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江水万年长,春夏秋冬四不同;天下熙熙我攘攘,原是小利蝇头翁。
天下有开端,人类有祖先,这个是根植在每个人心中的最大的肯定,也是最大的好奇。
人类自懂事起,都会想象着自己从哪里来,又都想要揭开世界最开始的面纱,所以人类才会聪明的记录下自己传承于长辈的知识,又把自己的时代仔细地记录下来。这一切只为自己的后人能够知道前因后果,希望后人终于有一天可以知道一切真相。
而人类之初,最全最系统性的记载可以说便是《山海经》了。此经乃为天下之始记,文明之开篇。
据《山海经》所记,人类的祖地便是中山,这一点可以根据女娲娘娘的坟冢加以验证。而《山海经》中记载:历儿,冢也,更加详实的记载着人类的发端。
历朝历代,帝王都会整修先祖墓地,并且将祭祀列为国家大典。凡不祭祖者,诚可谓国之首逆,族之不孝至卑也。
因此昊成帝在国富之时,加以祭祖,可谓前有先例,也是水到渠成。
自祭祖之诏下发九州各地以后,宰相王大人可以说劳心费力,不敢倦怠。发数营将士整治祖山,携州郡百官修缮祖祠,征壮丁万千开通官道,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祭祖大典可以按期顺利举行。
壮丁徭役每日挥洒力气,日约三里地,很是辛苦。这天,在修至历山脚下时,众人依然勤恳地挖山填坑,刨土绝林,然而还是被一刻巨大的古树所阻。
古树约合十人之抱,其枝叶繁茂遮天,其根交织数里有余,众人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将此树拔起,将根茎挪出。于是便呈报宰相王朗,寻求良策。
王朗左右思量后,于是飞书文贤王,说出需要武功造诣极高的武林人士相助。
之后文贤王将此中情由了解清楚以后,便与武贤王商量,最后请来了当今武林名望最重的魔山之主申天名和剑阁之主黄眉道人。这二人在江湖中一个内力高深莫测,一个剑术登峰造极,可以说最有可能解决眼前的难题。能请来这两个人,武贤王首先居中协调二人放下江湖成见,然后分别承了魔山和剑阁一个情面,由此他们才得以先后而来。
此时王大人要求众徭役远远回避,场中空无一人。在约定的晌午时分,二人先后来到此地,并没有其他的交谈,便立即摆开架势,分一前一后站定,起手便对着那巨树狂轰乱炸一番。魔主使出九麟伏魔拳,拳拳打在树干根处;黄眉道人剑影层叠,忽而又剑气纵横,剑雨呼啸。
巨树树干顿时木屑翻飞,树影剧烈晃动,好似将要生生炸开一般。此刻围绕着巨树的剑影,越来越清晰,如幻化出万千剑芒般围绕着巨树欢快跃动。
然而,魔主和黄眉道人却突然看到,那些剑芒莫名其妙的瞬间汇入树干之中,随着剑芒消失,巨树轻微的晃动了一会,紧接着轰地一声,巨树瞬间炸开,满天粉屑如飘雪般随风飘落。
巨大的炸裂之力瞬间将魔主和黄眉道人击成重伤,那二人喷出一口鲜血,便缓缓倒下。
就在魔主昏迷的瞬间,依稀看见一个消瘦的黑衣老人闪电般的飞到炸裂之地,然后伸手取出一把约三尺长的寒光阔剑。那黑衣老人轻轻扫视了魔主一眼,便又闪电般离去。
那黑衣老人,顺着中山而行,几个狐跃,便是翻过数个山头,穿过几个峡谷,最后在一个山峦叠嶂的幽深之谷内消失。
山谷内不时传来虎啸狼嚎,慎人之极。老人几个攀爬,便从半山腰一个人高的洞口进入。洞中宽宽长长,壁上刻有众多书法碑记,好似仙家经传,武学圣章,很是玄奥。不多时,便看到有另外一个白衣老者静坐于一石台之上,双目禁闭,气息悠长。
黑衣老者开口道:“阴君,你看看这把剑有何玄妙,刚刚凭触手的感觉,便觉得怕是上古之物,难不成是哪个祖师的器物?”
