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永不熄灭的火 > 《永不熄灭的火》正文 第二章 出路
    他们的活还是拔草,是拔晚田地里的草。休息时,他和韩文义便找一树阴下,读起书来。他在学校就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班级教室里也张贴着保尔柯察金说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他那时就欣赏保尔为人类解放事业而英勇奋斗的英雄主义精神,可这次读,却深深被他既不为艰难困苦的环境所屈服,也不为渺茫无望的前程而气馁,他是真正的压不垮打不败的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奋斗到底的勇士。

    当他读到保尔身体彻底垮了,失去了重新归队的希望的时候,他责问自己“光是吃、喝、呼吸吗?当一名力不从心的旁观者,看着战友们向前冲杀吗?……就这样成为战斗队伍的累赘吗?”他觉得活着不能为革命奋斗,还不如死。“他的手摸到了口袋里光滑的勃朗宁手枪,手指习惯地抓住了枪柄。他慢慢掏出手。‘谁想到你会有今天?’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放到膝上,恶狠狠地骂了起来:“这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老弟!任何一个笨蛋,随便什么时候,都会对自己开一枪。这样摆脱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对懦夫来说,也不需要更好的出路。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尽一切努力冲破这铁环了吗?你忘了在诺沃格勒—沃伦斯基附近,是怎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枪藏起来吧,永远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

    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当他读到这里时,禁不住责问自己:“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尽一切努力冲破这铁环了吗?”他为保尔坚强不屈的意志流下了热泪。

    当他读到保尔身体瘫痪,双目失明,走投无路时,他便用还能活动的大脑和双手,拿起了笔,进行了文学创作。当别人问他看不见怎样写时,他笑了笑,说:“明天他们给我送一块有格的板子来,是用硬纸板刻出来的。没有这东西我没法写。写写就会串行。我琢磨了好长时间,才想出这么个办法——在硬纸板上刻出一条条空格,写的时候,铅笔就不会出格了。看不见所写的东西,写起来当然挺困难,但并不是不可能。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有好长一段时间怎么也写不好,现在我慢慢写,每个字母都仔细写,结果相当不错。”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啊?顽强不息,坚忍不拔,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怕世上最好的词和他的精神比也只能逊色了!读到这里,他不由自惭形秽起来!和保尔比,他这点儿困难和挫折还算困难挫折吗?他好胳膊好腿,年青力壮,有充裕的时间,有安静的环境,为什么不也像他一样搞搞文学创作呢?他为这一大胆的想法而震惊和兴奋!震惊的是他一个区区的高中生怎么会有这大胆的想法;兴奋的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却突然柳暗花明又看到一村!他又想到,保尔所以写作,并写出惊世之作,是因为他有那艰苦卓绝非凡的经历,而他只是个穷学生,能写出什么呢?又忽然想到,他不是回农村了吗?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那么,他和社员们一起战天斗地,不也是壮丽的史诗吗?他要能把它写出来,不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吗?这又让他想到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更让他想到识不多少字不会写的字还得用画图来写《高玉宝》的高玉宝……这一系列的人物,让他坚定了走文学的这条路的信心!他像在无边的茫茫黑夜终于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像迷路于汪洋大海的小船看见了救命的灯塔,心中又点燃起希望之火!当然,他也清楚地知道,这也不是一条平坦之路,一定也是一条荆棘遍地困难重重的坎坷之路,可人生之路,哪有平坦的呢?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他有了方向——走一条文学之路,虽这还是一条渺茫之路,是一条看去不切实际的幻想之路,可是,人只要有了方向,有了目标,也就会有了动力,有了干劲!

    接着,他便找出《水浒》来读。因为,在他的印象中《水浒》是人物描写得最成功语言最形象的一部书,他便细细地咀嚼起来。以前看《水浒》是看热闹,这次是看“门道”。如再看武松打虎,不只是个故事,而是为那场面描写的精彩语言而折服——“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看看,只这一百多字,就把老虎的凶猛和武松的机智刻画得淋漓尽致,怎能不让人叹服施耐庵的笔力功夫呢!再看那宋江杀阎婆惜的无奈,林冲怒杀陆谦的悲壮……都让人跟着悲跟着怒跟着拍手称快!

    韩文义也读完了《童年》,直叫好,非要把高尔基的三部曲读完,他便又把《在人间》给他拿来。

    一天休息时,高志远和韩文义又找个树阴下读书,这时,嘴从不闲着的魏金花提高嗓音向韩文义说道:“小义子,明天不能叫你小义子了,得叫你‘小尾巴’了,你成了‘秀才’的小尾巴了。”

    这时,没有木工活也下地来劳动的潘木匠立即接茬道:“他那是屎壳郎爬到书本上——假充圣人呢!”

