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酒,王不好文学,故云。
薛道衡“空梁落燕泥”之句,人多不见其全篇,盖题是《昔昔盐》。其词云:
“垂柳覆金是,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织锦窦
家妻。关山别dàng子,风月守空闺。常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
逐帷低。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前年过代北,今
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无非闺中怀远之意,但不知立题之义如
何。赵嘏乃广为二十章,以一句为一题,亦复绮丽。其中有云:“良人犹远戍,
寂寞夜闺空。绣户流春月,罗帷坐晓风。魂飞沙帐北,肠断玉关中。尚目无消息,
锦衾那得同。”又:“云中路杳杳,江畔草萋萋。妾久垂珠泪,君何惜马蹄。边
风悲晓角,营月怨春鼙。未道休征战,愁眉又复低。”
● 卷二
严沧浪羽云: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
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
也。陶谢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姜白石夔亦有
云: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然舍文无妙,圣处要自悟。盖文章之高下,随其
所悟之深浅,若看破此理,一味妙悟,则径超直造,四无窒碍,古人即我,我即
古人也。
严沧浪又云: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而古人未尝不读
书,不穷理,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者,上也。诗者,吟咏情xìng也。盛唐诗人,
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
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影,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以文
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是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
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然则近代之诗无取乎?曰:有之。吾取其合于古人
者而已。
萧千岩德藻云:诗不读书不可为,然以书为诗,不可也。老杜云:“读书破
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而至破万卷,则抑扬上下,何施不可,非谓以万卷之
书为诗也。
刘后村克庄云:唐文人皆能诗,柳尤高,韩尚非本色。迨本朝,则文人多,
诗人少,三百年间,虽人各有集,集各有诗,诗各自为体,或尚理致,或负才力,
或带辨博,要皆文之有韵者尔,非古人之诗也。
周伯弓弼云:言诗而本于唐,非固于唐也。自《河梁》之后,诗之变,至
于唐而止也。谪仙号为雄拔,而法度最为森严,况余者乎?立心不专,用意不精,
而yù造其妙者,未之有也。元和盖诗之极盛,其宝体制自此始散,僻字险韵以为
富,率意放词以为通,皆有其渐,一变则成五代之陋矣。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岛之诗未必尽高,
此心亦良苦矣。信乎非言之难,其听而识之者难遇也。虽然,马非伯乐而不鸣,
琴非子期而不调,果不吾遇也,则困盐车焦爨下,吾宁乐之,后世复有扬子云,
必好之矣。
四灵,倡唐诗者也,就而求其工者,赵紫芝也。然具眼犹以为未尽者,盖惜
其立志未高而止于姚贾也。学者闯其阃奥,辟而广之,犹惧其失。乃尖纤浅易,
相煽成风,万喙一声,牢不可破,曰此“四灵体”也。其植根固,其流波漫,日
就衰坏,不复振起。吁!宗之者反所以累之也!
“树摇幽鸟梦,萤入定僧衣。”“劲风吹雪聚,渴鸟啄冰开。”“古厅眠易
魇,老吏语多虚。”“坡暖冬生笋,松凉夏健人。”“林花扫更落,迳草踏还生。”
“垂枝松落子,侧预鹤听棋。”“古塔虫蛇善,yīn郎鸟雀痴。”“病尝山yào遍,
贫起草堂低。”“废巢侵烧色,荒冢入锄声。”“地古多生yào,溪灵不聚鱼。”
“陇狐来试客,沙鹘下欺人。”“远钟惊漏压,微月被灯欺。”“古壁灯熏画,
秋琴雨漫弦。”“草碍人行缓,花繁鸟度迟。”右数联亦晚唐警句,前此少有表
而出者,盖不独“鸡声”“人迹”“风暖”“日高”等作而已。情景兼融,句意
两极,琢磨瑕垢,发扬光采,殆玉人之攻玉,锦工之机锦也。然求其声谐《韶》、
《》,气泐金石,则无有焉,识者口未诵而心先厌之矣。今之以诗鸣者,不曰
“四灵”,则曰晚唐,文章与时高下,晚唐为何时耶!放翁云:“文章光焰伏不
起,甚者自谓宗晚唐。”
老杜诗:“天高云去尽,江迥月来迟。衰谢多扶病,招邀屡有期。”上联景,
下联情。“身无却少壮,迹有但羁栖。江水流城郭,春风入鼓鼙。”上联情,下
联景。“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景中之情也。“卷帘唯白水,隐几亦青山。
”情中之景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景相触而莫分也。“白首多年
疾,秋天昨夜凉。”“高风下木叶,永夜搅貂裘。”一句情一句景也。固知景无
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或者便谓首首当如此作,则失之甚矣。如“淅淅风生砌,
团团月隐墙。遥空秋雁灭,半岭暮云长。病叶多先坠,寒花只暂香。巴城添泪眼,
今夕复清光“,前六句皆景也。”清秋望不尽,迢递起层yīn。远水兼天净,孤城
隐雾深。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沈。独鹤归何晚,昏亚已满林”,后六句皆景
也。何患乎情少?
