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乡村诡异笔记 > 第 2 章
    人凭着孝悌为怀,祖茔宽裕,总是想方设法给自己死去的亲人留一个全尸,造一座大坟。要是让马洪武第一个把老娘变成一把骨灰,他从内心里不能接受。他正愁得无路可走的时候,旁侧有一人说:“听说到火葬场开一个火化证明就可以了。”可在眼前这火候上,火葬场的证明哪那么容易到手呢?那人又开玩笑地说:“嘿嘿,洪武,你经常和死人打jiāo道,就不会弄个死人来代替?”

    一句话提醒了梦中人,本来就是孝子的马洪武一下子心动了。

    事情偏就这样凑巧,就在两天前,邻村死了一个老年fù女,其长相和马洪武的老娘不相上下。人常说秦桧还有三个铁哥们儿,马洪武和村里一个叫黑虎的汉子从小就形同手足,二人商量了一下,半夜里就开始对那座新坟下了手。

    偷尸也是有诀窍的,不能从坟顶开挖,而是要从旁侧打洞,撬开棺材一侧的挡板,否则就会留下盗墓的痕迹。这里有三天圆坟、头七烧纸的习俗,动过的新坟一眼就能看出来。

    二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撬开了棺板。马洪武钻进棺材里,凭着多年背尸的经验,念了一顿安魂咒,先用一条宽带子系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抬起死者的头,将另一头套在死者的脖子上,用力往外挣。新死的老太太由于腹腔受到挤压,嘴里接连呕出几口晦气,直熏得他头昏脑涨,胃里如同翻江倒海一般。

    第一次干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情,马洪武心里也十分害怕,背着老太太的尸体嘴里不停地念着驱魔咒,走着驱鬼步,可心里还觉着有许多双眼睛在注视着他。

    这次偷梁换柱的勾当干得十分成功,没留下一点蛛丝马迹。那位老太太做了替身火化后,马洪武理所当然将骨灰重新偷偷放回那座坟墓里。

    自此,马洪武那鬼精的脑袋一转,便打上了死人的主意。他拉拢黑虎,二人在暗地里悄悄行动,和那些不愿火化的丧家jiāo易,每具死尸卖到四千元,他得三千,黑虎得一千。后来生意越来越火,越做越大,价码也不断攀升。其实这死人就是一个顶替一个,给这家顶替了一个,出现了下一个的时候,顶替下来的这个死者最终也难逃被偷尸火化的命数,只是死者家人当时讨得个心安而已。

    财源滚滚而来,可尸源未免会出现紧张的时候。一年后,马洪武的舅舅死了,他找了一个死人顶替了舅舅火化。不过几天,村里又死了一个人,马洪武寻遍了远近数十里,也没找到尸源。最后,他一咬牙就和黑虎一起破了舅舅的坟,将舅舅的尸体背了出来。

    月黑风高,马洪武背着舅舅的尸体磕磕绊绊地走着,越走越觉得沉重异常,突然他觉得肩头被猛地拍了一下,惊乍间一回头,看见舅舅好像在对他龇牙笑着。他吓得大叫一声,出了一身冷汗。原来是舅舅头上戴的那顶帽子被风刮落,正好砸在他的肩上。

    《乡村诡异笔记》最新章节http://test.chinabook.cc/index.php/opus/show/662.html

    4、葛家村的离奇故事

    《乡村诡异笔记》最新章节http://test.chinabook.cc/index.php/opus/show/662.html

    莫家村一个深处大山的小山村,庄上百十户人家稀乱的坐落在山下。老旧残破的农村建筑视乎见证着这个村的历史。

    听老人们讲,明末这个村有个姓莫的读书人中了探花,官至从二品,官拜中奉大夫。晚年因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更不愿卷入派系斗争之中,便带着家眷和仆人告老还乡。子孙后代繁衍在此。一代又一代,也不清楚过了多少年。唯一见证着这段历史的只有村里的莫家宗祠和那位中奉大夫的陵墓了。

    据说这宗祠是莫家村人为了纪念这位中奉大夫而修建的。残破的台阶、倾斜的石柱、残砖烂瓦都说明这个宗祠有一段历史了。中奉大夫的陵墓也一样残破,不再恢宏,但仍不失当年的气势。隐约还能辨别的字迹记录着这位这位中奉大夫的生平事迹。凌乱的古墓断壁是盗墓者的杰作。陵墓如此的残破没落,却不影响这位中奉大夫的香火。

    莫家直系后人莫崇德的家是离这个陵墓最近,离村子中其他庄户人家最远的一户人家。陵墓就在房子正背后,莫家的房子有些年的历史了,据说这房子是莫崇德爷爷修建的,典型的木房,虽然说陈旧,但也算古香古色。

    这么多年来莫家的日子也算安宁,祖上也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后人,但自从村里来了一位县文物局专家之后莫家似乎就不太平了。

    莫崇德是一个老实巴jiāo的乡下人,一辈子没有出过远门,属于那种能把乡长当成省长的角色。

    文物局要来考察莫家祖坟,专家了解到他是莫家后人,就在他家小坐拉家常。一会院子里面就围满了莫家村的老老少少!

