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财富的归宿 > 第 12 章
    20世纪初,各种矛盾尖锐化,那种“和而不同”的理想面临严峻考验,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许多贫民窟社区成为一切矛盾的集中点。为回应这些问题,现代公益事业开始兴起(已如前述)。

    社区基金会的发展与居住的分散化有关。20世纪整个过程中随着形势的变化有过较大的起伏。20世纪上半叶是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时期。特别是随着一些大城市的成长,富人及其财富多集中在大城市,因此传统的大基金会也先从大城市开始。后期向相反方向发展,富人多向郊区移动。到80年代以后,郊区和以前的农村也出现了新型工业,居民成分复杂化,大城市原有的问题开始出现,外加新问题,地方政府的力量远不足以解决,社区公益团体应运而生,社区基金会就是其中重要的成分。90年代的一个特点是社区基金会的大量增加,呈遍地开花之势。1989年到1995年就由282家增至413家,增幅70%。截至1999年,全国有345家,占基金会总数的3.3%,总资产228.58336亿美元,占总数的6.4%。⑥

    《财富的归宿》 第三部分成立程序

    四、 运作机制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税法改革和基金会的自我整顿,美国现代基金会已经有一套相对统一的制度和大同小异的运作方法。

    1 成立程序

    (1) 注册。

    根据非营利机构法律,可在联邦国会、州议会或地方政府注册。早期一些大基金会如卡耐基、福特等基金会在国会注册。洛克菲勒基金会因当时未能获国会通过,在纽约州注册。后来成立的大多数基金会都在所在州或市县注册,因为增长太快、太多,如果都集中到联邦政府有关机构根本无法处理;还因为各州有关法律不同,当地捐赠者在当地注册比较方便。但是正因为如此,有的基金会选择到另一州注册,以便于进行与其目标相符的cāo作。

    在向有关机构申请注册时,必须提jiāo章程。章程的必要内容各州也不尽相同,一般标准的必要内容如下:名称、期限(可以有年限也可以是永久xìng的)、宗旨、成员数目及其权利义务(可以没有成员,也可以有几级成员)、领导成员(董事)产生办法选举或非选举、基金会内部规章制度条款(以不违背有关法律为前提)、开创时的地址和法人代表、第一批董事会人数和名单及每个人所属单位和地址、注册人的姓名和地址。

    该章程将存入州务卿或有关领导机构办公室的档案。一经审查批准,基金会就合法成立。在有些情况下,还有一个向公众公布等待意见的过程,大多数情况不需要这一过程。章程一旦立案,很难修改,因此文本大多比较具有原则xìng。每个基金会的具体细则都另有“附加法”(bylaw),“附加法”的修改权在基金会本身,只需向政府备案即可。

    在章程中申明的宗旨需包含两个要素:1 表明本基金会符合享受免税待遇的公益机构的条件;2 提供有效cāo作的框架。在这一前提下,各基金会的宗旨五花八门,从极狭隘、特殊、甚至怪癖的,到最广泛的如“造福全人类”都有。有的创办人预见到以后形势可能改变,专门在附加条款中说明董事会有权视形势的变化而改变宗旨。一个有趣的极端例子是:

    1930年麻省某地有一个名叫戴维斯的人,捐款成立以其命名的基金会,专门指定用来奖励当地学校举止优雅的男学童。到1938年,该基金会向法院申请改变宗旨,将款项用于改造校舍,因为当地政府找不到举止足够优雅的男孩给予奖励。

    (2) 捐款人信函。

    这并非法律所必需,但相当多的重要的基金会都有捐款人信函以充分说明捐款人的意图,也是对基金会的宗旨的进一步阐述,成为重要历史文件。 例如:

    塞奇夫人在捐款信函中除了表示对董事会的运作不予干涉、不加限制外,特别说明授权董事会将不超过1/4的资产本金进行年收入不低于3%的投资。这一规定是很有远见的,因为以后许多基金会都将遇到自身的收入问题,大多采取了类似的政策。

    卡耐基在信函中提出其宗旨是在英语民族中消灭战争、个人决斗和其他方式的争斗以及奴隶制。在这些目标实现之后,董事会就该考虑下一步消灭的罪恶和提倡的善事是什么,以继续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幸福。

    1916年成立的罗森瓦尔德基金会,其创办人在捐款人信函中特别申明,为避免沦为官僚机构,基金会应该有一定的年限,他要求董事会在他死后第25年解散基金会。实际上,在他死后第14年1946年该基金会就宣布解散。⑦

