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雪松三部曲之鼎业 > 正文 42
    李仕信与杨志江有特殊的缘分。

    志江是杨永田c乐惠莲的二儿子,他上头还有个哥哥杨志海。李仕信对这个大侄子的感情很一般,谈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可对志江则不同,自打生下来后他看到孩子第一眼就喜欢得不得了。志江打小儿长得白净c俊俏,鼓鼻梁儿c双眼皮儿c大眼睛c黑亮的眼珠c红润的小嘴唇儿,确实招人稀罕。

    那会儿,他跟杨秋红刚结婚不久,还没有自个儿的孩子。只要是跟着秋红回娘家,他就要把小志江抱过来哄逗个没完。给孩子喂水c洗脸c换尿介子,这些个琐事干得仔仔细细c有滋有味儿,弄得乐惠莲咬着秋红耳朵笑道:“你瞧瞧,这一准儿是心急想要孩子啦,你赶紧给生一个吧!”

    后来,李仕信有了自个儿的孩子,但对志江的喜爱却有增无已,甚至明显超过了对自己孩子的那份感情。仕信有个大伯,住在城内西部玲珑塔下的八里庄。由于大伯没儿子,仕信父亲就把仕信过继给哥哥。所以,仕信在城里还有老家儿。志江上学后,每逢放假,仕信也会歇倒休,带志江到养父家里玩儿几天。那会儿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肚子。仕信养父家挖了口地窖,有一米五见方人多深,窖顶有木条c油毡做的盖儿,上下时用梯子。养父在地窖四壁挖了些壁龛,先往里垫上沙子,然后放入山楂c白薯c玉米c柿子等食物,再用沙子埋好;像罗卜c白菜等蔬菜就直接放在地窖底部,都能存放很长时间。这些食物除了果品是自家树上结的外,大都是周围生产队田地里收获过后,再去翻捡得来的。由于社员收得很马虎,所以总能翻捡到不少“剩余物资”,故养父家的地窖储藏非常诱人。

    仕信有时甚至连自己孩子都不带,只带着志江到养父家去“补充营养”。烤白薯c烤玉米c盐水萝卜煮白菜c自制糖葫芦,一样样美食让孩子既管饱又解馋。

    六五年到六六年,兴建昌平县西崔村至城内玉渊潭的二期京密引水工程,李仕信养父家西面的田地变成了一条宽阔的人工引水渠——昆玉河。打这以后,仕信带志江来养父家时又多了两个活动项目:游泳c钓鱼。

    游泳c钓鱼本是李仕信的业余爱好,而志江长大后竟也非常喜欢这两项活动。没建昆玉河的时候,他们常去的地方是门头沟山里,也就是李仕信的老家——三家铺村,宽阔的永定河河道便从村边经过。自幼在河边长大的李仕信水性很好,在他调教下,志江也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游泳技能。

    民间有句俗话:“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这是说游泳过程中情况复杂,常会有意料之外的险情发生。志江参加工作不久,有一回和姑父一起在昆玉河里游泳,他突然发现姑父张着手在水里挣扎起来,人也直往水里头沉。虽然不知道出现了什么情况,但肯定是发生溺水了。危急关头志江十分冷静,按照姑父教给的方法,迅速从侧后游到姑父近旁,一手捏住肩头,一手按住后脊梁骨,把姑父的头后仰着托出了水面,同时喊道:“姑父别慌,我来救你了!”

    李仕信谙熟水性,所以并没有慌乱挣扎,而是顺势仰卧水面,任由志江托带着他游往岸边。上岸后,仕信脸色苍白c眉头紧皱地说:“腿c腿抽筋儿了,快帮我揉揉!”

    志江使劲儿揉了半天,才算给姑父缓解了症状。

    看来这姑侄俩确实是有缘,有了这次“救命之恩”,仕信对志江的感情真是比亲儿子还要亲了!

