸端皆备,有病者依法调治,无病者使内脏坚实,气沛体充,成功较易,收效较速;否则内疾不除,外邪易犯,纵使日习不辍,非但不易望其有成,抑且因此受其贼害。故世人往往言习跌坐者,易成白痴;习吐纳者,易成痨瘵。此皆未能先行内外功,调治内脏,不得其道,致外邪侵贼,内疾增盛,至成种种奇症,而不可以救药也。以下所举十要、十忌、十七伤等,皆为治脏强身法中最要关键。习者务宜牢记在心,处处留意。迨内脏既坚固,然后再依七十二艺中之四段功,逐段练习,必能达到目的。惟练习四段功时,亦须按部就班,不可间断,不可遗漏,每日以子午二时各行为最佳。盖子过阳生,午过阴生,合阴阳二气而融会之,则混然成太极之象,神思宁静,机械不作一切杂念,末由而兴混元一气,功自易成。若每日行一次者,则须于子后午前行之,其明约在清晨六七点钟为最宜;盖此时乃阴阳交泰之时,犹得气之盛也。除此二时期外,若任意行之,必无利益。再在行功之地点,宜幽静无杂声杂色之地为佳。若尘幕中大非其道,盖一有杂色瞩于耳目,神必乱,气必散,神乱气散,而能成功者难矣。再四段功以柔为主,不宜有矫柔刚劲之气,不宜有贪多务求之心,不可犯十忌、十七伤,否则不弄到以白痴痨瘵而损其身心不止也。以上所述皆系理所必然,非作者矜奇眩异,故作此危词以耸人听闻也。
版本一
01、铁臂功02、排打功03、铁扫帚功04、足射功
05、腿踢功06、铜砂掌07、蛇行术(蜈蚣跳)08、提千斤
09、罗汉功 10、铁头功11、四段功12、铁布衫功
13、双锁功14、上罐功 15、石锁功16、铁珠袋
17、千斤闸18、鞭劲法19、分水功20、玉带功
21、鹰翼功22、跳跃法23、霸王肘24、一指金刚法
25、拔钉功26、一指禅功27、石桩功28、金钟罩
29、铁牛功30、旋风掌31、卧虎功32、拔山功
33、合盘掌34、推山掌35、踢桩功36、鹰爪功
37、斩魔剑38、玄空拳39、金砂掌40、铁砂掌
41、飞行功42、枪刀不入法43、五毒追砂掌44、飞檐走壁法
45、一线穿46、穿纵术 47、金铲指48、揭谛功
49、梅花桩50、捻花功51、螳螂爪52、跑板功
53、闪战法54、金刀换掌功55、轻身术56、铁膝功
57、陆地飞行术58、穿窗功59、泅水术60、点石功
61、琵琶功62、柔骨功 63、壁虎游墙术64、门裆功
65、翻腾术66、布袋功67、蛤蟆功68、千层纸功
69、弹子拳70、锁指功71、追风掌功72、软玄功
少林七十二绝技
(以上转载自德虔、素法、勤炎《少林正宗七十二艺》)[2]
版本二
1日月鞭法
2燃木刀法
3韦陀杵
少林功夫
4风云手
5拈花指
6散花掌
7鹰爪手
8普渡杖
9千叶手
10醉棍
11达摩剑
12龙爪功
13罗汉拳
14伏魔剑
15修罗刀
16韦陀杖
金刚拳
18无常杖
19一指禅
20如影随形腿
21如来千手法
22韦陀掌
23少林弹腿
24寂灭抓
25摩诃指
26慈悲刀
27大力金刚指
少林功夫
28定珠降魔无上神功
29虎爪手
30伏魔杖
31多罗叶指
32魔爪功
33达摩掌
34无相劫指
35大智无定指
36去烦恼指
37因陀罗抓
38少林擒拿十八打
39摩诃指
41一拍两散
42一零八路疯魔杖法
43大力金刚掌
44金刚狮子吼
45金刚不坏体神功
46须弭山掌
47袈裟伏魔功
48擒龙功
49袖里乾坤
50铁布衫
51达摩剑法
52金刚般若掌
53杂阿含功
54易筋经
55金钟罩
56大慈大悲千手式
57普门杖法
56阿罗汉神功
57破衲功
58少林长拳
59罗汉剑法
60心意气混元功
61澄静指
62光明拳
63偏花七星拳
64左右穿花手
65双圈手
66大摔碑手
67菩提刀法
68破戒刀法
67大文殊杖法
68达摩八法神禅杖法
69达摩闭息功
70菩提心法
71降龙伏象功
72如意缩骨功
版本三
1一指金刚法
2双锁功
3足射功
4拔钉功
5抱树功
6四段功
7一指禅功
少林功夫
8铁头功
9铁布衫功
10排打功
11铁扫帚功
12竹叶手
13蜈蚣跳
14提斤斤
15仙人掌
16刚柔法
17朱砂掌
18卧虎功
19泅水术
20千斤闸
21金钟罩
22锁指功
23罗汉功
24壁虎游墙术
25鞭劲法
26琵琶功
27流星桩
28梅花桩
29石锁功
30铁臂功
31弹子拳
32柔骨功
33蛤蟆功
34穿帘功
35鹰爪力
36铁牛功
37鹰翼功
38阳光手
39门裆功
40铁袋功
41揭谛功
42龟背功
43蹿纵术
44轻身术
45铁膝功
46跳跃法
47摩插术
48石柱功
49铁砂掌
50一线穿
51吸阴功
52枪刀不入法
53飞行功
54五毒手
55分水功
56飞檐走壁法
57翻腾术
58柏木桩
59霸王肘
60拈花功
61推山掌
62马鞍功
63玉带功
64阴拳功
65沙包功
66点石功
67拔山功
68螳螂爪
69布袋功
70观音掌
71上罐功
72合盘掌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