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三卷 > 第 49 章
    可能使用已经在海上待命的几十艘船只突然北上,接走平、津。塘、唐诸敌。这就是说,平津之敌从海上撤走的危险大大增加了。

    面对这种变化,máo zé dōng立即决定取消前一天关于第3 、5 两纵队向西的意见,于u 月2 时致电林罗刘,指示他们,在接此电后,立即令第3 、5 两纵队各就地休整待命,并准备于唐山之敌确实撤退征候即迅速包围唐山抓住蒋系一个军,使其他蒋系部队难于下撤退的决心。但是,此时林罗刘已经命令第3 、5 两纵队全力向南口前进了。在这种情况下,máo zé dōng于*日9 时致电林罗刘,以极其简洁的语言指示:“(一)同意5 纵本日继续向南口附近开进。(二)3 纵不应去南口,而应开北平以东、通县以南地区。(三)10纵原地不动。(四)理由详另电。”

    在作出上述简短而紧急的指示电后,máo zé dōng紧接着又发出一份详尽的电说明理由。这份电文签发时间依然是12月11日9 时。在这份电报中,máo zé dōng全面展开了他对平津决战的思考,精辟地分析了平津战役以及淮海战场的战局发展及相互关系,使看上去是那样错综复杂、扑朔迷离又变幻莫测的军事形势豁然明朗。máo zé dōng将在长期军事生涯中总结形成的十大军事原则融会贯通地运用于平津决战的作战指挥之中,充分展现了他那炉火纯青的、为一般军事家所望尘莫及的超凡指挥艺术。

    在这封长达两千余字的电报中,máo zé dōng一上来就指出了傅部的精神态势和战斗力强弱,认为华北敌人“攻击精神都是很差的,都已成惊弓之鸟,尤其你们人关后是如此”,告诫东北野战军领导人“切不可过分估计敌人的战斗力”。

    接下来,máo zé dōng用很大的篇幅解释了作战部署的原因。他说:“你们准备以4 纵由西南向东北切断南口和北平间联系。估计此着不易实现,不是94军和16军残部迅速撤回北平,就是94军、16军和92军一起集中南口、昌平:沙河镇区域集团防守。但4 纵此举直接威胁北平西北郊和北郊,可以钳制这些敌人不敢动。若这些敌人再敢西进接援35军,则可以直接切断其后路或直接攻北平。因此,这些敌人大约不敢再西进。”

    máo zé dōng接着指出:“我华北杨罗耿兵团以九个师包围35军三个师,是绝对优势。他们提出早日歼灭该敌,我们似要他们暂时不要打,以便吸引平津之敌不好下从海上逃走的决心。”“我们现在同意你们以5 纵立即去南口附近,从东北面威胁北平、南口、怀柔诸敌。将来该纵即位于该地,以便将来(大约在十天或十五天之后,即在华北杨罗耿兵团歼灭30军之后)腾出4 纵使用于东面,如此,请令5 纵本日仍继续西进。”而“3 纵决不要去南口,该纵可按我们九日电开至北平以东,通县以南地区,从东面威胁北平,同4 纵、11纵、5 纵形成对北平的包围”。

    máo zé dōng强调指出:“但我们的真正目的不是首先包围北平,而是首先包围天津、塘沽、芦台、唐山诸点。”

    电报对东北野战军所属兵力作了具体部署,然后指出:“各纵均须构筑两面阻击阵地,务使敌人不能跑掉,然后休整部队,恢复疲劳,然后攻歼几部分较小之敌。此时,4 纵应由平酉北移至平东。我华北杨罗耿兵力应于4 纵移动之前歼灭新保安之敌。东面则应依情况,力争先歼塘沽之敌,控制海口。只要塘沽(最重要)、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局皆活了。以上部署,实际上是将张家口、新保安、南口、北平、怀柔、顺义、通县、宛平……丰台、天津、塘沽、芦台、唐山、开平诸点之敌一概包围了。”

    máo zé dōng强调指出:从12月11日至12月25日的两星期内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如张家口、新保安;有些则只是隔而不围,即只作战略包围,隔断诸敌联系,而不作战役包围,如对平、津、通县,“以等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敌。尤其不可将张家口、新保安、南口诸敌都打掉,这将迫使南口以东诸敌迅速决策狂跑,此点务求你们体会。”‘máo zé dōng指出:敌向徐州、郑州、西安、绥远诸路逃跑,是没有可能或很少可能的。惟一的或主要的是怕敌人从海上逃跑,因此在目前两星期内一般应采围而不打或隔而不围的办法。为着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我们准备令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于歼灭黄维兵团之后,留下杜聿明指挥之邱清泉、李弥、孙元良诸兵团之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为着不使敌人向青岛逃跑,我们准备今山东方面集中若干兵力控制济南附近一段黄河,并在胶济线上预作准备。