五言律诗,固要贴妥,然贴妥太过,必流于衰。敬时能出奇,于第三字中下
一拗字,则贴妥中隐然有峻直之风。老杜有全篇如此者,试举其一云:“带甲满
天地,胡为君远行?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别离
已昨日,因见古人情。”散句如“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梅花万里外,
雪片一冬深”,“一迳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虫书玉佩藓,燕舞翠帷尘”,
“村舂雨外急,邻火夜深明”,“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老马夜知道,
苍鹰饥着人”,用实字而拗也。“行色递隐见,人烟时有无”,“蝉声集古寺,
鸟影度寒塘”,“檐雨乱淋幔,山雪低度墙”,“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用虚字而拗也。其他变态不一,却在临时斡旋之何如耳。苟执以为例,则尽成死
法矣。
虚活字极难下,虚死字尤不易,盖虽是死字,yù使之活,此所以为难。老杜
“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及“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人到于今诵之。
予近读其《瞿塘两崖》诗云:“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犹”“忽”二字
如浮云风,闪烁无定,谁能迹其妙处。他如“江山且相见,戎马未安居”,“故
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地偏初衣裕,山拥更登危”,“诗书遂墙壁,奴仆
且旌旄”,皆用力于一字。
“仰看明星当空大,无处告诉只颠狂。”“但使残年饱吃饭,案头干死读书
萤。”“却似春风相欺得,更接飞虫打着人。”“堂上不合生枫树。”“不分桃
花红似锦。”“惜君只yù苦死留。”“数日不可更禁当。”皆化俗为雅,灵丹点
铁矣。又“王孙若个边”,“若个”犹“那个”。“遮莫邻鸡报五更”,“遮莫”
犹“尽教”。若“爷娘妻子走相送”,则本《木兰》“不闻爷娘哭子声”。又
“昏黑应须到上头”,乃是常琮全语。
数物以个,俗语也。老杜有“峡口惊猿闻一个”,“两个黄鹂鸣翠柳”。双
字有“樵声个个同”,“个个五花文”,“渔舟个个轻”,“却绕井栏添个个”。
司空图:“鹤群长绕三株树,不借闲人一只骑。”“只”亦“个”字之类。
老杜《Τ仄行》:“自从官马送还官,行路难行涩如棘。”《泛江夜宴》:
“灯前往往大鱼出,听曲低昂如有求。”退之《曲江荷花》:“大明宫中结事归,
走马来看立不正。”《谒衡岳庙》:“手持杯jiāo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
下三字似乎趁韵,而实有工于押韵者。
“汲黯匡君切,廉颇出将频。直辞才不世,雄略动如神。”以下联贴上联也。
“神女峰娟妙,昭君宅有无。曲留明怨惜,梦尽失欢娱。”犹前格也,特倒置下
句耳。若“群盗哀王粲,中年召贾生。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宅入先贤传,
才高处士名。异时怀二子,春日复含情”,未见其全篇如此,亦又一格也。
双字用于五一言为难,盖一联十字耳,苟轻易放过,则何所取也。老杜虽不
以此见工,然亦每加之意焉。观其“纳纳乾坤大,行行郡国遥”,不用“纳纳”,
则不足以见乾坤之大;不用“行行”,则不足以见道路之远。又“寂寂春将晚,
欣欣物自私”,则一气转旋之妙,万物生成之喜,尽于斯矣。至若“汀烟轻冉冉,
竹日净晖晖”,“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野迳荒荒白,春流泯泯清”,
“地晴丝冉冉,江碧草纤纤”,“急急能鸣雁,轻轻不下鸥”,“檐影微微落,
津流脉脉斜”,“相逢虽衮衮,告别莫匆匆”等句,俱不泛。若“济潭发发,
春草鹿呦呦”,则全用《诗》语也。
老杜诗:“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以“终日”对“两边”。“不知云
雨散,虚费短长吟。”以“短长”对“云雨”。“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
以“生成”对“雨露”。“风物悲游子,登临忆侍郎。”以“登临”对“风物”。