    文物专家喝着水目光扫视这院子说道:“你这院子有点历史了吧!”

    莫崇德眼睛盯着专家,紧张的手都不知道往那里放,认真的回答到:“我爷爷修的!”

    文物专家说:“县志记载啊,你这房子是建在是莫家大院旧址上的啊!莫中奉大人以前住的啊!几百年前的痕迹一点走找不到了!”

    莫崇德紧张的盯着专家说道:“我、我不知道啊!我爷爷他们修的,好像是重建的!”

    文物专家点燃一支烟说到:“没事,别紧张,我们从县志上查到当年皇帝御赐了一砚台给莫中奉大人。今天来求证一下,如果能找到,那可是价值连城啊!”

    顿时院子里面就zhà开锅了,说什么的都有,唯有莫崇德不说话。

    有人说在陵墓里面,有人说那是没有的事情,也有人说就埋在这个院子的地下……

    一群人跟着文物专家后面在莫中奉陵墓周围转了几圈,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突然不知道谁说了一句:那宝贝肯定在莫崇德家院子地下埋着!他家一代又一代的人从来都没有离开过那块地!

    文物专家摇摇头笑了笑说道:“要是在墓里面,早就被盗了,看来又要空手而归了!你要是发现了就联系我们,我们会给你补偿的!”

    文物专家一走,这个秘密顿时在这个人口不到600的小山村传开了。

    晚上,莫崇德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正想着这件事呢。

    莫大娘拍打着他不赖烦的说道:“都几点了,还折腾,让不让人睡啊!”

    莫崇德突然翻身坐起来说道:“难道是真的,我爹去世的时候对我说,一定要我守住这片地,说是祖上传下来的!难道咱家院子下面真的埋着宝贝?”

    大娘迷糊着说道:“睡吧,明天去乡里给儿子打个电话,让他给孙子寄点学费回来!”

    莫崇德在床上翻来覆去,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吃完早饭就往乡里赶,一路上碰见莫家村人就有人问他砚台的事情。莫崇德赔着笑脸说:“没有的事,这么多年了,鬼才知道在那里。”

    在乡邮政局他拨通了大儿子电话:“老大啊,给你儿子寄点学费回来啊!马上要开学了!”

    大儿子在电话那头说道:“好吧!这里发了工资就寄回去!家里都好吧!”

    莫崇德说道:“家里都好,昨天县文物局来人了,说咱莫家有个宝贝。你记得你爷爷走的时候说过什么话吗?”

    大儿子在电话里面说道:“不是让你守好这个院子和这片地吗?那里来的什么宝贝。”

    莫崇德突然说道:“对了,说不定真的在这个院子有宝贝,祖上可是出过大官啊,要不让我们守着这片地做什么啊!祖祖辈辈早搬家了!”

    两人在电话里拉了一会家常。莫崇德急匆匆的就回家了,一路上琢磨,终于下了个决定,挖开院子看看。突然又想到找个合适的理由挖开。于是他决定到山上挖几棵核桃树苗,这样把树苗载院子里面就没有人怀疑了,就可以挖开看看了。

    说干就干,下午关上门一个人在院子里面挖开了。

    没有过几天,乡长来村里检查工作,说要发展副业,让大家致富,要在村里建一个养猪场,地址就选在莫家院子这块,这块地是村里唯一的开阔地。

    动员莫崇德搬家的工作就开始了,先是村长,再是村委书记,最后是乡长,给莫崇德做工作的次数连莫崇德自己都记不清了。

    莫崇德虽然老实巴jiāo,却属于一根筋类型,不论多好的补助条件,他就是无动于衷。莫大娘添油加醋的枕边风也说不动莫崇德!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莫崇德把几棵核桃是都快折腾死了。载了拔,拔了再载,整个院子都快翻遍了,也没有挖出什么宝贝,莫崇德有点想放弃了。

    夜很静,月亮早早出来了,刮着点微风。初春的夜晚还有点冷,老莫家早早的睡下了。

    偶尔几声狗吠说明这个村子还有点生气。

    突然莫大娘翻身爬起来,推着快要睡着的莫崇德说道:“老头子,你听谁在敲咱家的门。”

    莫崇德翻过身背对着莫大娘说道:“快睡吧,谁这么晚了还来咱家串门啊!”

    莫大娘刚睡下,门外敲门声又响起来了。莫大娘使劲推着莫崇德让他出去看看是谁。

    莫崇德不耐烦的说道:“能有谁啊,有狗怕什么啊!”

