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击,于廷起负伤被抬下去了,李克先和曾南生两个人开始面对美军一个排向这个小山包的攻击。山包上灌木很密,美军上了山没看见这里有中国人,于是就坐下来休息,屁股刚刚着地,手榴弹就飞来了,接着就是横扫过来的子弹。李克先和曾南生先隐蔽后偷袭,没被打死的美国士兵滚下了山包。
美军开始加大兵力,动用大pào和飞机,向这个只有两名中国士兵的小阵地进行反复的冲击。战斗持续到下午,李克先的腿部中弹,伤势严重,两个人决定转移。曾南生背着李克先,美军士兵在后面一步步地跟着,机qiāng子弹追着他们打,李克先说什么也不走了,他让曾内生留下两颗手榴弹。曾南生不肯丢下李克先,李克先说:"你背不动我,反正美国兵没发现我藏的地方,你快回主阵地上拿担架去!"
曾南生,年仅18岁,湖南长沙人,从小生活贫困,他卖过报纸,摆过地摊,扛过大件,后来参加了解放军。他把李克先安顿好就往连队的主阵地上跑。为了节省时间,他直接从陡峭的山崖上往主阵地上爬,等他爬到了连队的阵地,发现阵地上已经没有人了。连队什么时候转移的,他不知道。他犹豫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好,最后决定回到李克先身边去,但是,没有等他跑回李克先隐蔽的地方,就看见三个美国兵已经把李克先围住,他听见了李克先手榴弹的bàozhà声……
内心万分痛苦的曾南生最后终于追上了撤退中的部队。
两年零四个月后,曾南生牺牲在朝鲜黄海道长丰郡项洞里的一次战斗中。
中国二线部队第二十六军一参战就赶上了艰苦的阻击战。
雷保森,24岁参军并入党,是个作战勇敢的士兵。他所在的部队在七峰山附近阻击美军时,他带领四班在一条公路上与12辆美军坦克搏斗,击毁了11辆,全班竟无伤亡。部队向北转移时,负责掩护撤退的六班阵地发出要求增援的信号。雷保森带领士兵向六班阵地接近的时候,发现六班阵地上已经挤满了头戴钢盔的美国兵,六班的士兵已全部牺牲。四班立即向美军冲上去,用身体形成一道阻挡美军前进的前沿阵地。美军发现这不是一支大部队,于是向四班蜂拥而来。但令美军没想到的是,一声呐喊之后,中国士兵竟然进行了反冲击!雷保森的四班以惊人的胆量冲向美军,并且立即展开ròu搏!雷保森连续打倒几个和他扭在一起的美国兵,第一个冲上六班阵地。但是,当他回头招呼自己的士兵时才知道,在刚才的ròu境中战士们都已牺牲,到达六班阵地上的人除了他,只有一个叫周士武的士兵了。
雷保森在六班的阵地上看见了六班全体士兵的遗体,从这些死去的士兵手中沾满血迹的镐头上看,这里进行的是一场血ròu搏斗。雷保森搜集到20多个美式鸭嘴手雷。美军的冲锋又开始了。阵地三面全是美军士兵,黑压压的,不知道有多少。香保森和周士武在阵地上奔跑着,向三面拥上来的美军shè击,但是美军士兵越来越近了。周士武的双眼被打瞎,看不见了,雷保森对他说:"天决黑了,你顺着北面的陡坡往下滑,我掩护你!"
