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
黑色的土,黑色的雪。战争把一切都涂成了黑色。
9 日黄昏,杜聿明、邱清泉离开陈官庄,逃至邱清泉兵第5 军驻地陈庄。邱清泉、李弥向杜聿明提出当夜突围,杜聿明则主张按蒋介石决定10日上午在飞机施放dú气弹的掩护下突围。但邱清泉、李弥坚持认为白天突围无望。杜聿明无奈,只得同意连夜分头突围。
当晚,杜聿明向蒋介石发出最后一份电报,报告说:“各部已混乱,无法维持到明天,只有当晚分头突围。”然后用电话通知残部要他们“自决”。打完电报电话后,杜聿明颓然跌坐在破竹椅子上,一言不发。邱清泉故作镇静地说:“现在陈庄三面已被包围,只有西南方一个缺口可走,大家突出重围后,谁能到达南京,谁就向总统报告这次失败经过及今晚的情况。”
于是,杜聿明走在第一,邱清泉第二,谭辅烈第三,李汉萍最后,四人鱼贯地右手搭在前人的左肩上,由第200 师工兵营营长作向导,从陈庄西南方缺口突围。这几个人刚出陈庄,就因为天黑辨不清方向,加上兵慌马乱,很快就各自走散了。
10日清晨,华东野战军全线发起最后攻击。第4 、10纵队在第3 纵队的配合下,攻克杜聿明指挥所陈官庄。同时,第4 纵队另一部与第1 纵队配合,攻下了邱清泉兵团第5 军军部驻地陈庄。
邱清泉突出陈庄后,神经已经失常,疯子似地东奔西跑,高声大叫“共产党来了!”到10日晨天色大明后,他仍然在张庙堂阵地附近乱转。突然一梭子弹shè来,邱清泉倒地身亡。
10日早上,杜聿明一行人被解放军俘虏,送到某支队政治部。支队政治部陈主任一眼看穿这一定是guó mín dǎng军的一个大官,带着一群卫士企图漏网的。陈主任指着杜聿明问:“你是干什么的?”
杜聿明编造说:“我是13兵团的军需。”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高文明!”
“你们兵团有几大处?”
“六大处。”
“六大处的处长叫什么名字,写给我看。”
“高文明”从衣袋里拿出一支崭新的派克钢笔,在纸上写了半天也写不出来,他的手臂上露出一只游泳表。
“高文明”被看押在一间房子里,到外小便一次回到房里后就拾起一块小砖头,对着自己的头敲几下,敲破了头,把血涂了一脸,就倒在地上一声不响,闭起眼睛装死。他这一装死不要紧,可急坏了身旁的侍从,他们大叫大嚷起来:“副总指挥!副总指挥!”
解放军战士拿了一张杜聿明的照片,和“高文明”一对,完全一样,只是少了一撮小胡子。
10日下午,李弥带着他司令部的几个人逃到了第9 军第3 师的指挥所,指示该师师长周藩给解放军写条子,谈判投降讲条件,好让他们得个机会混出去。
解放军答复说:“你们要立即投降,主官出来报到,部队放下武器,集合听从点收,不得再延误,否则就立即攻击。”
李弥说:“他们要主官出去报到,看你们哪一个愿意去吧?”他同时放声大哭起来,边哭边说:“我不能死呀!我死不得呀!我若能回去,对你们的家属我一定要照顾的。你们都可以放心!”
周藩明白他的意思,就安慰他说:“好吧,不用哭了!我去就是了,你们放心吧!”
