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二卷 > 第 30 章
    中央、中央军委转战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夺得了极为宝贵的回旋余地。

    11月4日,起义部队按计划被列为西北民主联军骑兵第6师,胡景锋任师长,范明为政治部主任。12月初,部队南调延安整训。12月11日到达延安,受到延安军民的热烈欢迎。12月22日,周恩来、朱德接见了全师连以上干部。24日下午,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解放区人民政府在枣园礼堂召开欢迎大会,máo zé dōng、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邓颖超、习仲勋、王世泰等领导人接见了骑六师营以上干部。máo zé dōng在热烈的掌声中同起义军官一握手,并高度赞扬了胡景择将军起义的正义之举。毛主席说:“美蒋那只船虽然大些,但是一只破船,一遇风浪就会沉没。我们这只革命的船现在还小些,但是崭新的,能够乘风破浪,胜利前进。欢迎你们下大船上小船,克服困难,将革命进行到底。”

    欢迎大会后,máo zé dōng还特意指示秘书:“做几个菜,备点酒,我要为胡景锋将军接风洗尘。”晚上,máo zé dōng与胡景择将军全家共进晚餐。

    这是máo zé dōng全面内战bào发后特意摆的一次庆功宴,请的是guó mín dǎng军的起义爱国将领。

    第九章新开岭大捷

    1946年5月26日,就在林彪率东北民主联军将土撤出四平向松花江北转移途中,中共中央东北局致电中共中央:东北我军经过长期作战,主力甚为疲惫。敌已占领四平至长春线及郑家屯至海龙线。我西满、北满甚为空虚。同时东、西、北满土匪尚未肃清,今又乘虚四起,现敌向我军前进,我甚难作有力抵抗。今后作战方针,请中央指示。

    的确是如此,整个解放战争,东北的问题都比关内各战略区快一个节奏。国共双方第二次大规模内战,就是从东北开始的。围绕四平地区长达半年时间的会战,尽管取得了歼灭杜聿明部5万多人的巨大胜利,但林彪所部却付出了近万人的伤亡代价。更为严重的是,guó mín dǎng军在以重兵进攻的同时,还派遣大批军统特务到东北各地复活土匪势力,已严重威胁着新生的民主政权。

    基于这种情况,5月27日,中共中央致电林彪和东北局,指出:日前军事任务,除以一部与敌保持接触,用以扰乱及破路外,主力应不怕丧失地方,脱离并远离敌人,争取时间休养补充,恢复元气再行作战。总之,“我党须准备长期作战,最后总是要胜利的。”

    34.林彪发誓绝不再让土匪在东北滋长

    1946年5月下旬,在林彪迈着疲惫的步履向北满撤退途中,忽有一天联军总部保卫部门给他送来一份急电:“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作战科XX副科长携机密文件,叛变投敌……”

    电报中还说是在特务的诱使并在一股土匪的接应下,逃跑投敌的……。

    四平失利已使林彪这位军事奇才深深感到了不安,此时又发生了自己直接领导的部下投敌叛变之事,更使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羞愧。林彪平时就少语多思,接到这封电报后,只说了两句话:“岂有此理,东北要想巩固必须消灭土匪和特务。”

    东北的土匪历史之久,活动之广,人数之多,都是有名的。八路军、新四军自挺进东北后,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就开始了清剿土匪的工作。经过1946年上半年的进剿,已将南满和西满大股土匪基本剿灭。但是东北民主联军在四平地区失利后,东北guó mín dǎng军进攻达到顶峰时,全区的土匪势力迅速反弹,一时间,什么“花蝴蝶”、“草上飞”、“青山好”。“混天珠”、“占天时”、“滚地雷”、“座山雕”之类的guó mín dǎng特务与当地传统土匪相勾结的股匪,少的几十人,多的成百上千人,总数达20万。这些土匪开始以沈阳、长春、哈尔滨为中心,迅速扩大到东北各地,以北满为最甚。据1946年6月不完全统计,南满有5万人,主要活动在通化、沈阳、安东三角地区;西满有万人,曾一度占领瞻榆、泰来等县城;东满有土匪约万人;北满有10万以上,北满近2/3的县城及广大农村掌握在土匪手中。这些股匪经常四处祸害人民,扰乱秩序,袭击东北民主联军地方部队,杀害地方工作人员;特别是佳木斯、牡丹江地区的股匪,乘东北民主联军忙于前线作战、后方空虚之际,先后侵占东宁、东安、同江、萝北等县城,截断牡丹江至佳木斯铁路,企图配合guó mín dǎng军向北满进攻,一时气焰甚为嚣张。

    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部连续发出剿匪指令:1946年6月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发出《关于四平战役后东北形势与任务的指示》,把克服东北当前危机、转变危局的中心环节,放在了“彻底剿灭土匪,解决土地问题”上。

