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二卷 > 第 33 章
    一课。”

    刘少奇第二个发言,说:“代表团的工作就是要揭露蒋介石。现在已证明和是不可能了。和虽不可能,但过去谈是必需的。谈判整个说来是很成功的,成绩就是证明了妥协的不可能。”

    máo zé dōng最后作总结xìng讲话:“南京谈判有成绩,达到了教育人民的目的。代表团不能早回来,一定要在开‘国大’以后才能回来。这样战争与分裂的责任才清楚,才不致失去人心。战后的世界变为美国反动派与世界人民的对立,在中国也反映这种对立,因此中国的斗争与世界有密切联系。中国人民中间以及我们党内都有打不打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现在是解决了,剩下的问题便是胜不胜。现在揭破蒋的yīn谋、清除和平幻想已退为第二位的问题,第一位就是要建立坚定的胜利的信心。我们说中美反动派外强中干,要藐视他们,这不是为了单单安慰鼓励自己,而有其事实根据。世界在进步,苏联在高涨,美国在面临危机。美国与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将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因此我们的统一战线是宽广的。我们的问题是要熬过明年一年,后年就要好转。美蒋威信降低之速是出于意外的,世界进步(在欧洲、在亚洲各国)之速是出于意外的。我们在国际国内都有广大的统一战线,这是基本问题。在土地问题上也并不妨碍我们团结地主,抗战时期减租减息也得罪了地主,但仍可以团结。土改完成后,在明年也可以对地主大拉一把,照顾他们的生活,让他们一样可以生产,富足起来。在军事上,歼灭战已经经历了事实的证明,过去至今已歼灭了三十八个旅,占七十五个旅的过半数。蒋介石的攻势是可以战胜的,经过半年到一年,消灭他七八十个旅,停止他的进攻,开始反攻,把他在美国援助下七八年积蓄一年内打破,达到两党平衡。达到了平衡就很容易超过。那时我们就可以打出去,首先是安徽。河南、湖北、甘肃,然后就可以再向长江以南。约三年到五年,解决了土地问题,这是一切工作的根本。现在是否提打倒蒋介石?做此工作而不提口号,口号仍是一月十三日停战位置与政协决议。而且消灭他的七十五旅以后,美国还会加强援助,新的困难又会来,因此不但要准备三到五年,还要准备十年到十五年。一方面要藐视他们,非此不足以长自己志气,灭他人威风;而另一方面要重视他们,每一仗都要谨慎。”

    máo zé dōng上述谈话表明,中共在看到自己指挥下的解放区军队消灭25个旅、30万guó mín dǎng军队后,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具信心。一是下定决心以战争手段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即中国共产党要用战争手段来推翻蒋介石的统治,máo zé dōng第一次提出了打倒蒋介石的问题;二是再歼灭guó mín dǎng军25个旅就可以遏制蒋介石的战略进攻;三是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打败蒋介石,即到1949年可以推翻蒋家王朝,第一次绘声绘色地勾出了解放战争发展的一张大致蓝图。当天晚上,中共中央在枣园礼堂召开政治局会议,máo zé dōng、刘少奇与周恩来分别又将研究好的有关方针政策,报告给在延安的全体政治局委员。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máo zé dōng为解放区军民制定出的“屠龙”方案。

    39.给陈粟、刘邓、聂刘、林罗等战略区的歼敌分工

    此后不久,máo zé dōng又代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致电各个战略区,将再歼灭guó mín dǎng军25个旅的任务一分配到各战略区的战将头上。

    陈粟大军所承担歼灭guó mín dǎng军的任务:1946年10月3日,máo zé dōng致电华东战略区的陈毅并告张鼎丞、邓子恢、粟裕,称:“目前你处与刘邓之任务如集中全力歼灭薛岳十个旅左右,即能转换战局。”1946年IO月15日,máo zé dōng再代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致电华东战略区的领导人,称:“望你们集中山野。华野全力(决不可分散)歼灭东进之敌,然后全军西渡收复运西,于二至三月内务歼薛岳七至十个旅,就一定能转变局势。陈、张、邓、曾、粟、谭团结协力极为必要。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jiāo粟负责。鲁南方面由叶纵及各警备旅监视该敌,必要时可考虑将海滨警备旅派去。只要淮北胜利,鲁南之敌决不敢深人临沂,总之,转变局势主要依靠你军与刘邓军,而关键是歼灭薛岳十至十五个旅(你们担任歼灭七至十个旅,刘邓担任歼敌三至五个旅),只要不再犯错误,此项目的是能够实现的。”

