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在前,孙坤在后地走到刘人爵门前,焦玉印凭着过去是刘人爵部属的关系,拍着大门喊:"刘局长,我是焦玉印."
刘人爵打开门热情地问:"你怎么找来了?"
"刘局长,"焦玉印将孙坤拉过前,走入院内,"我们俩跟着起义后现一时心里没底,想找您聊聊."
"先喝点茶慢慢说."刘人爵带着二人来到二楼会客厅,边招呼,边转身去倒茶.
孙坤朝焦玉印使了个眼色,立刻从腰间拔出无声手qiāng走上前,对着刘人爵后脑连开两qiāng.
可叹刘人爵居然毫无防备,顿时一头栽倒在地,殷红的鲜血从头上汩汩淌出,立时毙命.
孙坤走近前用手翻转了刘人爵的尸体,然后伸出手贴近他的鼻息拭了拭,在证实刘人爵确实死了,他才站起身跟上了楼的商绪缅拍照.
焦玉印立在一旁望着早已血ròu模糊的刘人爵,自嘲地说:"老长官,干我们这一行,亲娘老子都不能相信.你在军统是白干了那么些年."
随即,商绪缅拍了张照片,便与焦玉印匆忙下楼……
得知孙坤暗杀刘人爵终于成功,毛人凤当即给孙坤发电:
获悉你们顺利完成任务,为表祝贺,总裁特予明令奖励3000元,执行任务的列位同志晋升一级,希望你们即刻径去云南,协同沈醉同志工作……
第八章彩云之南的追杀令
1949年7月的一天,山城重庆.上清寺某公馆内,一位身材壮硕丰健、气度不凡的中年汉子挟着公文包,警惕地望望四周,当他确信无人盯梢时,这才小心翼翼地闪进公馆内.
这位中年汉子是guó mín dǎng二级上将、前陆军大学校长、前guó mín dǎng国防参谋总长杨杰.
此刻,他走进内室,来不及拭去一脸的汗珠,蹲下身便急忙打开保险柜.令他惊诧和担心的一幕发生了.保险柜中放叠有序,摞于第四层的一份机密文件被人动过后,却胡乱地塞错了秩序.这份文件非同小可,内中记述有民革企图在大西南后方策动武装起义,与入川在即的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遥相呼应的详细计划.为慎重起见,杨杰视之为身家xìng命,锁在保险柜中,置于四层,做好暗记.尽管有人偷阅并仍将它放回了原处,但细心的杨杰还是察觉了.
他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一下瘫坐在保险柜边,满脸的汗珠急如雨下.适才,他的一位级别颇高的学生从军机中枢传来密令,蒋介石已知悉他为民革主要成员,且与西康的guó mín dǎng地方实力派刘文辉暗通幽曲,企图联络西南各地方势力,共同反蒋.
据可靠消息,军统已将他列为制裁的首恶分子,那位学生最后劝他尽速离开重庆,摆脱蒋介石的控制.
杨杰明白,这言之凿凿的密令,已非空穴来风.按他多年与蒋介石打jiāo道的经验,他知道自己随时都有xìng命之虞.于是,他匆匆告别梁漱溟、胡子昂等响当当的民主派人士,赶回寓所,准备避祸趋吉.
不曾料想,文件被人从保险柜中翻阅,这不正证明了密令的可靠吗?那么,谁动了他的保险柜呢?杨杰侧过身呆望着腰间那两把精致的钥匙,顿感一阵莫名的刺痛,从不离身的东西,岂非亲近之人能随便取得?眼下,能说上亲近之人的只有那位对自己照顾有加,引为红颜知己的漂亮女护士.
黄花白发相伴晚,付与时人冷眼看.杨杰将军在数月前偶染小病,入住了一家guó mín dǎng陆军医院.当他孤独地躺在病床上,那位外披一件白大褂,内着一身军服的女护士托着yào盘飘然而至.女护士樱桃小口开启,如呖呖莺啼,左一个"杨将军",右一个"杨将军",手把手轻柔地打针喂yào,并如数家珍地追忆杨杰叱咤军界数十年的业绩,令杨杰大为受用.
