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本想着自己不去计较,过一段时间这事情就平息了,但到底没有如他所愿。
这次月试是丁班的冯棠得了第一名,丁班同学起初还不敢相信,但缓过神后就有些兴奋过度,几天来时常在其他班同学面前炫耀。
乙班起初都忍了或者避开,就在招生考试前几天,中午天气炎热,就连贾赦都不想在教室里待着,乐知院的学生都聚集在小花园里纳凉。
同学们在一块说说笑笑,起因是丁班的冯棣又炫耀他堂哥冯棠得了第一名,他大伯奖励了冯棠什么东西等等。
杨锋最近总听见他说这些,实在是又郁闷又不耐烦,就回了嘴,“不就是得了次第一吗,韩宁次次第一都没像你这样,再说又不是你得的,你哥还没说话呢!”韩宁就是得了童生的那个推荐生。
冯棣不服气,“那你得一次看看啊,”冯棣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又站起来趾高气昂得说,“我都忘了,你们乙班这次可不是第一了,你在乙班都不行,到外面就更不行了,你们说,是不是!”说完乙班以外的同学大多哄笑起来。
杨锋看着冯棣居高临下的看着自己,周围同学又都在笑,热血上头,将牙齿咬的咯吱响。猛的起来撞倒了冯棣,骑在他身上就揍了起来。
大家吓了一跳,冯棠最先反应过来,冲上去拉杨锋,见拉不动,反手打起杨锋来。看好朋友挨打,王景又上去帮忙。这一下不可收拾,拉架的,帮忙的,还有看热闹起哄的。直到先生来了才停手,书院最近很忙,他们又只是皮肉伤,先生也没有和他们仔细分辨的意思,各打了五十大板,罚他们把弟子规抄二十遍。
贾赦最近很少往同学多的地方去,打架时他在一个偏僻的地方,等他知道时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人都被先生带走了。他找闻鑫问了一下,就觉不好。果然他再见到乙班同学时,他们对他的态度更差了,尤其是杨锋,变成了找贾赦茬的主力军。
六月初,邓轲终于以榜首的成绩进入了崇雅书院,贾赦很为他开心,虽然邓轲进了甲班,不能在一起上课让两人很遗憾,但休息时还能见面,这大大缓解了贾赦的压力。
但贾赦也看出以前的学生对新来的学生也处于观望期,邓轲要证明自己榜首的能力。如此,他不好过多占用邓轲的时间。最重要的一点是贾赦怕邓轲像唐俊一样,和他相处时总有些不自然。
邓轲进书院没几天就知道了贾赦的处境,那几天贾赦非常担心邓轲的反应,但好在邓轲很讲义气,就算别人说了再多贾赦的坏话,也不往心里去,待贾赦与以往一般无二。
入学没多久邓轲拜了书院山长的弟子陈大人为师,并且邓轲还是山长的侄孙,再加上入学成绩高,倒是有几个极端的认为贾赦不该和邓轲交好,总是在邓轲和他见面后议论他,不过这些嫉妒的酸话贾赦也没空理会。
因为他在学校的空闲时间被其他事占满了,招生考试之后刘先生变得格外关注他的学习,经常在放学后把他留下,给贾赦布置格外的功课。
这下子做实了贾赦家里势力大,走后门的传言,要不怎么教导能应试的举人的刘先生给他开小灶,连第一名都没有这个待遇。而且大家到现在还没打听出是哪位先生推荐的他,他们就默认贾赦是真走后门的,与推荐入学的不一样,说不定他家里威胁了书院才把他塞进来的。
贾赦从闻鑫那里知道他们私底下的传言,着实有些无语,他也想喊冤。他家真的没那么干,虽然他真的是走后门的,刘先生估计也是因为父亲才关照他。想到这里,贾赦也沉默了,似乎和他们说的也差不多了。
但贾赦还是想说刘先生的关照谁想要谁要,每次他去刘先生那里时刘先生看他的眼神都像是看带着泥的鞋子,恨不得拿刷子狠狠刷一遍。与他说话时口气也很冷硬,功课有错误训得他狗血淋头,他问个问题都战战兢兢的。
贾赦也知道这机会有些同学羡慕的紧,但自己一没偷二没抢,是因为自己父亲才得到的额外关照,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没错,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事让贾赦的脸皮厚了不是一点半点。贾赦不是什么软骨头,小事忍了只是不想闹大,让先生们对他产生坏印象,给家里添麻烦。但这不代表他不生气,于是对于那些打着因为成绩看不惯他,实则是嫉妒他的人,贾赦开始也会反击,甚至恨不得揍回去。
但不过几次后,贾赦就对这事儿没什么兴趣了,实在是与他们吵太无聊了,翻来覆去就那几句嘲讽,还不敢与他打架。而且那些你不理他,他就以为你怕了他的几个学生被贾赦压下去后,剩下的以杨锋为首的贾赦与他们吵的越厉害,他们就越来劲。后来贾赦看到他们就觉得心累。
