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索日河、第涅伯河、莫洛奇纳亚河一线加紧修筑称作“东方堡垒”的战略防线,其中第涅伯河一段是其主要部分。
苏军为达到解放左岸乌克兰、顿巴斯、基辅和夺取第涅伯河右岸各登陆场之目的,于8 月~12 月在第涅伯河左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进行了第涅伯河会战。
苏军参战兵力为中央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草原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共263 万余人。对面德军为中央集团军群所属第二集团军、南方集团军群所属第四装甲集团军、第八集团军、第六集团军、第一装甲集团军,共计62 个师,内有14 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
整个会战分为两个阶段,8~9 月,苏军粉碎了左岸乌克兰和顿巴斯的德军,前出到索日河口至扎波罗热之间的第涅伯河中游及莫洛奇纳亚河,并在第涅伯河左岸夺取了多次登陆场,打破了德军在这一地区组织防御的计划。
10~12 月,苏军粉碎了第涅伯河中下游的德军集团,解放了基辅,挫败了德军恢复第涅伯河防御的企图。
苏西南方面军第一近卫集团军于8月13日由兹米叶夫以南地域对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所属坦克第一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发起进攻。16 日,第八近卫集团军、第四十六集团军亦进入jiāo战,第三近卫集团军则在方面军左翼进攻。
18 日,苏军南方方面军所属突击集团军从古比雪夫及其以北地域转入进攻,一日内便楔入德军防御内约10 公里。近卫机械化第四军在突击第五集团军地带进入突破口,19 日日终前向西推进约20 公里,渡过克lún卡河,在其右岸夺取了一个登陆场。苏军南方方面军向阿姆夫罗西叶夫卡发展进攻,将德军集团分割为两部,希特勒统帅部已经没有兵力来封闭这个缺口。南方方面军胜利的发展进攻,于30 日攻占了塔甘罗格。德军米乌斯河防御被打开一个大缺口。苏军航空兵和亚速海区舰队的突击打破了德军经海路撤退的企图。德军统帅部被迫于9 月。日将第六集团军和第一装甲集团军一部西撤。
9 月初,苏军西南方面军左翼军队在伊久姆东南的北顿涅茨河地区重新发起进攻,胜利地突破了德坦克第一集团军的防御。并于9 月22 日前将德军驱至第涅伯河彼得罗夫斯克以南第涅伯河对岸,并向扎波罗热进攻。
苏军两个方面军的突击很快汇合为一个强大的突击。希特勒统帅部担心德军被围歼,急忙命令各师后撤。9 月15 日,希特勒下令放弃顿巴斯。
在顿巴斯战役中,苏军推进约300 公里,击溃德军13 个师,其中包括2个装甲师。顿巴斯的德军被全部肃清。
收复顿巴斯,对苏、德双方都具有重要影响。据曼斯坦因说,即使在德军的处境已经十分危急的时候,希特勒仍坚决要求把顿巴斯抓在德国手中,希特勒害怕丢掉这个重要的军事经济区会产生不良的政治后果,但他首先强调的还是顿河流域的煤对德国军事工业以及对德国军事经济的意义。希特勒说过,如果苏联人控制了顿河流域的煤,那未他们的坦克、火pào和弹yào产量就会保持在现有的水平上。
苏军南方方面军收复顿巴斯后,前出到莫洛奇纳亚河地区,从而为解放塔夫里亚和在第涅伯河下游地区组织及实施进攻战役创造了条件。8 月26日,苏中央方面军第六十五集团军、坦克第二集团军以及第四十八、第六十集团军备一部,向诺夫戈罗德一谢韦尔斯基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以第六十集团军其余兵力向科诺托普方向实施辅助突击;以空军第十六集团军对陆军进行支援。
26 日,苏军各集团军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第二集团军和第九集团军一部及南方集团军群第四装甲集团军一部转入进攻。德军以第二集团军基本兵力,即8 个师中的5 个师在主要方向顽强阻击。27 日,德军统帅部将2 个步兵师和2 个装甲师从第九集团军和预备队中调到谢夫斯克地域。在一天内,苏军就击退了德军12 次反冲击。德航空兵机群(每群有15~30 架飞机)对苏军第六十五集团军和坦克第二集团军的战斗队形多次进行轰zhà,战斗愈来愈激烈,至31 日日终前,苏军在主要突击方向楔入德军防御达20~25 公里。
