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明确了三军的行动方向与各方达成的作战目的,就基本行动方向而言,是向西发展,这是因为这里有好的战场,可以背靠伏牛山、武当山,依托江汉作前进阵地,如向西发展,则能威胁敌长江防线和大山防线;这里也是白崇禧顾祝同、胡宗南三个集团的接合部,抓住这里就可以抓住敌人中原防御体系的要害和弱点,调动敌人向西,以利大别山根据地的巩固;在这里作战,还可以四面策应。惊了向南以外,西可以策应西北野战军向西安、潼关方向的作战,威胁西线敌人的要地;东可以南渡黄河在豫东鲁西南作战;向北可以与太岳、太行区老根据地联系。
这一作战方针与部署,着重点是打破guó mín dǎng军中原战略体系。
1948年1 月底2 月初,中央军委指示华野第3 、第8 、第10纵队编为华野第3 兵团,在野战军参谋长陈士荣、政治部主任唐亮指挥下,根据刘伯承、邓小平的统一部署,在淮河。汉水、陇海铁路和津浦路之间机动,打中等规模的歼灭战。刘邓率大别山区的野战军主力推进到淮河、沙河之间休整,尔后机动作战。
邓小平等布置好坚持大别山游击战争之后,即率前方指挥所离开大别山。1948年2 月24日,邓小平率野战军前方指挥部北渡淮河,进到临泉县韦寨,与刘伯承率领的野战军后方指挥部会合。分别两个月后的重逢,大家都分外激动。邓小平关切地询问刘伯承的健康状况,刘伯承幽默地说:“没啥子事,这回大军出山,可要跟蒋介石、白崇禧好好周旋一番了。”
一席话说得邓小平开怀大笑。
2 月25日,刘邓大军指挥部移驻临泉以南的吴营。3 月10日又移驻临泉东南的油房庄。
这时候,随着围攻大别山的失败。guó mín dǎng军在全国其他战场上也送遭严重打击。
从1947年7 月至9 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战略进攻以来,战线步步向guó mín dǎng统治区域推进,不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解放区得到巩固和发展,人民解放军日益壮大。刘邓、陈粟。陈谢三支大军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南可进逼长江,瞰制南京、武汉、威慑guó mín dǎng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
为了应付人民解放军越来越猛烈的攻势,蒋介石不得不收缩战线,由全面防御改为重点防御。除企图继续坚守东北、华北外,对于生命攸关的中原战场,更是尽力纠集重兵建立重点防御体系:津浦、陇海、平汉路之间的豫皖苏地区,有陆军总部徐州司令部顾祝同部17个整编师;大别山、江汉、桐柏地区有国防部九江指挥部白崇禧部16个整编师;陇海路潼关、洛阳段有西安绥靖公署胡宗南的1 个整编师。共计34个整编师54万余人,约占当时guó mín dǎng军作战部队三分之一的兵力。这些部队主要活动在津浦、平汉、陇海三条铁路沿线,尤以这三线枢纽郑州、徐州、武汉为重点。其作战要旨是:保持津浦铁路线,以平汉、陇海铁路作为分割中原解放军的“十字架”,并以两条铁路线为依托,伺机向中原解放军进攻,置重点于大别山,使刘邓野战军不能在大别山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以达到巩固和确保江南的目的。
对于中原guó mín dǎng军这种新的战略态势,刘伯承指出:“蒋介石是基督教徒,是要死在十字架上的。”十字架“这个十分形象的比喻,是指陇海铁路与平汉、津浦铁路的jiāo叉点郑州。徐州,预言guó mín dǎng军的主力要在这些地方被歼灭。他还多次向部属指出:”古人说‘中原逐鹿’,现在这里就是逐鹿场。“
49.激战洛阳
中原逐鹿,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极为壮观的一幕。
中共中央军委为了中原的野战军集中作战,指示刘伯承。邓小平率主力转出大别山,统一指挥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陈士第、唐亮兵团,打中等或大的歼灭战,并配合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一部准备挺进江南。
为此,刘伯承、邓小平陆续将主力调出大别山,进至淮北和豫西,集结整训,并会合在这一地区活动的,由陈士荣、唐亮率领的华东野战军第3 、8 、10纵队和由陈赓、谢富治率领的第4 、9 纵队,寻机歼敌。
白崇禧察觉刘邓企图后,以第5 绥靖区司令官张辍指挥整编第10师、20师、58师组成临时兵团,并配属桂系整编第48师,进驻固始一带,企图截刘邓大军主力转出大别山的通路;以胡琏兵团(辖2 个师)主力位于漯河地区,监视陈唐兵团和陈谢兵团。