待到出院时,两人就有了依依难舍的那份情了.可是使君有fù,女护士岂能委身做妾?令杨杰大为感动的是,漂亮的女护士丝毫不引以为嫌,坚持要为杨将军叠床铺枕,缔结白首之盟.
一位哲人曾说,一个人最易犯浑、失去理智便是在他恋爱之时.杨杰似乎不能免俗.未几,他欣然同意,并和那漂亮的女护士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可是,保险柜文件被动,如一盆冷水兜头泼在了他身上.时局维艰,人心不古,他根本不曾料到,红颜知己会动自己的文件.如此,她不是被人收买便是军统故意设套安chā在身边的眼线.
不愧宦海沉浮数十年,杨杰的判断果然正确.据后来的史料披露,那位漂亮的女护士是军统特意布置的眼线.被她偷偷翻动的那份民革的绝密文件,这时,已一字不拉地抄送在了蒋介石的案头.蒋介石气极败坏,原本就将杨杰列入了暗杀名单的第一梯次.得到杨杰企图策动西南军阀起义的准确情报,蒋介石哪里还坐得住,他召来毛人凤,令他立即将杨杰定为制裁的头号人物.
其实,杨杰曾经是蒋介石的爱将.那么,两人何以会反目成仇呢?这还得从两人的历史渊源来解析.
杨杰,字耿光,云南大理人,1889年出生于当地一个汉族大地主家庭.10岁那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后入保定陆军学校学习.1907年东渡扶桑,留学日本士官预备学校,专习pào科.期间,加入同盟会,结识了同样从保定军校来日本留学的蒋介石.辛亥革命bào发后,杨杰回到国内,开始其军旅生涯.经过10年的杀伐征战,他成了一代名将,获得了陆军中将军衔.随后,杨杰放弃军中那诱人的功名,再度来到日本,入该国陆军大学深造,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归国后,他逐渐受到老同学蒋介石的信任和倚重,先后出任guó mín dǎng第一集团军总参谋长、第二pào兵集团指挥官、陆海空军总司令行营参谋长、guó mín dǎng中央执委、陆军大学校长、教育长等职.杨杰是军中公认的名将.他曾经被guó mín dǎng滇军视为再造之人.
国民革命军第二次北伐时,杨杰以第一集团军总参谋长的身份跟随在蒋介石身边.协助蒋介石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杨杰因此受到了蒋介石的器重.随后,蒋冯阎中原大战时,杨杰又多次为蒋介石立下大功.蒋介石在一次危难中依靠杨杰化险为夷,他笑眯眯地对杨杰说:"耿光!不是你在此,我们一定当了俘虏了."
可以说,杨杰与蒋介石之间曾有过很亲密的关系.然而,曾几何时,由于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分歧,使二人关系逐渐疏远,最终分道扬镳,乃至成为政敌.
1938年至1940年,杨杰出任驻苏大使.在苏期间,他经常与斯大林、伏罗希洛夫等领导人密谈,受到高度重视,为中国争取大量的军用物资和贷款,有力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战.他仔细研究了苏联的社会制度及军事国防,认真研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思想发生巨大变化.回国后,杨杰多次主张改革内政,实行对苏友好政策,遭到蒋介石的不满,只授予他一个军事委员会顾问的闲职,留居重庆,还派人秘密监视.
杨杰为人刚直不阿,渐渐看清蒋介石的独裁面目以及guó mín dǎng内部的腐朽堕落,非常不满.这种心理促使杨杰从蒋介石的亲信转化为蒋介石的政敌.
一次,有位黄埔学生问起他与蒋介石的关系,他直言不讳地说:"蒋介石这个人,不足与之共事."他还指出:"蒋介石最重要的一点,他不是按总理(指孙中山)'天下为公'那样办事.恰恰相反,他私心太重.就拿你们黄埔学生来说,虽同是黄埔生,但浙江籍的黄埔生和非浙江籍的黄埔生就是不一样.至于黄埔与非黄埔,那就更不待言了."
