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加索方面军在高加索会战过程中于1942 年8 月6 日~17 日在阿尔马维尔迈科普方向进行的一次防御战役。
此次战役,德军攻占了迈科普、别洛列琴斯卡亚,并在白河左岸别洛列琴斯卡亚地域奔占了一个登陆场;占领了克拉斯诺达尔,并进抵库班河。而后,德军的进攻被阻于萨穆尔斯卡亚、哈德任斯卡亚、克柳切瓦亚、斯摩棱斯卡亚一线。通往黑海沿岸山间通道的接近地得到了可靠掩护。
新俄罗斯斯克战役
新俄罗斯斯克战役指苏联北高加索方面军与黑海舰队和亚速海区舰队协同,于1942 年8 月19 日至9 月26 日进行的防御战役,是高加索会战的组成部分。德军企图攻占新俄罗斯斯克,尔后沿黑海海岸向巴统方向进攻。
战役中,德军发动连续不断进攻,但未达到其目的,苏军将其阻于新俄罗斯斯克市东南部,打破了德军经过新俄罗斯斯克奕向外高加索的计划。
迪克孙保卫战
迪克孙保卫战指1942 年8 月26 日起苏联白海区舰队的舰艇和部队为保卫迪克孙岛及其港口而进行的战斗。
8 月26 日,德“舍尔海军上将”号巡洋舰袭击迪克孙港,苏“杰日尼粤夫”号破冰船同其jiāo火。后德舰受击,撤离港口水城。9 月23~25 日,2 艘德国潜艇在通往港口的水路上布设了48 枚沉底水雷。
到10 月上半月,苏军全部扫除了德军的水雷障碍,保障了运输舰只和战斗舰艇的安全航行。
莫兹多克马尔戈别克战役
莫兹多克马尔戈别克战役指苏联外高加索方面军北集群在高加索会战过程,为击退德军向莫兹多克马尔戈别克方向的进攻和粉碎其突入高加索各重要石油区的企图,于1942 年9 月1 日~28 日进行的防御战役。
战役中,德军以重大损失为代价迫使苏第九集团军部队后退,夺取了捷列克、普拉诺夫斯科那、伊拉里奥诺夫卡。但在此地段,德军未能再取得战役胜利,被迫转入了防御。由于苏军不断增强抵抗,使德军不得不放弃对格罗兹尼方向的进攻。
图阿普谢战役
图阿普谢战役指外高加索方面军黑海集群在高加索会战过程中,于1942年9 月25 日至12 月20 日进行的防御战役。
在对苏第十八集团军jiāo通线和战斗队形实施两天猛烈的航空兵突击后,德军于9 月25 日转入进攻。10 月9 日前,德军的进攻被苏第十八集团军阻住。10 月14 日,德军再度进攻,对第十八集团军造成合围的威胁,但未果,31 日转入防御。11 月中,再次向图阿普谢突进。苏军顽强抵抗,迫使德军放弃进攻,转入防御,德军12 月17 日被歼。
纳尔奇克奥尔忠尼启则战役
纳尔奇克奥尔忠尼启则战役指苏联外高加索方面军北集群为阻止德军经纳尔奇克、奥尔忠尼启则向格罗兹尼、第比利斯和巴库突进,于1942 年10 月25 日至11 月12 日进行的防御战役。这是德军企图占领格罗兹尼石油区的另一战役。
结果,德吉泽利集团被击溃,残部被逐至菲阿格东河对岸。德军被迫转入防御,彻底放弃了突向格罗兹尼、巴库两石油区的企图。
大卢基战役
大卢基战役是苏联加里宁方面军一部于1942 年11 月24 日至1943 年1月20 日进行的进攻战役。苏战役目的是粉碎中央集团军群左翼德军集团,不使其调往斯大林格勒方向,战役企图是合围德大卢基集团。
这次战役历时两个月,规模不大,但牵制了德中央集团军群左翼集团,使之不能调往斯大林格勒方向。
科捷利尾科夫斯基战役
科捷利尼科夫斯基战役指苏联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左翼军队为抗击企图解救斯大林格勒附近被围集团的德军的进攻并粉碎援敌,于1942 年12 月12~30 日进行的一系列防御和进攻战斗行动,是斯大林格勒反攻的组成部分。
结果,苏军打破了德军解救被围于斯大林格勒军队的计划,击溃了德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集团。苏军在击退德军后,未经战役间歇即转入了反攻。苏军在科捷利尼科夫斯基的战役中前进总纵深达100~150 公里。
顿河中游战役
顿河中游战役指苏联南方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军队在苏军斯大林格勒反攻发展过程中,于1942 年12 月16~30 日进行的进攻战役。
12 月16 日,在pào火准备之后,苏军转入进攻。苏军的进攻受到德军顽强抵抗。17 日,第二十五、十八坦克军和第十七、二十四坦克军先后进入jiāo战以加速突破。18 日日终前,德军被分割为4 个孤立地段,并向南、西南方向退却。24 日,苏军攻占塔钦斯卡亚。12 月底前,西南方面军进抵新卡利特瓦、马尔科夫卡、米列罗沃、车尔尼雪夫斯基一线,在北设防固守。
结果,苏军推进150~200 公里,大败德军,并前出至德顿河集团军群后方,使斯大林格勒罗斯托夫方向的情况发生了决定xìng变化,并预先决定了被围德军的命运。
罗斯托夫战役