    6月4日,东北局又根据中共中央6月3日的指示,下令东北民主联军“抽调一部分主力分散配合现有的地方武装,带领地方工作队,到处打土匪发动群众,务求彻底消灭彻底挖根”。

    6月12日,东北局和东总联合发出《关于剿匪工作的决定》,对半年来剿匪斗争作了总结,找出了未能彻底肃清土匪的主要原因,就是“群众未发动,没有造chéng rén民的剿匪运动”,“剿匪部队中缺乏基本的主力骨干”。《决定》还明确了一批主力部队参加剿匪,确定了剿匪兵力部署。要求剿匪部队发扬高度英勇果敢的战斗作风和刻苦耐劳的精神,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彻底全歼土匪。

    1946年6月16日,东北局划分各军区建立根据地的区域,并下令各军区切实深入广大农村,发动群众,剿灭特务,根绝匪患。

    6月30日,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下令成立兵团参加剿匪,以增大剿匪部队的机动xìng。

    7月1日,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下令各旅应派出1/3部队参加剿匪和创建根据地的工作。

    这些指示表明,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剿匪决心很大,措施也很有力。因此,不长时间内就取得了巨大胜利。

    从1946年6月下旬到1947年春止,东北民主联军剿匪部队作战1300次,先后毙俘及收降土匪数万之众,歼灭土匪大小数百股,大部土匪迫于人民军队强大的压力,纷纷四散逃去。正如陈云所说的,不清除这些土匪武装,农民便不敢起来斗争,革命政权就不能巩固,就不可能有东北民主联军后来的胜利。在剿匪作战中,一大批罪大恶极,杀人不眨眼的匪首相继落网。其中包括有着“四大旗杆”之称的东北挺进军第一集团军上将总司令李华堂、外号叫“张黑子”的guó mín dǎng军第15集团军先遣军中将总指挥的张雨新、外号叫“孙快腿”的guó mín dǎng军第15集团军第二军中将军长的孙荣久,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还破获了一个由guó mín dǎng中统和军统特务机关联合派出,专门组织土匪暴乱的东北地区最大的特务集团,逮捕guó mín dǎng中央执行委员会“敌后工作委员会”东北四省军事委员会的李明信、新编第27军中将军长姜鹏飞、第6路军第3军军长崔大刚等人,摧毁了guó mín dǎng设在北满的策划土匪活动的指挥中枢。这对于彻底消灭土匪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剿匪作战中涌现过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颇具传奇xìng的故事,尤其以杨子荣消灭座山雕最为突出。

    杨子荣是山东人,1945年9月随田松支队从山东进入东北,直开北满的牡丹江地区担负剿匪作战任务。杨子荣先后任牡丹江军区第2团班长、侦察排长等职,作战机智勇敢,多次出色地完成侦察任务。1946年上半年,第2团在海林地区杏树林剿匪。当时股匪头子是两个连长,一个叫许大虎,一个叫郭富春,共有400多人。土匪自恃人多,武器好,筑有坚固的工事,修有两米多高的土围子。村四角还有pào楼,村周围有2两米多的壕沟,易守难攻,村内还有许多fù女、儿童。作为“尖刀班”班长的杨子荣为了无幸群众免受战祸,冒着生命危险进村劝降敌人。在匪连部,杨子荣机智地发现两个匪连长有矛盾,于是就充分利用土匪内部的矛盾,劝说郭富春反正,从而孤立了许大虎,同时又取得村内群众的支持,迫使匪徒全部缴械投降。杨子荣从此扬名。

    杨子荣智取“座山雕”的故事,发生在1947年2月。“座山雕”名叫张乐山,70多岁,世代为匪,被guó mín dǎng特务委任为“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是一个作恶多端,狡诈yīn险的匪首。牡丹江地区的大部股匪谢文东、孙荣久、张雨新、李华堂等相继被消灭,惟独“座山雕”老谋深算,带着数百名老匪潜藏在海林县夹皮沟深山老林中的蛤蟆塘,昼伏夜出,残害百姓。杨子荣带领孙大德、魏成友、孙立珍、赵宪功、耿宝林等5名战士,化装成土匪,深人到海林县夹皮沟蛤螟塘,并以他的机智勇敢,取得了土匪的信任。杨子荣一行人历尽艰险,终于进入“座山雕”的老巢地窝棚,出其不意地当场活捉“座山雕”。

    由于消灭了土匪,东北人民敢于起来斗争了,革命政权也因此而大大巩固。东北民主联军有了巩固的后方,他们可以对guó mín dǎng军发动攻势了。

    35.林彪把新开岭变成了杜聿明的“伤心岭”