    电报指出:“此种计划出敌意外,在你们最后完成部署以前,敌人是很难觉察出来的。敌人现时可能估计你们要打北平。”“敌人对于我军的积极xìng总是估计不足的,对于自己力量总是估计过高,虽然他们同时又是惊弓之鸟。平津之敌决不料你们在12月25日以前能够完成上列部署。”

    据此,máo zé dōng要求林罗刘:“应鼓励部队在此两星期内不惜疲劳,不怕减员,不怕受冻受饥,在完成上列部署以后,再行休整,然后从容攻击。”“攻击的次序大约是:第一塘芦区,第二新保安,第三唐山区,第四天津、张家口两区,最后北平区。”

    máo zé dōng在电报最后特别指出:“你们对上述计划意见如何?这个计划有何缺点?执行有何困难?统望考虑电告。”

    máo zé dōng的指示电令东北野战军领导人激动不已。刘亚楼逐字逐句地读着máo zé dōng的电文,越读越激动,说:“辽沈战役就是遵照毛主席的战略计划,只52天时间,就取得那么大的胜利。现在,毛主席又及时为平津战役制定了这样英明的作战方针厂‘刘亚楼神采飞扬,连声说道:”毛主席不仅明确地提出了战略意图和作战思想,而且已估计到战役的发展趋势,对作战任务的规定是这样清楚,对作战步骤的安排是这样明确,对作战方法的运用是这样巧妙,敌人无论怎样狡猾也无法逃脱全部被歼的命运!“

    罗荣桓也一反平日的严肃,笑逐颜开地说:“这就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嘛!我们好好体会一下主席提出的这个‘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真是太有味道了。”

    当天,中央军委还致电华北军区,华北局和东北野战军,指示说:平津战役是一个巨大的战役,不但东北、华北军区野战军应归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统一指挥,冀中第7 纵队及地方兵团亦应由他们统一指挥。这样,平津前线司令部即告正式成立。12月21日,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由河北平山县孙庄到达蓟县孟家楼东北野战军司令部驻地,与林彪、罗荣桓会合。

    第二十二章 笼中之鸟

    85.蒋介石雪夜渡断桥,máo zé dōng围困笼中鸟

    有时,灭亡通向复活,复活又连着死亡。

    就在máo zé dōng得心应手地从容摆布傅作义的时候,蒋介石正是自身难保,日子很不好过的时候。淮海战场的失利以及平津战场的危势,已使蒋介石全然失去了控制局面的能力,他急呼曾经大力鼓动他发起内战的美国人求援。但是,见风使舵的美国人如今在最关键的时刻,却抛弃了蒋介石。

    1948年11月,杜鲁门蝉联美国总统。蒋介石立即去信在祝贺其连任总统的同时,要求杜鲁门发表一个坚决支持中国guó mín dǎng政府的宣言,以“维持军队的士气与人民的信心,因而加强中国政府的地位,以从事于正在北方与华中展开的大战”。

    对于这样一个仅限于精神支援方面的要求,美国当选总统竟然也断然加以拒绝。蒋介石被逼无奈,最终又不得不打出一张“夫人牌”,请宋美龄出访美国,继续厚着脸皮争取美援。而这一次,宋美龄受到了美国朝野的极端冷落,处处碰壁,与抗日战争时期赴美求援的热烈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美国人的态度使蒋介石陷于十分窘迫的地位他感到大势已去,局面难以支撑。于是,他于12月中旬找副总统李宗仁商量与共产党和谈之事,希望李宗仁能顶起与共产党和谈的局面。蒋介石提出了由他主动下野,李宗仁以代总统身份与中共和谈的方案。这个方案,遭到了桂系首领白崇禧的反对。白崇禧认为,既要谈判,李宗仁就必须任正式总统,否则名不正言不顺。白崇禧于12月24日发表通电,提出和中共和谈建议,呼吁和平,意在要蒋介石辞职。于是,在guó mín dǎng内部刮起了一股要求蒋介石立即下野的政治风。guó mín dǎng各派政要或小声规劝,或对白电加以默认。蒋介石更加感到万念俱灰,心情极为悲凉。他在这年的年底写下了一副对联:“冬天饮寒水,雪夜渡断桥。”这确实能反映出蒋介石当时内外jiāo困的凄凉情景。

    máo zé dōng就在蒋家王朝摇摇yù坠之时,不遗余力地大力加以摧毁。

    1948年12月11日,máo zé dōng发布《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下令实行先打两头,后打中间的作战方案。他指出:“我们的真正目的不是首先包围北平,而是首先包围天津、塘沽。芦台、唐山诸点。”“只要塘沽(最重要)、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局皆活了。”