3 月初,guó mín dǎng军胡琏兵团一部自漯河向东袭扰休整的刘邓野战军主力;由于西北野战军在宜川地区发起强大攻势,胡宗南为确保西安,急令驻守潼关、洛阳地区的裴昌会兵团星夜西援,造成在郑州至潼关之间的400 多公里地带守备空虚,guó mín dǎng驻洛阳部队只有青年军第206 师,黑石点及其以东为孙元良兵团一部驻守,总兵力约2 万人,其余各点青一色保安团防守。洛阳深chā豫西,较为孤立,是可攻打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掩护刘邓野战军休整,配合西北野战军作战,中央军委决定,由陈士第、唐亮指挥第3 、第8 纵队和陈谢集团之第4 、第9 纵队及太岳军区第5 军分区部队,共28个团的兵力,以“夺取洛阳并准备歼灭孙元良援兵”为目的,发起洛阳战役。
洛阳是中原战略要点,位于黄河中游,河南的西部,北依郎山,南临洛水,地扼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是陇海路中段重镇,是郑州与西安之间的联络中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洛阳也是一座历史名城,为中国五大古都之一,有九朝都会之称。guó mín dǎng反动派曾经把这里定为“陪都”,在政治、文化、jiāo通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地位。洛阳还是陇海铁路中段的重镇和guó mín dǎng军的补给基地。人民解放军一旦攻克洛阳,即可以斩断郑州与西安的联系,直接威胁西安和孤立郑州,并可使鄂、豫、陕新区与黄河以北老解放区联成一片。同时,还可以保持深远后方的作战力量的快速机动,并获取敌方的大量后勤补给。
正因如此,敌我双方都十分重视对洛阳的争夺。
洛阳城易守难攻,它东西有黑石、函谷两关为屏障。guó mín dǎng守军利用军阀混战时残留之大量壕沟暗道,精心设计,大动土石,构成外围、城关、城垣、核心4 层防御地带,火力配系周密,保障纵深设置,形成了一个半永久xìng设防的中等防御体系。守军青年主力军第206 师,兵力近2 万人,且为蒋家王朝“太子”蒋经国一手训导,官兵思想顽固,武器装备全为美式,实力强劲。该师师长邱行湘在《洛阳日报》上大造舆论,吹嘘洛阳是双层袋形阵地,“金城汤池”,“共军如攻此城,无疑自投罗网”。
然而,陈唐、陈谢大军并不畏惧敌人的坚防,指挥部队直奔洛阳而来。
3 月6 日,陈唐、陈谢向中共中央军委报告了攻洛部署:“拟于7 日晚以第8 纵队抢占黑石关、堰师并破击铁道,切断郑洛铁道线jiāo通。第9 纵队袭占新安,切断洛陕联系。9 日以第3 、第4 纵队直袭洛阳。”
中央军委立即向陈唐、陈谢回电指示:“你们率第3 、4 、8 纵队应以夺取洛阳并准备歼灭孙元良援兵之目的,迅速对洛阳及郑洛线发起攻击,希望能于两周内完成此项任务。”继而,又来电补充指示:“你们占领黑石关、倡师、新安后,应以一部攻击洛阳,吸引敌人来援,集中全力歼灭援敌,重点放在打援上面。”陈唐、陈谢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对原作战计划作局部调整后,即于3 月7 日正式发布了洛阳战役的部署命令:陈谢第4 、第9 纵队以一部兵力配合太岳第5 军分区地方武装,控制新安、宜阳,扫dàng歼灭新安、淄池土顽地方武装,并分别向陕州、洛阳地区伸展游击侦察,掌握陕潼方向情况,主力于9 日24时前完成对洛阳西宫及西关、南关之敌的包围,首先切断西宫与洛阳城之间联系,或首先解决西宫及西关之敌,使其不能退缩城内。
华东野战军第3 纵队于9 月24时前完对洛阳车站、北关。东关之敌包围,力求首先解决洛阳北站和东关之敌,以便主力迫近攻城;第8 纵队除以一部夺取并控制黑石关两侧阵地外,主力于8 日黄昏前进至回郭镇、堤东、府店镇、综氏镇之间地区作预备队,负责阻击可能由郑州西援洛阳之敌。“
开始攻击的时间为10日,“力求于12日午前全部解决战斗”。
这时,坐镇徐州的guó mín dǎng陆军总司令顾祝同,从侦察报告中获知,人民解放军正向洛阳附近地区集结,有攻取洛阳征候。为防患于未然,他即刻命令位于平汉铁路许昌、漯河地区的整编第47军,整编第18军,统归陆军总司令部郑州指挥部主任孙震指挥,集结待命增援洛阳。随后,整47军主力即北开郑州,并将两个旅运泪水、黑石关一线。整编18军则向许昌集结。
正当邱行湘忙于完善洛阳防御之机,孙震便给他发来电报,一方面通报,“豫西共军主力约4 个纵队连日由襄禹地区北进,有犯洛阳企图,且孙、胡两兵团已向洛阳开进”;另一方面要求该师应“固守洛阳既设阵地,一并协同外围兵团聚歼来犯之敌”。
不久,敌郑州指挥部副主任张士希又多次打电话向邱行湘催问洛阳的备战情况,并郑重声明,蒋主席要求他“在洛阳至少应坚守一个月”。邱行湘十分反感上司的指手划脚,没好气地回答郑州指挥部说:“守一天算一天!”