    (3) 申请免税。

    在注册手续完成,依法正式成立为非营利公益组织后,基金会并不自动享受免税待遇,还需正式向国税局有关部门申请批准。这一申请要在运行一年以后提出,除原章程外,需jiāo出全年的详细财政报表和工作报告,以证明实际运作与宗旨相符,经审查后予以批准,才开始享受免税。后来由于基金会太多,都集中到联邦政府税务局显然行不通,遂授权基金会所在地方政府有关机构审批。

    《财富的归宿》 第三部分董事会

    2 董事会

    与企业一样,基金会的决策权力机构是董事会。最初一届董事的产生多半就是注册人,也就是捐款人和他的家人或极少数亲密朋友,通常包括一名法律顾问和一名财务实际负责人。在章程中要先确定董事会人数和填补空位的规则,以后再由历届董事会聘请新的董事。必要时,董事会也可以扩大人数。董事会成员也可以兼部门或项目负责人。一般说来,初建时捐款人或其家人在董事会中掌握实权较多,过了几代以后,大的基金会的各部门实际负责人与董事会日益分离,其中只有个别是董事会成员。董事会每年只开一次或两次会议听取会长报告工作,批准下年预算以及作出一些重大决定。这种运作方式与大公司差不多。不同的是,由于董事并非财产拥有者,多数是以名气和地位受聘,所以往往并不掌握基金会的实权,只是在法律上代表基金会。像卡耐基、洛克菲勒、罗森瓦尔德、福特、凯特林等等都有这样一个过程。公司基金会大多数董事会的成员来自母公司,如果该基金会的工作与其职工福利关系较大,则也有职工代表。但是有些公司基金会为取信于公众,避免被指责为借基金会之名变相为本公司谋福利,特别注意董事会中包括公司以外人士,这种做法日益普遍。

    社区基金会则情况有所不同。其资金来源是本社区居民集资,委托某个银行代为经营,银行再定期以收入(有时包括部分本金)jiāo还给社区基金会使用。为此,基金会需要一个管理委员会决定资金的用途。该委员会多半是由具广泛代表xìng的社区居民组成。以最早成立的克利夫兰社区基金会为例,其章程规定委员会成员的资格为:克利夫兰的居民,对福利工作感兴趣,了解本社区公民、教育、物质以及精神等方面的需要;不得有两人属于同一教派,准备竞选公职者没有资格参加。关于产生的办法,该基金会章程规定:2人由克利夫兰信托公司(即基金的管理机构)指定,最好就是该公司人员;1人由克利夫兰市市长或市政办公室主任指定;1人由目前库亚霍加县(基金会所在地)辖区的最高法官指定;1人由美国管理北俄亥俄州地区的区法院院长或高级法官指定。⑧

    这种模式在早期成立的社区基金会中有一定的代表xìng。当然产生的办法,由谁指派,各有不同。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指定的办法日益不能反映广泛的社区需要,也不足以吸引居民的关心和信任,而且容易产生谋私的弊病。所以成功的社区基金会大多有一个扩大范围的过程。第五章所举代顿基金会的例子就有典型意义。克利夫兰实际上也差不多。此处不再重复。

    董事的人数除纯粹家庭基金会外,一般规定不少于3人,最多则不等。任期从一年一选到终身都有,即使规定定期改选,实际大多为无限期,只有死亡或因故自动辞职才会终止其任期。罗森瓦尔德是少数例外,从一开始就规定,除董事长和会长外,董事的任期为3年,只能连任两届,即6年,以便经常有新的思想进来。

    关于董事会成员是应该无偿还是有偿,也有不同的做法。多数基金会的做法是没有津贴,只有开会或为基金会执行任务的旅差补助。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有意在地区上使董事会分散化,为鼓励全国各地的董事参加会议,规定可以带家属,由基金会报销费用。有的基金会按当年收入的一定比例付给董事津贴。福特基金会付给董事每年固定5000美元。对于董事是否应有报酬,反对者认为基金会本来就是志愿公益事业,董事应该把它作为一种社会义务,如果给报酬,容易使公众认为有人利用免税的钱给其亲友好处;另一种说法是基金会的工作占去董事们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如果都是无偿的,那么只能在富人中遴选董事。目前主张无偿或极有限的补助的还是占上风。