临走的时候,李弥又眼泪汪汪地说:“你们去吧,如果我能回去,我会照顾你们的家属的,你们放心吧!”他还哀求周藩等人不要揭露他,让他逃回去。周藩等人报以同声相哭。最后,周藩向李弥行鞠躬礼告别。
李弥逃回南京后,蒋介石没有责怪他,又让他重整兵马。解放初,李弥带着一帮人逃到云南、缅甸jiāo界处,做起了dú品生意,形成了一个独立王国。
当天10时,战斗基本结束,最后两部残敌在下午4 时前后被解决。至此,杜聿明集团1 个“剿总”前进指挥部、两个兵团部、8 个军部、20个师全部被歼,杜聿明被俘,邱清泉被击毙,李弥只身逃脱。
又一个黄昏到来了,蒋介石在徐州的一个战略集团最后消失在这冬日的黄昏里。
战役结束后,解放军淮海前线司令部发言人向记者发表谈话,告知全国人民:这次大歼灭战,从开始到最后解决战斗,只经过四昼夜,残敌十几万人就全部覆没,平均每天消灭敌人四五万人。这么多的敌人,被歼灭得这样快,正好比一个雪球,投在烧滚的水里一样。
在整个淮海战役过程中,蒋介石共出动驱逐机和轰zhà机1340多架次,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并骚扰、破坏人民解放军的后方运输线;出动运输机120 多架次,输送人员并空投作战物资。其间,轰zhà机还利用南京、北平等地的机场,对人民解放军实行“穿梭轰zhà”,但均因“指挥不统一,与陆军协同未臻密切,致未能尽量发挥效能”。
淮海大战使蒋介石几乎丧失了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全部嫡系精锐部队,蒋介石再也没有什么气力了,无论他作何种努力,也无法挽回失败的命运了。
淮海战役历时66天,歼敌55.5万人,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使guó mín dǎng的首都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蒋介石的统治陷入了土崩瓦解的境地。
淮海战役使蒋介石元气大伤,蒋家王朝迅速走向覆灭的深渊。máo zé dōng早已酝酿成熟的平津战役,又已经等着蒋介石……
第二十章 布阵平津
78.máo zé dōng唱空城计
máo zé dōng、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在指挥南线刘陈邓展开淮海大战的同时,又在谋划平津战役。
而máo zé dōng在西柏坡唱的一场空城计,也预示着打平津战役蒋介石不会有好结果。
对于坐镇河北西柏坡指挥大决战的máo zé dōng来说,傅作义是离得最近的敌人。决战期间,他们曾经有过一次有趣的直接jiāo锋。
máo zé dōng又有一盘好棋成竹在胸,蒋介石也打着如意算盘。
1948年冬,辽沈战役已经打响。就在东北战场guó mín dǎng军节节告败的时刻,华北“剿总”司令官傅作义率步骑5 个师,外加400 辆汽车的快速部队,从北平、保定南进,佯装增援被人民解放军围困于太原的阎锡山,企图偷袭中共中央和máo zé dōng所在地西柏坡。
周恩来说过:“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蒋介石对这个“农村指挥所”恨之人骨,就像当年一意拿下延安那样,做梦也想捣毁它。蒋介石在北平圆恩寺行邪多次与傅作义商议,密谋偷袭方案。
蒋介石认为,东北野战军主力在辽西,华北解放军主力在太原、绥、察北以及冀东等地,而冀中一带兵力空虚,如果组织一支奇袭兵团,进击石家庄及其附近的中共首脑机关所在地西柏坡,将会一夜之间扭转不利战局。即便未达到预期目的,也可打乱共产党的战略部署。
对于蒋介石的这一决策,傅作义口头上大加赞赏,心里却打着自己的算盘。这样做,既可解太原、绥远之危,又可借机拒绝派兵出关作战,还可树立自己的声望。但转念一想,共产党也不是好对付的,解放军一向神出鬼没,声东击西,搞不好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想到这里,他提出步骑兵联合行动,步兵从“中央军”中调,骑兵从他的部队中抽。
蒋介石听后,连称这是“锦囊妙计”!同时强调行动要注意两点:一是绝对保密,兵贵神速,出其不意;二是把bào破队带上,把石家庄的重要设施全部zhà掉。
傅作义接受任务后,立即着手制定偷袭计划,物色人选,部署任务。
1948年10月下旬,他们认为机会来了,因为当时解放军在西柏坡附近的兵力很少,如果偷袭成功,可以刺激人心,冲淡东北惨败的yīn影,用傅作义的话讲,就是“从危机中找转机”。
从北平到石家庄一带,解放军确无主力部队,敌我力量悬殊,情况十分危急。máo zé dōng、周恩来、朱德等几位领导人看了北平地下党组织冒着生命危险发来的十万火急的电报,心里不禁一怔,没想到蒋介石、傅作义会来这一手,立即来到作战室,聚集在军事地图前,一面在北平琢县保定石家庄西柏坡各点线上指划着,一面商讨对策,最后决定由周恩来具体负责处理兵力部署、下达命令等事宜。