    莫大娘熬不过莫崇德,于是自己起身去看了。打开们发现什么也没有。只感觉到背上一阵阵凉,于是赶紧关上门回到屋里。刚躺下,那敲门声又响起来了。

    《乡村诡异笔记》最新章节http://test.chinabook.cc/index.php/opus/show/662.html

    5、马家峪野人之谜

    《乡村诡异笔记》最新章节http://test.chinabook.cc/index.php/opus/show/662.html

    马家峪是一个小山村,它藏在太行山腹部,周围几十里没有人烟,全是高山与丛林。

    有一天,一个上山放牛的老头对大伙说,他亲眼看到在大山深处有一个野人,说那野人头发胡子老长,一身黑色的毛发,走起路来如飞一般,翻山越岭如履平地,但由于离得太远,他也没有看清那个野人的五官相貌,说那个野人就像是大猩猩的模样。人们听了老头的话都不相信,只听说神农架有过野人的传说,咱这太行山里,哪里来的野人?何况也没见有过大猩猩,谁都知道那老头喜欢说些奇谈怪事逗人们开心,听了也都一笑了之。

    后来有一天半夜,李有明家老婆突然肚子疼要拉肚子,她从家里出来刚走到茅房前,忽然月光下看得清清楚楚,有一个就像是大猩猩的怪物从不远的一家院墙里翻了出来,手里抓着两只鸡,还带着一个包袱似的东西,向着村外飞一般去了。吓得她没敢去茅房,赶紧跑回家来,说她看见了野人。

    李有明赶紧起来,陪着老婆上茅房去,在等老婆的这个时间里,他向村里四周看去,那有什么野人,他就想也许老婆身体不舒服,看花了眼。

    可是第二天,他们就听说了,那一家人真的丢了两只鸡,还丢了晾在院里的几件衣服。结果李有明家把昨夜的事情一说,说她看到的野人与老头看到的一模一样。村里人回想起这多少年来,好多人家连个院墙也没有,大多数人家空房子门锁也没有,经常不是东家丢了食品,就是西家丢了衣物,一直没有找出贼来,原先以为不是猫和狗就是老鼠盗了那些东西,都没在意,说了半天原来都是这个野人在作怪,于是大家都相信了有野人不是传闻,而是真的。

    有的年轻小伙子就觉得奇怪,太行山里有了野人?太稀奇了。于是就想到深山中等候野人的出现,看一看野人与自己有哪些不一样。可老年人就说了,野人野人,肯定野xìng十足,野人和野兽差不多,叫他碰上你们,还不把你们给活剥了吃ròu。听了此话,那些个年轻人也就打消了去看野人的念头。

    后来村子里接连发生的好几次失盗的事,丢的无非是一些吃食日用之物,有一家人,丢了的食品旁边还有一百多元钱,野人却没拿去,据此人们分析那家伙肯定是野人无疑,他只知道食品能吃,物品能用,但不知道钱是能花的。从此,村里人都感到害怕,怕有一天野人再光顾到自己家来,丢点东西事小,万一被他伤了人命,哪可如何是好?于是就加强了防备措施。就这样,这座大山里有野人的事很快就传遍了全县。

    后来,村里就很少再丢东西了。

    过了半年多,李有明到县上去办事,回来后,他告诉了人们又一件怪事,说四十里外有个乡镇的镇长家,有一天镇长给他父亲在村里做七十大寿,忙乱了一天,有些门窗忘记关了,夜间失盗了,有人恰好看到一个像大猩猩一样的怪物,半夜里从镇长家出来,提着一个皮包,走了不远,那怪物就把皮包打开,看看里边没啥有用的东西就走了,把皮包里装的好几万现金和几张银行卡都扔在了路边。县公安局接到报案,查了好多天,结果没有查出疑似野人的罪犯,反倒查出该镇长的几百万资产,于是该镇长被以贪污罪给法办了。这一来,整个地区都知道了有野人的事情。不过大伙只是在听传说,没有人见过野人,都不知道野人从何而来,一时间,野人成了人们说得最多的话题,也成了人们心中的一个谜。

    这事也传到了邻县一个公安局长马兴昌的耳朵里,他就想,野人一说,绝对不可能,不知为什么,也不知他出于什么目的,他竟然决定要去查个水落石出。

    马局长带了几个人,赶到邻县,与当地公安局取得联系,他们首先到了最先发现了野人的马家峪村,详细了解了有关野人的情况。他们得出一个规律,这个所谓的野人一般都在夜间活动,白天很少出动,那个放牛老头在白天看到他,那是巧合,再有,凡是能吃能用的东西,这个野人都要,可有一点,却叫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野人他为什就不要钱呢?就连几岁的小孩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