    沿着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的思路,máo zé dōng在此后数天里发出一系列指示。

    máo zé dōng关注的焦点是围住新保安第35军,围住张家口,围而不打;隔断平、津、塘,隔而不围。这是一个执行起来分寸极强的作战计划,máo zé dōng十分注意并紧紧地把握着每个对战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和动作。

    12月11日,新保安、张家口已经在杨罗耿兵团和杨李兵团的分别包围之中,但是,máo zé dōng并未因此感到轻松,因为这种对敌人的包围要一直坚持到东北野战军主力入关完毕,并完全将平、津、塘、唐之敌分割包围之后。

    这种围而不打、引而不发的态势,对于杨罗耿兵团和杨李兵团来说,是一次漫长、艰难而特殊的作战。máo zé dōng认为,杨罗耿兵团包围第35军毫无问题,但张家口有敌五个步兵师两个骑兵旅,杨李兵团以八个旅包围该敌似觉不足。为了确实包围张家口之敌不使其跑掉,máo zé dōng又决定增加包围张家口的兵力,令程黄兵团第4 纵队全部开往张家口,归杨李指挥,位于张家口西面,防敌西逃,第11纵队位于八大岭、南口、沙河镇地区,接第4 纵队防区。

    遵照máo zé dōng指示,杨罗耿兵团为切实围住第35军,调整部署,构筑阵地,形成了对新保安的多层包围。时值冬日,天气奇冷,朔风似刀,指战员们挖开二三尺深的冻土构筑工事,架铁丝网,挖jiāo通壕,露宿旷野,坚守阵地。杨李兵团各纵队占领了轿顶山、西甸子、十三里营房等外围据点,李井泉率第8 纵队在集宁待命。这样,第1 、2 、6 纵队对张家口形成第一道包围圈,各骑兵师和北岳军区地方武装形成第二道包围圈,第8 纵队和晋绥地方武装形成第三道包围圈。12月12日,程黄兵团第4 纵队由南口到达张家口,形成了更为坚实的包围力量。

    针对傅作义集团可能沿平汉、津浦两路向南逃跑的可能,máo zé dōng作出了预先部署。12月13日4 时,他致电华东局并告粟裕、谭震林、林彪、罗荣桓,指出:“东北主力入关,正在部署切断北平、天津、塘沽数点间的联系,准备攻击平、津、塘(唐山敌人正在撤退)。如果敌人别处无路可逃,而由天津经济南向青岛逃走时,你们即须担负阻击之责,以便配合我追击大军歼敌于济南一带黄河北岸。”

    数小时后,máo zé dōng又致电聂荣臻、薄一波、滕代远、赵尔陆,指出:“假如平津敌人沿平汉、津浦两路向南逃跑,你们应以一切可用力量部署阻击,迟延敌人,以便配合追击主力歼敌,请你们想到这一点,并以预拟办法电告。”

    与此同时,máo zé dōng指挥林罗刘率东北野战军主力入关后,迅速分割平、津、塘、唐。12月12日,东野数路大军陆续抵达关内,遂即兵分三路向平、津。塘、唐展开分割包围。

    中路大军第3 、6 、10纵队占领北平与天津间各地区,隔断北平、天津间的联系;右路第5 、11纵队,会同中路第3 、6 、10纵队及华北第7 纵队形成了对北平城的包围圈。

    左路大军第2 、7 、9 、12纵队割断天津、塘沽间联系,并形成对天津的包围。

    至12月中旬,80万东北大军顺利入关,并按照中央军委的部署,先后占领了昌平、海淀。石景山、宛平、丰台、黄村、通县和廊坊等地,切断了平、津联系,包围了北平;又以五个纵队占领了唐山、军粮城、杨村、杨柳青等地,隔断了天津、塘沽间的联系,斩断敌人自海上南逃的通路。

    从11月29日至12月21日,máo zé dōng以先从西线打起,抓住傅系,拖住蒋系,以及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的战略部署,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指挥东北野战军百万大军不仅千里进军入关到了华北,而且与华北人民解放军携起手来,分割包围敌人于塘沽、天津、北平、新保安、张家口五个独立据点的任务,将傅作义摆下的一字长蛇阵分割为五段,完全切断了平津守敌西退绥远、南逃青岛以及东撤海上的道路,使傅作义部陷入yù逃不能、yù收不拢、yù守亦难的困境,从而为我军夺取平津战役的彻底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华北决战的第一阶段任务胜利完成,开始了平津战役的第二阶段各个歼灭敌人。

    在西柏坡的中央领导人一扫焦虑,松了一口气。朱德总司令戴着老花镜趴在桌子前,指着地图上的北平,慢条斯理地说:“现在,傅作义集团由惊弓之鸟变为笼中之鸟!”

    周恩来笑了。毛泽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