那白衣老人听闻,便睁眼看了一眼,他细眯着眼睛仔细端详,然后便幽幽的开口说道:“这把应该是上古轩辕剑了。真不知是福是祸,你把这剑拿到这里来,江湖那些小辈自然不会察觉,不过恐怕瞒不住大小昆仑的那几个老怪了。”
白衣又说道:“阳君,你还是趁早把这个剑交出去吧,别引得那几个老怪寻到这里来,打扰了我们清修才好。”
黑衣便回道:“哈哈,不打紧,我先摸索几日,这把剑毕竟不凡,剑体隐隐有戾气将出,在我们手里倒也没事,如果交给那些江湖小儿,恐怕会对苍生不利啊。过几日我们合力将剑体戾气封印了,我再交给那无极小子。对了,无极那小子已经收了那风泉小童做徒弟了。我们的使命也算是开始了啊。”
白衣又道:“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要再次执行一次任务,这种任务可不好做啊,你也吩咐一下无极,让他用点心思,别出了岔子最好,要不然我可要废了他的武功,断了他的造化。”
那黑衣一听,便挖苦道:“别啊,好苗子不容易找,如果在我们坐化之时,没有传人,那不成了不孝之辈了吗?”
那白衣一时哑笑,便不再多言。
同一时间,王大人正带着人迅速地赶往那巨树之地。此前巨树被魔主和黄眉道人轰得一声巨响,王大人便带着虎师几个得力将军前往巨树之地,本以为事情圆满,便欲阻止徭役继续开工之时,赫然发现魔主和黄眉道人双双昏睡在地,走进来却发现二人受了极重的内伤,于是匆忙的安排将军们将二人扶起来,急欲将他们交给武贤王,给他们治伤。却不料,在马车缓缓的出了山脚,准备向大道疾驰时,却被三个黑衣人拦住。
为首一人宽颊翘鼻,面色黑青,面遮黑色纱布。这三人一言不发,便动手抢人,杀了军士,驾着马车弃官道,沿山路往东南而去。
那为首之人说到:“本次奉师尊之命前来寻宝,想不到竟然有人捷足先登,好在先把这两个江湖大佬给掳了去,交给师尊,也不算空手而回。”
另一人说道:“蛇王,我们还是祈祷尊主不要发怒才好,上次蛟王在尼姑庵杀人,竟然失手被杀,事后尊主一怒之下把蛟王的家人杀了个干净,希望我们运气好点吧。”
第三人一开口便发现俨然一女子,听她说道:“唉,只能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中原九州原来卧虎藏龙啊,日后我们行事一定要更加小心了。切莫如三十年前那般,草草收场了。”
为首之人说道:“一会我们拆下车子,只骑着马赶路,别不小心被官府追查到我们的行踪才好。”
“好的,听你的。”二人回道。
却说那天泰宗之主云三阳在往来酒楼住了约莫三天,童掌柜便接到了念谷的回书,然后笑呵呵地找到了云三阳,然后便安排了酒楼的一个寻常伙计,带着云三阳去了念谷。
二人飞马疾驰,一路烟尘滚滚,在经过了一天的赶路后,终于在傍晚时分到了念谷之中。
二人拿着童掌柜的手书,经过守卫盘查,一路便进了念谷之中。
此时距离六月六已不足半月时间,念谷上下为了本次夜宫主招徒可以说尽心尽力。谷内各大关口都挂着极为喜庆的饰品和礼装。
前谷内中央是念谷的忠义大殿,殿前是一块开阔的演武场。此时大殿前摆放着众多椅子板凳,门牌匾书一应俱全。云三阳一路经过,看着念谷的种种布置,竟一时间心中豪情万分,心想着:此次出山竟撞见江湖武林的这一大事,于是心下决定要看看中土武林的一番风采。
云三阳跟着引路人一路直接走到了后谷,刚到后谷门口,便远远看到了心爱的女儿云紫兰朝着他快速跑来。当下心中也是一阵快跑,走至跟前,便将紫兰抱起,不忍放下来。
爱女心切,思女如焚。虽然贵为一宗之主,仍止不住内心的激动,一时间兴奋的在紫兰小脸上亲了几下,而后哈哈大笑。
“紫兰,我听童掌柜说,是那风泉小哥救了你,快告诉爹,那风泉小哥人在何处,爹要好好答谢人家哩。我的宝贝女儿,可是爹爹的心肝肉哩,可受不得一点委屈。”云三阳激动的说道。
“那便是风泉哥哥,爹,我们过去。”紫兰手指着夜宫殿外的一个小男孩说道。
当下,云三阳抱着紫兰朝着那风泉走去。
走至跟前,云三阳便急着说道:“风泉小哥,谢谢你救了我的宝贝女儿,云伯伯在此多谢了。风泉小哥,告诉云伯伯,你想要什么,或者想要云伯伯怎么报答你,你尽管开口,云伯伯一定满足你。”
云三阳说着,便将紫兰放下。在他弯腰将要起身时,顿觉丹田之中一股莫名的轻颤。本来还笑着的脸庞顿时略显僵硬。
心中疑惑的思考着:“怎么会有这种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