    《财富的归宿》 第三部分财政管理

    3 财政管理

    任何机构或企业都有财政管理。基金会的特殊处在于它享受免税,而其收入来源既有捐赠又有投资所得,但是各种不同类型的或大小不等的基金会情况又不相同,无法得其详,只能略加概述。

    美国慈善捐赠免税的规定始于1917年税法。当时个人所得税很低,影响不大,捐赠的资产大多为股票形式。根据最初的法律,基金会本身的投资所得享受免税,国会和公众对此都没有争论。个人向基金会捐款部分也从应jiāo税收入中扣除。对个人免税的限额是收入的30%,对公司是5%。后来,随着福利国家的形成,所得税的累进制逐步提高,免税问题变得日益复杂,弊病也越来越多。为此,美国进行过多次税法改革。最重要的一次是1969年通过的税法,一直沿用至今,只在比例上有所调整。最重要的变化是,从那以后,基金会的投资所得也要jiāo税(最初是6%,现在是4%),另外,每年用于符合其宗旨的捐赠款项不得低于其当年资产的5%(详情见第四章)。与此同时,捐赠型基金会与社区以及运作型基金会的区别也固定下来,后二者不受此限制。

    大的基金会除一般行政班子外,有几类专业人才是必需的:熟悉税法者,以保证基金会在税务上不出问题;金融或投资专家,负责经营投资;另外,视基金会的工作重点,还应有各类专业“项目管理”人员。也就是说,一部分人是赚钱的,确保基金会财源不断,一部分是花钱的,其职责是使钱用得得当。

    大基金会大多有专门的投资代理人或机构,与它的运作部门完全分开。基金会的捐资者与其企业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公众和政府所关心的问题。直到20世纪70年代,许多大基金会与其“老板”的企业关系还很密切。例如,1964年,洛克菲勒基金会的8.62亿美元资产中的5.53亿美元投到6家石油公司,其中45%属于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杜克(Duke)基金会的5.96亿美元中4.76亿美元投在杜克发电公司;凯洛格基金会投入凯洛格公司的股票比例是4.14亿美元/4.61亿美元,使其控股51%;哈特福德基金会将3.97亿美元中的3.46亿美元投入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保证其控股;霍华德休斯(Howard Hughes)基金会把霍华德飞机公司的5亿美元资金给了迈阿密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自己成为惟一的董事,这样,保持了控制,又免除了税金,同时又享受从事慈善事业的满足感;皮尤纪念信托基金(Pew Memorial Trust)将2.64亿美元中的2.19亿美元投资太阳石油公司(Sun Oil)股票,并持有矿产开发公司的全部有选举权的股份;利里基金会将3.34亿美元中的2.33亿美元投入利里公司,使其持股23%;伍德拉夫(Woodruff)基金会是以可口可乐为投资基地;克莱斯格(Kresge)基金会持有100%的克莱斯格纽瓦克公司股票;休斯顿(Houston)基金会拥有商业与工业人寿保险公司的全部股票;默特(Mott)与斯隆(Sloan)基金会持有通用汽车公司的大量股票。这样,最大的50家基金会的半数(包括前12家中的9家)都为某一家与捐赠者有关的股票所控制。⑨

    有鉴于此,1969年的税法要求基金会分散投资,同时给一个缓冲时间,以免股票大跌,以1979年为限期,在此以后一家基金会在任何一家公司持股不得超过20%。福特基金会则早在50年代就开始注意分散投资,它曾一度持有福特汽车公司88%的股份,到1972年只有16%。以后又进一步分散,并与其他基金会如克莱斯格jiāo换股票。

    关于资产运作情况,以福特基金会为例。1999财政年度的投资估价为118亿美元。2000年为145亿美元,这一年的回报率为30.3%,绝对增值数为24.32亿美元。3年平均回报率为22.2%;项目支出7.1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37亿美元,行政管理费2400万美元,投资费用3000万美元;此外与公益事业有关的投资1.367亿美元(以贷款或证券形式)。其捐赠比例经常超过税法规定的5%,2000年被承认的支出总数为7.587亿美元,大大超过规定9580万美元。另外,按规定,投资所得应jiāo2%的税,但是基金会如能满足某些捐赠的条件,就可减至1%。福特基金会大多数年份都能满足这一条件,因此可享受此项减税,于是又把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增加项目支出。⑩

    基金会对其原出资的企业是否起公关作用,特别是公司基金会,这是很难说清的问题。在客观心理上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