随着杨杰公开指责蒋介石的言论越来越多,蒋介石对他的监视也越来越紧.蒋介石曾多次想向杨杰下dú手,但鉴于杨杰在西南的影响,总是有所忌讳.可是,当蒋介石得知杨杰策划陆军大学教职员工起义的消息,并从特务手中得到杨杰指使川康军队起义的密信后,蒋介石意识到了杨杰对他的巨大威胁,下定决心,要不惜代价地铲除杨杰.
两人渐行渐远,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杨杰明白,蒋介石磨刀霍霍,不再对自己有什么顾忌.当即,杨杰回过神,取出柜中文件,不待任何停顿,通过一位可靠的学生帮助,立即赶往白市驿机场,搭乘一架运输机,神不知鬼不觉地飞往昆明,托庇于guó mín dǎng云南省主席卢汉.
杨杰前脚一走,军统西南区区长徐远举带着暗杀特务后脚就跟上了门,他们一连守候了三天三夜,扑了个空,一无所获.消息传至广州,蒋介石严令毛人凤,一定要寻得杨杰踪迹,就地制裁.
毛人凤急命特务们四处搜寻,终于侦知,杨杰已经飞到昆明,成为卢汉的座上宾.他在那里,毫无顾忌,公开与滞留香港的guó mín dǎng前云南省主席龙云里应外合,鼓动卢汉兴崇义之举,脱离guó mín dǎng蒋介石的阵营,走和平起义之路.
1949年8月3日晚,当天边那抹灿烂的红霞醉染得滇池如一片沙海时,春城昆明迎来了又一个美丽的傍晚.此时,在三节桥靖国新村,军统云南站站长沈醉乘着酒兴刚到家门,机要译电员就迎上前急切地说:"站长,毛局长急电."
闻听是毛人凤的急电,沈醉红红的脸庞顿时一下拉了老长,他忍不住嘟囔一句:"又他妈催什么命?好事沾不上边,重大任务倒是落不下我."
他展开急电,取出密码本,翻译出电文,就见电文上清楚地写道:
"据多方情报,杨杰确已为蜕化变节分子.此人现在昆明公开活动,向各界宣扬赤化主张,危害党国.总裁钧令,限沈站长三天内制裁杨杰,以儆效尤.拒不执行命令或执行命令不力者将按家法从事.
以炎"
看完电报,沈醉不由得钳口夺气,瘫坐在椅上.他心里暗自思忖,如此一个烫手的山芋偏偏又落在了他手上.他捏着电文,紧皱着眉,抬眼望向窗外,却见朦胧中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正从窗外经过.他一激灵,几乎就要冲口而出,那人不正是比邻而居的杨杰吗?
正蹲在地上玩耍的他的幼子沈笃礼见杨杰走近,忙起身礼貌地问候道:"杨伯伯好."
杨杰收住脚步,笑吟吟地抚摸着沈笃礼的头,用那口几十年不改的大理话爱怜地问道:"小笃礼呀,你好.天该黑尽了,你为哪样还不回家?"说完,他又从袋中摸出一小袋糖塞在孩子手中,充满童趣地挥挥手,这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家中.
望着消失在暗夜的杨杰,沈醉一时不知所措.杨杰贵为陆军二级上将,曾任陆大校长、guó mín dǎng三军总参谋长,门生故旧遍及天下,是一位声名赫赫的人物.他家就在沈醉的斜对面,几乎每天都要从沈家窗外的一个大草坪走过,去其好友、社会名流云南"沱茶大王"严燮成家吃饭、打麻将,时常应酬到深夜才缓缓归来.沈醉除在严燮成家常与之见面外,在其他的许多应酬场合中也常有往来,彼此已很稔熟.
按理,暗杀杨杰是易如反掌之事.可沈醉却犯难了,去年军统暗杀李公朴、闻一多两位名流,引来各界声讨,弄得很是狼狈.现在,杨杰出入上层,公开露面,又是卢汉座上宾,目标实在太大,弄不好自己也会身陷泥潭,逃不出云南.