陈士梁、唐亮、陈赓认为,解放军之兵力占绝对优势,可能来援的郑州、漯河guó mín dǎng整编第47、第18军尚距7 天行程,遂决心以速战速决手段,歼洛阳守军于援敌赶到之前。
3 月9 日,第3 、第4 纵队秘密渡过伊河、洛河,奔袭迫近洛阳,占领洛阳外围主要据点。
根据敌人的工事构筑与设防情况,陈唐等研究决定,采取多点突破,择顺利方向,连续攻击的方法。
3 月11日黄昏,正当guó mín dǎng军孙元良、胡琏兵团在洛阳附近地区徘徊观望,对是否进抵洛阳犹豫不决之时,人民解放军攻城的火pào已开始在九朝都会震响。
经过一个小时的pào火准备,19时正,当洛阳上空天气突变,雷雨即将来临时,围城部队的攻击也正好发起。
轰轰轰!……,“冲阿,杀啊!”攻击部队的将士们如猛虎下山,呼啸着直赴守军阵地。
很快,第3 纵队首先突破了东大门,接着向南面发展攻击,并与第4 纵队并肩向城西、城北扩张战果。
邱行湘到东门大街的鼓楼上观察情况,并指挥巷战,但已难以阻挡解放军的攻势,败退的guó mín dǎng官兵不断缩进民房与核心工事,邱行湘已感形势危急,不断向guó mín dǎng军统帅部求援。
战至12日14时,第4 纵队攻击部队突破西大门。又过一个小时,洛阳所有城门及附近工事均被解放军突破,各路大军在城内会师。
14日下午,第3 、第4 纵队向守军核心阵地发起总攻。为了摧毁坚固的工事与障碍,攻击前集中了几乎所有火pào,对守军阵地进行了长达40分钟的猛烈轰击,guó mín dǎng洛阳城内守军阵地上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其核心阵地内的许多工事被摧毁。pào火刚一停息,三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攻击部队潮水般涌向守军阵地。
邱行湘眼见大势已去,匆忙换上士兵服,并将中正式短剑扔到刚换下的中将军服上,自言自语道:“委座,请原谅,学生无奈,只得‘以衣代首’了。”说完便乘乱逃离指挥部,带上几名随从准备突围,没想到没跑多远便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历时7 昼夜的洛阳战役胜利结束,解放军全歼守军2 万人,生俘中将师长邱行湘以下1.5 万余人。
这是人民解放军进入中原后第一次对guó mín dǎng军有坚固设防的中等城市的攻坚战,它切断了guó mín dǎng军中原和西北的铁路联系,巩固和扩大了豫陕鄂解放区,掩护了刘邓野战军主力的休整,也配合了西北野战军作战。
就在陈唐指挥发起洛阳战役之时,3 月上旬,刘邓指挥大别山部队转至淮北地区。第1 、第2 纵队及第*纵队与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于阜新地区会师后,即于3 月初开始攻击阜阳。
至此,三支大军已在中原地区全面展开,准备与固守点线的guó mín dǎng军展开一番大较量4 月中旬,刘伯承、邓小平率中原局、野战军领导机关进入豫西,获得了相对稳定的环境,抓紧时机进行整训和补充。尔后,由陈赓统一指挥,第2 、第4 纵队和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及桐柏军区部队主力为主作战集团,于5 月中上旬发起宛西战役,歼灭guó mín dǎng军驻宛西部队2 *万人。
宛西战役结束后,中央军委为加强中原部队的力量,决定华东野战军粟裕兵团南渡黄河,加人中原逐鹿行列。因此,令中原野战军钳制位于临颖地区的guó mín dǎng军胡琏兵团,使其不能东顾,以利于粟裕兵团南下。
刘伯承、邓小平认为钳制胡琏的关键,在于使其有南顾之忧,不敢放胆东开。于是决定发起宛东战役,歼灭guó mín dǎng军万余人,实现了掩护粟裕兵团南渡的目的,并截歼了张珍兵团一部。
这期间中共中央决定加强中原局的领导,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陈毅为第二书记,邓子恢为第三书记,以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邓子恢、李先念、粟裕等12人为委员;并决定再建中原军区,任命刘伯承为司令员,陈毅为第一副司令员、李先念为第二副司令员,邓子恢为副政治委员、张际春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为参谋长。中原军区下辖鄂豫、皖西、豫皖苏、豫西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