    晋冀鲁豫战略区刘邓大军所承担的任务:除上述承担配合陈粟歼击薛岳三至五个旅外,máo zé dōng曾于1946年10月29日致电刘伯承、邓小平,对晋冀鲁豫军区下一步的作战任务和指导方针提出了如下基本要求:“于今后三个月内外,歼灭敌人八九(个)旅”,“内线歼敌一半左右,失地大部收复之后,应按计划以主力向中原出动”。如此刘邓的任务,将是歼敌7至8个旅。

    晋察冀战略区聂萧罗刘部歼击guó mín dǎng军任务:1946年11月9日,máo zé dōng致电晋察冀战略区的领导人,指出:“你们应争取每月歼敌两个旅左右,三至四个月歼敌六个旅左右不是不可能的。手里要经常掌握十二至十八个团一起行动,一次包围敌一个师(三个团)而歼灭之,就能打开局面。”显然máo zé dōng给的任务是歼敌6个旅。

    陈谢纵队、晋绥联防军和晋绥野战军的任务是:保卫陕北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máo zé dōng主席的安全。

    东北战略区林彪部的任务:东北在解放战争的进程中是一个独立的战略区,对于东北民主联军的任务分工,到1947年1月初才明确。同年1月11日,máo zé dōng在给林彪、高岗、彭真的电报中指出:“关内几个主要战场,我军开始取得主动,并日益发展成为大歼灭战。蒋介石的主要力量(薛岳八十个旅,顾祝同三十个旅,胡宗南二十四个旅,共计一百三十四个旅)大批被歼灭。全国计算六个月零十天,共已歼灭敌正规军五十一个旅,至今年七月可能歼敌一百个旅左右,根本转变敌我形势。在此情况下,迫使蒋介石以全力对付陇海线各战场,不可能向东北增兵,只要你们能用一切方法将杜聿明现有力量(五个军十五个师及技术兵种、保安部队等)加以削弱,例如平均每月歼敌一个师(相当于关内之旅)以上,一年内歼敌十二个师以上,就可使自己转人有利地位。如此打两三年(因敌被歼后又可补充),就可以从根本转变敌我形势,并建立巩固根据地。”máo zé dōng给东北的任务,一年歼12个旅,而4个月就是4个旅。按关内各路大军歼敌的最低指标计,刚好是25个旅(陈粟7、刘邓以聂部6、林彪4)。

    我军各战略区究竟如何去完成这一战略任务,或者如何完成歼灭guó mín dǎng军25个旅的任务?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给各战略区的指示中,陆续提出了极富创造xìng的战争理论。如“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过去三个月歼敌25个旅时所采用的惟一正确的作战方法”,“以歼灭guó mín dǎng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正确战略方针”,等等。

    第十一章威震鲁南

    1947年2月24日17时,随着guó mín dǎng军第二绥区中将副司令长官李仙洲在莱芜城以北土丝口村舍里,被陈毅和粟裕指挥下的华东军民擒获,陈粟大军已经超额完成歼敌任务。从1946年10月到1947年2月,华东两大野战军联合行动,陈毅、粟裕密切配合,连续取得了宿北、鲁南和莱芜战役的重大胜利,将蒋介石进攻华东战略区的总兵力的1/3、共15个整旅、13万之众的guó mín dǎng军歼灭,基本上遏制了蒋介石在华东地区全面进攻的势头。

    华东战略区所取得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

    40.蒋介石全面进攻战略在华东继续

    华东战场的guó mín dǎng军在前4个月与陈粟的较量中,虽被消灭了8万多人,但他们却占领了苏皖、山东解放区的40多座城市,蒋军嫡系也没有遭到重大打击。因此,蒋介石仍然能在华东战场集中23个整编师共66个旅、50万大军,继续进行全面进攻。而华东两大野战军合并起来也不过27万多人,华东地区解放军总兵力30万,总体上仍处在劣势。

    1946年10底、11月初,蒋介石为了给“国大”壮壮声势,专门把薛岳从徐州前线叫回到南京参谋总部,与陈诚共同筹划了一次更大规模的攻势,还特别把有着“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11师胡琏部,调归薛岳指挥,并限定在12月13日(正是“国大”会议中期)发起,半个月内结束苏北战事。