周士武向北面的山坡慢慢地滑去。
雷保森砸坏机qiāng,手握最后一颗手雷,等待美军的靠近。
美军距离他很近很近了,他想把手榴弹扔出去,但是手榴弹掉在地上。他负伤的右胳膊已经不听使唤。他用左手捡起榴弹,用牙扯出技环,把手榴弹扔出去。趁着bàozhà升起的烟火,他纵身跳下深深的悬崖。
在一个黑夜里,两个朝鲜农民在悬崖下发现了多处骨折、浑身血迹的雷保森,两个农民用木板抬起这个中国士兵,向中国军队撤退的北方走去。
"狂暴作战"开始不久,随着中国军队的撤退,美陆战一师接近了华川水库。但是,根据南朝鲜第六师的情报,华川水库不但有中国军队坚守,而且中国军队已经把水库的闸门全部打开了,北汉江江水猛涨,南朝鲜军不少士兵和装备被大水冲走。陆战一师七团也许对"水库"这个词特别敏感,他们对不久前在长津水库遭到的厄运至今心有余悸。但是。也许就是在这样的回忆中,他们居然想学习一下中国军队的战术,对华川水库来了一个突然的袭击。
李奇微亲自审查和批准了陆战一师的作战计划。
袭击部队以七团为主,特别又配备了一个特种兵连。美军一改乘坐汽车白天行军的惯例,携带着个人补给品和弹yào,开始利用黑夜步行前进。
打开华川水库闸门,用大水来减缓美军北进的速度,是中国第三十九军一一五师三四四团干的。他们于9日凌晨4时在师作战科副科长沈穆带领下,来到大坝,让看守水库的朝鲜工人把十个泄水闸门全部提了起来。大水下泄。不但冲走了美军的一个pào兵阵地,连公路都被冲垮了。
美陆战一师的袭击部队想突然占领水库,然后把水闸关上。
袭击部队到达水库边,在他们乘坐橡皮舟渡水库的时候,被中国士兵发现了,立即遭到shè击。七团留在北岸的两个连也同时遭到中国军队的猛烈反击,美军部队陷入危机之中。没有大pào的支援,山高雾大飞机也支援不了,美军士兵不知道该怎么打仗了。陆战一师一营奉命强渡水库,但是他们找了一整天都没找到他们认为合适的渡口,断崖上全是中国军队坚固的阵地。
七团袭击水库大坝的时候,为其掩护的三团开始向通往水库方向上的一个高地进行猛烈攻击。坚守在这个高地上的是三四四团的一连,连长叫赵志立。这场战斗打得昏天黑地,美三团连续以一个营的兵力一次次地进攻,每一次都被一连打了下去。
为了夺取这个阵地,三团用了四天的时间,伤亡了400多人。战斗的残酷和中国士兵的顽强令美军万分震惊,他们牢牢地记住了华川水库边上的这个小小的高地。
一年以后,朝鲜战争进入谈判阶段。在谈判中,美国方面突然提出一个要求:见见那个在华川水库指挥战斗的中国军队的指挥官。美国人要"看看这个死硬的军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中国第三十九军的连长赵志立,在他指挥阻击战斗的时候,死他想过,就是没想到他会一战出名,而已把名出到了联合国。
赵志立被打扮了起来,新军装,新鞋。为了表明中国军队的军官不是美国人说的那种"粗暴的家伙",中国军方还特别为赵志立准备了一个公文包和一副眼镜,直到把他打扮成一副文绉绉的样子。在政治部门教给他许多历史知识之后,赵志立来到了板门店。
面对美国记者,问题的核心是,美方不相信在华川水库边那个小山头上阻击美军的仅仅是一个连,因为进攻的是美军最精锐部队的一个营。记者们说赵志立起码是个加强营的营长,中国人在说谎。
赵志立回答:"我今年22岁,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中的一名步兵连长。我率领的连队同美军陆战一师第三团作战的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
接下来,赵志立详细地回顾了华川水库战斗的全部经过,甚至为证明战斗是自己指挥的,他详细地叙述了那个小高地的地形、地貌。
记者们似乎对这位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官的年轻仪表表示出更大的兴趣。于是,赵志立,一个中国军队中普通连长的名字和照片,登在了西方国家的报纸上,报纸称他为"东方直不罗陀战斗的胜利者"。
华川水库战斗进行到天黑的时候,李奇微承认中国人的战术不是那么好学的,于是宣布袭击失败。
进行袭击作战的美陆战一师七团撤回原驻地。
在后来陆战一师的师史中,美军这样写道:"这是越过三八线进行辉煌进攻的结束。如果第七团再有一两天时间的话,就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
就在美军全力向"狂暴作战"所确定的"堪萨斯线"北进的时候,随着美军大举接近甚至越过三八线,麦克阿瑟与美国政府长期积存的矛盾终于bào发了。
3月里的一天,一份由美国国家安全局送来的绝密情报放在了杜鲁门总统的桌上。这是从东京侦获到的一份西班牙、葡萄牙驻东京大使发给本国政府的电报。电报的内容是这两个国家的大使向本国政府汇报他们与麦克阿瑟将军谈话的要点。麦克阿瑟在和西班牙、葡萄牙大使谈话时,对美国政府使用了极其尖刻的语言,并表示,他能够把正在进行的朝鲜战争扩大为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从而彻底消灭共产党中国。他还说,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西班牙、葡萄牙政府不要感到惊慌,至于苏联,肯定会因为害怕卷入战争而置之不理。
