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乱世青囊书 > 《乱世青囊书》正文 第058章 代州城危在旦夕
    且言后金大军经此一役,伤亡惨重,及至逃出雁门关外,又聚拢残部,退归白草口下,人马已不足十之一二矣。

    阿济格一见众军悲惨,不胜懊恼,恨道:吾自提兵以来,未逢此败。今三军折损,南下受挫,如之奈何?

    众将默然,正在迟疑间,忽就听见身后有大队人马来至。

    大军新败,正如惊弓之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闻兵马响动,只吓得是魂飞天外,魄绕九霄。鳌拜急驱虎上前,望见旗幡开处,有一将面如满月,眉似黛山,顶盔贯甲,骑青骢马,手执一杆錾金提芦枪,认得是小贝勒萨哈廉。

    萨哈廉全名爱新觉罗·萨哈廉,是努尔哈赤的孙子辈,四大贝勒之首代善的第三子。

    天命十一年,萨哈廉因常年随努尔哈赤出征,战功卓著,遂晋升为贝勒。努尔哈赤死后,萨哈廉不顾险阻,力劝父兄,并说服众贝勒大臣,一齐拥戴皇太极继位称汗。后又掌礼部印,贯行机密大事,声名赫赫,无可替代。

    众将士得知来将是萨哈廉,方才心安。

    萨哈廉至军前下马,一见营中有愁云惨雾笼罩,甚是不解,及至礼毕,就问诸将道:前闻众将士力破白草口,大战六郞祠,雁门关亦指日可下,怎么今日一见,却是这等模样?

    阿济格等闻言,不觉就叹息无语。

    鳌拜道:昨日吾军先破了白草口,后又拿下了杨六郞祠,两战皆胜,只是丢了离地焰光旗。今日天明,吾等又率兵进城,不意明军却暗暗祭了那焰光旗,纵火焚关,众将士避之不及,竟为所算,折损了大半人马。我等拼死突围,力战得脱,方才安定下来。

    萨哈廉大惊道:竟有此事!这雁门关的守将是谁?

    鳌拜道:山西巡抚戴君恩。

    萨哈廉不解道:谅他不过一区区文臣尔,又何能阻我大军南下?

    鳌拜道:话虽如此,然这雁门关却是另有高人助阵!乃大孚灵鹫寺的高僧是也。

    萨哈廉闻说,释然道:原来如此。

    少顷,又问阿济格等道:不知诸位有何打算?

    众将见问,皆默然不语。

    鳌拜一心想要夺回那离地焰光旗,以便对皇太极有所交代,随就献计道:启众位贝勒爷,吾军伤亡虽大,然雁门关已破,何不按大汗事前的部署,我等照旧率军南下,先夺了代州城,再做他议?

    多尔衮道:鳌拜,你说得倒轻巧!现如今,我部残兵不足两千,明军又有高人助阵,代州城如何能拿得下来?

    鳌拜遭此一诘,不敢回言,只得朝萨哈廉看过来。

    片刻之后,萨哈廉默思道:事到如今,南下已成定局,其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今吾有精兵五千,可为助攻,待明日出军,务求一举拿下代州城。否则,大汗降罪,谁可担当?

    阿济格、多尔衮及多铎三人本是嫡亲的兄弟,与萨哈廉乃是叔侄关系,但双方素来不和。萨哈廉虽是晚辈,但年龄却较阿济格等人为大,在皇太极面前也更为得宠。想当初,努尔哈赤龙驭宾天之际,皇太极为了继承大统,逼死了阿济格等三兄弟的生身之母阿巴亥。故此,这三兄弟一直就对皇太极怀恨在心。而萨哈廉又力鼎皇太极称汗,早就与阿济格等人心存芥蒂了。

    阿济格听罢萨哈廉之言,虽颇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应允道:既有此说,今晚权且安歇了,待明日一早发兵,誓破代州城。

    诸将计议已定,遂于白草口前扎营,安歇不题。

    话说温轶伦与凤红俦等先后回至代州城内,见天色尚早,随就唤醒了戴君恩,又上钦差行辕,来会守城诸将。岂料李步云因见守城情急,为免来回奔波之苦,随就撤了钦差行辕,与卢以锟等人一起入驻至代州州衙。而那守将高宠一心只要弃城逃跑,此时正在家里,忙着收拾金银细软,哪里还顾得上这代州城的军事?