    根据蒋介石的命令,徐州绥靖公署将华东的guó mín dǎng军分成4个作战集团,策划从南北和东西四个方向,挤压山东、华中两大野战军的活动空间,并最终迫使华东地区人民解放军在苏北的狭小地区同它决战,或北移山东。薛岳在随后颁发的命令中称:所属各部“在本年度(按:指1946年)十二月以前,歼灭陇海东段及其以南地区匪军,并收复各县而确保之。”薛岳的部署是:(一)淮yīn至淮宁之线6个整编师(军),以guó mín dǎng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张灵甫部和号称新桂系“铁军”的整编第7师(第7军)担纲,由徐州绥署副主任李延年指挥,由淮yīn、淮安向涟水进攻,而后继续北犯,配合宿迁北犯之敌打通陇海路东段jiāo通,并策应该地yīn谋叛变之原起义伪军郝鹏举部的所谓“反正”;(二)鲁南地区部署5个整编师,先以整编第26师(配属第1快速纵队)为骨干,联合第sl师。第59师、第77师共9个旅,由峰县、枣庄、台儿庄地区向临沂、都城进攻;(三)苏中部署有6个整编师,以第一绥区李默庵之整编第65师、第25师、第83师为骨干,由东向盐城。阜宁进攻;(四)陇海线6个军(整编师),先以“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M师协同整编第69军共六个半旅,由徐州绥署副主任吴奇伟指挥,以整编第11师师长胡琏为前线总指挥,由宿迁向新安镇、沐阳进攻,沿陇海线南北两侧扩展其占领区。

    薛岳在命令中还明确将苏北和鲁南为主要突击方向,并以切断山东与华中两战略区间的联系为第一期作战目标。

    1946年11月中下旬,华东战场的guó mín dǎng军四个作战集团先后开始行动,在东台到峰县的弧形战线上,先期集中了25个旅约20万兵力,不断发动攻势,华东陈粟大军会师后,经过短暂的休整重新投人战斗。11月17日,由guó mín dǎng军整编第74师和整编第7师担纲的作战集团,沿淮yīn至沐阳公路北犯。粟裕立即令华中野战军第6、第1师举行淮沐路反击战和盐城保卫战,经一周激战,至24日,华野歼灭整编第74师和整编第7师各一部约4000人,阻止了这一路guó mín dǎng军对盐城的进攻。但3天后,即11月27日,由苏中地区东台、兴化一线出动的另一路guó mín dǎng军整编第83、第65、第25师再度大举进犯盐城。华中野战军随令第7纵队节节抗击,同时集中第1师。第13旅(皮旅)和第10纵队主力由涟水驰援,并于12月7日在盐城发起反击作战,迫使guó mín dǎng军全线后撤,又歼guó mín dǎng军6000人,暂时停止了guó mín dǎng军的攻势。

    华东guó mín dǎng军的上述行动,只是试探xìng的作战,其目的在于摸清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的所在位置和作战能力,更大规模的进攻还在后面……

    在这种情况下,华东军民要想实现“歼薛岳七至十个旅”的战略xìng任务,是相当困难的。摆在陈毅和粟裕两员战将面前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哪一路guó mín dǎng军队作为首先集中打击的对象。陈毅在思考,粟裕也在思考,仗究竟如何打?四路之中先打哪一路?

    41.陈粟集中全力打一路,蒋氏爱将戴之奇自杀

    其实,自1946年9月底华东两大野战军合并后,对于如何作战,máo zé dōng已有考虑。1946年9月28日,máo zé dōng在一份电报中对陈毅率领的山东野战军和粟裕率领的华中野战军会合的作战方针和任务作了明确的规定:“两军会合后第一仗必须打胜仗。我们意见:(1)不要打桂系,先打中央系;(2)不要分兵打两个敌人,必须集中打一个敌人。”

    据此,陈毅亲自到华中分局与华野领导人包括粟裕共同商量了作战方案,并于10月1日致电máo zé dōng,提出三套方案:“第一,集中山野、华野主力于宿迁。沐阳之间六塘河以北地区。十月五日前后可集中完毕,如敌此时东进即歼敌于运河东岸,敌如不进,即西渡运河,恢复淮北。第二,在涟水、两淮、宝应地区设指挥所,作为钳制方向并掩护做冬衣;第三,部署盐阜、淮海、两淮、高(邮)兴(化)宝(应)各地之坚持斗争。重点是集中主力出击并确保和坚持华中地区。”

    10月3日,máo zé dōng即代中央回复陈毅及华中分局张邓粟:“(一)酉东电悉。部署甚好,望坚决执行。(二)目前你处与刘邓之任务是集中全力歼灭薛岳十个旅左右,即能转换战局。(三)刘邓现正对付邱胡两部举行歼击,如得手,薛岳威势必将减煞。希望你们在淮海方面打几个好胜仗。”

    就在陈、粟部准备在淮海打几个胜仗时,此时的战场情况又发生了重大变化。10月中旬,鲁南之guó mín dǎng军突袭峰县。枣庄得手,并直接威胁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陈毅又提出“山野、华野放弃会合,山野回鲁南作战,保卫临沂,而粟部则继续留淮海区作战。或者全军人鲁南作战。”

    máo zé dōng显然不同意陈毅的主张,于10月14日电示陈毅并张邓粟谭:“你们仍照过去决定集中山野、华野全军(包括八师)在淮海地区打几个大仗,开展局面,对淮海本身,对鲁南,对苏中,对配合刘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