从后来杜鲁门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出,杜鲁门的远东司令官麦克阿瑟在他心中是一个"违抗命令,自命不凡的混蛋"。
在朝鲜战争的问题上,杜鲁门和麦克阿瑟的分歧很简单,即:麦克阿瑟从一开始就准备把战争扩大化,期望朝鲜战争能够最终演变成一场至少席卷亚洲的大规模战争,从而达到他"彻底
消灭亚洲的共产党势力"的目的。而以杜鲁门为首的美国政府以及美国众多的西方盟国,都认为朝鲜战争是西方的主要敌人苏联玩弄的一个转移盟国军事力量的游戏,只有欧洲才是盟国军事防御的重点,西方应该把朝鲜战争当做一场局部战争来处理,而且这场战争应该结束得越早越好。
麦克阿瑟不断地提出扩大战争的建议,却不断地遭到杜鲁门的否决,这使他们之间的不愉快逐渐尖锐起来。威克岛会见时双方虽很客气,但是实际上已经貌合神离。甚至有些人说,从杜鲁门和麦克阿瑟在威克岛见面的时候起,杜鲁门就有撤掉面前这个老家伙的念头;而杜鲁门之所以对麦克阿瑟如此尊重和热情,是杜鲁门"狡猾的政治手段之一"。
当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开始反击并取得胜利战果时,麦克阿瑟摆脱了李奇微的军事成功给他带来的尴尬而重新狂妄起来,可杜鲁门政府却陷入了极端矛盾的心情之中。大多数美国政府官员,包括杜鲁门总统本人,以及"最强硬的fǎn gòng分子"国务卿艾奇逊,都对朝鲜战争抱有"见好就收"的念头,认为联合国军既然又打回了三八线,联合国军的体面就有了。当然,能打到鸭绿江最好,但是根据与中国军队这一段的作战情况看,这种可能实在是太小了。固然,像麦克阿瑟所建议的那样,封锁中国海岸,轰zhà中国本土,台湾参战,甚至使用原子弹,不是不能够把中国置于死地,可由此带来的苏联对欧洲的威胁和盟国的分裂,会使这些努力最终得不偿失。总之,坚持统一朝鲜会损害美国的根本利益,既然面子可以保住还是停战好。经分析,美国人认为中国很可能接受停战主张,因为就现在的战线来看,实际上谁也没吃亏,中国"无论从利益还是从面子上讲,也都能说得过去,也该接受停战了"。于是,杜鲁门开始寻找谈判的机会和对话的可能,让国务院和国防部拟定停战谈判的政策。
为停战而努力的杜鲁门读了安全局送来的电报后,不禁怒火万丈。他"下颏绷得紧紧的,张开的手掌猛拍桌面"。他认为这是彻头彻尾的背叛,"这个老家伙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但是,侦获来的电报所提供的证据无法公开,收拾"老家伙"
还要寻找别的途径和借口。
用什么方法来表明美国政府的停战意图呢?
恐怕还是要沿用老一套的政治方式:发布一份声明和一份向中国方面讨价还价的方案。经过艾奇逊、马歇尔等高级官员的反复商讨,一份可供总统发布的声明拟出。为了统一意见和稳妥起见,参谋长联席会议给麦克阿瑟发了一份电报,就总统的声明问题向麦克阿瑟征求意见:"国务院正在草拟一个总统声明,要点如下:联合国军已经肃清了南朝鲜大部分地区的侵略者,现在准备讨论解决朝鲜问题的条件。联合国认为,在大军向三八线以北挺进以前,应进一步做外jiāo上的努力,以便取得和解。这就需要时间来判断外jiāo上的反应,并等待新的谈判的发展。鉴于三八线没有军事意义,国务院已问过参谋长联席会议,你具有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在以后几个星期内取得充分的行动自由,以便保障联合国部队的安全并与敌人保持接触。希望你表示意见。"
3月21日,麦克阿瑟回电,对参谋长联席会议征求意见的电报置之不理,再次申说美国政府对他的指挥权的限制,"使他无法扫清北朝鲜的敌人"。
杜鲁门政府在为总统声明的发布做最后准备,包括逐一征求了所有参战国驻华盛顿代表的意见,并取得了他们的支持。
最后敲定的总统声明措辞谨慎而含糊,充满似是而非的语言和典型的模棱两可的外jiāo辞令,但是,想要谈判的意思还是清楚的:我作为政府的行政首长,应联合国的请求,在朝鲜行使统一的指挥权,并在与提供战斗部队支持联合国在朝鲜行动的各国政府充分协商之后,发布如下声明:"联合国在朝鲜的军队正从事击退向大韩民国和联合国而发动的侵略行为。
侵略者蒙受重大的损失之后,已被逐回去年六月最初发动非法进攻的地区附近去了。
有待解决的问题是按照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七日安全理事会的决议所提出的条件来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宪章的精神与原则要求尽一切努力来阻止战争的蔓延,并避免苦难的延长和生命的损失。
这里有一个在该地区恢复和平与安全的基础,它应该是一切衷心希望和平的国家所能接受的。
联合国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