苏军第六十集团军则在辅助方向迅速突破了德军防御,因为德军没有预料到苏军会在这个方向上发动进攻,所以未能进行有力的抵抗。苏军于30日解放了格卢霍夫,并继续向科诺托普进攻,于31 日前进60 公里,进入乌克兰境内,苏军把突破口的正面扩大到100 公里。德军统帅部由于无力阻止苏军的进攻,被迫于9 月1 日将军队撤到迭斯纳河和第涅伯河的对岸。
苏中央方面军发现德军撤退,立即追击。9 月6 日,解放了重要的铁路枢纽科诺托普。9 月,解放了巴赫马奇,并在巴赫马奇以南围歼了德军4 个步兵师残部。15 日,解放了德军在基辅方向掩护第涅伯河接近地的最后一个抵抗枢纽涅任市。21 日,攻占了切尔尼戈夫市。22 日,第十三集团军首先从行进间强渡第涅伯河,次日由第涅伯河向西推进35 公里,并在普里皮亚季河右岸夺取了一个登陆场。第六十集团军各兵团和第六十一集团军一部,分别在该集团军以南及其以北强渡第涅伯河。
中央方面军的右翼军队也强渡迭斯纳河,并在9 月16 日解放了诺夫戈罗德谢韦尔斯基。第四十八、第六十五集团军又在戈梅利方向发展进攻,前出至索日河,并在该河右岸攻占了两个不大的登陆场。至9 月底前,苏军中央方面军击退了德军各次反击,巩固了第涅伯河、普里皮亚季河和索日河的登陆场。
通过这次战役,苏军中央方面军击溃了当面德军,向西推进约300 公里。该方面军占领的第德涅伯河登陆场,对以后解放白俄罗斯和右岸乌克兰具有重要意义。
1943 年10 月20 日,苏军各方面军又改变了番号,南部几个方面军的番号在这次改动之后一直沿用到战争结束。在乌克兰的所有方面军便称为乌克兰方面军,从北到南的编号是依次排列的,沃罗涅日方面军为第一乌克兰方面军,草原方面军为第二乌克兰方面军,西南方面军为第三乌克兰方面军,南方方面军为第四乌克兰方面军。中央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分别改名为白俄罗斯方面军、波罗的海沿岸第一和第二方面军。为了粉碎基辅地域德军和解放基辅,苏军第一乌克兰方面军于11 月3 日晨从柳捷日登陆场实施突击,经过猛烈的pào火准备和航空第二集团军的轰zhà之后,苏军开始进攻。战役的第一天,与第五近卫坦克军协同进攻的苏军第三十八集团军以及第六十集团军推进了5~12 公里。4~5 日,第三近卫坦克集团军进入jiāo战。5 日,该集团军在突破德军防御后,切断基辅日托米尔公路。
为扩大战果,第一近卫骑兵军和第三十八、第六十集团军的第二梯队进入突破口,捷克斯洛伐克独立第一旅也参加了jiāo战。德军统帅部担心基辅地域的德军遭到合围,便急忙将其撤回。6 日凌晨,基辅解放。翌日,苏维埃乌克兰的首都和全国一道欢庆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6 周年。苏军在追击德军过程中,于7 日解放了重要的铁路枢纽罗斯托夫,13 日解放了日托米尔。
苏军在基辅方向上进行战斗的同时第一乌克兰方面军左翼军队击退了德军的疯狂冲击,坚守着苏军在彼烈亚斯拉夫赫美耳尼茨基地域内的第涅伯弯曲部的登陆场。
解放基辅是第一乌克兰方面军的巨大胜利。在战斗中苏军在基辅地域内第涅伯河右岸建立了纵深150 公里、正面400 公里的战略登陆场。苏军击溃了德军几个步兵师、2 个装甲师和1 个摩托化师,共击毁和缴获火pào和迫击pào约1200 门、坦克和强击火pào600 辆、飞机90 架和汽车约2000 辆。苏军白俄罗斯方面军自11 月1 日向列奇察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迂回并歼灭当面德军集团军群所属第二集团军、第九、第四集团军一部。德军利用森林沼泽地进行顽强抵抗,苏军快速兵团未能在战役第一日前出到战役纵深,只好与步兵团一起行动。15 日,苏军切断了戈梅利至卡林科维奇的铁路,迫使德军退却。第一苏军近卫坦克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协同,从东南面向列奇察实施突击,第四十八集团军则从东北面实施突击。18 日,苏军解放了列奇察。同时,第二近卫骑兵军从东面和东南面实施突击,解放了瓦西列维奇。至20 日前,苏军向纵深推进了70 余公里,抵达并强渡别列津河,前出到德军后方。苏军在戈梅利以北的进攻没有进展。
22 日,方面军右翼在普罗波伊斯克(今斯拉夫戈罗德)地域发起进攻。25 日,前出到新贝霍夫地域第涅伯河一线。德军在列奇察以北及其以南,随后在帕里奇地域和奥扎里奇地域进行反突击,企图阻止苏军进攻,没有结果。鉴于面临合围威胁,德军于25 日夜间从索日河与德涅伯河之间地带开始退却。26 日,戈梅利获得解放。