罗斯托夫战役指南方方面军在外高加索方面军配合下,于1943 年1 月1日至2 月18 日进行的进攻战役。
战役是为了粉碎顿河下游的德军,解放罗斯托夫,并以此切断德军北高加索集团北退之路。苏南方方面军于1943 年1 月1 日发动战役后,遇到德军激烈反抗。23 日日终前,方面军进抵北顿涅茨河、顿河、韦肖雷、采利纳一线,德军反抗被击破。2 月7 日,苏军攻占了巴泰斯克、亚速,12 日攻占了沙赫特,13 日解放了新切尔卡斯克。争夺罗斯托夫之战尤为激烈。14 日,苏军攻占了该市。德军撤向米乌斯河既设防御地区。苏军再次进攻未果,18 日转入防御。
罗斯托夫战役是在前一次进攻战役过程中进行准备,并且就以原有兵力未经战役间歇实施的,苏军向纵深推进300~450 公里,德顿河集团军群遭重创。
突破对列宁格勒的封锁
突破对列宁格勒的封锁指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与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协同,于1943 年1 月12~30 日进行的进攻战役。战役目的是粉碎拉多加湖以南的德军集团,并恢复列宁格勒与各地的陆上jiāo通线。
该战役是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被合围后,苏军于1942~1943 年冬季展开的总攻过程中进行的。进攻于1 月12 日凌晨开始,合围的两个方面军不断对进。德军频频出动航空兵,以求突围。但德军的企图被打破。18 日,拉多加湖整个南岸之敌被肃清,零星敌群被消灭。沿岸打通了8~11 公里宽的
走廊,恢复了列宁格勒与各地的直接陆上联系。德军的封锁被打破。
突破对列宁格勒的封锁是列宁格勒会战的转折点。从1943 年1 月起,列宁格勒附近的作战主动权,终于转至苏军手中。德军与芬兰军队会合的威胁消除了。
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战役
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战役指苏联沃罗涅日方面军会同西南方面军第六集团军于1943 年1 月13~27 日进行的进攻战役。战役目的是粉碎奥斯特罗戈日斯克、卡缅卡、罗索什地域的德军,攻占利斯基坎捷米罗夫卡铁路,并为尔后向哈尔科夫和顿巴斯两方向实施进攻创造条件。
1 月13 日,苏第四十集团军转入进攻,14 日其他部队全部转入进攻。15日日终前,在三个方向上都突破了德军防御。18 日日终前,苏军完成了对德军整个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集团的合围,并将其分割为两个孤立部分。19~27 日,被围集团遭到歼灭。
结果,苏军推进140 公里,击溃15 个师,重创6 个师。在敌防御中打开了一个缺口,为进行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那和向哈尔科夫方向进攻创造了条件。
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
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那战役是苏联沃罗涅日方面军以及布良斯克方面军左翼军队于1943 年1 月23 日至2 月2 日进行的进攻战役。
苏战役企图是从南北两面向德军第二集团军两翼,即向卡斯托尔诺耶总方向实施向心突击,以围歼德军,解放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地区,为尔后向库尔斯克和哈尔科夫进攻创造条件。
结果,苏军击溃德军重兵集团,解放了沃罗涅日州和库尔斯克州大部地区,为向库尔斯克和哈尔科夫西方向进攻创造了条件,这是一次连续实施的进攻战役。
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
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是苏联西南方面军于1943 年1 月29 日至2 月18日进行的进攻战役。
苏军消灭了伏罗希洛夫格勒地区的德军,迫使德军从北顿涅茨河撤到米乌斯河。经过此次战役,西南方面军消灭了有两个军的坦克第一集团军主力,向纵深前进了120~250 公里,结果,苏军肃清了顿巴斯北部的占领者,但未完成合围德军坦克第一集团军和解放顿巴斯的任务。
哈尔科夫战役
哈尔科夫战役指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于1943 年2 月2 日至3 月25 日进行的战役;是苏军1943 年冬季在西南方向总攻的一部分。此次战役可分为哈尔科夫进攻战和哈尔科夫防御战。
