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被隐蔽的真相 > 第 20 章
    且专卖店中,也有专门的医生针对“患者”提出建设xìng意见,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器具。

    但现在的专卖店中,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医务出身的人,只是店员的年龄一般相对大些,一般也已婚。

    在xìng玩具市场,最基本的消费群体还是xìng功能障碍者。除了较年轻的人群,也有中、老年人。事实上,据吴晓介绍,购买xìng玩具的年龄,近些年有明显上移的倾向,他认为这是中老年人“xìng需求正在觉醒”的标志。第二大类使用人群是未婚男女或两地分居者。第三大类人群为独身者或女xìng同xìng恋者。“他们选择这样的方式来解决xìng需求。”吴晓说。

    吴氏三兄弟中,吴晓无疑是思想最前卫的。这位从初中就被父亲送进上海重点中学读书的小儿子,说一口绵软的沪语,美式英语也很流畅,他将根据其父兄的计划,到美国主持家族在拉斯维加斯开办的xìng玩具工厂。他说,xìng玩具在美国是非常普通的物品,平均每三户人家中就有一家具备。“打开抽屉就有,很自然的事情。”

    ---------------

    第23节“神秘爱侣”(3)

    ---------------

    吴晓说,xìng玩具就是玩具,儿童有儿童玩具,而chéng rén自然也该有具chéng rén特xìng的玩具。xìng玩具,就是chéng rén玩具之一种。xìng玩具自然是xìng能力不足的一个补充。但是,什么是xìng能力的不足呢?人的yù望是无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xìng能力永远不足。所以,xìng玩具也可以成为一般意义上xìng能力正常者的辅助工具。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一方面,许多禁锢正在打破,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xìng需求成为现实。而xìng玩具的边际究竟何在?尤其是在中国,它的底线又在哪里?这是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最为关注的,因为在国内,某种意义上它仍是一个风险行业。

    记者/朱平豆摄影/朱跃上海、温州报道

    ---------------

    第24节内黄基金会之乱(1)

    ---------------

    河南内黄基金会之乱

    内黄县民政部门开始回收乡镇扶贫基金会公章,但大多数基金会会长像邵某一样,并没有停止吸储和放贷,他们开始单干,实际上蜕变为私人控制的“钱庄”……

    内黄,河南北部,殷墟故乡安阳市下辖的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农业县。

    这个华北平原上再普通不过的小县,在金融监管部门眼中,却鼎鼎大名由于频繁发生恶xìng金融违规事件,内黄被当地人民银行定为金融风险防范重点地区。

    而影响面最大的,却是2003年以来多次发生的基金会之乱。重灾区内黄县井店镇一位副乡长断言:基金会之乱至少让井店镇经济发展水平倒退10年。

    一个村级基金会的命运

    “我都67岁了,全家17万元的钱存到邵某那里取不出来,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患有重病的李朝中叹了口气说。

    邵是一家村级(内黄县井店镇东街)基金会的实际控制人。2004年8月26日,内黄县政府召开了对邵及其妻女的公捕大会。

    而在内黄县,像李朝中这样的人还有不少。

    邵某并不是本地人。30多年前,20多岁的邵才从浙江来到内黄。

    1991年,邵某抓住了命运的稻草这一年,邵主动争取做了经民政部门批准的内黄县井店镇东街基金会的副会长兼会计。

    “最初邵在村里务农时很卖力,直到2003年事发,他给人的印象一直不错:很厚道,不张扬,不吸烟不喝酒,否则村民不可能把钱存到他那里。”一位与他相熟的村民评价说。

    基金会的实际功能是向村民“借钱”,然后再贷出去,赚取利息差。记者从1997年7月内黄《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扶贫互助会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工作通知》中了解到,原来村级、乡级互助会一次借款分别不能超过1000元、2000元,每户累计分别不能超过3000元和6000元。

    作为实际控制人的邵某,在利用贷款上当然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邵先是收购了一个小水泥厂出租经营,尔后将紧挨汤(yīn)濮(阳)铁路线的村木材厂收入囊中,改造成仓库倒手化肥、糖等货物。

    另外,还有不少贷款放给当地和外地的单位和公司,正是这些放贷行为为邵的最终崩盘埋下祸根。

    “1997年8月,邵某嫌税收太高,将公章和社团登记证上缴,然后去鹤壁烟糖公司当了副总经理。”井店镇前民政所所长陈志文说。

    但是,这并没有妨碍邵某继续吸纳存款,只不过具体cāo作者变成邵的妻子赵某和二女儿。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务院下发247号令(《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1998年6月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通过)明令取缔此类基金会组织和业务。但是邵的基金会仍然继续经营,甚至在其他村设立了分部。

