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反而要慎重,不要把事情搞大。这是实际的想法和办法。”原之辰望着唐存远,心里开始有点欣赏他的做事出发点:要给服务对象实际的服务。他可以不去费心机,将矛盾上交,不会有什么损失。各方面都不得罪,自己得个自在,做个平平庸庸的人,也未必不是一个选择,但他不这样考虑。“你将造成损害的根据,和损失的数额,写一个材料给我,看县里能不能同意。如果这样能行,也就基本上使各方面都能接受。”
“好的。”此时的唐存远,终于有了隐隐约约的轻松感觉,但总是不畅快。他相信原之辰,没有成他不会这样说。这样看来,这件事最终的可能就是由厂方补偿损失。不然的话,受害方据理力争,事情闹大,不是县里希望看到的。“为当事人和受害人双方作调解,是我们的职责,我们知道怎么做。这样,同时也使我们对整个事件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他说这句话,既是给局长表态,也是提醒一下他,不要忘了这单事。
这就是事情的发展路径吧。你想把事情往这个方向推,有人想把事情往那个方向推,自然就不可能全照你的想法去演绎。就像力学的题目那样,要请大家一齐算出合力的大小方向。不要只想到自己用了多大力,在怎么用力。
“老唐,遇事都要多想办法,多开路子,这就对了。就这件事,只要工厂作出补偿就行。很多这样的事,都可以轻松化解。经常反诘自己,多一些方式方法,转换一下角度,通常就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只有一种,没有更多的预选,这样不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我觉得要经常这样来调动自己的思路。”
唐存远心里不由生出一些想法:如果这样,个个都要成为躺在太师椅上闭目捋须掐手指的师爷,那我们的师爷是不是会太多了一点!多方案优选,是应该这样。现在是在选优吗,又不像呀。本来是简单的,变成了不简单的;本来是很快的,变成了要再等一段时间;本来不用费那么多人力的,现在变得要更多人参与。但是,回过头来想一想,大家都是有头有脑的人,至于那样吗!肯定不是。如果有人问一句:设身处地,你是遇到这件事的各级,你会怎么做?若身任其职,对问题的考虑,或许也只能是英雄所见略同或者略不同。一盘棋和一个棋,是全局和局部,全局要优先,局部要协力,才能下好这一盘棋。他这样一想,有些释然。或许,或者,能不能还有其它更能全面兼顾的呢?
还算按照预设的心境态度来行事吧。虽然其间多少有些急有些意气,但还是过了自己这关吧。给自己一个评价:及格。分开来讲,耐心可以得高分,给八、九十吧;上层次拖欠太多,给三、五十,平均下来就是这个结果吧。
耐心已经可以了,就是要层次还是难,这肯定是难搞的事。但难搞也要练一练。不然几十岁人了,还那么多的情结心绪要处置,要压抑,那就太费力了,长进太少了。套一套现在时髦的:层次拖欠太多,也可以讲是大有发展的空间。那就要去经历,要靠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为长进提供条件。或许到了什么时候,或许久了之后,就可以自然而然了,就可以驾轻就熟了,凡事都是开头难吗。
也好,有一些不顺遂的事情来让人想,可以使脑筋活动活动;有一些看来烦人的事出现在面前,可以触动观念的变化。脑是要想的,刀是要磨的。想对了,精神可以提升,磨利了,快刀可以斩乱麻。
离开县城,回到清风港的办公楼。
他找了去做污染检查检测的老杜和其他同事,看了一下相关材料,问了一下情况。觉得差不多了,就离开了。