    本来就喜欢胡侃神聊的韩文义,听到如此奚落,哪还受得了,便立即向着潘木匠回道:“你屎壳郎玩斧子——还假充匠人呢!你屎壳郎掉腊八粥里——算个枣还是算个豆啊!你屎克郎插羽毛--冒冲什么大尾巴鸟啊!”

    他一叠连声的回击,引来了大伙的笑声。大家都知道他俩说起荤段子来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半斤八两。相当初,初出茅庐的韩文义不是经多见广的潘木匠的对手,经常被他说得哑口无言,丑态百出。后来,韩文义听说四队的赶大车的老板子葛小秃,因赶大车常年外出,走南闯北,常住旅店,晚上闲来没事,便和住店的老板子们互侃荤段子,从而学得“满腹经纶”,据说他侃三天三宿不带重样的,从此也就出了名,成了打破全县无敌手的牛皮匠。好事的韩文义便偷偷地跑到四队,拜葛小秃为师,潜心学艺。功夫不负苦心人,他也真得学得“诗文满腹”,出口成章。从此,再和潘木匠论战,就是潘木匠呐呐无语,只得认输了。

    大伙好长时间没听他俩的荤段子了,听不到他俩的荤段子,就像生活里缺少的花椒大料等作料一样,缺滋少味。听他俩又要开始论战,都兴致勃勃地七嘴八舌地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比试比试!”“谁怂包谁好汉,拉出来比比试试看!”

    大伙不鼓动,韩文义已心痒难耐了,再经大伙一撺掇,更是豪情万丈,大声地向潘木匠叫板:“好啊,你敢不敢来?”

    久经疆场的潘木匠当然更不示弱,便回道:“我骟了一辈子大牛大马,还骟不了你一个小猪崽子!不过,我没时间哄孩子玩,要玩得立个规距,你要输了怎么办?“

    韩文义立即说:“我要是输了,你让我怎么着我就怎么着!”

    潘木匠道:“叫你当孙子呢?”

    “我要输了,让我当孙子我也干。可你要输了呢?”

    大伙起劲地叫道:“也让他给你当孙子!”

    韩文义道:“我可不想折寿。”他想了想,又道,“这样吧,你要输了,就把你‘跑下坡道(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的事,给大伙坦白坦白!”

    大伙忙拍手叫道:“好,好,输了就坦白坦白你‘跑下坡道’的糗事。”

    潘木匠不屑地说:“鹿死谁手还说不定呢!”

    韩文义便高声说道:“人家拿枪你拿锯,人家吃鱼你捡刺儿;人家有钱你没份儿,人家拉屎你闻味儿!”

    潘木匠立即回道:“你真不知天高地厚,人比黄瓜瘦,没有三两肉;皮比城墙厚,子弹打不透。

    韩文义又立即接道:“我看你是苍蝇戴手套,蚊子戴口罩,耗子戴脚镣,潘木匠戴上保险套。”

    ……

    他俩你一套我一套,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大家跟着起哄,叫好!

    韩文义看四句的荤段子说不穷潘木匠,便来八句的:“我教给教给你什么是男人八怕:一怕情人怀孕,二怕老婆拼命,三怕小姐有病,四怕群众反映,五怕情人被泡,六怕麻将放炮,七怕赃款被盗,八怕伟哥失效。”说完,没等潘木匠接嘴,就又接着说,“再教给教给你女人的八怕:姑娘时期没人要,恋爱失贞被甩掉,初夜无红老公闹,丈夫夜夜小三泡,野汉不带避孕套,老公阳萎没情调,正在偷情老公到,生个儿子像傻冒。”

    大家也叫道:“接也得说八句的,四句就算输!”

    潘木匠又接道:“那我就教给教给你八大白:头场雪,瓦上霜,大姑娘屁股,白菜邦……”他说了四句,却接不下去了。

    大家起哄道:“这才四句,得八句。”

    潘木匠又急着说:“大白纸,天上的云,白面馒头……”往下编不出来了,着急地瞪着眼想,却想不出词来。

    韩文义紧接着说道:“我再送你八大嫩吧:大姑娘手,垂杨柳,小孩儿,黄瓜妞;鲜花蕊,头茬韭,新娶的媳妇,水中藕,。

    潘木匠接不上来,这也正中大伙下怀:大伙巴不得潘木匠早点儿输,好说说他“跑下坡道”的事。便纷纷说:“输了,输了,君子一言。驷马一鞭,没什么说的,说说你的光荣历史吧!”

