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梦回东都 > 第二十六章 你背我下去
    “我也不是什么马列信徒,可我相信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所有对国家富强,对社会发展,对人类进步有益的思想、宗教我都不反对,反之的我都反对。”周复生说完差点噎到,赶紧拿水喝。

    “那你看石窟还感慨什么?”楚子瑜问道。

    “我是感慨这些历史文化的艺术瑰宝惨遭强盗蹂躏破坏,你看看这个龙门石窟现在千疮百孔的样子,百分之八十左右的佛像佛头都没了,和咱们国家这一百多年来惨遭列强荼毒是不是很像,我是感觉有点愤恨、有点感慨、有点悲凉,因为龙门现在的景象就像咱们国家近代的一个缩影,我所感慨的和佛无关。”周复生说道。

    “算了,我说不过你。不过你以后别在什么地方都乱说,让别人听到了,小心有麻烦。”楚子瑜说道。

    “好,我知道了,谢谢你啊”周复生说。

    “不客气”楚子瑜没好气的说到。

    “周复生,你们俩怎么走这么快啊”刘雅静看到周复生两人,打招呼道。

    “药方洞后面的我们都没转,直接过来的”周复生说道。

    “走吧,争取在十二点之前转到香山寺”刘雅静说道。

    “你们去吧,我们俩再歇会”周复生不想跟刘雅静一起,整天咋咋呼呼的,不是周复生喜欢的类型。

    “那你们继续歇着,走啦,余志毅”说完两人往擂鼓台三洞去了。

    “要不咱们也走吧,越来越热了”楚子瑜说道。

    “好”周复生起身拉起楚子瑜也往擂鼓台而去。

    整个擂鼓台因在东山脚下的公路未开通以前,巨石上方是一片平台。传说当年奉先寺竣工时,武则天亲自率百官驾临龙门,主持这次规模盛大的开光仪式,庞大的乐队便在这平台上擂鼓助兴,于是后人便把这里叫做擂鼓台。相临擂鼓台的三个洞叫擂鼓台三洞。

    擂鼓台北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

    中洞又叫“大万五佛像龛”,洞内有一万五千尊小佛,是大周武则天时期的禅宗龛,前壁南侧下部还有武周时期所刻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六门陀罗尼经、佛说阿弥陀经等佛经。

    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南洞的一尊佛像是民国时期从外地移进来的。后壁摩崖上所刻的弥勒佛和二菩萨的佛头被盗,收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看到佛头被盗周复生就是一肚子气,清末民初时期,列强或直接抢夺,或找大盗帮忙盗取,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

    如岳彬、卢芹斋、仇焱之、孙瀛洲之流,为强盗做打手,疯狂盗取贩卖国家文物,龙门被盗取丢失佛像、佛头、石刻壁画等等,多出自这几人之手。恨强盗也更恨这些为虎作伥的卖国贼子。

    经过佛龛密集、造像众多的万佛沟,来到看经寺。看经寺南壁雕刻记载释迦牟尼涅槃后将传法的任务交给摩诃迦叶,然后代代相传,直到菩提达摩共计二十九代传承,第一尊摩柯迦叶一片空白。

    周复生知道这块雕像经过多次拍卖,先英国,后美国,再到加拿大。直到2001年4月加拿大国家美术馆考证发现这是龙门石窟看经寺的造像后,为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而送回我国,如今却还是一片空白。

    高平郡王洞这个号称东山第一的石窟、白居易的“西方净土变”佛龛、千手千眼观音龛、救苦观音龛、精舍等等周复生已经没兴趣看了,无非都是被偷盗被抢夺被破坏。

    楚子瑜看周复生又是这么一副气呼呼的模样,赶紧说道“咱们不看石刻了,我想去香山寺转转”。

    周复生拉起楚子瑜,一口气爬上了香山寺一百六十四级台阶,才松开楚子瑜的手。楚子瑜又气又羞,看看周复生气喘吁吁的样子,又不忍责怪他。周复生只是恨自己的无能为力,想通了也就没什么了。

    “一口气爬上来,出出汗舒不舒服?”周复生笑着说。

    “你想通了?”楚子瑜没回答周复生,而是问了一句。

    “想通了,现在生气也是无谓,以后尽力而为就行了。”周复生还是笑,楚子瑜看看他那样,走到他背后捶了几把。

    “跟你出来玩搞得一肚子气”楚子瑜说话带着哭腔。

    “别哭,别哭,以后再不这样了,开始只是钻了牛角尖,现在想通了。以后都高高兴兴的,别生气了”周复生哄人的本事真是一般。

    “那你一会背我下去”楚子瑜说完脸就红了,自己怎么能说出这种话。

    “好,没问题。”周复生还是笑。

    “看你那傻样,以后再有一次我都不理你了”楚子瑜说着眼睛又红了,刚才跟着周复生一言不发的走了那么久,他生气就不理自己,想想又觉得委屈。

    “好了,别生气了,你不是要逛逛香山寺吗,我陪你逛,再不乱说话,也不发脾气了”周复生哄道,两人才开始转悠起来。

    香山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

    武则天建大周国,在洛阳称帝时重修香山寺,并常到香山寺巡游。

    白居易分司东都任hn尹,曾用为元稹写墓志铭赚来的银两,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就对香山寺大加推崇,香山寺从此名声大振,而白居易也自称“香山居士”,可见其对香山寺的喜爱欣赏之情。

    晚年白居易更是在香山寺度过的,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后来到了清康熙年间香山寺又得以重修。

    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香山寺历经1400多年的沧桑,一直法音绵延,香火鼎盛。

    两人来到乾隆御碑亭,欣赏了乾隆皇帝的题诗,又去看了石楼和九老堂。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