    从1946年6月至9月,中共中央军委和máo zé dōng指示东北民主联军主力进行战略xìng休整。经过整补后的东北民主联军,正规军约25万人,连同地方部队共约40万人。guó mín dǎng军总兵力也是40万,其中正规军7个军25万人,特种兵和地方保安团队15万人。双方虽然在总兵力上持平,但东北guó mín dǎng军大部是美械,装备上占有很大优势;杜聿明占领大城市,而林彪则占广大农村;杜聿明占领铁路沿线地区,而林彪则占领着广大农村;在东北人口方面,林彪与杜聿明的辖区各占50%;在陆地总面积方面,杜聿明占l/3,林彪占2/3.占地广,就有了进行战略防御的广阔回旋余地。因此,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与guó mín dǎng东北保安司令部长官杜聿明这位“黄埔”校友相比,仍然是以劣势对优势。

    1946年9月,guó mín dǎng军参谋总长陈诚飞到沈阳,同杜聿明等人研究制定了结束战争的作战计划。因为全面内战已在各个解放区展开,guó mín dǎng不能再增兵东北,而东北现有的guó mín dǎng军是无力对南北满解放区同时发起攻击的,因此决定先消灭南满“共匪”,占领南满解放区,等关内增兵后,再集中兵力打过松花江,夺取北满解放区,占领全东北,美其名曰:“南攻北守,先南后北”。guó mín dǎng军的这一战略始终贯穿了东北guó mín dǎng军从胜利走向灭亡的全过程。

    1946年10月,杜聿明集中guó mín dǎng军8个师,10多万人,占其总兵力的1/3还强,分三路向南满根据地进攻。这时,南满有程世才、罗舜初的第3纵队(下辖3个师)、胡奇才、彭嘉庆的第4纵队(3个师),3个独立师,总兵力有6万多人。

    为加强南满地区斗争的统一指挥,东北局派东北局副书记陈云和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萧劲光到南满工作,分别兼任南满分局、南满军区政委和南满军区司令员。

    此次进犯南满解放区的guó mín dǎng军,打头阵的是驻本溪市的第25师。这个师全部美械装备,善于长途奔袭,有“千里驹”的美誉。师长李正谊,人称“李大麻子”。第52军两个师分成两路:右路第2师和第25师第75团,从桥头出发,经连山关、摩天岭、凤城,沿通往安东的铁道线向安东攻击前进。第25师主力加上装甲车、汽车各一个排,对空联络电台一部,为左路,由本溪出发,沿公路向赛马集、宽甸方向攻击前进,协同军主力会攻安东市。

    对于杜聿明发动的大规模攻势,林彪的对策是:以北满5个师的兵力,用火车运输,从哈尔滨经齐齐哈尔绕至松花江以南再步行向长春以北松花江发起运动攻势,以各个击破的方法求得歼灭这一地区的guó mín dǎng军新1军、第力军和第60军,策应南满军区。这是林彪在给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中对东北形势的分析和对杜聿明进攻作出的军事部署。

    10月19日,林彪又电示南满前线指挥员:为了保卫安东,应力求将敌人抑留于奉吉线及兴京、金川之线。如guó mín dǎng军集中较大兵力向安东进攻,则我军应主动地作放弃的准备,不可打被动挨打的仗,而仍应集中兵力找分散的小股敌人一个一个的歼灭。今后东北的胜利主要靠这种作战的方式和彻底地坚持农村游击战与群众工作。

    10月20日,林彪又致电南满军区:“你们应一心一意集中兵力打运动战,每次用八、九个团打敌一个团(可用四、五个团左右的兵力担任直接进攻,以其余部队放在周围防止敌突围,打敌增援)。”“凡估计不可能达到保卫城市的目的时,则应不过早也不过迟的于事先主动的放弃地点,而保持力量进攻敌人。”

    林彪把中共中央军委和máo zé dōng关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军事原则,彻底地与东北的敌情和战情结合起来,加以发挥,提出“找分散的小股敌人一个一个的歼灭”的“麻雀战术”。这实际上是一种持久的消耗战思想。

    南满军区的领导人根据东北局和林彪的指示,决定主动放弃安东,坚持东部山区,遂以第3、第4纵队主力隐蔽集结于通化以西待机,并佯示转兵安东。通化空虚,以引诱兴京guó mín dǎng军放胆进犯通化,伺机于运动中歼灭之。

    敌第52军第25师师长李正谊指挥部队于10月20日拂晓发起进攻后,沿途遭到民主联军的抵抗,进展迟缓。24日占领赛马集,25日晨李正谊接到军长赵公武电令:沿铁道之中共军,有依据凤城、凤凰山既没阵地坚强抵抗阻击本军主力进攻安东市的企图。第25师应留下一个营的兵力于赛马集,确保军后方jiāo通之安全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