句意然,不觉其为偏枯,然终非法也。柳下惠则可,吾则不可。
诗在意远,固不以词语丰约为拘。然开元以后,五言未始不自古诗中流出,
虽无穷之意,严有限之字,而视大篇长什,其实一也。如“旧里多青草,新知尽
白头”,又“两行灯下泪,一纸岭南书”,则久别乍归之感,思远怀旧之悲,隐
然无穷。他如咏闲,则曰“坐歇青松晚,行吟白日长”。状景物,则曰“云霞
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似此之类,词贵多乎哉?刘后村有云:“言意深浅,存
人胸怀,不系体格。若气象广大,虽唐律不害为黄钟大吕。否则手cāo云和,而惊
■骇电,犹隐隐弦拨间也。”
周伯弓选唐人家法,以四实为第一格,四虚次之,虚实相半又次之。其说
“四实”,谓中四句皆景物而实也。于华丽典重之间有雍容宽厚之态,此其妙也。
昧者为之,则堆积窒塞,而寡于意味矣。是编一出,不为无补后学,有识高见卓
不为时习熏染者,往往于此解悟。间有过于实而句未飞健者,得以起或者窒塞之
讥。然刻鹄不成尚类鹜,岂不胜于空疏轻薄之为,使稍加探讨,何患不古人之我
同也。
“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声,自
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否则偏于枯瘠,流于轻俗,而不足采矣。姑举其所选
一二云:“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又:“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若
猿,若柳,若花,若旦暮,若风烟,若夜,若年,皆景物也。化而虚之者一字耳,
此所以次于四实也。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深竹
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共是悲秋客,
那知此路分。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离杯惜共传。”“暮蝉不可听,落叶岂
堪闻。共是悲秋客,那知此路分。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陶令门前菊,余花
可赠君。”前一首司空曙,后一首郎士元,皆前虚后实之格。今之言唐诗者多尚
此。及观其作,则虚者枯,实者塞,截然不相通,徒驾宗唐之名而实背之也。其
前实后虚者,即前格也,第反景物于上联,置情思于下联耳。如刘长卿“楚国苍
山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则始可以言格。若刘商“晓晴
江柳变,春梦塞鸿归。今日方知命,前年自觉非”,则下句几为上句压倒。
李杜之后,五言当学刘长卿郎士元,下此则十才子。(卢纶、吉中孚、韩、
钱起、司空曙、李端、苗发、崔峒、耿、夏侯审也。)
七言律诗极不易,唐人以诗名家者,集中十仅一二,且未见其可传。盖语长
气短者易流于卑,而事实意虚者又几乎塞。用物而不为物所赘,写情而不为情所
牵,李杜之后,当学者许浑而已。周伯弓以唐诗自鸣,亦惟以许集谆谆诲人。
今摭其警句可以为法者书于后,云:“风传鼓角霜侵戟,云卷笙歌月上楼。”
“山殿日斜喧鸟雀,石潭波动戏鱼龙。”“潮寒水国秋砧早,月暗山城夜漏稀。”
“日照蒹葭明楚塞,烟分杨柳见隋堤。”“潮生水郭蒹葭响,雨过山城橘柚疏。”
“野蚕成茧桑柘尽,溪鸟引雏蒲稗深。”《凌台》云:“湘潭云尽暮山出,巴
蜀雪消春水来。”《洛城》云:“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金陵》
云:“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书所见》云:“五夜有情随暮雨,
百年无节待秋霜。”《卫将军庙》云:“汉业未兴王霸在,秦军才散鱼连归。”
皆妙。其起结尤非中唐人可及。
赵嘏刘沧七言,间类许浑,但不得其全耳。
古乐府当学王建,如《凉州行刺促词》、《古钗行精卫词》、《老fù叹镜》、
《短歌行》、《渡辽水》等篇,反覆致意,有古作者之风,一失于俗则俚矣。
或问放翁曰:“李贺乐府极今古之工,巨眼或未许之,何也?”翁云:“贺
词如百家锦衲,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求其补于用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