周恩来迅速起草了给华北军区、华北第2 兵团并告第3 兵团的加急电报,指示他们迅速派兵坚守石家庄。随后他又指挥中央机关和后勤部门做好了转移准备,并调集正规军、地方部队协同民工破坏铁路公路,阻滞guó mín dǎng部队的行动。
与此同时,máo zé dōng采取了心理攻势,唱起了“空城计”。10月25日、26日,máo zé dōng撰写了揭露蒋介石、傅作义军妄图偷袭石家庄、我军民准备迎击的两条消息,并分别发表于10月26日。28日《人民日报》第一版:(新华社华北二十五电)确息:当解放军在华北和全国各战场连获巨大胜利之际,在北平的蒋匪介石和傅匪作义,妄想以突击石家庄破坏人民生命财产。据前线消息:蒋傅匪首决定集中九十四军三个师及新二军两个师经保定向石家庄进袭,其中九十四军已在琢县定兴问地区开始出动。消息又称:该军配有汽车,并带有zhàyào,准备进行破坏。但是蒋傅匪首此种穷极无聊的举动是注定要失败的。华北党政军各首长正在号召人民动员起来,配合解放,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敢于冒险的匪军。
(新华社华北二十六日电)为了紧急动员一切力量,配合人民解放军歼灭可能向石家庄一带进扰的蒋傅匪军,此间党政军各首长已向保石线及其两侧各县发出命令,限于三日内动员一切民兵及地方武装,准备好一切可用的武器,以利作战,尤其注重打骑兵的方法。闻蒋傅两匪进扰石家庄一带的兵力,除九十四军外,尚有新骑四师及骑十二旅,并附属bào破队及汽车百余辆,企图捣毁我后方机关、仓库、工厂、学校、发电厂、建筑物。……此间首长们指示地方各界,切勿惊慌,只要大家事先有充分准备,就有办法避开其破坏,诱敌深入,聚而歼之。今春匪扰河间,因我方事先毫无准备,受到部分损失,匪部也被其逃逸。此次务希全体动员对敌,不使敢于冒险的匪徒有一兵一车跑回其老巢。今年五月,阎、傅匪曾有合扰石家庄的计划;保石线及正太线各县曾经一度动员对敌,后来问匪军一师在盂县被歼,傅匪惧歼未动,但保石线人民已有了一次动员的经验;此次因蒋匪在北平坐督,傅匪不敢不动。华北军区已向各县指出,不要以为上次未来,此次也不会来,不作准备,致受损失。即令敌人惧歼不来,我有此种准备总有利无害。
傅作义看到秘书为他抄录的二则电讯,顿时觉得后背一阵渗凉,立即与左右研究是否还搞这次“掏心战”。他们反复猜测,共产党是否在搞“空城计”?是否“缓兵待援”?最后的结论是,解放军虽然已经知道了这次行动,但解放军主力一时还到不了保定地区,对付第7 纵队是不成问题的,最后,傅怀着侥幸心理,下决心继续按原计划进军。
10月29日早晨,máo zé dōng又写信给秘书胡乔木,说:“我第一次日播已见成效,九十四军军长郑挺锋甘七日甘一时告傅作义称:”昨收听广播得知匪方对本军此次袭击石门行动似有所警惕。广播谓本军附新二军两师拟袭石门。彼方既有所感,必然预有准备,袭击恐难收效‘等语。另件请于本日发口播。不播文字。“
当天早晨,máo zé dōng又为新华社写了一篇口播稿。新华社当时公开发稿有两类,一是文字广播,通称文播稿,用明码电报形式发往各报社和世界各地,收报者要有报务员、译电员;二是日播稿,只是由广播员在话筒前播出,不见于报纸,但传播方式快捷简便。máo zé dōng的这份日播稿写道:“傅作义匪军郑挺锋、刘春芳、鄂友三、杜长城(bàozhà队长)等部总共不过2 万人,昨28日已窜至保定以南之方顺桥。郑匪94军只来两个师,留一个师在琢县定兴线。刘、鄂等匪在郑匪背后跟进中。我保石线两侧各县……等地广大人民群众,均已完成作战准备,等待着匪众到来,配合正规军大举歼敌。”
10月31日,máo zé dōng亲自为新华社撰写了一篇述评。他嘲笑了蒋介石在东北战场的失败,揭露了傅作义部企图偷袭石家庄的yīn谋,写得气势磅礴,深刻有力:(新华社华北三十一日电)当着guó mín dǎng军队的将军们都像一些死狗,咬不动人民解放军一根毫毛,而却被人民解放军赶打得走头(投)无路的时候,白崇禧傅作义这两匹似乎还有一点生命力的狗子,就被美国帝国主义者所选中,成了guó mín dǎng的宝贝了。蒋介石已经是一具僵尸,没有灵魂了,什么人也不再相信他,包括他的所谓‘学生和干部’在内。在美国指令之下,蒋介石提拔了白崇禧、傅作义。白崇禧现在已是徐州、汉口两个“剿总”的统帅,傅作义则是北线的统帅,美国人和蒋介石现在就是依靠这两匹狗子挡一挡人民解放军。但是究竟白崇禧、傅作义还有几个月的寿命,连他们的主人和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蒋介石最近时期是住在北平,在两个星期内,由他经手送掉了范汉杰、郑洞国、廖耀湘三支大军。他的任务已经完毕,他在北平已经无事可做,昨天业已溜回南京。蒋介石不是项羽,并无“无面目见江东父老”那种羞耻心理,他还想活下去,还想弄一点花样去刺激一下已经离散的军心和人心,亏他挖空心思,想出了偷袭石家庄这样一条妙计。蒋介石原先是要傅作义组织一支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