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事不可为呢?只怕没有这个恒心啊!
德足以感人,而以有德当大权,其感尤速
财足以累己,而以有财处乱世,其累尤深
淡中jiāo耐久。静里寿延长
但患我不肯济人,休患我不能济人
须使人不忍欺我,勿使人不敢欺我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
但作里中不可少之人,便为於世有济
必使身後有可传之事,方为此生不虚
待人宜宽,惟待子孙不可宽。行礼宜厚,惟行嫁娶不必厚
敌加於己,不得已而应之,谓之应兵,兵应者胜
利人土地,谓之贪兵,兵贪者败。此魏相论兵语也
然岂独用兵为然哉?凡人事之成败,皆当作如是观
地无馀利,人无馀力,是种田两句要言
心不外驰,气不外浮,是读书两句真诀
道本足於身,切实求来,则常若不足矣
境难足於心,尽行放下,则未有不足矣
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为人全无好处,yù邀福庆,从何得来?读论语公子荆一章,富者可以为法
读论语齐景公一章,贫者可以自兴
读书无论资xìng高低,但能勤学好问,凡事思一个所以然,自有义理贯通之日
立身不嫌家世贫贱,但能忠厚老成,所行无一毫苟且处,便为乡党仰望之人
东坡志林有云:
人生耐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勤苦易,安闲散难;
忍疼易,忍痒难;能耐富贵、安闲散、忍痒者,必有道之士也
余谓如此精爽之论,足以发人深省,
正可於朋友聚会时,述之以助清谈
多记先正格言,胸中方有主宰。闲看他人行事,眼前即是规箴
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故安刘氏者,必绛侯也
谨慎之人,方能成大功,故兴汉室者,必武侯也
天地生人,都有一个良心。苟丧此良心,则人去禽兽不远矣
圣贤教人,总是一条正路。若舍此正路,则常行荆棘之中矣
天地无穷期,光yīn则有穷期。去一日,便少一日
富贵有定数,学问则无定数。求一分,便得一分
天虽好生,亦难救求死之人。人能造福,即可邀悔祸之天
天下无憨人,岂可妄行欺诈?世上皆苦人,何能独享安闲?天有风雨,人以宫室蔽之;地有山川,人以舟车通之
是人能补天地之阙也,而可无为乎?人有xìng理,天以五常赋之;人有形质,地以六谷养之
是天地且厚人之生也,而可自薄乎?图功未晚,亡羊尚可补牢。虚慕无成,羡鱼何如结网
桃实之ròu暴於外,不自吝惜,人得取而食之
食之而种其核,犹饶生气焉。此可见积善者有馀庆也
栗实之ròu秘於内,深自防护,人乃破而食之
食之而弃其壳,绝无生理矣。此可知多藏者必厚亡也
念祖考创家基,不知风霜沭雨,
受多少苦辛,才能足食足衣,以贻後世
为子孙计长久,除却读书耕田,
恐别无生活,总期克勤克俭,毋负先人
能结jiāo直道朋友,其人必有令名
肯亲近耆德老成,其家必多善事
莲朝开而暮合,至不能合,则将落矣
富贵而无收敛意者,尚其鉴之
草春荣而冬枯,至於极枯,则又生矣
困穷而有振兴志者,亦如是也
浪子回头,仍不惭为君子。贵人失足,便贻笑於庸人
鲁如曾子,於道独得其传,可知资xìng不足限人也
贫如颜子,其乐不因以改,可知境遇不足困人也
论事须真识见。做人要好声名
观规模之大小,可以知事业之高卑
察德泽之浅深,可以知门祚之久暂
观周公之不骄不吝,有才何可自矜?
观颜子之若无若虚,为学岂容自足?