在同学们的强烈意见平息后,贾赦反而觉得更难熬了,他似乎已经游离乙班同学之外,本来其他班的同学就只有中午休息或者上下学时见得到。乙班的同学又对他视若无睹,有时一天班级里都没有人和他说一句话,到后来甚至杨锋来嘲讽他他都觉得亲切。这种事情就算告诉家长先生,也没有用,谁还能强迫同学和他玩不成,再说他们从没有在先生面前表现出对他的排斥。
贾赦对上学有些厌倦了,可每次看到母亲关心他在书院的学习,每天吃着家里送来的全都是他喜欢的饭菜。贾赦总对自己说忍一忍,再忍一忍。
每天把精力放在读书上,在中午时见见好朋友,贾赦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在这种孤独中,贾赦觉得刘先生每天严肃的面孔也变得和蔼起来,对他布置的额外的功课也从原来的漫不经心变得认真。
六月末,又是一次月试,这一个月并没有同学转到其他院子,现在加上新进来的一共有八十人,贾赦排五十名。
看似排名下降了,但如果除掉新进来的学生,贾赦在原来六十人里排三十三名,成绩无疑是提高了。不过院子里的学生没人注意到贾赦的成绩,他们都被另一件事吸引了注意。今年新进了二十名学生,包括得了第二的邓轲,这次考试前十竟有四人是新生。
更不用说前四十名里,新来的有十五个。这比例吓了老生一跳,被拉下来的纷纷更加用功,院子里的学习氛围迅速高涨起来。
这种氛围下,大部分还对贾赦有意见的同学将贾赦抛到脑后,不再理会以前的事,与贾赦作对的就剩下了了了几人。
要说贾赦在这些日子里还收获了什么,那就是不动声色了。实在是他不想让母亲担心,他只是从书院回来有些不开心,母亲就拉着他关心了好久,最后被他岔了过去。但他从德忠那里知道母亲将他叫去询问之后,他真的惊出了一身冷汗,好在书院不让书童进入,送饭也只能在门房等待着贾赦去取,否则肯定露馅。
想到母亲知道书院的事会有什么反应之后,贾赦每天出了书院都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很好,这种事越做越熟练,现在只要不是什么大事,就算心里再生气,再难过,他都能显得很从容淡定。
这种能力在书院也很好用,他发现对一些人越淡定,他们心里就越没底,不用说什么就自己打退堂鼓了。再有他还学会了怎么看人脸色,以前他在家里受宠,在外面被捧着,并不太需要察言观色。现在只要不是太会掩饰的,他都能看出端倪。但他也没有去顺着他们做,现在在贾赦看来,乙班这几个找他茬的同学,可能都不太了解他家的权势,贾家的势力大部分都在京城,还有一些在金陵老家,在这里着实是人生地不熟。
还有他们只知道他父亲是总兵,这几个同学有的只是小门小户出身,还有的是他们的跟班,年龄又小。八成都不知道总兵是几品,怕是知府县令更让他们忌惮。没看那些出身世家大族和官宦子弟的同学,最开始就没几个当他面表现排斥的,见面还会对他笑,要不是贾赦仔细,根本看不出不同来。可那样的同学都分散在其他班,他平常也不常见到。有时贾赦也遗憾,如果在其他班,他的处境也不会是这样。
贾赦以为自己把家里瞒的很好,其实不尽然,史夫人一开始就发现他不对劲了,只是贾赦不说,问书童也不知道。等她打算让人去打探时,贾赦才看起来似乎和往常没区别了,史夫人以为只是他在书院有什么不开心,但现在恢复了,也不想让贾赦以为自己不信任他,才没有深究。
但代善比史夫人消息灵通的多,又早有心理准备,虽然他关心贾赦的时间远少于史夫人,还是轻而易举的知道了前因后果。
他接触到的朝堂上的文官,都是从科举这条独木桥上闯过来的,他们的孩子也有更多的资源,这让他过分高估了与贾赦同龄的孩子。早在贾赦第一次月试之后,他就有些惊讶贾赦的成绩没他预想的那么低,再看到这次月试,有三个新生在贾赦后面,而且最后一名差贾赦有十几个人。加上他再次派人查到的书院详细情况,比如那些出乎意料的走后门的学生。代善彻底后悔了,要是早知道,他就让贾赦直接去参加招生了。
现在可倒好,成了这样的情况。代善看着贾赦就觉得心疼,早就等着贾赦来告状,自己去替他出头。可代善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火气都下去了大半。
这时代善也发现了贾赦的变化,看他慢慢的学会掩饰自己,变得不过分在意别人好恶。代善觉得这样的经历对贾赦也是好事,而且他也发现贾赦似乎有很强的韧性,颇有些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气概。
代善也想看看贾赦能做到什么地步,于是一直关注着贾赦,就等他有什么不对时及时插手。
ps:书友们,我是易曏,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