    所以,一听杨秋红说志江他们要来,李仕信不仅立刻答应留下,而且还积极参与到接待的准备当中。

    傍晚时分,杨志江c盛雨馨来到姑姑c姑父住的那栋“老房子”门前。

    “老房子”的房门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结构:房门开在北墙上,有正门c便门两扇。正门前有青石台阶儿,门前两侧砌出一尺多宽的墙垛,垛子上沿儿与房檐齐平,上有过梁,安有电灯,并以斜坡覆瓦,伸出房檐之外,颇有小门楼的意味儿;便门则直接修砌在墙体上。正门为单体两扇,一大一小,都能开启,但平时只开启大扇门。门扇上部为玻璃窗,下部为木板。正门两侧墙体一米半处各有一扇单体小窗,尤其特别的是红砖砌筑的窗台儿不是水平的,而是下倾45度,为的是不积存雨水。

    进门后往里走几米,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通道,通道北部是厨房c厕所c储藏室c洗澡间,南部是客厅c起居室。所以,“老房子”区域不像“新房子”区域那样有集中使用的水池c厕所等公共设施,显得相对安静c齐整一些。

    姑姑家住房舍东半部,西半部是另一户人家。

    一走进李家客厅,盛雨馨就不由得惊叫起来:“哎呀姑母,您这花儿养得可太好啦!”

    只见不大的半间客厅里,大大小小c高高低低摆放着好几盆儿花草。最显眼的是东墙吊柜下的明柜上摆放着一大盆蟹爪莲,层层叠叠开满了深粉色c蟹钳大小的花朵,和那些精心码放得错落有致的奖杯互相映衬,使明柜台面显得琳琅满目。南墙的半扇大玻璃窗下放着一只木框沙发和一只小茶几,是秋红二哥杨永田做了送给李家的。茶几上摆着盆儿白鹤芋,花姿清雅优美,飘着股淡淡的苹果成熟般的清香。南窗台儿上还摆着一盆儿银边吊兰盆儿芦荟。靠北墙是一张二屉桌,桌角儿放了盆文竹,长势十分茂盛。桌边儿的地下还摆着两盆儿火鹤花。西边儿木板隔断墙边没有放家具,于是沿着墙根儿码放了一溜各种花草,如一品红c玻璃翠叶兰c仙人掌等。

    秋红轻轻地笑道:“咳,挺喜欢这些花啊草了的,没事儿的时候就养着玩儿呗。”

    她说的全是实话,原本就喜欢花草,加上有太多需要独自打发的时光,当然就有许多投入到栽花儿种草上了。

    李仕信笑着招呼杨志江坐在沙发上,自己拿过把椅子坐在他近旁,雨馨则跟着秋红去准备饭菜。

    志江他们给姑姑带了点心c水果儿,给姑父带了一条大重九香烟c两瓶红星二锅头白酒。

    “志江啊,以后不兴这样儿了啊!”李仕信一边笑着说道,一边递给志江一支烟,并划根火柴先替他点着,然后才自己也点上一颗。

    他吐出一口烟气,接着说道:“你俩现在是学生,都不挣钱,买这么些东西干啥?”

    志江笑道:“没啥。这阵儿学习太紧张,好长时间没来看看您跟我姑姑了!”

    “今年是大几了?”仕信问。

    “大四上学期。”

    “哎呦,那寒假的时候就该毕业了吧?”仕信说。

    志江点点头:“是啊。”

    仕信颇有些感慨:“你瞅瞅,这日子过得可真快!——毕了业还回咱们公司来吗?”

    “回,我学这个专业就是为了回来治理环境的!”志江说。

    “哎呀,你现在可是咱们公司的‘名人’啦!”仕信十分赞叹地说:“去年你给公司报的那个治理环境的方案,赵书记非常满意,大会小会上经常挂在嘴边儿,作为典型例子给各级干部进行介绍c讲解。——志江啊,你在赵书记心目中可是挂上了号,将来前途无量啊!”

    志江笑笑说:“姑父,不就是一个合理化建议吗,没您说的那么邪乎吧?!”

    “有c有!”仕信非常认真地说:“姑父今儿个把话撂在这儿,过几年必见分晓!——到那会儿,姑父有啥事儿还得求你帮忙呢!”

    志江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姑父啊,这还没喝酒呢,您怎么就说上‘胡话’了!”