沈醉于是压下电文,依旧不动声色.十多天后,毛人凤的急电像一道催命符再传昆明,沈醉一看,较往常措辞更为严厉:
"奉总裁面谕,名单所列滇省五人应尽速制裁.杨杰大肆公开活动,为民革走狗相从,极力拉拢煽动党国高级将领,危害国家.务必制裁此人,以免遗患.本座再三声言,如循私枉法,坐昧先机,必以团体纪律严惩.
以炎"
沈醉不敢懈怠了,他将毛人凤的一纸电文读得滚烫,心里却依然犯难.军统的暗杀名单上,滇省共有六人,除卢汉视情由蒋介石定夺外,其余五人分别为杨杰、陈复兴、云南省政府民政厅长安恩溥、保安司令部参谋长谢崇文、保安旅旅长龙泽汇.这些人透过军统的情报分析,为蒋介石认定是云南不稳的异己分子,聚集在卢汉周围、鼓动卢汉投共的中坚人物.在蒋介石fǎn gòng复兴的布局中,云南是重要的大西南基地.因此,在共产党刘、邓大军入川兵进大西南之际,此五人必须立即制裁以防影响卢汉.
沈醉知道干系重大,却对杨杰不敢贸然下手.此前,他认为如果杀掉杨杰,其余四人会提高警觉,造成他不易动手的困难.再则,沈家老小俱在昆明,一旦发生暗杀事件,就算为了jiāo待舆论,卢汉也不会置之不理.那样,即使他能逃脱,也难保一家老小安全.
毛人凤的第二封电令到来后,沈醉知道拖不过去了.他考虑再三,决定孕fù过独木桥铤而(儿)走险.他盘算着,杨杰虽与卢汉jiāo厚,以卢汉毕生的军政经历,他不会不懂政治.况卢汉一直在摇摆之中,也不是民革成员,他为了应付蒋介石,对杨杰明目张胆的活动已有不满.沈醉认为,只要不同时暗杀与他有密切关系的四人,卢汉不致于与自己闹翻.
狡兔三窟.为了安全,沈醉凭多年特工生涯的经验,决定先送家眷离开昆明,然后动手,若处置顺利,自己为防不测,可立即携带一部电台逃入guó mín dǎng余程万二十六军军部.这样,卢汉也就奈之不何.
主意拿定后,沈醉于当日下午便在家中进行布置.
夏夜的昆明,和风习习.沈家一间隐秘的小客厅内,沈醉轻轻掩上门,轻捂住嘴,对手下的三名杀手低声布置道:"诸位已经清楚了,毛局长来了两封急电,奉总裁面谕,必须立即制裁变节分子杨杰.其他的我不多说,完成这次任务是易如反掌之事,杨杰就住在我家斜对面,因此,今天晚上我们务必要干掉他."
说到这里,沈醉面露凶光,狠狠地望了望三名特务.那三人正襟危坐,忙不迭地点着头.
"你们不要顾虑."沈醉继续布置道,"这回的任务是比较轻松的.列位不用担心,杨杰每晚会从我家的大草坪前经过,只要他一露面,你们就在那里靠近他,用无声手qiāng朝他shè击.草坪中间路没有路灯,先等在那里,你们在暗处,杨杰在明处,他身体肥胖,步履迟缓,可以从容下手且便于脱身."说到这里,沈醉忽然问道:"你们都认识他吧?"
"认识."三人齐声作答.
"记住,现在风声紧,千万别弄错人."
"站长放心,那杨杰烧成灰我们也认识.他不就一大胖子吗?"
沈醉满意地点点头,话锋一转,"如果他今天晚上没有出去,你们就直接潜入杨家动手.杨杰家中没什么人,一个司机和一个厨师,还有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下手起来方便容易.只要他一中弹,那就没救了.我们的弹头内部都填进了dúyào,就是送到最好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