    井店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说,1994年7月,邵所在的东街互助会储金在鼎盛期曾高达1000多万元,而当地信用社目前的存款数目也不过如此。

    但是,表面风光的“邵氏钱庄”最终还是出了事。

    2003年10月,东潘井村一位村民到邵某处取钱遭拒,恐慌迅速在村民中蔓延,很快邵某外逃。邵的外逃没有任何迹象,就在邵某外逃当天及前一天,还有村民像往常一样到邵家存钱。

    邵的资金链为什么会断裂呢?

    一位和邵关系密切的村民称,可能是因为两笔大的贷款出了问题:一笔贷向鹤壁市(河南的一个市,与安阳相邻),涉及本息200万元;一笔贷向广州,涉及本金200万元。而当地公安机关6月份的一项统计显示,事发前,邵某的“地下钱庄”未兑付的存款余额是931万元,贷款余额370多万元,其中有560多万元对不上账。

    根据这一数据,邵的基金会不可能追讨回太多资金。

    两任基金会会长的逃与亡

    如果说邵案的“钱庄”是由于经营不善,被市场淘汰的话,那么内黄县总商会民生互助基金会(以下简称总商会基金会)会长武某的外逃和前任会长姜某之死,则更为曲折。

    总商会基金会筹建于1997年12月,1998年2月在内黄县农行开户运作。作为政府委派的正科级公职人员,姜某任该基金会的法定代表人。

    但是,总商会基金会一开始就命运多舛。

    因经营不善,贷款出现较多呆账,从1998年5月到2001年6月,包括安阳市政协委员、内黄县金龙陶瓷壁画厂厂长甘某及内黄县家用电器公司经理、县家电商会会长彭某等在内,有6位贷款者先后潜逃,至今未归案,贷款总额226.5万元。

    2002年底,迫于储户的上访和县里压力,姜某与内黄县总商会副会长武某达成协议,由武于2003年1月2日接管基金会,但基金会的法定代表人仍由姜兼任。

    武是内黄县诚信物资公司经理、内黄县大正植物油厂厂长。“他当时是县里的红人,就任前,县里领导曾许诺在他就任后划拨400万元资金弥补姜在任时的窟窿,但后来并未兑现。”一位知情者说。

    但出人意料的是,被期望能够拯救基金会的武某,最终也选择了亡命天涯。

    2003年8月22日,武因涉嫌内黄农行金融诈骗案外逃,总商会基金会经营之乱同时惊曝于阳光之下。

    ---------------

    第24节内黄基金会之乱(2)

    ---------------

    当地有关部门提供的数字显示,两任会长在任期间,共吸收332户、481笔、940万元的存款,其中贷出812.2万元,武放贷的359.3万元中,以其司机的名义贷出的就高达320万元,2003年9月,武在被缉捕时仍欠贷款175万元。

    因在调查中发现原总商会会长姜某在基金会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内黄县于2003年11月免去了姜的会长职务。

    “姜是一位管理粗放的人,在任时换了三任会计,当时给储户打了很多白条,总账、分账根本对不上。”与姜相熟的人透露。

    对于姜应该承担的责任,“(现任政府的)主导声音是非法吸储,这对于姜来说可能意味着被捕,所以姜倾力收集各种政策来证明基金会的合法,并着力散发这些政策的复印件。”前述人士称。

    这些政策是指河南省豫政(1995)40号文和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

    40号文明确提出,鼓励各级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行业组织等发展合作基金会、资金互助会等集体资金互助组织。2002年11月中国工商联第九次代表大会修正通过的《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中将为会员提供信息和融资等服务视为工商联的主要职能和任务。

    不过,姜没有等到结论。

    2004年4月,51岁的姜在家午休时突发心脏病去世。据知情者透露,当天中午,姜还像往常一样在家做了一顿中午饭。“尽管他平时显得很轻松,其实内心并不平静。他承受的压力太大。”姜的一位同事说。

    4个月后,8月14日,内黄县委、县政府以处置领导小组的名义下达了意见书,以违背国务院第247号令以及未经工商登记等理由,将总商会基金会定xìng为非法机构。

    “小香港”风光不再

    获悉消息后,储户们大为震惊。因为总商会基金会被定为非法机构后,若公安机关追不回贷款,损失将由储户承担。

    一位储户说,这是一个政府信用非常浓厚的基金会,曾有县委副书记、政府副县长、统战部长等人先后出任名誉会长,而且基金会的日常经营情况直接向县委、统战部汇报工作长达5年之久,并且2003年2月县委统战部曾指示总商会向县委、县政府打报告,申请拨付200万元以解基金会暂时困难。

    让储户们难以理解的是,中央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已经宣布要取缔非法吸储业务,内黄县的各种基金会按理也在清除之列,为什么却到东窗事发后,才认定为非法?