    “呦,这是有啥高兴的事儿啊,瞧你们这爷俩乐得这么开心!”杨秋红手里端着菜进来,笑呵呵地说道。

    “还能有啥,夸你侄子有出息呗!”仕信满面春风地笑道。

    他俩从未商量过,但却高度一致地形成了一种默契:在外人面前,他们要摆出一副夫唱妇随c举案齐眉的美满样子。这在杨秋红来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孩子们,而在李仕信来讲,他当然需要保持一个正面c完美的自我形象。

    由于客厅很小,饭桌就摆在了起居室里。

    起居室很大,面积有二十三平方米,分东西两间,东面一间面积略小,约九平米。这两间屋子原来都是北向开门,南墙上安有大玻璃窗,中间由一道推拉门隔开,可随时相互进入,拉上门后即成为两个独立卧室。解放后对房屋进行改造时,将西侧起居室的北门封上,而在与客厅之间的隔断墙上开了个门儿,使之成了客厅的“里间儿”。其实,由于有推拉门儿的缘故,这三间屋子都是相互贯通的。

    起居室地板上无炕,曾是直接躺卧在“榻榻米”上睡觉的。木地板下有约一尺深的空间,起隔潮作用。故住在“老房子”里的职工家庭大都不准备床,晚上把被褥直接铺在地板上睡觉,白天卷叠起来收好,能腾出很大的活动空间。

    起居室墙角儿有一座壁炉,是圆柱体的铁炉子,高两米多c直径62公分,炉顶呈半弧形,扩出炉体。壁炉砌筑在南墙与起居室的接榫处,三面外露,一面有炉门,可以添煤或调节炉温。

    因李仕信c杨志江都爱吃鱼,而盛雨馨爱吃红烧肉,故杨秋红烧了一条黄花儿鱼盘儿糖醋带鱼段儿,炖了一锅宽粉条闷红烧肉,还做了两三个凉菜c素菜。

    女儿已经出嫁,儿子上中班儿不回来,这顿丰盛的晚宴只有他们四个人,热热乎乎吃喝起来。

    “来,”李仕信端起酒杯首发倡议:“志江c雨馨很快就要大学毕业了,祝你们毕业考试成绩优秀,并且能分配到称心如意的单位去工作!”

    志江c雨馨齐声道谢,一同将杯中的酒c水喝尽。

    志江端起酒瓶给姑父和自己斟上,端起茶壶给姑姑和雨馨倒上,然后举杯说道:“姑姑姑父,我们俩也祝你们二老身体健康c生活美满c子孙满堂!”

    “哈哈哈,说得好,说得好!来,咱爷儿俩干了!“李仕信显得非常高兴。

    秋红有些兴奋地说:“志江说得真对!你李佳妹妹已经怀孕了,我跟你姑父过不了多久就能当上姥姥c姥爷了!”

    雨馨说:“这可是大喜事儿啊,来,再干一个:祝李佳姐姐早得贵子!”

    “来,别光喝,吃菜,多吃菜啊!”秋红边说边张罗着布菜。

    “志江毕业后准备回北城钢铁公司来,雨馨啊,你毕业打算去哪儿啊?”李仕信放下酒杯问道。

    雨馨说:“现在还说不好,按我学的专业来说,最有可能的是税务部门吧?”

    仕信连连称赞:“好啊,搞税务很适合女孩子,又轻松c又体面,还很有权威性!”

    雨馨闻言看了李仕信一眼,没再往下接话。

    “雨馨哪,姑姑还有点事儿想求你帮忙哪!”杨秋红笑着说道。

    “没问题,有啥事儿您尽管说!“雨馨痛快地说道。

    秋红说:“我看晚报上说,国家举办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没有年龄跟学历限制。我也想学一门专业,考个大专文凭,想求你给我当个辅导老师,行不?”

    杨秋红一直是很努力上进的,从扫盲开始,通过不断学习,如今已具有了初中毕业的文化程度。

    “行啊,那我就能经常跟您就伴儿了!”雨馨高兴地说:“您打算学什么专业呀?”

    “我想学养花儿种草方面儿的,你帮我查查是什么专业。我就喜欢这个。“秋红说。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