    众人在钦差行辕扑了个空,随即调头,又赶至代州州衙。

    此时的代州州衙,当真是军务倥偬,一片繁忙。

    前闻雁门关大火,却又未知端的,刘允中与李步云等人,正在厅堂上坐立不宁,焦急万分,忽就见衙役来报:巡抚大人来了。

    李步云等闻报,即与众官至衙门口来迎。大众礼毕,随就至正堂议事。少时茶毕,温轶伦又备言前事。众人听罢,只觉得喜忧参半。喜的是,虏兵虽胜尤败,损兵折将,惨不可言;忧的是,雁门关已失,三晋门户大开,关内庶难周全。

    戴君恩在上,神情木然,一语不发,忽而又放声大哭道:今雁门关既失,我深负皇恩,已是该死之人,还谈什么周全不周全!

    道罢,就是一阵寻死觅活。

    众人见状,苦劝方止。

    刘允中道:戴制台!今雁门关已失不假,然虏兵未退,战火内延,民被无穷之祸。汝为山西巡抚,宜当振作,上体天心,下拯黎民,外抗蛮虏,内惩奸贼,庶几则不失人臣之本分!至于雁门关之是非功过,我等唯待玉音早赐,遵旨而行。正所谓,雷霆雨露,莫非天恩。制台大人,又何必似这般大失体统?

    一席话,直说得戴君恩默默无言。

    李步云亦劝道:雁门关已失,制台大人也不必太过自责。胜败乃兵家常事!东虏大军来势汹汹,势如破竹,吾等亦宜自强,切不可乱了方寸。

    温轶伦道:虏兵遭此大败,必不敢轻易来袭!料代州城暂得须臾之安。

    如一大护法道:只不过,据雁门关一役来看,东虏大军兵多将广,实力雄厚,今遭败绩,断无善罢甘休之理。反观我等,人困马乏,兵弱将寡,如无援军来救,代州城迟早不保。

    众人闻如一大护法之言,还在郁闷,忽就见戴君恩起身道:守城不比守关。守关,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而守城,则不然。自古以来,攻城伐谋,胜负殊难料定。想当年,诸葛孔明能以一空城之计而阻司马懿大军,堪称奇谋。我等何不效仿之?

    刘允中道:制台大人欲用诸葛亮之空城计?

    戴君恩道:正有此意。

    大家闻说,互相看罢,口虽不言,却并无赞同之意。

    戴君恩道:其实,此计我等在雁门关已然用过一次了。只不过,之前我们是反用空城计,诱敌深入,而虏兵亦因冒进而伤亡惨重!现如今,我们再施此计,虏兵又岂敢再轻易入城?

    温轶伦听罢,思忖道:制台大人之言,也并非毫无道理。我今再将城门大开,然则虏兵当真就未必敢进。火烧之痛,想必是记忆犹新啊!

    刘允中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倘我等思谋不周,一旦代州城破,其祸不小。

    戴君恩道:万一虏兵识破此计,当真就进了城,吾等再祭旗纵火不迟,无非重演雁门关之旧事而已。

    刘允中见说,随就与众人道:为了区区几千虏兵,就把一座城烧了,这……这也未免有点太过了吧。

    李步云及贺弼光等亦道:这空城纵火之计,须当三思,不可儿戏。

    温轶伦道:不才倒以为此计可行!须知虏兵既有杏黄旗在手,这代州城墙岂有不破之理?依我看,若死守,则此城必破无疑。与其血战一阵,城破人亡,还不如洞开四门,使其不敢轻易进兵。

    贺弼光道:一旦虏兵进城,如之奈何?

    戴君恩道:即便不纵火焚城,我军亦可藏兵瓮城、街道等处,一旦贼入,则奋力击杀之。

    刘允中道:话虽如此,然我军若弃了城楼,便无可依凭,而虏兵又素来凶悍,一旦进城,只怕众将士抵挡不过。

    温轶伦笑道:这车轱辘话怎么又转回来了!有那杏黄旗在,这四面围墙便是形同虚设,毫无用处,而那守城的将士又岂能倚之以为屏障?

    众人闻言,又沉思不语。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