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比出拳更漂亮的是闪躲 > 正文 第十三章,尊敬与尊重
    起源于一场孩子之间的争端,二海决定‘拜师学艺’,原本想着学几招‘一招制敌’的‘必杀技’,回去教给孩子,最起码让孩子不再‘受欺负’;结果稀里糊涂的接触到了拳击c又接触到了胡亮。

    普普通通的一场‘座谈会’后,二海居然发现:自己已经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项运动,甚至都开始憧憬着自己‘鏖战’在职业拳击赛中的场景了。

    胡亮教女儿的,那叫“哄孩子”玩,各种的闪躲c各种的防护,二海知道,这不是真正的拳击,顶天了,算做“儿童防身术”,所以,二海也必须学,而且下了决心要学好。

    第一堂正式的拳击课,二海练了半节课的‘抱架’,说是‘抱架’,其实就是拳击里的一种基础站姿:双脚与肩同宽,前后大约45度站立,这样站得更稳,也更方便前后左右移动;双手抱拳护住脸,用胳膊去格挡对手的进攻,双肘护住两肋,同时通过转动身体,阻挡对方的进攻。

    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做起来也并不容易,简单枯燥的动作,二海做了半个多小时;然后就是一系列的身体训练,跳绳c拍肩c踩脚c俯卧撑。。。虽然累,但二海第一次累的这样开心,那种开心程度,不亚于筋疲力尽的踢了场畅快淋漓的足球比赛。

    第二天起床,二海才发现,从脖子到脚脖子,身上的每一根肌肉都在疼痛,稍懂健身常识的二海明白:这是肌肉在排酸,之所以排酸,就是因为平时没有锻炼到的肌肉,得到锻炼了。

    所以,虽然身上疼,但心里还是很开心的;这种情况下,休息并不能解决问题,而是应该继续动,上不了大运动量,至少跑跑步,动动胳膊腿,疼痛感会减轻很多。

    送完了孩子上学,二海就直接来到了拳房,他是真喜欢这个地方,喜欢那里面的每一个人;跟其他搏击运动不同,这个拳馆里,无论是职业的拳击手还是业余的“打酱油”的,没有关公没有纹身c没有污言秽语也没有打打杀杀,说话办事都很随和,也很低调,甚至有些腼腆,每个人相处的都很融洽。

    二海曾经看过一部美国人拍的关于拳击的电影,叫《百万美元宝贝》,里面的一句台词:“b一xg, is ab一ut respect”(拳击,有关尊重),真正诠释了这项运动的精髓:尊重!

    竞技台上的全力以赴,那是对对手的尊重;

    被击倒了,爬起来接着去战斗,那是对自己的尊重;

    对手倒下了,不再去攻击,那是对规则的尊重。

    。。。

    尊重,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真正应该怎样去诠释,至少二海自己,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因为他从小到大,学的最多的,都只是尊敬。

    小时候,尊敬父母c尊敬师长;长大了,尊敬领导c尊敬警察c尊敬媳妇,尊敬孩子c甚至不得不尊敬家里的那条狗。。。

    尊重与尊敬,到底有什么区别?

    二海活了30多年,至今也没弄明白过。

    记得小时候要写日记,必须写些‘好人好事’,二海写的最多的,就是‘扶老太太过马路’,但事实上,哪有那么多老太太需要扶着过马路啊? 实在没办法,就蹲路边等着,看哪个老太太要过马路了,马上凑过去问问,实在不行,直接把老太太给拉着过马路然后再给‘扶回来’。

    长大了,慢慢的发现,小时候学的那些,很多都不是那样的,比如说,老太太过马路,是万万不能扶的。。。

    二海刚回国的时候,最头疼的事,就是过马路,宁可多走几步,也必须挑有红绿灯的路口,这还远远不够,因为那些右转弯的车辆,是根本不需要等红灯c更不会礼让行人的。

    虽然二海有着200多斤的大体格,但要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挑战跟那些钢铁怪物,二海始终还没有那个胆量;慢慢的,二海学会了一招:跟着老太太身后过马路,一切车辆必须避让!

    从‘扶老太太过马路’,到‘跟着老太太过马路’,是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太快?还是因为二海越活越完蛋了?

    这几天,恰逢高考,网上流传一个“引人深思”的消息:深圳的一个要参加高考的孩子,因为要迟到,求助于交警,热心的警察叔叔骑摩托车把孩子一路送到了考场,因为下雨,还特意给孩子穿上了件雨衣。

    本来是件皆大欢喜的事,也真正体现了国家提出的“和谐社会”的理念;结果,令人哭笑皆非的是,这孩子的家长,居然因为‘孩子被雨淋湿了’,去110投诉交警。

    这里,必须为警察叔叔点赞,虽然深圳警方也霸气回复,但二海认为,这还远远不够。

    为什么就不敢曝光这样的人? 既然已经不要脸了,还怕曝光吗? 为什么就不能这样的人上电视上露露脸,让大家都记住这张嘴脸,以后见到躲着点?

    而这样的人,教育出来的孩子,就算考上了清华,又能怎样?

    这是碰瓷碰到了警察叔叔身上,要是碰到普通人呢?

