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仙者何也 > 正文 第四十二章 上清宫
    这龙虎山号称道家祖庭,张道陵此人在悬欢遗留中也有提及,张真人是他的先辈。虽说张道陵后来滞固不前,被悬欢后来居上,但二人在超脱之前相交莫逆,卜算星路之时他因耗费心力寿命而亡。

    这里应该,有点东西。

    他们直接就去了上清宫。

    上清宫的宫观庵庙很新,种满了垂着枝条的柳树,四周皆洗刷得一尘不染,看样子是近一两年刚翻修过,这里香火旺盛,即便是清晨,也有不少信众赶来求拜,只是今日里头安静异常,信众入了宫观便像是被施了术法,压抑了下来,也无人鸣钟,宫观之上无有烟气。

    山门之内,正面是主殿,两旁设了灵官殿c文昌殿,沿着中轴线而上,有玉皇殿c三清殿c四御殿。西北角还有会仙福地,往往这里聚集的人最多。何也瞧着景色,轻咦了一声,除了奉祀系统的建筑之外,这里居然还利用了南方特有的奇异地形地貌,设有楼c阁c亭c榭c塔c坊c游廊等建筑,构建出了一副巧妙的园林系统,以林掩其幽,以山壮其势,以水秀其姿。

    兄妹二人立在正殿台阶之下,打量景色。迎面有知客人迎了上来,他短发,光着头,穿着黄色得罗曲裾,玄色布裤,着白布袜c玄色履,上前躬身问了身好。

    何也近来补过功课,认出他还未受过戒,该是个火居道士,一般受戒的道士服饰有蓝色的大褂c得罗c黄色的戒衣c紫色的法服,以及取百家色的花衣,一般未受戒的道士大褂和得罗都是黄色的。

    想来是他入门不久,还在修持等待受戒,身上异种气息全无,俨然是个普通之人。

    打量加思考约莫占了数秒钟,何也很快反应过来,拉着何幸一同行了道礼。他左手要托着包,仔细一想,连忙把包换到右边,左手作礼数,屈着食指,意为“一气化三清”,微伸过去,微微躬身,口称“慈悲”。何幸两手空空,双手抱拳,左手盖住右手,捏了个太极,躬身亦有模有样嘤了声“慈悲”。

    小道士何时见过这种阵仗,平时做知客人都是对香客稍稍引导,行礼皆行的现代礼,观里也不怎么对知客人考校。他拼命回想着入门时的内容,好在人家是个本科毕业的,记忆里还算不错,有模有样的作了揖。“慈悲”这句话不如“阿弥陀佛”流传得广,他厚着脸总不好意思叫出来,保持着动作,低着头,憋了好一会儿,涨红了脸,只得道:“二位居士有礼了。”

    何也此时终于体会到了悬欢当时的心境,当大前辈看着小萌新萌萌的样子真鸡儿爽,凑了上去将他托起。

    说是小道士,其实何也和他年纪相仿。他刚毕业不久,所毕业的学校也是个9845,奈何这年轻人年纪轻轻就看破了红尘,又上了一次加利顿大学,整日被双亲说道,一气之下想出家。当和尚吧,要烫戒疤,头皮会痒,禁婚娶荤腥,索性就近找离家最近的龙虎山出了家,他父母被道都熏陶得久了,鬼使神差地同意了。

    这年头,道士好歹也是个职业不是,一个月也有四五千补助,只是文凭要求有点高,要本科毕业及以上

    总之小道士入行还未三个月,各项业务技能生涩地很,羞羞答答地道:“二位居士,可是要献香?今天是戊辰日,烧不得香,若是拜神,还请悄悄进去。”

    戊日是道教术语,是修家最讲究的一个禁忌,按老黄历上推,每六十天为一轮,凡是戊子c戊寅c戊辰c戊午c戊申c戊戌这六天就叫戊日,也称“六戊”。《女青天律》中就说过,“六戊日不可烧香诵经。”

    “法官c道众等人,凡六戊日烧香诵经,建斋设酸,关申天曹者,丧体减身。知而故犯,殃及九祖,万劫不原,并无宽育之门。若干人非接法篆者,罪又减三等。惟道家戊日烧香,玄律最重,倘犯六戊禁忌者,并无解释之几可不慎之。”

    何也恍然,难怪,他之前还道是佛涨道削,君不见佛寺整日烟火熏陶,咱道观何时这么收敛了?

    他轻声道:“小道长,我们不是来烧香的,也不是来拜神的,只想求见天师一叙。“

    知客道人涨红了脸,低下头去,半晌道:“居士们就算能见天师,现在这时候也见不到,张天师现在去参加省人民代表大会了,半个月后才能回来。”

    卧槽,这个对话信息量真大,我先捋一下。

    嗯,挺有道理的,天师是宗教领袖,当个人大代表,这是很符合逻辑的。

    知客道士又道:“二位可是有什么要事?张天师不在,我们宫观的观主还是在的。”

    何也摇头,不知道该说个什么理由。这时将军和小圣在包里憋闷久了,喘不过气来,在里面摇晃着身体,何也知会了,无奈把拉链拉开,开了条小缝。

    这在知客道士看来,他问完问题,这位居士就拉开那个沉甸甸的手提包,里头黑乎乎的看不清楚,但看那鼓鼓胀胀的外表,他瞬间就意会过来,难怪一上来就指名道姓要找张天师,我了个去,这是狗大户来捐款的是不?

    他赶忙放声道:“二位居士请跟我来,雅座有请!”

    知客道人引着二人上了台阶,他先停住脚步,隔着门槛对着上清神像遥遥行了一礼,随后告罪一声,引何也二人绕向正殿左边,穿过楼阁亭榭,踩过两条石板桥,三人来到一清静幽雅的会客礼室,这儿外头修得高古,里头透得一股清雅,正中间有数张太师椅,原木桌,皆漆红,分了主客之座,两张主座之上还挂有一幅墨宝,清代江金蟾临摹的《张天师像》,原作张衡,左右又挂着两条竖幅,“大道无境,人道有期。”

    客座上有十数本干净的线装道经,供贵客解烦之用,何幸翻了翻,沉了进去。她最近被何也教得狠了,各种典籍信手拈来,修为随着知识的长进而长进,隐隐摸到了御气大门。

    何也见此景欣慰一笑,稍微拣选,挑了本张敦复批注的《道德经》,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不过读至“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矍铄老道迈步进来,后头拾着先前的知客道士。

    老道人着青色大褂,扎着髻,戴着道巾,掩盖住黑白参次的长发,面颊无肉,颧骨显眼,塌鼻梁,眼睛眯缝着,白髯及胸,两手倒扣在腰后,光滑洁白c只有一两个老人斑的脸叫人分不出他今年几何。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