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浮尘小僧 > 正文 第十二章 上朝
    殿外,几名禁卫军连忙扶起摔倒在地的三皇子。三皇子晕乎乎地从地上爬起,自己何时受到过如此待遇,当即脑子一热,大手一挥,对着大皇子等人喊道:“大皇子勾结外贼意图谋反,统统拿下!”

    大皇子不比三皇子左右逢源,所以在宫里支持三皇子的人远远多于支持大皇子的人,就连禁卫军统帅也站在三皇子一边,将禁卫军一半的统领权交给三皇子。

    三十名禁卫军得令,立刻毫不犹豫地拔刀向前冲去,大皇子自然不会束手就擒,刀剑相交,顿时叮当声响不绝。

    殿内,殿外的动静传了进来,红昭歪着脑袋对无名问道:外面打起来了?”

    “嗯。”无名单手覆在皇上额头,将佛力引入皇上体内。

    少林寺没有行医救人的经书,无名也没有学过医术,而偏偏佛力是万毒克星,偏偏皇上中的又是无药可解的慢性至毒。

    天下僧人,能修出佛力的,唯无名一人,能救皇上的,亦唯无名一人。

    “张老道就算站着给他们打,那些禁卫军也伤不到他分毫,那个算命的和用剑的是至交,自会护他周全,大皇子身份摆在那里,那些禁卫军也不敢把他怎么样。”见红昭不再说话,无名继续说道。

    似乎明白了臭和尚为什么让自己留下,红昭又不禁红了脸,所幸无名正在为皇上医治,看不到红昭的双颊绯红。

    “我不在你身边,谁能护你周全?”不待红昭脸颊上的燥热褪去,无名又说道,似无心,似有意。

    这一次,红昭的眼眶红了。

    红昭自小生在土匪窝里,那时的土匪头子是父亲,所以全寨子的人都宠着自己,还有父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活成了小公主的模样。

    直到有一天,不知怎的被官兵摸到了山上,找到了寨子的据点,似乎是因为父亲打劫了县老爷的一个亲戚,红昭只记得当时官兵气势汹汹,父亲带着寨子里的弟兄奋力抵抗,边战边退。

    后来父亲受了重伤,自己背着父亲逃了几里路,大家也都分散奔逃,可官兵像是认准了父亲,独独追着自己不放,父亲最终还是没有逃过一劫,被乱箭射中,在自己怀中断了气,临终前,父亲对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红昭永生难忘。

    “我不在了,我闺女怎么办呢。”

    偷偷抹去眼泪,红昭收回思绪,无名也医治完了,正在盘膝打坐调理气息。

    没过多时,皇上的手指微不可查地动了动,随后睁开眼迷迷糊糊地从床榻上坐起,望着空荡荡地大殿,和大殿内的一个和尚个女子,一脸茫然。

    “民女红昭见过皇上。”无名还在调息,红昭跪倒在地,对皇上参拜道。

    “怎么回事?”皇上下意识地脱口问出。

    “回皇上,之前皇上患了重疾卧床不起,是无名大师救治了皇上。”红昭一五一十地说道。

    “朕知道了。”皇上想了想,像是回忆起了什么,又对着闭目的无名说道:“多谢大师救命之恩,大师想要什么赏赐,但说无妨。”

    “小僧不要赏赐,只想问陛下一个问题,赠予陛下左手佛珠的人,他在哪里?”无名闭着眼回答道。

    “哦,这串佛珠是一位老僧送与朕的,之后他就离开皇城朝南而去,应该是去了少林寺吧。”对于这串佛珠,皇上记忆犹新。

    那日,一个僧人如入无人之境地出现在皇上寝宫,着实吓了自己一跳。僧人却只是留下一串佛珠,并称能佑陛下无恙,想来病倒在床的这几天,的确有一道佛光在护着自己。

    事后询问看守城门的士兵,得到的答复是的确有一个僧人向南而去。

    “陛下,还有一句话,小僧不知当讲不当讲。”

    “大师请讲。”

    “陛下并非生病,而是中毒。”无名说完,挣开双眼,长身而起。

    “嗯。”皇上沉重地应了一声,跟着无名,朝殿外走去。

    推开殿门,三皇子正在嘶声大喊:“拿下,统统拿下!”身后,是三百禁卫军,气势汹汹。

    “朕看谁敢放肆!”

    一个威严地声音,让三百禁卫军的气势瞬间泄了一半,大皇子第一个反应过来。

    “父皇!是父皇!儿臣参见父皇!”朝着无名的方向,李轩然单膝下跪。

    无名侧开身,露出身后的皇上,脸色肃穆,哪还有一点迟暮之年的模样。

    “参见皇上!”三百禁卫军齐齐跪拜。

    “贫道见过皇上。”张昕风也点头示意。

    “老臣参见皇上。”丰总管下跪。

    风云扬这一生只跪师傅一人,莫离亦然。

    最后是三皇子,脸色苍白,如丧考妣。

    “儿臣,见过父皇。”

    皇上淡淡地扫视了一圈,轻声吐出两个字。

    “上朝。”

    金銮殿上,皇上倚着龙椅斜坐,听闻皇上要上朝,文武百官急忙慌慌张张整好衣衫,换好官服,朝金銮殿跑来。

    上一次皇上上朝还是什么时候来着?一个月前?

    没有人敢让皇上等太久,一小会功夫,文武百官已经在金銮大殿上齐刷刷站好。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大病初愈,皇上显得没什么精神,浩然殿前的神采奕奕,不过是装出来的罢了。

    望着高台下的众位官员,自己没有说话,就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皇上顿觉索然无味,传旨道:“宣良妃进殿。”

    “宣良妃进殿!”

    宫装美妇进入大殿,看了一眼斜坐龙椅的皇上,便吓得不敢再看,低着头行礼道:“臣妾见过皇上。”

    “良妃啊,若是你发现有人想加害于你,你会如何处置他?”皇上突然没头没尾地问道。

    良妃慌乱了一刹,随即很好地掩饰了过去,低头答道:“回皇上,臣妾会以德报怨,感化那人,让他打消加害臣妾的念头。”

    说完,良妃忍不住嘴角上扬起一弯弧度,对自己的急中生智颇为满意。

    啪,啪,啪,皇上鼓起了掌,笑着说道:“良妃果真大度,只不过朕小肚鸡肠,比不得良妃宽宏大量,来人,赐她三尺白绫。”

    很快便有太监端上三尺白绫放在良妃身前,良妃脸色已经苍白一片。

    “皇上,这是为何?臣妾不懂!”

    三尺白绫总不能是用来做新衣服的。

    皇上懒得回答,不耐地挥挥手,御前带刀侍卫便将良妃连人带绫拖了下去,大殿上回响着“皇上饶命”的声音。

    刚才跟着皇上一起拍手的官员恨不得自己从未生过这双手。

    皇上没有继续施罚,而是对站在文官最前头的一个官员问道:“文爱卿,朕在位已经多少年了?”

    “回皇上,四十三年有余。”两朝元老文征不假思索。

    “四十三年了,已经够久了啊。”

    此时只要不傻的官员都已经明白了皇上的意思,现在是站队的时候了。

    皇位继承是马虎不得的大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