在20 天的战斗中,苏军在100 公里宽的正面突破了德军防御,向纵深推进130 公里。为了突破德军“东方堡垒”,粉碎防守莫洛奇纳亚河地区德军集团,解放北塔夫里亚,并前出到第涅伯河下游,苏军第四乌克兰方面军于9 月26 日发起进攻,遭到德军顽强抵抗。至30 日,苏军仅楔入德军防御2~10 公里。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苏军暂时停止了进攻。
在变更部署和重新组织指挥后,苏军于10 月9 日再度发起进攻。10 日,苏军前出至梅利托波尔市南郊,并继续扩张战果,于13 日攻占梅利托波尔南郊,23 日解放全市。26 日,德军被迫全面退却。30 日,苏军占领格尼切斯克并进抵锡瓦什湖沿岸。11 月1 日,苏军克服“土耳其堡垒”后,突入彼列科普地峡,从陆上封锁了德军克里米亚集团,至11 月5 日日终前,苏军前出到第涅伯河下游,并夺取克里米亚的锡瓦湖南岸一个登陆场。北塔夫里亚全境解放。德军仅在尼科波尔地域第涅伯河左岸保持了一个不大的登陆场。
通过第涅伯河会战,苏军重创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主力和中央集团军群一部,收复了重要经济区,并在第涅伯河和普里波亚季河上夺取了25 个登陆场,从而为解放整个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并把德军逐出苏联国土创造了有利条件。
六斯摩棱斯克的利剑
为了牵制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左翼,阻止其兵力调往苏军实施主要突击的西南方向,即乌克兰战场。苏军西方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在苏德北战场向西发起了斯摩棱斯克战役。
与苏军对峙的是德中央集团军群坦克第三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的全部兵力、以及坦克第二集团军的部分兵力,共约40 个师,计85 万余人。德军分布在宽达600 公里、纵深为100~130 公里的地带上,包括5~6 道防御地带。该方向属德军“东方堡垒”的中央部分。大部分德国师的人员是足额的,战斗技术装备齐全,他们从战争的第一天起就在前线作战,有丰富的战斗经验。
由于苏军最高统帅部已将苏军主力集中在西南方向上,因而只能给北部战场的苏军调拨为数有限的兵力和兵器。另外德军早已知道苏军准备进攻而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加上受到冰雪的限制,苏军在斯摩棱斯克的战役中打得很艰苦。
8 月7 日,苏军西方方面军发动了旨在粉碎德军斯帕斯杰缅斯克集团的战役。德军防御坚固,在突破德军主要防御地带的战斗中,双方相持不下。直到战役的第4 天,苏军才突破了德军的主要防御地带。在以后的两天内,西方方面军各兵团击破了德军的顽抗,继续向前进攻,并使斯帕斯杰缅斯克地域内行动的德军集团面临被苏军合围的危险。
8 月12 日,德军统帅部命令斯帕斯杰缅斯克突出部的兵团向西南撤退。苏军统帅部觉察德军后退,即下令追击。苏军击溃了德军的后卫,于8 月13日解放了斯帕斯杰缅斯克市。
到8 月20 日日终,西方方面军已推进了35~40 公里,突破了斯帕斯杰缅斯克方向上的德军防御的战术地幅。苏军使德军遭到重大损失,不仅牵制了德军原在该方向的一些师,而且吸收了主要从奥廖尔一布良斯克方向调来的11 个师,有力地配合了奥廖尔战役。为粉碎德军叶利尼亚集团,苏军西方方面军于8 月28 日向叶利尼亚方向发动进攻。30 日,苏军粉碎了乌格拉河西岸德军的抵抗,并攻克了叶利尼亚市。同时,西方方面军左翼也渡过第涅伯河。德军被迫于当夜从多罗戈布日附近退却。
9 月1 日,苏军解放了多罗戈布日。为粉碎斯摩棱斯克、罗斯拉夫利两个方向上的德军集团,解放斯摩棱斯克、罗斯拉夫利,并向奥尔沙、莫吉廖夫发展进攻,苏西方方面军各集团于9 月15 日同时发起进攻,突破了德军主要防御地带。
9 月16 日,主要突击方向上的突破口已扩大到正面达20 公里、纵深达10 公里,其左翼各兵团也强渡迭斯纳河,并向罗斯拉夫利方向展开了进攻。
9 月14 日,加里宁方面军转入进攻,突破了德军防御,并于9 月19 日收复了杜霍夫施纳市。
9 月19 日,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已在宽达250 公里的地带展开进攻,西方方面军在主要突击方向上进展最大,5 天内就推进了40 公里。
德军依托有利地区的有准备的防御,拼死阻挡苏军的进攻,9 月19~21日,战斗十分激烈。西方方面军在整个进攻地带上突破了德军防御的全部战役纵深。9 月23 日,在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