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
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
对绿竹得其虚心,对黄华得其晚节,
对松柏得其本xìng,对芝兰得其幽芳,则游览处皆师友也
耕读固是良谋,必工课无荒,乃能成其业
仕宦虽称显贵,若官箴有玷,亦未见其荣
耕所以养生,读所以明道,此耕读之本原也,
而後世乃假以谋富贵矣
衣取其蔽体,食取其充饥,此衣食之实用也,
而时人乃藉以逞豪奢矣
古今有为之士,皆不轻为之士。乡党好事之人,必非晓事之人
古之克孝者多矣,独称虞舜为大孝,盖能为其难也
古之有才者众矣,独称周公为美才,盖能本於德也
古人比父子为桥梓,比兄弟为花萼,比朋友为芝兰
敦lún者,当即物穷理也
今人称诸生曰秀才,称贡生曰明经,称举人曰孝廉
为士者,当顾名思义也
郭林宗为人lún之鉴,多在细微处留心
王彦方化乡里之风,是从德义中立脚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谓予智,终是糊涂
孔子何以恶乡愿,只为他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
孔子何以弃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尽是俗心肠
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根
陶侃运甓官斋,其精勤可企而及也
谢安围别墅,其镇定非学而能也
肯救人坑坎中,便是活菩萨。能脱身牢笼外,便是大英雄
和平处事,勿矫俗以为高。正直居心,勿机关以为智
和气迎人,平情应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时
和为祥气,骄为衰气,相人者,不难以一望而知
善是吉星,恶是凶星,推命者,岂必因五行而定
何谓享福之人?能读书者便是。何谓创家之人?能教子者便是
何者为益友?凡事肯规我之过者是也
何者为小人?凡事必徇己之私者是也
济世虽乏赀财,而存心方便,即称长者
生资虽少智慧,而虑事精详,即是能人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可知积善以遗子孙,其谋甚远也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蠢而多财则益其过,
可知积财以遗子孙,其害无穷也
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
见人行善,多方赞成。见人过举,多方提醒,
此长者待人之道也
闻人誉言,加意奋勉,闻人谤语,加意警惕,
此君子修己之功也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胜於靠他人
家之富厚者,积田产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保
不如广积yīn功,使天眷其德,或可少延
家之贫穷者,谋奔走以给衣食,衣食未必能充
何若自谋本业,知民生在勤,定当有济
家之长幼,皆倚赖於我,我亦尝体其情否也
士之衣食,皆取资於人,人亦曾受其益否也
家纵贫寒,也须留读书种子。人虽富贵,不可忘力穑艰辛
jiāo朋友增体面,不如jiāo朋友益身心
教子弟求显荣,不如教子弟立品行
教弟子於幼时,便应有正大光明气象
检身心於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工夫
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
待小人宜敬,敬心可以化邪心
俭可养廉,觉茅舍竹篱,自饶清趣
静能生悟,即鸟啼花落,都是化机
进食需箸,而箸亦只随其cāo纵所使,於此可悟用人之方
作书需笔,而笔不能必其字画之工,於此可悟求己之理
讲大经纶,只是落落实实<。有真学问,决不怪怪奇奇
谨守父兄教条,沉实谦恭,便是醇潜子弟
不改祖宗成法,忠厚勤俭,定为悠久人家
居易俟命,见危授命<。言命者,总不外顺受其正
木讷近仁,巧令鲜仁。>求仁者,即可知从入之方
君子存心但凭忠信,而fù孺皆敬之如神,所以君子落得为君子
小人处世尽设机关,而乡党皆避之若鬼,所以小人枉做了小人
君子以名教为乐,岂如稽阮之逾闲
圣人以悲悯为心,不取沮溺之忘世
齐家先修身,言行不可不慎。读书在明理,识见不可不高
气xìng不和平,则文章事功,俱无足取
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
气xìng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深刻,终为福薄之人
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
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
求个良心管我。留些馀地处人
钱能福人,亦能祸人,有钱者不可不知
yào能生人,亦能杀人,用yào者不可不慎
权势之徒,虽至亲亦作威福,岂知烟云过眼,已立见其消亡