他在回家的路上慢慢地走着。这条路,已经走了十几二十年。当初,他来这里时,这是一条小路,仅能过一辆板车。大路只有一条,那是通往渔船停靠的码头的。那时,这里是前线,没有大的投资,不搞大的建设。县城还是那个小县城,渔港还是那个小渔港,渔村还是那种小渔村,差不多还是保留以往的样子。这里最热闹的就是水产品生产销售,和船舶修造服务。有最大的公司——水产品购销公司;最大的仓库——水产品仓库;最大的加工厂——水产品加工厂。围绕着这些的是分散在海湾的各个水产品生产者——渔业生产大队。它们统一生产,按统一的价格,统一收购销售。然后,它们所需的设备、物资,机器、木材、钢材、柴油、零配件等等,顺理成章也是划拨分配。现在,这些都成了过去。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里开始变化。当然,首先迎接变化的,是清澜湾的耕海弄潮者。他们的动力设备由风帆变成柴油机;他们的社会名片由社员变成船主;他们的住房由寮屋平房变成了海边别墅。虽然他们的平均文化水平不高,甚至较大年纪的通常只字不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乘长风破万里浪。不影响他们拖围刺钓潜捉归来时,使满舱满篓的鱼虾蟹贝藻,在嘈杂的吆喝声中,顺利地做出一手收钱一手交货的动作,成功地实现产品向商品的转变,轻松地完成价格向价值的转移。这些海边的社员们似乎糊里糊涂地发现,自己好象一夜之间全变了样。
这条路记录了这些过程。它由小路变成大路,由大路变成水泥路,由两车道变成四车道。小路适合手提肩扛和手推车,适合慢节奏;大路满足外运外销,满足其它更远地方的需要;四车道配合了渔港功能的变化转换,配合了内外交流的出现。路的变化会使人产生情绪波动。有不满的埋怨: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要绕一大弯;往日在这里是树荫凉风加绿茵,现在是泥泞积水加嘈杂……也有轻松的惬意:终于好了,终于平坦连通了;舒畅了,开阔了,不会拥挤了……人的心情会受路的影响,或者更确切地说,肯定会受路的影响。或喜或愁,或怨或赞,或阴晴或圆缺。
一个幽静闲逸的小渔港就这样发生了变化。少了蝉鸣蛙唱,多了人嚷车叫;少了鱼腥土味,多了时装广告;少了寂静清凉的夜晚,多了熙来攘往的浮华;少了召唤暇想的隐秘,多了刻意营造的绚丽。不知怎么搞的,人们很快适应了热闹嘈杂,包容了五光十色。原来喜欢赤脚光膀走在沙滩上,收获一些懒散和凉惬,现在也不妨皮鞋波鞋站在电梯上,体会一下精密和刻板;原来可以互相津津乐道老字号的前世今生,现在也可以各自侃侃而谈舶来品的性能功用;原来有小聚落的千般乡土气息,现在又有了大世界的万种异国风情……
钢筋水泥骨感铮铮的硬朗,取代了海风涯月情愫依依的温柔,成了这里的主情调。
“唐大,要不要上车?”执勤车赶上来,靠近这位步行者慢慢开着。齐昌力在车内讲。
“不用了,散步的感觉不错。”语音和车声收回了唐大的思绪:“材料搞得怎么样了,最好明天拿出来,越早越好。”
“已经差不多了,晚上可以把它搞好。”
“要把事件的性质、危害、损失、法律规定、处罚条款写清楚,把当事人和受害者的态度讲明白。”
“我知道。”这位年轻人知道这不是无谓的重复。部门毕竟有很多,各自都得讲清楚。
“你们先走吧。”
越野车加大了叫声,迅速地离去。
一幢五层高很普通的公寓。这要是在当初刚建时,却算很不错的房子。但无奈现在起楼越来越要上挡次,使她只能把往日的辉煌,作为回忆藏着掖着。
唐存远回到五楼的家,习惯性地先在阳台上往外看。房子阳台向南,站在这里可以看到执勤码头。船艇有没有回来,可以看清楚,他对这一点很惬意。因为楼起得早,离老街道不远,规划肯定就局促。道路窄,房子密,往海那边看的视线也左挡右挡这挡那挡了一些,但却起码可以看到一部分海,更重要的是看到码头。虽然凭海临风的感觉变得残缺不全支离破碎,但这并不妨碍他油然生起弥足珍贵的感觉。要无遮无挡无牵无挂,全天候全方位领略海天的壮阔,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习以为常之后就喜欢有些变化,因为那会有另一种滋味。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