    潘木匠倒也大度,笑着对大伙说:“你们不就是要学学乖吗?那我就给你们传授传授,不过,谁要学得先磕头拜师。”

    大伙说:“行了,小义子要输了连孙子都给你当,你输了,就说说你的光荣历史,还不便宜你!”

    韩文义又说道:“说话不算数,嘴不是横是竖;说话不当真,以后没人听;说话不顶事,不如放臭屁!”

    大伙听了,都说:“你说不说?你那嘴是横的还是竖的?”

    潘木匠笑着说:“你们不就是想取取经吗?那就听好了。”接着,他便神采飞扬地说着:“干那事都是两厢情愿的事,‘母狗不掉腚,公狗不敢上’,等两个人一搞上,再分开就难了。不是说‘家花没有野花香,野花没有家花长’吗?……”

    李光棍插嘴道:“你就知道野花香,你就不怕被她男人抓住?”

    “常在江边站,哪有不湿鞋的,再严密也不行,我也走过麦城。这事后来传到他男人耳朵里,那家伙不管说是乡干部,心眼子就是多。他知道了也装不知道,装成没事人似的。一天下午,他和他媳妇说,他回乡政府搞什么调查,得待几天才能回来。他媳妇当了真,就告诉了我。……”

    李光棍笑道:“这娘们色心也够大的,汉子刚走,就勾搭你去了。”

    “这也不能怨她,她男人三天两头不在家,闲饥难忍嘛!不是说妇女是‘三十如狼,四十如虎,站着咬牙,坐着啃土’吗?她四十多岁,正是似狼如虎的年龄,能受得住吗?……”

    他说得大伙都哈哈大笑起来。

    韩文义看着“赛金花”戏谑道:“花嫂正是四十来岁吧?正是站着咬牙,坐着啃土的时候!”

    魏金花一把揪住韩文义的耳朵,说道:“我非得让你咬个牙给大伙看看!”一边说一边用力地揪耳朵,催道:“咬牙,咬牙,给大伙看看!”

    韩文义被她揪得“嗷嗷——”直叫,可魏金花不但不放手,还越揪越紧。韩文义猛地一甩头,挣脱了魏金花揪耳朵的手,站起来撒腿就跑,跑得老远才说:“我算服了你了!你是顶风旗,顺水鱼,四十岁的娘们,大叫驴。”

    众人见他人怂嘴不怂,叫道:“你竟耍嘴是什么能耐,有能耐和四十岁的娘们斗斗啊!”

    韩文义仍说道:“男不和女斗,猫不和狗斗,星星跟着月亮走,天狗还能吃日头!”

    众人笑道:“这小子,只要还有一口气,嘴就不会认怂!”

    李光棍道:“还说我捣乱,你们也竟捣乱了,快听潘木匠往下说吧。”

    潘木匠又接着说道:“那天晚上,我放心大胆地去了。……”

    李光棍又笑着插嘴道:“这回干柴遇到烈火,准闹个人仰马翻!”

    潘木匠道:“你听听,还老光棍呢,什么都经历过了,你就是嘴里不说罢了。蔫蔫罗卜——辣在心!你们有媳妇的,可得小心点儿这老光棍!”

    李光棍道:“我是守身如玉,哪像你有了家花还不够,还偷野花呢。”

    别人说:“你可别捣乱了,快让他往下说吧。”

    潘木匠又继续道:“要不说这家伙也够精的呢,他也不怎么把时间掐得那么准,正当我们那个……的时候……”

    李光棍又说道:“那个是哪个?”

    别人着急地抢白他:“就是人仰马翻的时候,行了吧?你可别捣乱了。”

    潘木匠继续说道:“我忽然听着像是门响,干那事再放心,也是做贼心虚啊!我说:‘有人。’她还不信,说:‘有什么人,黑更半夜的。’她话音还没落,就听外屋门‘咣当’一声,像是给踹开了。我一下子就想到,她男人回来了。她也够机灵的,‘忽’地坐起来,一把把窗户推开,说:‘还不快跑!’我这才回过神来,忙一个箭步跳到了窗外。这时,就听她男人进了屋,用手电筒照着,叫着:‘人呢,哪去了?’他看到窗户开了,不由分说,也从窗户跳出来。我跳出来,还没跑,因为我还光着腚呢,我想怎么也得把衣服拿出来啊!看他跳出窗户,我才撒腿跑,不过,我还是绕着房子跑,还是想把衣服拿出来。我跑了三圈,那娘们真是胆大心细,知道我绕着房子跑是想拿上衣服,就把我的衣服团起来从门口塞到我手里,说:‘快跑!’我拿到衣服心就有底了,撒腿就跑出了院子。她男人小个不高,瘦骨零丁的,哪是我的对手,我一溜烟就把他甩了。……”

    李光棍道:“你们也够有胆的!”