    一个律师朋友,跟二海讲过:“每个人做坏事的时候,都会去衡量违法成本和违法所得,如果违法所得远高于违法成本,很多人都会去选择铤而走险,这,就是人性。”

    打个比方,几个朋友打麻将,没人敢作弊,因为被发现了,没人再拿他当朋友了;而麻将馆里,几个互不相识的人凑成一桌,那基本上就是各显神通了,出千c换牌c甚至团伙配合,只要能赢钱,他们什么都敢干,因为即使被发现了,顶天了就是被驱逐出门,换一家继续玩就行了。

    但无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有人敢去澳门c敢去拉斯维加斯c敢去摩纳哥的赌场里去作弊吗? 肯定不敢,因为人家的保安,可不简单的就是个摆设的!

    国家确实在高速发展,法律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也在效仿欧美发达国家的‘人性化执法’,但‘人性化执法’的前提,首先是人得有‘人性’,如果人性都没了,还讲什么人性化执法?

    有些人为什么这么嚣张?为什么敢于去挑战甚至去利用那些“游戏规则”?归根结底,还是违法的成本太低。

    如果,碰瓷的发现了就用卡车拉着游街,小偷发现了就剁手,强奸犯抓着了就直接没收作案工具,造假药c毒奶粉的c拐卖妇女儿童的,发现了就直接诛九族,还有人敢去越雷池半步吗?

    老外要是发生交通事故,没有人受伤的情况下,通常双方留个电话号码,握握手就撤离现场了,后来的一切都可以交给保险公司去处理。

    同样的场景,要是在中国,即使是一个小的刮碰,那基本就跟‘睡了人家的媳妇’一样,双方各种争执c各种拍照c等交警现场定责c等保险公司现场勘查,全然不顾身后已经严重拥堵的车流了。

    为什么不能像老外那样简简单单的处理呢?

    其实,每起事故,谁的责任,双方心里都明白,但必须纠缠c必须取证,必须‘无理辩三分’,除了碰瓷的心态c自然也有‘怕被碰瓷’的心态了。

    老外不怕碰瓷吗?

    人家真不怕,因为人家有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更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人愿意为了那点蝇头小利就去挑战自己的信用记录。

    即使就算真的被碰瓷了,是赔偿还是追责还是报警,自然也有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员全权处理。

    道理就像巴黎的地铁一样,人家压根不设检票口,买不买票全凭自觉,又真正有几个不买票就上车的呢? 有,但是基本都是不明真相的外国人。

    二海个人认为,无论是尊敬c还是尊重,其实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就像英语里这两个词压根就是一个单词‘respect’一样,这都是相互的;但从小的教育,给他灌输了太多的‘尊敬’,尊老爱幼c尊师重教。。。

    尊敬老人c尊敬师长确实没有任何问题,但之所以说是相互的,是因为必须得分人,而不是简单的年龄c职业c甚至级别,比如说为老不尊的那类人群c比如说‘给钱送礼就让过’的老师c比如说‘不拿钱不办事’的某些公务人员,他们,值得尊敬吗?

    所以说,尊重,是尊敬的前提,先有彼此的尊重,才有单方面的尊敬。

    如果“尊敬”分长幼c分级别c分地位高低的话,那么,“尊重”就根本

    没有任何高低贵贱之分了,因为它根本就是包含在“个人教养”里的一种元素。

    二海的女儿在国外出生,即使没有入籍,老外还是用他们那套完善的医疗体系来‘照顾’这个黑头发c黄皮肤的中国婴儿。

    那套体系完善到在二海媳妇被检查出怀孕之后,医院就要求孩子的父母每周定期到医院参加育儿培训;培训的内容,从婴儿的日常护理c到婴儿成长过程中的各类教育辅助。

    最让二海佩服的是:这种培训虽然不是强制的,但只要拿着医院的证明去单位请假,是没有人能不给假的!

    老外的理念,孩子不是父母的,而是国家的,父母要是养不好,国家有权把孩子抱走交给有能力抚养孩子的人或者部门。

    这个培训里,让二海印象最深的,就是:你听孩子的,孩子才能听你的!

    如果仅凭着父母之威,对孩子的要求置之不理,只要求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那孩子凭什么听你的?

    如果孩子发现跟父母的沟通总是无效,是不是会干脆把自己的心灵之窗关闭起来,从而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拳击,发源自欧美,一项古老的搏击运动,也是规则最多c限制最多的搏击运动,发展到现在,无论从规则上c还是从运动精神上,都蕴藏着欧美人对于‘尊重’的理解。

    欧美人,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体现在生活中的很多细节:进门的时候,先进门的肯定给身后的人扶住门,确认门在关闭的过程中不会给后面的人造成影响后,自己再离开;排队的时候,人和人之间至少保持一个人的距离;如果拿的东西多,旁边的路人肯定会帮忙。。。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如果你走在大街上,不小心把别人脚踩了,如果在欧美,通常情况下,那个人会主动跟你说:“rry!”

    其实欧美人说“rry”,并不完全意味着‘对不起’,更多的只是一种口头习惯;但当你踩了人家的脚,人家主动跟你说‘rry’的时候,你能做的,只能会感觉更‘rry’了。

    即使你并没有察觉到踩人家脚了,人家这样礼貌的提醒下,除了更rry,你还能做什么? 结果,俩人相视一笑,各走各的就行了。

    同样的情况,如果在中国,常见的场景就是:

    “你踩我脚了!”

    “哦,没看到,对不起!”

    “对不起就完了?”(我这鞋挺贵的,你不得赔点啊?)

    “那你想咋的?”

    “赔钱!”

    。。。

    另一种场景更直接:

    “你瞅啥?”

    “你他妈踩我脚了!”

    “又不是故意的,叽叽歪歪的干嘛?”

    。。。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