jiān邪之辈,即平地亦起风波,岂知神鬼有灵,不肯听其颠倒
清贫,乃读书人顺境。节俭,即种田人丰年
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
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锺,鬼神亦为之呵护
圣经贤传,乃古今命脉所系,人物悉赖以裁成
行善济人,人遂得以安全,即在我亦为快意
逞jiān谋事,事难必其稳便,可惜他徒自坏心
xìng情执拗之人,不可与谋事也。机趣流通之士,始可与言文也
小心谨慎者,必善其後,惕则无咎也
高自位置者,难保其终,亢则有悔也
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
心能辨是非,处事方能决断。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
兄弟相师友,天lún之乐莫大焉。闺门若朝廷,家法之严可知也
知道自家是何等身份,则不敢虚骄矣
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则可以发愤矣
知过能改,便是圣人之徒。恶恶太严,终为君子之病
能知往日所行之非,则学日进矣
见世人之可取者多,则德日进矣
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
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
治术本乎儒术者,念念皆仁厚也
今人不及古人者,事事皆虚浮也
忠实而无才,尚可立功,心志专壹也
忠实而无识,必至偾事,意见多偏也
忠有愚忠,孝有愚孝,可知忠孝二字不是伶俐人做得来
仁有假仁,义有假义,可知仁义二途不无jiān险人藏其内
种田人,改习廛市生涯,定为败路
读书人,甘与衙门词讼,便入下流
种田人,改习廛市生涯,定为败路;读书人,干与衙门词讼,便入下流。
【注释】廛市:廛市本意为城镇,上处泛指市场上的商业行为。干与:参与。衙门词讼:替人打官司。下流:品格低下。
【译义】种田的人,改学做生意,一定会失败;读书人,若是成了专门替人但官司的人,品格便日趋下流。
【评析】在过去的农业社会,只要家里有一亩田,总还可以衣食无缺,不同于商场的钻营,得失差别甚大。一个种田人,一不明商场利害;二不解人情世故;三没有社会关系,若不专心务农,而与人在商场上争名逐利,常是失败的居多,搞不好还要变卖祖产。何况商场的事情,起伏不定,也许今天身无长物,明朝却摇身一变而为暴发户,也有人投资做生意,以致血本无归。这不是质朴的种田人所能明了的,不能“知己知彼”,怎么可能在商场上立足呢?不如守着一亩方田,春耕、夏耘、秋收、东藏,淡泊名利,如此反而能守城。何必以“世代不竭之食”,换取“商家一日之富”呢?
读书人讲的是“明是非”、“辨义理”,而衙门讼师则是以犀利的言词,巧辨的口舌,为人争取胜诉。有时,因“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所以并不分辨是非黑白,只是卖弄口舌,图取利益。这些均有违反圣贤之教,所以作者认为这不是读书人该做的事,读书人应当知道如何持守自己的节cāo,去教化众人,进而使民无争才对。怎么可以把他人的争执,当作是自己的“生财之道”?不过,这句话也是有其时代背景的,现今的“律师”,那一个不是高级知识分子?只要能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去论断是非,排难解纷,何愁对社会大众没有裨益?
正己,为率人之本。守成,念创业之艰
正而过则迂,直而过则拙,故迂拙之人,犹不失为正直
高或入於虚,华或入於浮,而虚浮之士,究难指为高华
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
处境太求好,必有不好事出来<。学艺怕刻苦,还有受苦时在後
处世以忠厚人为法。传家得勤俭意便佳
处事要代人作想。读书须切己用功
处事要宽平,而不可有松散之弊
持身贵严厉,而不可有激切之形
处事有何定凭,但求此心过得去
立业无论大小,总要此身做得来
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满抱皆春风和气
昧暗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川学海而至海,故谋道者,不可有止心
莠非苗而似苗,故穷理者,不可无真见
常人突遭祸患,可决其再兴,心动於警惕也
大家渐及消亡,难期其复振,势成於因循也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
所以孝居百行之先
一起邪yín念,则生平极不yù为者,皆不难为,
所以yín是万恶之首
常思某人境界不及我,某人命运不及我,则可以自足矣
常思某人德业胜於我,某人学问胜於我,则可以自惭矣
成大事功,全仗着赤心斗胆。有真气节,才算得铁面铜头
成就人才,即是栽培子弟。>暴殄天物,自应折磨儿孙
程子教人以静,朱子教人以敬<。>静者,心不妄动之谓也
敬者,心常惺惺之谓也。又况静能延寿,敬则日强
为学之功在是,养生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