    原人民银行内黄支行一位知情工作人员透露,当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曾明确表态,对于总商会基金会,一切就到此为止,“清理不是清除,整顿不是整垮”。

    “言外之意非常清楚。”他说。2000年,内黄县民政部门开始回收乡镇扶贫基金会公章,但大多数基金会会长像邵某一样,并没有停止吸储和放贷,他们开始单干,实际上蜕变为私人控制的“钱庄”。一位姓王的村民说,单干实际上带来了更多的好处,“规避了向国家纳税,只需向民政所jiāo纳管理费”。

    “2001年10月,人民银行内黄支行初步认定总商会基金会属合法经营,同时指出基金会存、贷利率过高,属违规经营,应迅速纠正,并建议尽快调减基金的存、贷利率,调减比例在75%以内,严防挤兑事件发生。”前述人民银行内黄支行工作人员称。

    不“清除”,不“整垮”,地方政府有自己的考虑。

    20世纪90年代,内黄县着重培养的几个企业纷纷陷入困境,致使当地农行、工行、建行落下不少坏账。

    1998年,内黄县建行、工行、农行等开始陆续裁撤在县城及乡镇的营业网点,2002年中行索xìng撤出内黄。

    在安阳市5县4区中,内黄县的经济总量最小,2003年全县财政收入6000万元,不算办公费,光财政供给的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就达1亿元。“这样正规军撤退后,就使当地对这些基金会产生了一定的依赖xìng。”一位分析人士认为。

    因而,内黄的“钱庄”不但没有消亡,反而一度兴盛,有30多个村委会的井店镇就有25个类似于邵这样的基金会。到各种基金会存钱,已然成为当地百姓的习惯,甚至捡垃圾者都将几十元钱存在这里。

    在邵的案件bào发后,先后有多个基金会崩塌,多人被捕。内黄县井店镇一位副乡长断言:当地的“钱庄”至少让井店镇经济倒退10年。这个曾有“小香港”俗称的乡镇,前几年鼎盛一时。但现在,与周边的善堂等乡镇相比,井店镇的经济发展已是疲态尽显。

    对于内黄基金会最终将如何处理,内黄县公安局一位工作人员称,邵某等人涉嫌毁账、逃兑,可能被当地以集资诈骗,而不是非法吸储的罪名提起公诉。

    “新到任的县委书记冯克坚在上月接见村民代表时曾表示,要隔着墙扔砖,砸到谁算谁,动真格的。我们对政府及公检法机关充满信心。”井店镇东街村一村民说。

    记者/陈恳特约记者/王治国河南报道

    附记:据媒体报道,邵入狱后,2003年10月,政府采取对账(即由贷款方偿还存款方钱)的方式解决拖欠村民存款。此法遭到部分村民的强烈反对,但对账却在继续。内黄县公安局一位工作人员称,邵等人可能因涉嫌隐瞒真相、毁账、逃兑付,被当地以集资诈骗而不是以非法吸储的罪名提起公诉。

    ---------------

    第25节民企出浙江记(1)

    ---------------

    三千民企出浙江记

    浙江企业外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价昂贵、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劳动力成本高,其中土地是企业运营的最大宗商务成本。而这正是平原县们期盼以久的机会。

    2004年9月9日,将近90名温州商人包专机开赴平原,进行投资环境考察。

    众多企业的登门拜访,让该县县委副书记王炳虎欣然,从两年前开始推行的决策用尽一切手段吸引浙江企业来平原投资正在收到成效。

    时间回溯到5月13日上午,山东省平原县在浙江温州举行的“县长接待日”进入第二天。天气已热,而气氛似乎一样热烈。

    所有的事情都要为吸引投资开道。县委书记李文勇对官员们说,“一定要借助这次机会将平原县的优势推介给浙江客商,从而实现两地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当地人笑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