此次战役的结果,北高加索方面军使德军遭受严重损失,解放了克拉斯诺达尔和另外数百个居民地,然而,德军在克拉斯诺达尔以西60~70 公里得以固守,北高加索方面军转入防御。
哈尔科夫进攻战役
哈尔科夫进攻战役指苏联沃罗涅日方面军于1943 年2 月2 日至3 月3日进行的战役;战役目的是粉碎哈尔科夫方向德军B 集团军群主力,解放哈尔科夫工业区。
战役于2 月2 日开始,沃罗涅日方面军第三坦克集团军、第六十九集团
军和西南方面军第六集团军首先实施突击。3 日,第六十、四十集团军开始进攻。6 日,第六十集团军与布良斯克方面军协同,粉碎了德军在季姆河的抵抗,进逼库尔斯克,8 日解放该市。第四十、六十九集团军粉碎德军在奥斯科尔河地区的抵抗,向西南方向进攻,从西北面迂回哈尔科夫。第三坦克集团军从南面迂回哈尔科夫。德军哈尔科夫集团受到合围的威胁,开始于9日将军队从北顿涅茨河地区撤至哈尔科夫。16 日,苏军解放了哈尔科夫。沃罗涅日方面军由于受到德军猛烈进攻而缺乏后援,转入了防御。
哈尔科夫进攻战役的结果,沃罗涅日方面军前进100~260 公里,重创德军。
克拉斯诺达尔战役
克拉斯诺达尔战役指苏联北高加索方面军在黑海舰队配合下为消灭库班的德军、于1943 年2 月9 日至3 月16 日进行的进攻战役,是高加索会战的组成部分。
战役中,由于准备时间不足,军队得不到弹yào和油料的补充,苏军在斯拉维扬斯卡亚镇、阿宾斯卡亚镇地城和克里米亚斯卡亚接近地的激战未果。在德军的强大反冲击下,苏军转为防守。
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
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指苏联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和消灭勒热夫维亚济马基地的德军集团于1943 年3 月2~31 日进行的进攻战役。
1943 年3 月2 日,苏军的进攻在第三、一空军集团军支援下开始。由于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限制了苏军向前推进的快速支队的行动,未能前出至德军后方并切断其退路。15~31 日,他们前出至德军在杜霍夫希纳、亚尔来沃、斯帕斯杰缅斯克东北预先构筑的防御地区,在此遇到顽强抵抗后,被迫停止了进攻。结果德中央集团军群兵力被牵制,战线从莫斯科又移开了130~160 公里。
哈尔科夫防御战役
哈尔科夫防御战役指苏联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军队为抗击法西斯德军在哈尔科夫地域的反攻,于1943 年3 月4~25 日进行的战役。
德军受到苏军分割其东线的威胁,决定通过撤退顿巴斯驻军、从西部调遣预备队和为转入反攻建立突击集团军来挽救危局。它准备先消灭进逼第聂伯河的西南方面军,然后对沃罗涅日方面军加以突击,夺回哈尔科夫、别尔戈罗德。此后,拟从南面别尔戈罗德,北面奥廖尔,向库尔斯克总方向突袭,重创该区苏军。德军相对于苏军有着强大优势。德南方集团军群对西南方面军右翼、沃罗涅日方面军施以重击,使其受到巨大损失。
苏军于3 月3 日,在全地带转入防御。5 日,德军楔入苏第三坦克集团军防御6~8 公里。10 月,德军从南面进逼戈杜霍夫,从北面突向哈尔科夫。14 日,德军合围哈尔科夫。苏军被迫放弃哈尔科夫,退至北顿涅茨河左岸。沃罗涅日方面军在防御过程中后退100~150 公里后,于25 日将德军阻于克拉斯诺波利耶、别尔戈罗德一线及沿北顿涅茨河至丘吉耶夫一线,使其报斯大林格勒之仇化为泡影。
库班空中jiāo战库班空中文战指1943 年苏联北高加索方面军航空兵和黑海舰队航空兵一部于1943 年4 月下半月至6 月初进行的空中jiāo战。库班空中jiāo战的目的是,夺取苏德战场南翼的制空权并为实施陆军的进攻战役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库班空中jiāo战在新俄罗斯斯克附近的梅斯哈科地区登陆场进行激战过程中发生的,随后的各次空中jiāo战分别在克里米亚镇、基辅镇和摩尔达维亚镇等地区展开。库班空中文战过程中进行了持续数小时的激烈空中战斗。
jiāo战中,德军损失飞机1100 余架,其中800 架是在空战中被击落的。这次空战,为苏军夺取整个苏德战场的战略制空权奠走了基础。
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指苏军为打破德军大规模进攻和粉碎德军战略集团,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进行的一次防御战役(1943 年7 月5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