    潘木匠得意地说:“要不咋说‘四大胆是:抢皇粮,劫法场,养汉老婆,跳高墙’呢!你心思走‘下坡道’的都是怂包啊,那都是英雄!”

    韩文义忙附和道:“对对,养汉老婆也是‘四大胆’之一。”

    潘木匠更得意地说:“一般人还跑不了‘下坡道’呢,你有那贼心还没那贼胆呢。”

    看到潘木匠这样厚脸皮,大伙也跟着起哄道:“你这样干,你媳妇让你吗?”

    他像更来了兴致,扬了扬眉毛说:“我那媳妇,那是没比的贤惠,她要是和我闹,我可能还得思量思量呢!我说了你们都可能不相信,她不但不和我闹,还袒护着我呢!这个事后来传到我老爸老妈耳朵里了,我老妈夜里听到外屋有响动,知道我出去了,就去我们那屋查房。你们说怎么样?我媳妇等我一走,就把衣服卷起来,塞进被子里,用被子假装把‘头’一蒙,就像我躺在那睡觉一样。老妈看我还在那睡觉呢,就放心地回去了。”

    大伙纷纷说:“你真遇上个好老婆。”“你还真有跑‘下坡道’的命!”“这真是啥人啥命!”……

    高志远思量着他说的故事,想到乡亲们的憨直纯朴——连自己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的丑事也当乐景似的宣传。他更惊叹乡亲们语言的精彩,民间俚语乡里土话,成串成串地说出来,既诙谐幽默,又恰如其分,不由你不佩服。这真如课本上说的,群众的语言是最精彩的语言。他又给自己规定了一条任务:不但很好学习书本里的语言,更要很好学习群众的活的语言。从今天就开始写日记,把每天值得记的人和事记下来。

    他正想着,又听程队长说道:“不听你的荤段子了,你这荤段子不教人好,尽教人干坏事。我说,让咱们的秀才读读书上的故事吧,那书上的故事才都是劝人方呢!”

    韩文义听了,一拍手说道:“书上的事都是教人心好行善仗义行侠的,大伙听了一定开耳朵。”因为,他有时自己懒得读,就商量高志远读出声来他听,程队长的提议,正随了他的心,他还有不极力赞称的。

    李光棍也说道:“武松林冲的故事可比跑‘下坡道’的故事强,快读读让大伙开开耳朵吧。”

    大家也一致叫高志远读,高志远也不好拂大伙的意,就找了一段热闹的段落读起来。不知是他们从来也没有听到过这样声情并茂的朗读,还是处于对他的尊重,异口同声地叫好。读了一段又一段,一直到程队长说干活了,才算罢休。

    晚上,高志远和父亲吃完饭,他便找出一个本子来,开始写当天的日记。他在饭桌上点上自制的无烟煤油灯,所谓无烟煤油灯,是乡亲们发明的一种既省油又无烟的煤油灯。它是用一个空罐头瓶,在上面的盖上割一条二寸长的口子,再用薄铁片卷一个二寸宽四、五寸长的扁筒,里面放上纱布当捻子,再把这扁筒插进罐头盖那割开的口子里,里外各露二三寸,无烟煤油灯就做成了。这样的无烟煤油灯点着,火苗是白的,不像普通的煤油灯是红的;而这样的无烟煤油灯点一晚上,也没多少烟;可原来那普通的煤油灯要点一晚上,第二天,人鼻子眼窝都是黑的,吐的痰也是黑的。所以,这无烟煤油灯的法一兴起,便家家都制作了无烟煤油灯。高志远在灯下兴致勃勃地写着,他似乎并不需要思考,白天那充满乐趣的人和事,争着抢着跳进他的脑海……

    父亲看着他说:“你写什么?天不早了,还不睡觉,明天还干活呢。”

    他说道:“这就写完了,就睡。”

    他说着,仍不停地写,一直写完才睡觉。

    从此以后,天天晚上必须写完当天的日记,也就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